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ce metal anomalies in bleached Porites coral at Meiji Reef, tropical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
1
作者 LI Shu YU Kefu +2 位作者 ZHAO Jianxin FENG Yuexing CHEN Tianran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5-121,共7页
Coral bleaching has generally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ain reason for tropical coral reef degradation, but there are few long-term records of coral bleaching events. In this study, trace metals including chromium(Cr), ... Coral bleaching has generally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ain reason for tropical coral reef degradation, but there are few long-term records of coral bleaching events. In this study, trace metals including chromium(Cr), copper(Cu), molybdenum(Mo), manganese(Mn), lead(Pb), tin(Sn), titanium(Ti), vanadium(V), and yttrium(Y), were analyzed in two Porites corals collected from Meiji Reef in the tropical South China Sea(SCS)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trace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bleached compared with unbleached coral growth bands. Ti, V, Cr, and Mo generally showed irregular fluctuations in both corals. Bleached layers contain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n, Cu, Sn, and Pb. Unbleached layers showed moderat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n and Cu only.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trace metals in Porites may be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t selectivity on the basis of vital utility or toxicity. Ti, V, Cr, and Mo are discriminated against by both coral polyps and zooxanthellae, but Mn, Cu, Sn, and Pb are accumulated by zooxanthellae and only Mn and Cu are accumulated by polyps as essential elements. The marked increase in Cu, Mn, Pb, and Sn are associated with bleaching processes, including mucus secretion, tissue retraction, and zooxanthellae expulsion and occlusion. Variation in these trace elements within the coral skeleton can be used as potential tracers of short-lived bleaching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metals Porites zooxanthellae coral bleaching meiji Reef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The Success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Who Fought the Epidemic of the Meiji Era in Mizunami City, Gifu Prefecture, Japan
2
作者 Yuko Harding Shinji Sunada Masako Yano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21年第3期204-217,共14页
<strong>Introduction: </strong>Knowing an epidemic existed in Mizunami city and knowing the healthcare provided to overcome the disease may give hints on how the epidemic was handled. <strong>Aim:<... <strong>Introduction: </strong>Knowing an epidemic existed in Mizunami city and knowing the healthcare provided to overcome the disease may give hints on how the epidemic was handled. <strong>Aim:</strong> To examine the literature on the epidemic that occurred in the Meiji era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who were active in the history of Mizunami city. <strong>Method:</strong> This is a historical study, mainly using literatur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Mizunami City Board of Education, we