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肝损伤和肝线粒体自噬蛋白Mfn1、Mfn2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吕建林 毛德文 +4 位作者 张文富 陈月桥 张荣臻 潘哲 王海燕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6-840,共5页
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肝损害和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的作用。将1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解毒化瘀颗粒给药组(JDHYKL组)。采用D-GalN+LPS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JDHYKL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 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肝损害和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的作用。将1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解毒化瘀颗粒给药组(JDHYKL组)。采用D-GalN+LPS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JDHYKL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造模前5天开始灌胃给药,延续至成模后24 h,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ALT,AST和TBIL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经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后大鼠肝组织肝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细胞呈条索状排列,部分假小叶形成,肝细胞坏死及空泡化较模型组减轻,同时可明显降低LF大鼠ALT、AST(P<0.05),提高Mfn1、Mfn2表达(P<0.05)。解毒化瘀颗粒可能是通过上调Mfn1和Mfn2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分裂,推动线粒体结合,降低碎片化现象,保护线粒体,而对大鼠肝衰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肝损伤 mfn1 MFN2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2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9
2
作者 付玉环 姜广建 +1 位作者 夏庆安 白云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mitofusin gene,Mfn)在哺乳动物中编码两种蛋白质分子,Mfn1和Mfn2,它们在线粒体融合、分裂与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调控着线粒体形态的动态变化。另外,Mfn1/2还参与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并与相关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mfn1/2 线粒体融合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燧心胶囊对心衰大鼠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和Mfn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郭丹丹 于思明 +2 位作者 李佳卓 许文婷 董柏涵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9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探讨燧心胶囊对心衰大鼠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 1(Mfn1)和Mitofusin 2(Mfn2)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和燧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阿霉素(A... 目的探讨燧心胶囊对心衰大鼠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 1(Mfn1)和Mitofusin 2(Mfn2)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和燧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阿霉素(ADR)制备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缬沙坦组和燧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周期为4周。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超声心动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ATP、ADP水平,RT-qPCR及蛋白印迹法测定心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LVIDd、LVIDs、ADP水平高于对照组,FS、EF、ATP水平,心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 mRNA和蛋白低于对照组(P <0.05)。缬沙坦组、燧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LVIDd、LVIDs、ADP水平低于模型组,FS、EF、ATP水平,心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 <0.05),且随着燧心胶囊剂量的增加,LVIDd、LVIDs、ADP水平逐渐降低,FS、EF、ATP水平,心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 mRNA和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 <0.05)。燧心胶囊低、中剂量组LVIDd、LVIDs、ADP水平高于缬沙坦组,FS、EF、ATP水平,心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 <0.05)。燧心胶囊高剂量组LVIDd、LVIDs、FS、EF、ADP、ATP水平,心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 mRNA和蛋白水平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引火归元"理论的燧心胶囊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衰及心肌线粒体损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燧心胶囊能促进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引火归元 燧心胶囊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 大鼠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通过Sirt1/Mfn1通路调节线粒体融合对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莉 刘志超 +2 位作者 高晟玮 王保和 谷旭放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4期568-572,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的保护及对线粒体分裂、融合与Sirt1/Mfn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永久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低剂量组(0.6 g/kg)、芪参益气滴丸高...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的保护及对线粒体分裂、融合与Sirt1/Mfn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永久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丸低剂量组(0.6 g/kg)、芪参益气滴丸高剂量组(1.2 g/kg),并另设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1次,持续4周。