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志刚 徐鑫利 +1 位作者 李劲浩 王桂东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多排CT(Md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诊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2月到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78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检查,记录HRCT征象特征与灌...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多排CT(Md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诊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2月到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78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检查,记录HRCT征象特征与灌注扫描参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SPN良恶性判定。结果 178例SPN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恶性SPN 38例,良性SPN 140例。恶性SPN患者的毛刺征、空泡征、钙化征、胸膜牵拉征、分叶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SPN患者(P <0. 05)。恶性SPN患者的BF、BV、PS值均高于良性SPN(P <0. 05),不同SPN结节患者的MT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 0%和98. 6%。结论MDCT容积灌注扫描联合HRCT在SPN诊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征象特征,可以同时实现灌注成像,有利于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t容积灌注扫描 HRCT SPN 良恶性
下载PDF
110mm容积螺旋穿梭扫描在全脑灌注及脑血管联合成像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顾卫彬 高培毅 +1 位作者 薛静 刘阳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110mm容积螺旋穿梭扫描在全脑灌注及脑血管联合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宝石能谱CT,注射造影剂后从颅底到头顶进行110mm范围的容积螺旋穿梭扫描,重建56例受检者的全脑灌注及...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110mm容积螺旋穿梭扫描在全脑灌注及脑血管联合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宝石能谱CT,注射造影剂后从颅底到头顶进行110mm范围的容积螺旋穿梭扫描,重建56例受检者的全脑灌注及脑血管图像,同时期同机器常规扫描模式所得脑动脉重建检查100例,脑静脉三维重建检查25例,脑血流灌注检查80例分别建立数据库。容积螺旋穿梭扫描图像中,随机抽取脑灌注图像20例,44例非烟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脑动脉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像、脑动脉三维重建图像各20例,从17例进行脑静脉三维重建图像中随机抽取15例,与随机抽取相同例数的常规扫描模式下同类型图像,就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后比较。结果宝石能谱CT110mm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所得脑灌注图像及脑静脉三维重建图像质量与常规扫描模式差异无显著性,容积螺旋穿梭扫描和常规扫描模式两组脑灌注图像得分分别为4.00(3.00,4.00)vs 4.00(3.00,4.00),P=0.477,脑静脉三维重建图像得分分别为5.00(4.00,5.00)vs 4.00(4.00,5.00),P=0.119。脑动脉薄层MIP图像质量优于常规扫描模式,其评分分别为4.00(4.00,5.00)vs 4.00(4.00,4.00),P=0.016。脑动脉三维重建图像质量差于常规扫描模式,评分分别为3.00(3.00,4.00)vs 4.00(4.00,5.00),P<0.001。结论宝石能谱CT110mm容积螺旋穿梭扫描能够有效地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影像学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容积螺旋穿梭扫描 全脑灌注 脑血管成像
下载PDF
能谱CT容积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患者术前及术后应用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兴利 薛静 +2 位作者 高培毅 王昊 张亚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研究能谱CT容积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患者搭桥术术前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血管形态显示方面的价值。方法 15例行搭桥手术的烟雾病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行能谱CT容积穿梭扫描,获取术前及术后的全脑灌注及4D-CTA图像。同时,通过AS... 目的研究能谱CT容积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患者搭桥术术前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血管形态显示方面的价值。方法 15例行搭桥手术的烟雾病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行能谱CT容积穿梭扫描,获取术前及术后的全脑灌注及4D-CTA图像。同时,通过ASPECTS评分对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快速半定量的评估。资料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15例患者的搭桥血管均在4D-CTA上得以显示,术侧术前与术后的ASPECTS评分、大脑中动脉皮层分布区的CBV、TTP以及术前拟手术侧与对侧TT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容积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患者搭桥术术前及术后血流灌注及血管形态的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容积穿梭扫描 脑血流灌注 血管形态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扫描CT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求理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8期847-848,862,共3页