searched for materials stored by Mizunami city. In addition,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local residents of the healthcare providers who were active in Mizunami city, we collected materials in reference to our purpose. <strong>Result:</strong> The outbreak of the epidemic near Mizunami city was seen as a fight against smallpox. In addition, cholera, dysentery, Spanish flu, and typhoid fever also occurred. Vaccin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Tono region. Healthcare providers who were active in the Meiji era include six doctors and two midwives. <strong>Discussion:</strong> In the future,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provide more in-depth evidence through surveys, such as interviews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relatives of the active healthcare providers. <strong>Conclusion:</strong> In the Meiji era, in the vicinity of Mizunami city, doctors and midwives actively fought against epidemics, such as smallpox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care Provider meiji Era Mizunami City VACCINATION EPIDEMIC
下载PDF
晚清学者对“日本文学”的发现——以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为中心
3
作者 郭雪妮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晚清士人对“文学”启蒙的重视,一般被认为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且多以康有为、梁启超等赴日名人为先驱。然而,作为晚清首批赴日游历使的傅云龙对“日本文学”的发现,却很少被提及。傅云龙在《游历日本图经》中专设“日本文学”一门,上卷... 晚清士人对“文学”启蒙的重视,一般被认为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且多以康有为、梁启超等赴日名人为先驱。然而,作为晚清首批赴日游历使的傅云龙对“日本文学”的发现,却很少被提及。傅云龙在《游历日本图经》中专设“日本文学”一门,上卷以江户儒学为中心,兼论诗学、书学、医学、兵学,下卷专论明治时期日本的学校教育。傅云龙的文学观虽然未脱士大夫风的广义“文学论”,但他通过对明治二十年日本的踏查,既感知到了西学与汉学地位之升降,亦捕捉到了西洋教育对文学“启蒙”“开化”之重视。傅云龙对“日本文学”的发现,在晚清的日本研究著作中具有重要的先驱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云龙 《游历日本图经》 日本文学 明治文坛
下载PDF
赫尔巴特运动在日本
4
作者 陈露茜 蔡一诺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88-102,共15页
日本赫尔巴特运动兴起于1887年,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引入期、再造期与实践衰落期三个阶段。在引入期,日本的赫尔巴特运动经历了“帝国大学”与“高等师范学校”的双重路径,前者代表日本赫尔巴特运动的理论取向,后者代表实践取向。日本学者... 日本赫尔巴特运动兴起于1887年,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引入期、再造期与实践衰落期三个阶段。在引入期,日本的赫尔巴特运动经历了“帝国大学”与“高等师范学校”的双重路径,前者代表日本赫尔巴特运动的理论取向,后者代表实践取向。日本学者从体育、兴趣理论、道德理论等方面对赫尔巴特理论进行改造,并将民族主义融入对赫尔巴特理论的再诠释之中,从而使其适应日本国情与教育的需要,这代表着日本赫尔巴特运动进入再造期。进入20世纪,随着赫尔巴特学派理论在实践中出现僵化,以及西方新教育理论的引入,赫尔巴特运动进入全面衰落期。日本赫尔巴特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日本教育的“近代化”与“西方化”运动,它在“转向西方”的社会观念与政治思潮的影响下,与明治中期日本政府的国家主义立场、效仿德国构建国民教育体制的需要,以及基于《教育敕语》实施道德教育产生了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赫尔巴特运动 明治时期 教育近代化
下载PDF
幕末明治期的学术教学与汉学研究
5
作者 张彦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173-177,共5页
在日本“知”的形成中,汉学既有基础学的意义,也有关于中国学识的意义。在明治西洋化风潮的时代背景下,旧时作为基础学及学问核心的汉学,往往被认为已经衰败,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以另一形式再现且存续至今。该文对幕末明治期近代化进程... 在日本“知”的形成中,汉学既有基础学的意义,也有关于中国学识的意义。在明治西洋化风潮的时代背景下,旧时作为基础学及学问核心的汉学,往往被认为已经衰败,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以另一形式再现且存续至今。该文对幕末明治期近代化进程中的日本汉学动向进行梳理,主要通过教育界代表性人物、以东京大学为主导的教育制度等进行考证,对其摇摆不定摇篮期的学术、教学实态进行扫描,从而论证汉学在日本彰显的与旧时代不同的价值及意义,了解汉学在明治期的传播实态,旨在为汉学与幕末明治学术及教学的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视域和阐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汉学 教育制度 东京大学 学术教学 三岛中洲 汉学塾
下载PDF
