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1、VEGF和P53蛋白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志宇 杨渤彦 +4 位作者 窦征岳 韩强 贾琳 毕雪冰 程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07-609,共3页
背景与目的:巨噬细胞是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探讨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子-1(MI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的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 背景与目的:巨噬细胞是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探讨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子-1(MI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蛋白的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直肠癌中MIC-1、VEGF和P53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IC-1表达与VEGF、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MIC-1、VEGF和P53表达与直肠癌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性(P<0.01);MIC-1和VEGF、P53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MIC-1、VEGF和P53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分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淋巴结转移是最重要的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ic-1 VEGF P53
下载PDF
MIC-1和uPA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学分级和发病部位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冬 夏永华 +4 位作者 李敏 付丹丹 张彩凤 李占国 田中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 探讨MIC-1和uPA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学分级和发病部位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2例正常对照皮肤中MIC-1及uPA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及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 皮... 目的 探讨MIC-1和uPA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学分级和发病部位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2例正常对照皮肤中MIC-1及uPA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及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C-1(66.67%)及uPA蛋白(78.5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6.67%和2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C-1及uPA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均<0.05);MIC-1与uPA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C-1和uPA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其高表达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 UPA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胸水MIC-1、VEGF、CEA含量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洪焕 韩素桂 +5 位作者 刘启为 田立斌 杨占奎 刘洪梅 袁亚军 李国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476-477,共2页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很常见,其中,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约20%~30%[1]。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明确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4~9个月[2]。胸膜穿刺活检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检测胸腔积液的金标准,其特异性高,但是具有创伤性,操作上也较繁琐,...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很常见,其中,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约20%~30%[1]。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明确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4~9个月[2]。胸膜穿刺活检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检测胸腔积液的金标准,其特异性高,但是具有创伤性,操作上也较繁琐,因此,临床上需寻求更简便、快速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 VEGF CEA 胸腔积液 鉴别价值
下载PDF
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慧敏 斯琴 +1 位作者 王方颖 李晓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 目的探讨血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3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腺癌71例、鳞癌52例。检测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其中血清PCNA、MIC-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cy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性别、年龄以及病理类型的NSCLC患者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NSCLC患者血清PCNA、MIC-1及Hcy水平比较均差异明显(均P<0.05)。以NSCLC患者预后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中NSCLC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PCNA、MIC-1、Hcy均为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PCNA≤452 pg/mL患者总生存期(16.85±2.36)个月明显大于血清PCNA>452 pg/mL患者(9.53±1.48)个月(t=20.029,P<0.001);血清MIC-1≤1000 pg/mL患者总生存期(18.29±2.92)个月,明显大于血清MIC-1>1000 pg/mL患者(9.47±1.26)个月(t=23.289,P<0.001);血清Hcy≤22μmol/L患者总生存期(13.76±2.04)个月,明显大于血清Hcy>22μmol/L患者(11.61±1.68)个月(t=6.405,P<0.001)。结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较低、PCNA、MIC-1以及Hcy均为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PCNA、MIC-1及Hcy呈低表达水平的NSCLC患者总生存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NA mic-1 HCY NSCLC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MIC-1、uPA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栾天燕 刘巍 +5 位作者 杨渤彦 王志宇 王亚茹 韩强 张兰凤 程魏 《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MIC-1和u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讨两指标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正常胃黏膜30例,胃炎组织12例,胃癌组织76例,石蜡标本中MIC-1和uP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IC-1及uPA蛋... [目的]观察MIC-1和u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讨两指标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正常胃黏膜30例,胃炎组织12例,胃癌组织76例,石蜡标本中MIC-1和uP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IC-1及uP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和胃炎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正常胃黏膜组和胃炎组间其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MIC-1及uPA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病理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76例胃癌组织标本中MIC-1、uPA表达共阳性者43例,共阴性者16例,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MIC-1和uPA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胃癌组织中MIC-1与uP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mic-1 