分别在术后24 h、治疗2周和4周时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TTC染色观察心脏组织梗死范围;HE染色用于监测各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t1、Mfn1和Fis1蛋白在心脏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4 h,模型组和芪参益气滴丸组的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且收缩末期左室前壁明显变薄。治疗2周后,芪参益气滴丸组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心肌梗死组(P<0.05);治疗4周后,芪参益气滴丸组左心室内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芪参益气滴丸组梗死范围更小,组织病理改变更少,Sirt1、Mfn1蛋白表达增加(P<0.05),Fis1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至少部分通过激活Sirt1/Mfn1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融合,衰减心肌梗死诱导的线粒体碎片化,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线粒体分裂与融合 Sirt1/mfn1信号通路 芪参益气滴丸 大鼠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s in the MFN1 gene and myopia in Chinese popul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Yun-Chun Zou Jia-Hong Lei +1 位作者 Ying Wang Shuang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5年第6期1126-1130,共5页
AIM: To explore whether genetic variations in the MFN1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low to moderate myopia i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The case-control associ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he study included 100 independent... AIM: To explore whether genetic variations in the MFN1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low to moderate myopia in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The case-control associ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he study included 100 independent myopia patients (-0.75 D <= spherical refraction <= -8.00 D) and 100 sex -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with binocular spherical equivalent ranges between -0.50 D and +0.50 D). Fou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tags (rs3976523, rs13098637, rs6762399 and rs7618348) were selected for genotyping by direct sequencing. The frequencies of genotypes and their allele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SNP genotypes in each sample. The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between the myopia cases and controls. RESULTS: Genotype distributions in the four SNPs were 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ardy -Weinberg equilibrium; analysis showed that rs13098637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ow to moderate myopia (P=0.003 and empirical P=0.010).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bserved for the genotype or allele frequencies of the other three SNPs between the myopia cases and control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this study. CONCLUSION: The current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the C allele of rs13098637 in MFN1 ha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low to moderate myop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PIA mfn1 gen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ssoci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对体外培养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超微结构及Mfn1、Fis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牟登峰 郑丹 +4 位作者 王琪 黄仕美 官志忠 于燕妮 楼迪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5-939,共5页
目的 评估甲基苯丙胺(METH)对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线粒体超微结构及Mfn1、Fis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H-SY5Y细胞中加入METH(0.0、1.0、1.5、2.0 mmol·L^-1 ),培养3、6、12、24 h;JC-1法检测SH-SY5Y细胞MMP;... 目的 评估甲基苯丙胺(METH)对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线粒体超微结构及Mfn1、Fis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H-SY5Y细胞中加入METH(0.0、1.0、1.5、2.0 mmol·L^-1 ),培养3、6、12、24 h;JC-1法检测SH-SY5Y细胞MMP;透射电镜观察SH-SY5Y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Mfn1、Fis1蛋白表达。结果 METH作用SH-SY5Y细胞3、6、12、24 h,与对照组比较,METH组细胞MMP红绿荧光比值明显降低( P <0.05),Mfn1蛋白表达降低( P <0.05),Fis1蛋白表达升高( P <0.05);METH作用SH-SY5Y细胞24 h时,透射电镜观察见未处理组细胞线粒体呈椭圆形棒状双层膜结构,线粒体嵴正常、清晰,METH组细胞线粒体椭圆形棒状结构被分裂成小球状结构,并发现线粒体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结论 METH可引起SH-SY5Y细胞MMP下降、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及Mfn1、Fis1蛋白表达水平改变,其改变可能参与METH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SH-SY5Y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超微结构 线粒体融合蛋白1 线粒体分裂蛋白1
下载PDF
HIF-1α上调Mfn1的表达促进线粒体融合在宫缩维持中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钱雪雅 温博伦 +2 位作者 王乐乐 刘慧姝 张国正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年第6期88-92,98,共6页