随着CT技术临床应用的普及,人们对CT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在CT心脏快速成像、大范围全器官CT灌注成像、全器官动态功能成像和低剂量CT扫描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以便解决更多的医学难题。
关键词 临床应用价值 CT技术 容积扫描 CT灌注成像 CT扫描技术 快速成像 低剂量 器官
下载PDF
TACE术后320排容积CT扫描灌注参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5
作者 何玉 张学剑 张磊 《肝脏》 2024年第10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扫描灌注参数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均接受TACE手术,依据术后实体瘤疗效标准分为有效组(n=88)...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扫描灌注参数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均接受TACE手术,依据术后实体瘤疗效标准分为有效组(n=88)和无效组(n=32)。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侵透肝被膜、肿瘤分化程度、AFP、门脉癌栓、术中出血量、肝动脉灌注量(HAP)、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TACE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HAP、HBF及HPI对肝癌TACE治疗无效的预测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扫描灌注参数与肝癌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侵透肝被膜为45.45%比68.75%(χ^(2)=5.100,P=0.024)、合并门脉癌栓为43.18%比65.63%(χ^(2)=4.729,P=0.030);而HAP(8.89±1.78比13.04±2.86,t=9.493,P<0.01)、HBF(101.24±16.83比118.08±19.66,t=4.630,P<0.01)及HPI(28.15±4.69比37.48±6.47,t=8.664,P<0.01)显著低于有效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侵透肝被膜、门脉癌栓、HAP、HBF、HPI均是影响肝癌TACE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96(95%CI:1.017~5.644)、2.308(95%CI:1.030~5.632)、1.542(95%CI:1.127~2.057)、1.696(95%CI:1.026~1.804)和2.011(95%CI:1.211~2.339)。经ROC分析证实,CT扫描灌注参数HAP、HBF及HPI可用于预测肝癌TACE术治疗效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0.740、0.90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825 mL/(min·100 mL)、112.437 mL/(min·100 mL)、31.542%(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T扫描灌注参数HAP、HBF及HPI与肝癌TACE治疗效果呈负相关(r=-0.553、-0.312、-0.448,P<0.05)。结论CT扫描灌注参数与肝癌TACE治疗效果呈负相关,且侵透肝被膜、门脉癌栓、HA P>10.825 mL/(min·100 mL)、HBF>112.437 mL/(min·100 mL)、HPI>31.542%均是影响肝癌TACE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肝癌TACE治疗效果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320排容积CT扫描灌注参数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应用320排CT评估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静息态心肌灌注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化致 朱姬莹 +3 位作者 曹国全 孙厚长 谢福荣 肖方毅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554-557,562,共5页
目的评估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静息态心肌CT灌注改变。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选择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且CAG术前2周内接受320排C丁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共7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CTCA的原始数据重建心电图75%R-R间期时... 目的评估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静息态心肌CT灌注改变。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选择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且CAG术前2周内接受320排C丁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共7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CTCA的原始数据重建心电图75%R-R间期时相进行灌注分析,自动获得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6节段心肌平均衰减密度值(AD),并与同期对照组1 18例患者的相应心肌节段进行比较。结果有重度狭窄冠状动脉102支,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48支,左旋支(LCX)23支,右冠状动脉(RCA)31支。观察组各心肌节段AD值均低于相应对照组,除中间段下间隔壁(t=-1.478,P>0.05)外,两组间A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S1-S8,S10-S16)=-2.767、-2.309、-2.347、-3.567、-4.704、-2.947、-3.301、-3.643、-3.170、-3.188、-3.078、-3.589、-2.926、-2 103、-3 426,均P<0.05)。观察组中,LAD供血区各个节段心肌AD值存在差异(F_(LAD)=8.258,P<0.01),而且基底、中间及心尖部间隔壁AD值均高于前壁(均P<0.05)。而LCX、RCA供血区心肌节段间A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LCX)=1.229,F_(RCA)=2.070,P>0.05)。结论半定量的静息态心肌CT灌注可以反应心肌灌注,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相应供血区心肌灌注减低,而且左心室前壁灌注低于间隔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冠状动脉造影 灌注成像 容积扫描
下载PDF
双能量心脏CT多模态成像结合细胞外容积分数评估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研究
7
