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Zynq的微地震数据采集优化技术研究
1
作者 阮波 沈统 +2 位作者 徐垒 杨兰 阳刚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为解决微地震监测系统长时间连续采集导致的数据存储压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Zynq为核心的微地震数据采集优化系统。在Zynq XC7010芯片的PL部分完成4路ADC并行采样控制,在PS部分内嵌修正能量比(MER)算法实现对连续采集的震动信号进行... 为解决微地震监测系统长时间连续采集导致的数据存储压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Zynq为核心的微地震数据采集优化系统。在Zynq XC7010芯片的PL部分完成4路ADC并行采样控制,在PS部分内嵌修正能量比(MER)算法实现对连续采集的震动信号进行自动识别,并增加动态阈值方法来降低震动信号识别的漏判率,进一步提高该算法识别精度,从而较大程度减少无效噪声数据的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震动信号响应灵敏,即使是低信噪比的震动信号也能准确识别;同时与IMS微震监测系统相比,经过16 h的连续采集,该系统的数据存储量仅为IMS系统的31%,有效地降低了连续采集过程中的数据存储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系统 数据存储压力 Zynq XC7010 mer算法 自动识别 动态阈值方法
下载PDF
P波自动识别算法及其在四川地震台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龙锋 韩立波 赵敏 《四川地震》 2016年第2期13-17,共5页
采用了三种P波自动识别算法对四川地区单台记录的单个地震事件和连续波形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STA/LTA算法简单高效,无论单个地震事件还是连续波形都能对P波到时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但需要挑选时窗长度及阈值以权衡虚报率和漏报率;(2)... 采用了三种P波自动识别算法对四川地区单台记录的单个地震事件和连续波形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STA/LTA算法简单高效,无论单个地震事件还是连续波形都能对P波到时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但需要挑选时窗长度及阈值以权衡虚报率和漏报率;(2)MER和AIC算法对单个地震P波到时识别精度高,但无法从连续波形中识别单个地震事件;(3)无论哪种方法都无法做到不经过任何其他处理而直接从单一算法中获得准确的S波到时数据;(4)利用多台P波震相的自动识别数据,完全可以实现地震的自动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相自动识别 STA/LTA算法 mer算法 AIC算法
下载PDF
X射线异物检测的应用算法
3
作者 张猛 《电子技术(上海)》 2020年第5期11-12,共2页
结合X射线异物检测的原理和图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香肠检测的屏蔽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检测屏蔽算法不仅大大提高了X射线异物的检测灵敏度,而且相比于其他文献中提到的基于MER旋转算法,此算法运算量大大减小,有利于使用在食品的在线... 结合X射线异物检测的原理和图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香肠检测的屏蔽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此检测屏蔽算法不仅大大提高了X射线异物的检测灵敏度,而且相比于其他文献中提到的基于MER旋转算法,此算法运算量大大减小,有利于使用在食品的在线检测中。还提出了计数算法和基于联通域的缺件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异物检测 图像识别 mer旋转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