UP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IC-1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付超 齐军 张伟 《癌症进展》 2011年第4期356-360,共5页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inhibitorycy-tokine-1,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中存在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功能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发挥促进...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inhibitorycy-tokine-1,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中存在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功能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发挥促进和抑制肿瘤的双重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血清MIC-1水平在多种肿瘤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并与部分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存在关联,显示出MIC-1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的重要价值。本文就MIC-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 肿瘤标志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MIC-1在相关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冬伟 吴瑾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75-577,589,共4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mic-1 抗肿瘤
下载PDF
MIC-1蛋白在直肠癌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宇 杨渤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68-69,共2页
探讨在直肠癌中MIC-1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直肠癌中MIC-1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IC-1蛋白表达均与直肠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显著性相关。MIC-1阳性表达... 探讨在直肠癌中MIC-1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直肠癌中MIC-1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IC-1蛋白表达均与直肠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显著性相关。MIC-1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ic-1 TNM分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MIC-1在肠瘤与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倩 蒋军林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MIC-1在肠瘤中的表达以及在晚期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4例肠瘤患者和34例肠癌患者组织中MIC-1的表达。结果肠癌组MIC-1的IOD值为(6.00±1.09),肠瘤组MIC-1的IOD值为(4.36±1.3... 目的探讨MIC-1在肠瘤中的表达以及在晚期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34例肠瘤患者和34例肠癌患者组织中MIC-1的表达。结果肠癌组MIC-1的IOD值为(6.00±1.09),肠瘤组MIC-1的IOD值为(4.36±1.33),肠癌组高于肠瘤组(P<0.01)。结论提示随着疾病性质由肠瘤向肠癌的转变,MIC-1的表达呈升高趋势,推断MIC-1的表达增加将提示肠瘤癌变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瘤 肠癌 mic-1
下载PDF
73例直肠癌患者MIC-1表达及与预后关系
10
作者 王志宇 杨渤彦 +3 位作者 韩强 程魏 毕雪冰 贾琳 《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子-1(MIC-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直肠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C-1的表达。[结果]73例直肠癌组织中MIC-1的阳性率为58....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子-1(MIC-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直肠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C-1的表达。[结果]73例直肠癌组织中MIC-1的阳性率为58.90%(43/73)。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以及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浸润深度患者MIC-1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IC-1阴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较长,与阳性表达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IC-1蛋白与直肠癌的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在直肠癌患者中MIC-1的检测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 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肠癌患者组织中MIC-1及TGF-βRⅡ的表达及其与食欲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李倩 蒋军林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8期1645-1646,共2页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组织中MIC-1、TGF-βRⅡ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食欲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个月前后34例晚期肠癌患者组织中MIC-1、TGF-βRⅡ的表达,并进行食欲评分、体重指数计算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前34例患者MIC-1及...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组织中MIC-1、TGF-βRⅡ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食欲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个月前后34例晚期肠癌患者组织中MIC-1、TGF-βRⅡ的表达,并进行食欲评分、体重指数计算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前34例患者MIC-1及TGF-βRⅡ的表达分别为6.00±1.09和7.44±0.95,3个月后有6例患者死亡,MIC-1表达升高为8.66±1.25,而TGF-βRⅡ表达下降至5.04±0.78,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MIC-1与食欲评分及体重指数呈负相关;TGF-βRⅡ与食欲评分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随着肠癌病情的进展,组织内MIC-1表达升高,而TGF-βRⅡ表达下降,两者与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密切相关,是导致晚期肠癌患者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mic-1 TGF-βRⅡ 食欲
下载PDF