目的 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在临产前后的表达,探讨其与HIF-1α参与维持子宫收缩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5至10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的部分肌条组织。依据患者手术前是否临产分为未临产组(即无宫缩、... 目的 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在临产前后的表达,探讨其与HIF-1α参与维持子宫收缩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5至10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的部分肌条组织。依据患者手术前是否临产分为未临产组(即无宫缩、无产兆行择期剖宫产,共12例)和临产组(有规律宫缩,处于潜伏期,总产程<8 h,除外胎膜早破,共12例)。透射电镜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现象,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fn1、HIF-1α和AMPK的表达水平。构建不同低氧时间体外短暂低氧子宫平滑肌细胞收缩模型,观察Mfn1、HIF-1α和AMPK的表达情况。使用HIF-1α抑制剂2-MeOE2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低氧处理后AMPK和Mfn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脂肪酸和ATP含量,细胞收缩实验测定细胞收缩力。结果 与未临产组相比,临产组子宫平滑肌组织内线粒体融合增加,Mfn1、HIF-1α和AMPK的表达明显上升(P<0.05)。体外细胞模型短暂低氧2 h HIF-1α、AMPK和Mfn1表达增加最显著(P<0.05),细胞内脂肪酸及ATP含量亦显著增加。与未抑制HIF-1α表达细胞相比,抑制HIF-1α表达可明显下调AMPK和Mfn1蛋白表达(P<0.01),抑制细胞收缩。结论 临产后人体子宫平滑肌Mfn1显著增加,HIF-1α可能通过AMPK通路调节Mfn1表达,参与细胞能量供应和子宫收缩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产 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能量 宫缩
原文传递
MFN1介导的线粒体融合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支伟伟 陈丽娜 +2 位作者 李凯 雷鸣 梁宏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关键蛋白MFN1介导的线粒体融合在调控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si RNA降低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中MFN1的表达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o c)释放及其下游凋亡效应分子Caspase9与Caspase3活...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关键蛋白MFN1介导的线粒体融合在调控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si RNA降低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中MFN1的表达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o c)释放及其下游凋亡效应分子Caspase9与Caspase3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干扰MFN1可显著促进H9C2心肌细胞内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释放至胞浆,促进Caspase9与Caspase3的激活,增加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并提高细胞凋亡率(均P<0.05)。结论:MFN1介导的线粒体融合可保护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OS产生与细胞色素C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n1 线粒体融合 心肌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MFN1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9
作者 耿西林 常虎林 +4 位作者 张煜 海军 张智勇 郑伟 杜立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9期1624-1628,1612,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ito-fusion 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5对肝癌转移灶组织与原发灶组织中MFN1的表达,以明确肝癌转移时是否伴有MFN1表达的改变。2).采用si RNA (small interference R...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ito-fusion 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5对肝癌转移灶组织与原发灶组织中MFN1的表达,以明确肝癌转移时是否伴有MFN1表达的改变。2).采用si 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下调肝癌细胞中MFN1的表达后,提高Transwell迁移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其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MMP2、MMP7及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肝癌转移灶组织中MFN1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组织(P<0.05)。2).下调MFN1表达后,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MMP7的表达显著增加,而MMP1、MMP2与MMP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在肝癌转移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可能通过激活MMP7表达,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融合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转移 肝癌
原文传递
外感寒邪对小鼠淋巴细胞线粒体Mfn1/Mfn2和Drp-1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陈龙云 徐建民 +4 位作者 周艳艳 徐安莉 赵敏 黄敏 陈会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观察外感寒邪对小鼠淋巴细胞线粒体Mfn1/Mfn2和Drp-1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和寒邪模型组,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处理后取小鼠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淋巴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ATP测试试... 目的观察外感寒邪对小鼠淋巴细胞线粒体Mfn1/Mfn2和Drp-1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和寒邪模型组,置于人工气候箱中处理后取小鼠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淋巴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ATP测试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复合体Ⅰ、Ⅱ、Ⅴ的活性,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寒邪模型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肿胀、变短,线粒体内出现液泡结构;与常温对照组相比,寒邪模型组细胞内ATP含量减少,线粒体复合体Ⅰ、Ⅱ、Ⅴ的活性下降(P<0.05);JC-1荧光探针检测显示寒邪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Mfn1/Mfn2表达下降和Drp-1表达增加。结论外寒可能通过影响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Mfn1/Mfn2和Drp-1表达,使线粒体分裂与融合发生障碍,从而影响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使ATP生成减少,并诱发凋亡的发生,从而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寒 淋巴细胞 线粒体 mfn1/Mfn2 Drp-1