作者 刘烁 敬文波 刘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0期37-43,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双能量心脏CT及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锝99(^(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探讨双能量心脏CT一站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4例在医院行冠状动... 目的:对比研究双能量心脏CT及延迟增强扫描结合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锝99(^(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探讨双能量心脏CT一站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4例在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与^(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相应的心肌节段进行对照,观察常规CT图像、能谱图像及细胞外容积分数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在3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578个心肌节段中,^(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影固定性缺损节段共230个,在双能量CT(DECT)能谱图像中电子云密度与等效原子序数(Rho/Z)值诊断效能相对较高,AUC为0.856,而常规CT图像诊断效能最低;延迟期增强扫描后的基于CT衰减值的细胞外容积分数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78,约登指数为0.735,最佳分界点30.70%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6.0%、85.3%和87.8%。结论:双能量心脏CT多模态成像结合细胞外容积分数,可以提高OMI的诊断效能,有助于心肌血供的一站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细胞外容积分数 陈旧性心肌梗塞(OMI)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动态500排联合ASiR技术对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小峰 查云飞 李亮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6年第6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具有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 R)平台的动态500排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对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28例确诊肝脏肿瘤患者行动态首次通过法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2.5 m... 目的:探讨具有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 R)平台的动态500排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对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方法:28例确诊肝脏肿瘤患者行动态首次通过法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原始数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2.5 mm),测量二组图像腹主动脉CT值、噪声及肝脏肿瘤灌注参数,包括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40%ASi R与FBP和重建算法比较:腹主动脉CT值分别为(58.33±9.19)和(58.78±9.30)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40%ASi R组图像噪声(10.9±1.49)明显低于FBP组(13.20±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重建算法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PS、MTT、BV和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ASi R组图像质量评分(4.25±0.42)高于FBP组(3.7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21)。结论:基于ASi R平台的动态500排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CT灌注成像中,40%ASi R算法的图像噪声有效降低,质量显著改善。所测量的各项灌注参数与FBP重建算法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灌注成像 肝肿瘤 容积穿梭扫描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中毛细动脉至毛细静脉通过时间(Delay)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罗开毅 王清镇 +2 位作者 龙德辉 王朋飞 韦冬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219-220,共2页
研究及讨论使用CT脑灌注成像的方法了解毛细动脉至毛细静脉血流的通过时间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研究。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到我院治疗脑梗死的患者中抽取24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这240例患者进行CT全脑灌注成... 研究及讨论使用CT脑灌注成像的方法了解毛细动脉至毛细静脉血流的通过时间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研究。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到我院治疗脑梗死的患者中抽取24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这240例患者进行CT全脑灌注成像检查来明确诊断后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半暗区的脑部血流量和血容量均高于正常值,而到达峰值的时间低于正常值,血液在毛细动脉流至毛细静脉的平均通过时间与正常通的时间相比偏高,(P<0.05)。患者毛细动脉的血液流到毛细静脉的时间要远高于正常时间;将患者的病患部位与正常位置对比发现,半暗区因为缺血情况导致血流量变少。与正常血流量到达峰值的时间和通过毛细动脉、毛细静脉的平均时间相比有所延长(P<0.05),缺血半暗带的相对血容量与相应健侧的进行比较,差异表现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CT脑灌注成像可以根据患者毛细动脉至毛细静脉的血流通过时间来明确诊断是否为急性脑梗死,对于患者脑部出现病变位置的确认,病变的大小情况均可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 CTP CT全脑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临床价值 动态容积CT扫描 320排CT