Modern microbialite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Meiji reef atoll,Nansha (Spratly) Islands,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6
6
作者 SHEN JianWei1 & WANG Yue1,2 1 Department of Marine Geolog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nd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4期608-617,共10页
Meiji (Mischief) coral atoll, in Nansha (Spratly) Islands, South China Sea, consists of an annular reef rim surrounding a central lagoon. On the atoll rim there are either protuberant 'motu' (small coral patch... Meiji (Mischief) coral atoll, in Nansha (Spratly) Islands, South China Sea, consists of an annular reef rim surrounding a central lagoon. On the atoll rim there are either protuberant 'motu' (small coral patch reefs on the rim of atoll) islets or lower sandy cays that contain modern microbialite deposits on the corals in pinnacles and surrounding bottoms of the atoll. Microbialites, including villiform, hairy, and thin spine growth forms, as well as gelatinous masses, mats and encrustation, developed on coral colonies and atoll rim sediments between 0 and 15 m deep-water settings. The microbialites were produced by natural populations of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a and grew on (1) bulbous corals together with Acropora sp., (2) on massive colonies of Galaxea fascicularis, (3) on dead Montipora digitata, and (4) on dead Acropora teres, some hairy microbialite growing around broken coral branch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microbial carbonates are developed in coral reefs of South China Sea and indicates that microbial processes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reef systems. The results have significanc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nature and composition in microorganisms implied in the formation ancient microbialites, and permit evalu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microbial deposits in mo-dern coral reefs and of 'microbialites' in biogeochemical cycles of modern coral reef systems. The re-sults also provide evidence of modern analogues for ancient microbialites in shallow-water settings, and combine with sedimentological studies of ancient microbialites to understand their contr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IALITE meiji REEF Nansha Island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聂景孺《樱花馆日本诗话》考论
7
作者 蔡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聂景孺的《樱花馆日本诗话》是中国诗话史上唯一一部关于日本汉诗的专论。作者1914年留学日本时,收集了117名日本汉诗人的作品247首,74联,分别录入110则诗话,并加以品评。本文对该书的作者身世、全书构成、资料来源以及编撰特色做了全... 聂景孺的《樱花馆日本诗话》是中国诗话史上唯一一部关于日本汉诗的专论。作者1914年留学日本时,收集了117名日本汉诗人的作品247首,74联,分别录入110则诗话,并加以品评。本文对该书的作者身世、全书构成、资料来源以及编撰特色做了全面考察,指出作者为中国读者展示了一幅明治汉诗坛丰富多彩的画卷,但作品采纳较为随意,审美倾向较为保守,特别是对所收诗作擅自做了大量改动,却从未明言,这一点须加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景孺 《樱花馆日本诗话》 明治汉诗 擅自改动
下载PDF
明治日本海运兴国的源流与实务
8