MIC-1、PCN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 郝解贺 +1 位作者 万大海 殷晓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及病理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及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MIC-1和PCNA...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及病理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及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MIC-1和PCNA的表达。结果 MIC-1和PCNA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而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程度随着肿瘤的病理级别的增高明显增高,二者表达的阳性率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IC-1与PCNA在人脑星形瘤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MIC-1的过度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MIC-1有可能成为新的候选肿瘤标志物,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病理级别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免疫组化 mic-1 PCNA
下载PDF
胸水中HE4、MIC-1、CEA、P53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玉敏 高秀娟 +3 位作者 鞠思敏 李玉柱 吴慧辉 霍丽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探索胸水中人附睾蛋白4(HE4)、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1(MIC-1)、癌胚抗原(CEA)、P53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按胸腔积液性质分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组40例和良性胸腔... 目的探索胸水中人附睾蛋白4(HE4)、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1(MIC-1)、癌胚抗原(CEA)、P53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按胸腔积液性质分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组40例和良性胸腔积液组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检测胸腔积液中HE4、MIC-1、CEA、P53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HE4、MIC-1、CEA、P53的水平差异,筛选出对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选入标准P≤0.05,剔除标准P>0.10),筛选出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有诊断意义的指标,得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概率预测回归模型;利用MedCalc19.4软件绘制ROC曲线进行不同指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寻找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最具有价值的指标。结果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组HE4、CEA的检测水平均高于良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1、P53在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上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设自变量X_(1)=HE4,X_(2)=CEA,得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概率预测回归模型为Logit P=-5.226+0.009 X_(1)+0.082 X_(2),生成一组新变量,血清HE4、CEA对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有一定价值。通过MedCalc19.4软件绘制HE4、CEA及PRE-1(HE4和CEA联合检测的预测值)的ROC曲线,分析发现AUC PRE-1(0.944)>AUC HE4(0.876)>AUC CEA(0.705)。经检验分析,发现CEA、HE4曲线下面积比较,P=0.0414;CEA、PRE-1曲线下面积比较,P=0.0002;HE4、PRE-1曲线下面积比较,P=0.0351,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4、CEA是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有价值的指标,单项检测中HE4对诊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价值较大,联合检测HE4、CEA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人附睾蛋白4 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1 癌胚抗原 P53 诊断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MIC-1升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迪 王小兵 +7 位作者 车轶群 刘秋颖 张超 李艳芬 田海梅 李茉 张伟 齐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123-126,138,共5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血清水平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56例肺癌患者、4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29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血清水平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56例肺癌患者、4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29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和SCC浓度。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中MIC-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肺良性疾病组(P<0.001);根据ROC曲线和正常人群的MIC-1血清水平,设1000pg/mL为诊断肺癌的临界值,MIC-1检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5%和96.5%;在不同病理类型中,血清MIC-1对小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高于鳞癌和腺癌,低分化组患者血清MIC-1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中分化组(P<0.05);MIC-1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优于已有标志物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在肺癌早期(I期和II期)阶段,MIC-1诊断敏感性优于五种标志物的联合诊断(I期:66.7%vs 50.0%,II期:72.7%vs 69.0%);六种标志物联合诊断则能使I期和II期肺癌诊断敏感性分别提高至77.1%和85.5%。结论本研究在较大样本量中证实MIC-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示其可能成为比较理想的肺癌诊断及筛查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肺癌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MIC-1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p53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桦梁 徐大鹏 +3 位作者 薛雷 孙宁宁 钟鸣 王绪凯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p53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探讨MIC-1在血管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p53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探讨MIC-1在血管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血管瘤组织标本中MIC-1和VEGF、p53的表达情况,分析MIC-1与VEGF、p53在不同时期婴幼儿血管瘤中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MIC-1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9%和34.7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VEGF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30%和43.4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p53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8%和30.43%,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MIC-1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MIC-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3,P<0.01),与p53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753,P<0.01)。结论:MIC-1可能与血管瘤的发病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53