下载PDF
上腹部低辐射高浓度碘对比剂CT动态容积灌注成像取代常规应用的可行性——评《CT成像基本原理、伪影与误区》
10
作者 王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127,共1页
CT灌注成像通过同层连续动态扫描,可以获得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以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上腹部动态容积灌注CT是在一次性注射对比剂后对扫描范围内脏器持续扫描,经工作站后处理获得扫描范围内各脏器及病变的动态时间强化曲线,... CT灌注成像通过同层连续动态扫描,可以获得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以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上腹部动态容积灌注CT是在一次性注射对比剂后对扫描范围内脏器持续扫描,经工作站后处理获得扫描范围内各脏器及病变的动态时间强化曲线,针对性地提取兴趣部位强化最佳的图像用于诊断及后处理,并进行灌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对比剂 血流动力学 CT成像 注射对比剂 动态容积 血流灌注 低辐射 扫描范围
原文传递
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一站式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帆 时惠平 +6 位作者 郭薇 马晓璇 史文倩 石进 方红 董世博 乔敏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0期193-194,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急性ICVD占脑卒中患者的50%~80%.有效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对临床康复,降低致残率十分重要.溶栓治疗[1]的核心是抢救缺血半暗带,及时、快速地获...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急性ICVD占脑卒中患者的50%~80%.有效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对临床康复,降低致残率十分重要.溶栓治疗[1]的核心是抢救缺血半暗带,及时、快速地获取缺血半暗带和供血动脉血管信息,可指导早期、有效地进行临床干预.CT灌注(CT perfusion,CTP)是评价脑血供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既往多采用单层或数层脑CTP成像,由于Z轴覆盖范围的局限性,无法对全脑作出整体血流动力学评价,容易造成脑干及半卵圆中心病变漏诊.随着CT技术的发展,宽探测器CT已经可以实现低剂量全脑CTP[2-3],显示全脑组织血流灌注状态,并可同步进行动态脑CTA,这两种技术的有效结合对评价脑组织整体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对ICVD进行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320排动态容积CT低剂量全脑CPT联合CTA一站式扫描技术进行探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 血管造影 灌注成像 容积扫描 一站式 CT 注射速率 动态容积 定位像扫描 动脉期 对比剂 扫描方案 灌注参数 覆盖范围 CTA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的肝硬化灌注成像
12
作者 钟群 张雪林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45-247,215,共4页
近年来强势推出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CT,MDCT或multi—sliceCT,MSCT)的特点是扫描为密集取数,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等特点;快速扫描方式及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应用。使得CT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形态学表达,而是进入功能成... 近年来强势推出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CT,MDCT或multi—sliceCT,MSCT)的特点是扫描为密集取数,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等特点;快速扫描方式及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应用。使得CT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形态学表达,而是进入功能成像(functional imaging)的新时代。CT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是以核医学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eiple)为理论基础,通过固定层面感兴趣区(range of interest,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计算一些评价指标.反映组织生理功能改变。适用于肝硬化的诊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灌注成像 肝硬化 放射性示踪剂 扫描速度 curve mdct 成像时间
原文传递
320排CT使用迭代技术运用于全脑灌注与四维减影摄影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永锜 梁家豪 +3 位作者 陈昭宏 叶志盛 钟正国 杨光明 《中国辐射卫生》 2015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使用较低剂量脑血流灌注扫描条件,再搭配顺适性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噪声抑制算法来评估4D脑血管疾病与脑血流灌注检查。利用高阶320排CT来诊断脑血管初期病变以期增加影像诊断精确度并有效降低病人接受辐射剂量之风险。方法利用0.75 ... 目的使用较低剂量脑血流灌注扫描条件,再搭配顺适性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噪声抑制算法来评估4D脑血管疾病与脑血流灌注检查。利用高阶320排CT来诊断脑血管初期病变以期增加影像诊断精确度并有效降低病人接受辐射剂量之风险。方法利用0.75 sec/r的转速、80~120 k V的管电压、120~280 m A的管电流、创新的迭代重建去除噪声技术来执行13次容积扫描(每次16 cm涵盖范围)的全脑灌注检查。在前25 s与后35 s设计分别执行每2 s与每7 s之间歇式低剂量辐射曝射以顺利捕捉动脉相与静脉相影像序列;而第一次与最后一次的辐射曝露则执行高质量的药前与药后的影像扫描。结果此系统不但可提供优异的脑血流灌注分析结果,而且也可获取四维的数字减影血管摄影结果。不但能有效观察动静脉畸形与动脉瘤变化,且能让病人免除遭受侵入性检查(传统血管摄影检查)的痛苦与风险。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未来此低剂量的脑部检查非常有潜力成为常规自费健检的项目之一,以早期发现脑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灌注 数字减影血管摄影 容积式探测器X射线计算器体层扫描 多排探测器X射线计算器体层扫描 顺适性低剂量容积双空间迭代重建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