作者 杨蕾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8-79,共12页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是日本全方位向西方学习,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幕末以来,以本多利明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发展海洋事业,实现“海外雄飞”。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确立了“海运立国”的方针,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优先发展海运...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是日本全方位向西方学习,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幕末以来,以本多利明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发展海洋事业,实现“海外雄飞”。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确立了“海运立国”的方针,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优先发展海运业、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海运兴国”之路。为大力发展海运业,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海运会社的成立、主导大型会社的重组、投入大量资金对海运会社和特定航路进行补助、制定各项鼓励海运发展的法律法规等。海运业保障了日本近代纺织业的腾飞,也大大促进了造船业、制铁业的快速进步,还带动了保险、金融、海员教育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海运成为明治日本“兴业”的保证、“富国”的手段、“强兵”的要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海运兴国”之路也伴随着日本的对外扩张,具有侵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日本 海运业 近代化 海运兴国 航海奖励
下载PDF
明治经验的虚像与实景:吴汝纶壬寅东游的另一种观察
9
作者 苗祎琦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4,168,共10页
清末清廷的文教改革多参照日本。其中,如何调和新旧学术、创建国民教育体系是一大关节,亦是赴日考察教育者的主要关心所在。在晚清众多的赴日教育考察中,吴汝纶的壬寅东游无出其右。其间,日人出于不同立场与知识背景的建言,呈现出聚讼... 清末清廷的文教改革多参照日本。其中,如何调和新旧学术、创建国民教育体系是一大关节,亦是赴日考察教育者的主要关心所在。在晚清众多的赴日教育考察中,吴汝纶的壬寅东游无出其右。其间,日人出于不同立场与知识背景的建言,呈现出聚讼纷纭之景象。围绕儒家道德理想与西洋伦理学、传统汉学与近代“普通知识”,德育与智育领域的扰攘纷争,折射出明治后期日本在东西两洋学术之间的纠结。通过反思与调适明治日本的兴学经验,吴汝纶形成了改革全国文教的独特构想,坚定了以古文存旧学的决心。在晚清文教改革参照“日本渠道”这一表象的背后,展现彼时日本文教界的“众声喧哗”,同时观照中方所采取的应对、改造策略,不仅有助于揭示“作为经验”的明治日本的实景,也有助于重思晚清文教改革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汝纶 汉学 德育 普通知识 明治日本
下载PDF
忠臣“东渡”--日本幕末至明治前期文天祥作品的刊刻与接受
10
作者 刘帼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8,共9页
日本幕末至明治前期,文天祥接受达到高峰,作品刊刻成为常见的接受方式。这既与汉诗文领域的经世思潮有关,也因为专人选集的文献形态自江户中期蓬勃发展,成为汉诗文传播的重要载体。此时段的文天祥文献也以选集为主,诗选多于文选,选目与... 日本幕末至明治前期,文天祥接受达到高峰,作品刊刻成为常见的接受方式。这既与汉诗文领域的经世思潮有关,也因为专人选集的文献形态自江户中期蓬勃发展,成为汉诗文传播的重要载体。此时段的文天祥文献也以选集为主,诗选多于文选,选目与刊刻目的基本相符。《文文山诗选》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它参考了20卷本、16卷本的文天祥文集,以及别集外的部分文献。编者选诗时既考虑到题材全面性、篇目代表性,也对忠臣形象有进一步提纯。发掘文天祥与日本文化的关联、有鉴于当下,是该时段文天祥接受的特点。他被推举为忠君的象征,其作品也成为日人广泛利用的思想文化资源,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末至明治前期 文天祥 作品刊刻 关联性 《文文山诗选》
下载PDF
19、20世纪之交日本两次遣美使团比较研究
11
作者 林兴磊 《西部学刊》 2024年第8期127-130,共4页
日本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每当日本遭到外来民族的冲击时,它总能及时审时度势,全方位地实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德川幕府末期和明治初期,世界处于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为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免于淘汰,幕府将军和明... 日本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每当日本遭到外来民族的冲击时,它总能及时审时度势,全方位地实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德川幕府末期和明治初期,世界处于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为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免于淘汰,幕府将军和明治天皇都曾派遣使节赴美学习。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万延遣美使节团和岩仓使节团这两次遣美行动在背景与条件、目的与动力、结果与成效上存在差异,但在挽救国家命运和对外扩张意识的发展上又存在相似之处。日本通过向美派遣使节团,深入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文化,迅速“脱亚入欧”,经济发展,军备增强,最终由一个封建小国一跃成为列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川幕府 明治时代 遣美使节
下载PDF
论樋口一叶小说的卷首插图与文中插图——从插图与作者一叶的关系说起
12
作者 出口智之 李杰玲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3期70-84,共15页