原文传递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tethering mediated by MFN1
11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CAS 2017年第1期4-4,共1页
Subject Code:C05With the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he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Gao Song(高嵩)from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 Subject Code:C05With the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he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Gao Song(高嵩)from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Guangzhou,recently reporte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tethering by dynamin-related GTPase MFN1upon GTP binding and hydrolysis,in Nature(2017,542:372—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N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tochondrial tethering mediated by mfn1
原文传递
脂多糖通过介导MFN1泛素化调控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线粒体稳态失衡和焦亡
12
作者 梅健 朱祥瑞 +9 位作者 欧琅琳 王朝思 张立新 吕跃山 王晓颖 和思燏 白君娥 袁昊 管晓宇 马翠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5-713,共9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为预防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炎症和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靶点和理论参考。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 1,MFN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为预防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炎症和纤维化提供新的研究靶点和理论参考。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LPS诱导的细胞焦亡模型。CCK-8、PI染色、LDH释放、Western blot等验证LPS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焦亡;Western blot筛选异常表达的线粒体相关蛋白MFN1;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总活性氧生成情况、Mito-SOX探针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反映线粒体受损情况;利用Ubibrowser数据库预测出MFN1蛋白可与多种E3泛素连接酶结合,通过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试验等验证MFN1蛋白是否受泛素化调控;采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转染MFN1过表达质粒检测MFN1蛋白对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LPS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焦亡。LPS刺激后MFN1蛋白表达减少。CO-IP试验证明MFN1蛋白发生泛素化修饰。泛素化抑制剂MG-132处理后抑制LPS诱导的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Pro-caspase-1、Caspase-1、IL-1β、IL-18表达上调并且改善线粒体功能。MFN1过表达后缓解LPS导致的线粒体稳态失衡和巨噬细胞焦亡。结论LPS通过影响MFN1泛素化修饰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巨噬细胞焦亡,本研究为治疗巨噬细胞诱导的炎症及相关疾病提供了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1 泛素化 RAW264.7细胞 线粒体 细胞焦亡
原文传递
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帕金森病模型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倪玮 周继勤 +7 位作者 凌亚亭 吕孝瑞 牛冬冬 曾宇 仇昀 司雨 王子瑜 胡嘉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284-291,共8页
目的:探究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液(neural stem cell-conditioned medium,NSC-CM)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体内外模型中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6-OHDA脑立体定... 目的:探究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液(neural stem cell-conditioned medium,NSC-CM)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体内外模型中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6-OHDA脑立体定位注射SD大鼠的内侧前脑束建立体内PD模型,并在黑质和纹状体中注射NSC-CM进行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黑质和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DAN)丢失情况,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黑质中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fusin1,Mfn1)的表达水平。采用6-OHDA处理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建立体外PD细胞模型,并用NSC-CM进行预处理;检测PD细胞模型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活性氧水平,免疫印迹实验检测Mfn1表达水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NSC-CM成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线粒体的内化。比较去除线粒体前后NSC-CM对PC12细胞存活率及线粒体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注射NSC-CM后,PD大鼠DAN丢失减少,Mf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SC-CM预处理后,PD细胞模型LDH活性明显降低(P<0.05),活性氧水平明显下降(P<0.05),Mf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LC-MS/MS检测到NSC-CM中存在线粒体成分,并观察到PC12细胞对NSC-CM中线粒体的内化。去除线粒体NSC-CM引起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和线粒体荧光强度显著减弱(P<0.05)。结论:NSC-CM可改善6-OHDA造成的神经元死亡、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和线粒体融合水平下降,而该保护作用可能与PC12细胞内化NSCs线粒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条件培养液 6-羟基多巴胺 帕金森病 线粒体融合蛋白1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远 王宏刚 +4 位作者 孟琦 王家乐 李艳君 朱玉山 赵立青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5-197,203,共4页
