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具有无需预知基因组信息、多态性丰富、可靠性强、重复性好、属湿性共显性标记、易于转化序列特异...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具有无需预知基因组信息、多态性丰富、可靠性强、重复性好、属湿性共显性标记、易于转化序列特异性标记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的遗传育种上应用潜力大。展开更多
为明确小麦地方品种和生产主栽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M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有效性,利用MFLP标记技术对24个地方品种和12个来自河北、山东和河南的生产主栽品种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NTSYS pc 2.10...为明确小麦地方品种和生产主栽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M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有效性,利用MFLP标记技术对24个地方品种和12个来自河北、山东和河南的生产主栽品种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NTSYS pc 2.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研究。结果表明,5对MFLP引物共扩增出279条具有特异性的多态性谱带。主栽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989~0.8746,其遗传距离比较近;而地方品种间及地方品种与生产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利用34个MFLP指纹图谱标记位点编制了分子检索表,能成功区分36个小麦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MFLP分子标记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小麦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展开更多
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本研究采用通用荧光引物M13-F-IRDye700(5'-CACGAC GTTGTAAACGAC-3'),利用MFLP分子标记技...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本研究采用通用荧光引物M13-F-IRDye700(5'-CACGAC GTTGTAAACGAC-3'),利用MFLP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适合茶树的PCR反应体系,从324对引物体系中,筛选出6对最适合的引物对,对壶瓶山的44株茶树样品进行试验,分析其亲缘关系。6对M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共同扩增出28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2条,多态性为80.6%,得出44株有性繁殖茶苗两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0~0.58之间,这表明同一地理位置,不同有性繁殖群体的基因组存在差异性。展开更多
文摘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具有无需预知基因组信息、多态性丰富、可靠性强、重复性好、属湿性共显性标记、易于转化序列特异性标记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的遗传育种上应用潜力大。
文摘为明确小麦地方品种和生产主栽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MFLP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有效性,利用MFLP标记技术对24个地方品种和12个来自河北、山东和河南的生产主栽品种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NTSYS pc 2.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研究。结果表明,5对MFLP引物共扩增出279条具有特异性的多态性谱带。主栽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989~0.8746,其遗传距离比较近;而地方品种间及地方品种与生产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利用34个MFLP指纹图谱标记位点编制了分子检索表,能成功区分36个小麦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MFLP分子标记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小麦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
文摘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本研究采用通用荧光引物M13-F-IRDye700(5'-CACGAC GTTGTAAACGAC-3'),利用MFLP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适合茶树的PCR反应体系,从324对引物体系中,筛选出6对最适合的引物对,对壶瓶山的44株茶树样品进行试验,分析其亲缘关系。6对M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共同扩增出28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2条,多态性为80.6%,得出44株有性繁殖茶苗两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0~0.58之间,这表明同一地理位置,不同有性繁殖群体的基因组存在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