樋口一叶是近代文学第二代的代表作家。樋口一叶发表的连载小说有许多有卷首插图和文中插图,她常常为小说插图而给插画家一些指示和构思。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作家在执笔过程中,作品会与原来的构思产生不同,而产生不同之前的构思则... 樋口一叶是近代文学第二代的代表作家。樋口一叶发表的连载小说有许多有卷首插图和文中插图,她常常为小说插图而给插画家一些指示和构思。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作家在执笔过程中,作品会与原来的构思产生不同,而产生不同之前的构思则会保留在插图中。有时,一叶早在小说写好之前就已经通过草图对插画家提出自己的构思和要求,但在写作过程中却把原来构思的场景删除了。有时,插图和连载的小说并不完全相符,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小说和插图同时被读者接受,插图画上小说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猜想,如此就可以起到双重的审美效果,在小说中省略而在插图中做出暗示这一方法在江户时代时不时被用到。在当时的文学界,作家在创作时不能仅仅考虑遣词造句,还需要考虑具有画面感的故事情节,如果不把插图和小说文字结合起来看的话,就无法正确把握作家创作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樋口一叶 小说 插图 卷首插图 明治文学
下载PDF
甲午战前日本对东三省的侦察及政策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帆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7,共9页
日本的恐俄心理是引起明治政府关注进而觊觎东三省的原因之一,也是马关谈判期间使明治政府决策层在割占东三省领土问题上相对收敛野心的重要因素。1879年日本成立东京地学协会,为日本谍报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促使其谍报成果质量... 日本的恐俄心理是引起明治政府关注进而觊觎东三省的原因之一,也是马关谈判期间使明治政府决策层在割占东三省领土问题上相对收敛野心的重要因素。1879年日本成立东京地学协会,为日本谍报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促使其谍报成果质量逐步提高。甲午战前明治政府在何时略取东三省的问题上意见分歧较大,暂缓略取的意见占主流。随着日本财政状况的改善、军事实力的提升、国内矛盾的缓和,第二次伊藤博文内阁在重新评估中国军事实力和研判东亚国际形势之后,将略取计划重新提上日程并在甲午战争中付诸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政府 东三省 日本满蒙政策 恐俄症
下载PDF
契诃夫的《变故》与鲁迅的《兔和猫》之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宇飞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3年第1期88-95,共8页
本文认为,鲁迅小说《兔和猫》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与契诃夫小说《变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为调查鲁迅是否阅读过契诃夫的小说《变故》,文章梳理了留日时期的鲁迅可能接触过哪些日译契诃夫小说。通过调查发现,契诃夫小说《变故》在日... 本文认为,鲁迅小说《兔和猫》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与契诃夫小说《变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为调查鲁迅是否阅读过契诃夫的小说《变故》,文章梳理了留日时期的鲁迅可能接触过哪些日译契诃夫小说。通过调查发现,契诃夫小说《变故》在日本明治时期被翻译了九次,其中多篇都发表在鲁迅留日时期非常关注的文艺杂志上。此外,文章还发现《变故》的英译本与中译本也都极有可能在鲁迅的关注范围内,因此可以推测《变故》中描写的部分情节为鲁迅创作《兔和猫》提供了灵感。同时,经过对比两篇作品,可以看到鲁迅并未对《变故》的主题进行完全模仿,而是参考了《变故》中作者对待幼小生命的态度,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幼小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契诃夫 《变故》 《兔和猫》 明治日本
下载PDF
变与不变的悖论——再议津田左右吉的中国观
15
作者 顾菱洁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1-60,151,152,共12页
1945年日本的战败给日本知识人带来了重大的思想变动,知识人格局发生了变化。津田左右吉是日本战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典型代表。战前的津田左右吉以构筑独特的近代日本国民思想史为核心问题,塑造出“自由的日本”与“停滞的中国”的对立... 1945年日本的战败给日本知识人带来了重大的思想变动,知识人格局发生了变化。津田左右吉是日本战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典型代表。战前的津田左右吉以构筑独特的近代日本国民思想史为核心问题,塑造出“自由的日本”与“停滞的中国”的对立构图。战后的津田左右吉直面战后日本应如何重建民族主体性的思想课题,在其战前认识的基础上,从“中国无国民”论转向“中国非民族”论,试图再次阐明日本民族的特殊性与日本中国学的优越性。从战前到战后,在“不变的中国观”和“变化的中国观”的背后,既存在继承明治初年的启蒙主义思想资源,始终以西方文明为绝对标准,试图刻画出“停滞的中国”像的津田史学,亦存在作为非学院派思想史家,而呈现出某种“非理性”思考和强烈的政治关心的津田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田左右吉 津田史学 中国停滞论 明治启蒙主义 思想转向
下载PDF
康有为的宗教观——以神道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党蓓蓓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明治维新不仅仅是一场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在意识形态领域围绕神道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开始了对明治维新经验的研究。他所主导的戊戌变法,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样板进行的。康有为关于日本经验介绍的著作或文本,... 明治维新不仅仅是一场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在意识形态领域围绕神道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开始了对明治维新经验的研究。他所主导的戊戌变法,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样板进行的。康有为关于日本经验介绍的著作或文本,很少着笔介绍日本神道,甚至断言日本神道乃“东夷之旧俗,无足观焉”。为何康有为会对日本神道做出如此评价,其背后又折射出康有为怎样的宗教观?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梳理和分析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日本变政考》等相关论著中关于日本神道的言论,可以发现,康有为对于日本神道的理解既有与前人一脉相承之处,又带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时代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日本神道 明治维新 宗教