CRISPR/Cas9是一项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文章尝试将该技术设计成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内容,即"CRISPR/Cas9敲除细胞线粒体MFN1基因的荧光观察实验",并可根据教学需要作为开放实验或基础实验开设。... CRISPR/Cas9是一项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文章尝试将该技术设计成适合本科教学的实验内容,即"CRISPR/Cas9敲除细胞线粒体MFN1基因的荧光观察实验",并可根据教学需要作为开放实验或基础实验开设。该实验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与荧光标记技术相结合,直观、便捷地呈现基因编辑效果,有助于学生掌握科技前沿技术,提高科研工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mfn1 荧光标记 实验教学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蛋白在4℃间歇性冷暴露保护肝脏冷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王基野 黄冠鹏 +3 位作者 陈迎雷 孟姗姗 骆文静 张文斌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冷暴露对大鼠肝脏冷损伤的保护效应及线粒体融合分裂调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两组室温饲养(RT),两组经过4℃间歇性冷暴露3周(CIC),RT和CIC各一组经过-15℃急性冷暴露4 h(C组),4组为:RT组、RT+C组、CIC组... 目的研究间歇性冷暴露对大鼠肝脏冷损伤的保护效应及线粒体融合分裂调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两组室温饲养(RT),两组经过4℃间歇性冷暴露3周(CIC),RT和CIC各一组经过-15℃急性冷暴露4 h(C组),4组为:RT组、RT+C组、CIC组、CIC+C组;通过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采用ATP检测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方法观察线粒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相对室温组,4℃间歇性冷暴露能显著缓解-15℃冷暴露(CIC+C组)引起的大鼠肛温下降(P<0.05),减少肝脏凋亡细胞数量(P<0.05),有效维持肝细胞ATP生成水平(P<0.05)和降低AMPK磷酸化水平(P<0.05),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2在显著升高(P<0.05),缓解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水平(P<0.05)。结论间歇性冷暴露通过增加Mfn1/2蛋白改善线粒体功能,对-15℃冷暴露诱导的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暴露 肝损伤 间歇性冷暴露 线粒体 mfn1/2
下载PDF
线粒体动态变化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章坚 徐子金 王芳 《科技视界》 2017年第14期36-36,6,共2页
线粒体是一种高度动态并且处于不断分裂和融合的细胞器,这种动态变化在维持线粒体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许多疾病尤其是癌症中线粒体的功能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靶标线粒体治疗的发展是提高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线... 线粒体是一种高度动态并且处于不断分裂和融合的细胞器,这种动态变化在维持线粒体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许多疾病尤其是癌症中线粒体的功能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靶标线粒体治疗的发展是提高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线粒体的功能主要是调节细胞周期,基因表达,代谢,细胞运动以及应激反应等。线粒体动态变化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的动态过程主要由一些大GTPases蛋白参与调节,如参与调节线粒体分裂的Drp1/Fis1以及参与调节线粒体内外膜融合的Opa1和Mfn1/2。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线粒体动态变化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的转移,尤其肺癌和乳腺癌。本综述概括了近年有关线粒体动态变化与肿瘤转移相关的研究结果,为今后肿瘤的临床防治提供可能的新靶点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分裂与融合 肿瘤 Drp1 转移 mfn1/2
下载PDF
竹节参总皂苷通过调节miR-199/SIRT1/MFN2干预小鼠脂肪性肝炎
17
作者 袁丁 罗芙娇 +5 位作者 王婷 周志勇 何毓敏 刘朝奇 张长城 袁成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8-903,共6页
目的研究竹节参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japonicas,TSPJ)通过调节miR-199/SIRT1/MFN2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饮食(high ... 目的研究竹节参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japonicas,TSPJ)通过调节miR-199/SIRT1/MFN2信号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组、TSPJ低剂量组、TSPJ高剂量组,正常组给予普通维持饲料,HFD组、TSPJ低、高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TSPJ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每天灌胃给予15、45 mg·kg^(-1)的TSPJ(溶于生理盐水),其他组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7个月后处死小鼠,进行血清收集及肝脏取材。结果HE染色显示,HFD组小鼠肝脏脂质变性明显,炎症反应明显,TSPJ组小鼠肝组织脂质变性缓解,炎症减轻。TSPJ明显上调MFN2、SIRT1表达水平,下调TNF-α、IL-1β、SREBP、ChREBP表达水平。同时在mRNA水平,miR-199与SIRT1显示良好的负调控关系,生物信息学提示miR-199靶向SIRT1。结论TSPJ可通过miR-199/SIRT1/MFN2信号通路改善高脂饮食所致的NASH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H miR-199/SIRT1/MFN2信号通路 竹节参总皂苷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症
下载PDF