下载PDF
日本近代职业教育演进分析
17
作者 于洪洋 巴鼎元 《东北亚学刊》 2023年第6期133-144,150,共13页
明治时期,日本全面引进西方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实业兴教”的目标得以实现,职业教育成为服务国家战争不可或缺的内容。大正时期,民主主义的思潮席卷各个领域,初等职业教育开始建立产学制度,中... 明治时期,日本全面引进西方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实业兴教”的目标得以实现,职业教育成为服务国家战争不可或缺的内容。大正时期,民主主义的思潮席卷各个领域,初等职业教育开始建立产学制度,中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军国主义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不断加强。进入昭和初期,战时经济的刺激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政策改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的革新,日本迎来军国主义职业教育的综合化改革,但这种改革最终导致军国主义职业教育面临危机甚至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职业教育 明治时期 大正时期 昭和时期 军国主义
下载PDF
文本与解释:明治宪法研究刍议
18
作者 张东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第3期60-70,共11页
就文本解释来说,文本自身、文本的效果及影响等共同构成解释者的认识对象,解释者难以完全知晓文本的原意。宪法文本同样如此,尤其如明治宪法条文简单,解释时有必要借助条文外因素。明治维新后,一君万民成为日本施政的思想认知基础(根本... 就文本解释来说,文本自身、文本的效果及影响等共同构成解释者的认识对象,解释者难以完全知晓文本的原意。宪法文本同样如此,尤其如明治宪法条文简单,解释时有必要借助条文外因素。明治维新后,一君万民成为日本施政的思想认知基础(根本性政治基础),天皇亲政与“公议”原则被导入明治宪法并逐渐制度化。明治宪法采取天皇主权下的职能性分权,议会参与立法却非立法权主体,预算的非法律性也限制了议会的预算权,但宪法第六十七条为政府与议会的妥协提供了可能。在宪法运行中,元老、内阁统一,统帅权独立等政治惯例补足了宪法条文与实际政治间的乖离,促使宪法解释和政治实态的阶段性变化。研究明治宪法,不能囿于文本,还应考察其产生的语境、政治家行动、法律法规、宪法解释及社会舆论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释 明治宪法 权力分立 政治惯例
下载PDF
日本明治“末日主题”科学小说与“世纪末”思潮
19
作者 何冰洁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1-49,共9页
明治科学小说中出现了不少有关“末日”的叙述,这与现代天文学新发现、人们对未来的恐慌有关。在追求“科学”与“进步”的明治日本,“末日主题”科学小说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然而,交织着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衰颓的末日叙事正... 明治科学小说中出现了不少有关“末日”的叙述,这与现代天文学新发现、人们对未来的恐慌有关。在追求“科学”与“进步”的明治日本,“末日主题”科学小说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然而,交织着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衰颓的末日叙事正是“世纪末”思潮的真实反映。日本在明治30年代以后兴起“世纪末”思潮,是文学界对于革新的时代要求的回应。“世纪末”颓废倾向的深层潜藏着对革新的期待,标志着在逐步走近现代文明、完成产业革命的日本,出现了反对现代化、否定功利主义的质疑之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明治时期 科学小说 “末日主题” “世纪末”
下载PDF
美济礁合浦珠母贝吊笼养殖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明强 陈旭 +5 位作者 李有宁 吴洽儿 于刚 马振华 邢孔武 王理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9-383,共5页
在南沙美济礁开展了合浦珠母珠贝吊养试验,试验设计了1.5、2.5m和6.5m3个不同的养殖水深。养殖60d后,测量合浦珠母贝的壳长、壳高和壳宽,统计成活数,计算3个性状指标的特定生长率,比较不同水深合浦珠母珠贝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试验... 在南沙美济礁开展了合浦珠母珠贝吊养试验,试验设计了1.5、2.5m和6.5m3个不同的养殖水深。养殖60d后,测量合浦珠母贝的壳长、壳高和壳宽,统计成活数,计算3个性状指标的特定生长率,比较不同水深合浦珠母珠贝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吊养水深对壳宽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吊养水深对壳长特定生长率和壳高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6.5m水深的壳长特定生长率(1.10±0.11)%/d和壳高特定生长率(0.92±0.16)%/d均显著高于1.5m的壳长特定生长率(0.82±0.13)%/d和壳高特定生长率(0.50±0.08)%/d;吊养水深对合浦珠母贝的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P<0.05),吊养在6.5 m的深度条件下成活率最高(95.00±1.63)%,2.5m水层次之,而在1.5m水深合浦珠母贝的成活率最低(43.25±5.38)%。综合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数据可知,在深远海吊养合浦珠母贝时6.5m水深较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美济礁 生长 存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