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细胞线粒体选择性自噬机制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蓓蕾 张勇 +2 位作者 谢博文 胡朋言 纪云西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细胞线粒体选择性自噬机制的干预效应。方法:8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出10只作为8周空白组(第8周末处死)和10只作为12周空白组(第12周末处死)作为正常对照,始终予以普通饲料喂养... 目的:探讨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细胞线粒体选择性自噬机制的干预效应。方法:8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出10只作为8周空白组(第8周末处死)和10只作为12周空白组(第12周末处死)作为正常对照,始终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剩余60只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模型,分别为8周模型组(第8周末处死),脂肝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立普妥灌胃),12周模型组,每组10只,上述5组大鼠喂养至12周末处死并采集血液、肝脏标本,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透射电影观察线粒体自噬溶酶体结构,Western Bolt检测Mfn1、Op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TG、TC较同期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及自噬体结构,发现正常组未见自噬体,模型组和西药组可见少量自噬体,中药组的自噬体明显增多,结构典型,包裹有线粒体碎片等其余细胞器,并且以脂肝方高剂量组增多最为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提示,模型组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神经萎缩蛋白Opa1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同期显著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这两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脂肝方高剂量组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自噬参与了高脂饲料诱导脂肪肝发生发展的过程,脂肝方对改善NASH模型大鼠的肝脏脂质代谢及脂肪变性有明显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线粒体选择性自噬,抑制线粒体损伤和肝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肝方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线粒体选择性自噬 mfn1 Opa1
原文传递
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融合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楼迪栋 潘际刚 +4 位作者 张凯琳 秦双立 刘燕斐 于燕妮 官志忠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融合基因Mfnl表达及线粒体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1月龄清洁级SD大鼠以单纯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笼喂养。以饮水中加入氟剂量的不同,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染毒... 目的研究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融合基因Mfnl表达及线粒体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1月龄清洁级SD大鼠以单纯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笼喂养。以饮水中加入氟剂量的不同,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10和50mg/L,分别在饲养3、6个月后,观察氟斑牙程度。采用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线粒体融合基因Mfnl表达。结果染氟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氟斑牙,3个月时低氟组以I度氟斑牙为主(16只),高氟组发生I度、Ⅱ度氟斑牙分别为11、9只;6个月时低氟组发生I度、Ⅱ度、Ⅲ度氟斑牙分别为14、6、0只,高氟组为6、13、1只;对照组均未出现。低氟组、高氟组在3个月时尿氟分别为(3.30±1.18)、(5.10±0.35)mg/L(F=3.18,P〈0.05);6个月时分别为(4.16±1.39)、(5.70±1.70)mg/L(F=3.17,P〈0.05)。3个月时,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不明显,染氟组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均出现球状空泡状改变。Mfnl的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表达神经细胞数发生了改变,与对照组[(53.0±4.54)个]相比较,低氟组[(51.09±6.25)个]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t=1.7,/9〉0.05),而高氟组[(59.71±5.64)个]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P〈0.05);weste.Flq-blotting法测得蛋白印迹平均吸光度值也具有相同的改变,与对照组(1.21±0.18)相比,低氟组(1.22±0.26)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t=1.1,P〉0.05),高氟组(1.66±0.20)的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P〈0.05)。6个月时低氟组、高氟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出现嵴消失、球状空泡状改变,对照组无明显改变。Mfnl的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表达神经细胞数发生了改变,与对照组[(36.43±4.04)个]相比较,低氟组[(20.05±4.55)个]、高氟组[(17.10±3.86)个]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2,P值均〈0.05);western—blotting法蛋白印迹平均吸光度值也有改变,与对照组(1.00±0.13)相比,低氟组(0.64±0.08)、高氟组(0.39±0.06)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2,/9值均〈0.05)。结论摄人过量的氟可造成融合基因Mfnl表达改变和线粒体膜网络结构断裂,慢性氟中毒神经细胞损伤可能与线粒体融合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大鼠 线粒体融合基因mfn1 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的分子机制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凯欣 熊艳 +1 位作者 郑乐葳 叶啟发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333-337,共5页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线粒体的网格形态可通过其融合与分裂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中,以此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能量需求。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1/2(Mfn1/2),视神经萎缩蛋白(OPA1)和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分别在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线粒体的网格形态可通过其融合与分裂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中,以此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能量需求。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1/2(Mfn1/2),视神经萎缩蛋白(OPA1)和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分别在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而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功能的异常,参与了人体各个系统许多损伤过程,包括视神经萎缩、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本文将回顾上述几种关键蛋白为代表的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关键调控分子、调节机制以及其异常所造成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融合与分裂 mfn1 MFN2 OPA1 Drp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