下载PDF
血浆VEGF MIC-1联合尿LAP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白书堂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VEGF、MIC-1联合尿LAP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人为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的肌酐和尿清蛋白比率将所有患者分为临床蛋白尿组(52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和... 目的:探讨VEGF、MIC-1联合尿LAP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人为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的肌酐和尿清蛋白比率将所有患者分为临床蛋白尿组(52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和正常蛋白尿组(48例),另选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临床蛋白组和对照组的血浆VEGF、CIM-1以及尿LAP水平。用实性指标的方法计算肾功能损伤患者的VEGF、MIC-1、LA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计算三种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和对照组的血清VEGF、MIC-1以及尿LAP水平和DN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临床蛋白组患者的血浆VEGF、MIC-1以及LAP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血浆VEGF、CIM-1和尿LAP三种检测指标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正常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VEGF、MIC-1、LAP及其它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VEGF、CIM-1联合LAP可以明显提高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较常规检测因子发生时间早,准确度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VEGF、mic-1 尿LAP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MIC-1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恶性生物学特征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新星 李东升 +1 位作者 赖亚栋 庄涵虚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9期83-87,共5页
目的:阐明MIC-1在胰腺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初步探讨MIC-1与胰腺癌恶性分化程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MIC-1在胰腺癌、壶腹部恶性肿瘤、胰腺良性病变及健康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同CA19-9、CEA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了MI... 目的:阐明MIC-1在胰腺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初步探讨MIC-1与胰腺癌恶性分化程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MIC-1在胰腺癌、壶腹部恶性肿瘤、胰腺良性病变及健康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同CA19-9、CEA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了MIC-1在Panc-1细胞及BxPc-3细胞中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相比健康对照组、胰腺良性肿瘤和慢性胰腺炎人群,胰腺癌患者血清MIC-1水平明显升高,但有14.9%(7/47)的胰腺良性病变患者超过阈值,并没有明显低于CA19-9及CEA。在胰腺癌患者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MIC-1(0.821)、CA19-9(0.691)、CEA(0.540),MIC-1高于CA19-9及CEA(P<0.05)。MIC-1联合CA19-9可明显提高诊断能力(AUC=0.89,敏感性75.4%,特异性88.8%)。MIC-1在CA19-9阴性胰腺癌患者中敏感性为57.1%。不论在mRNA还是在蛋白表达水平,MIC-1在具有转移癌特征的Panc-1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具有原发癌特征的BxPc-3胰腺癌细胞。结论:MIC-1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胰腺癌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但是单独使用MIC-1并不能完全区分胰腺癌与胰腺良性病变。MIC-1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 胰腺癌 血清学标志物
下载PDF
详述MI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18
作者 蔡乾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MI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IC-1表达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MI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IC-1表达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MIC-1在乳腺癌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癌旁组织和纤维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0.3%、77.8%、0%和5.0%,不同组织中MIC-1表达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乳腺癌组织中MIC-1表达水平会显著升高,且会对患者临床分期与HER-2表达产生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 乳腺癌组织 临床病理因素
下载PDF
MIC-1与消化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有文 杨新魁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0期1528-1531,共4页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也被称为生长分化因子15,既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分支成员,也是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成员。MIC-1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因此也被称为分泌型细胞因子,其具有抑制及促进的双重作用。MIMEAULT等发...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也被称为生长分化因子15,既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分支成员,也是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成员。MIC-1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因此也被称为分泌型细胞因子,其具有抑制及促进的双重作用。MIMEAULT等发现,胎盘滋养层细胞表达MIC-1转录和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可促进胎儿生存,同时抑制母体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1 消化肿瘤 大肠癌 胰腺癌
下载PDF
血浆VEGF、MIC-1联合尿LAP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列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17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VEGF、MIC-1联合尿LAP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为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的肌酐和尿清蛋白比率将所有患者分为临床蛋白尿组(52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和正... 目的探讨VEGF、MIC-1联合尿LAP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为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的肌酐和尿清蛋白比率将所有患者分为临床蛋白尿组(52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和正常蛋白尿组(48例),另选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临床蛋白组和对照组的血浆VEGF、CIM-1以及尿LAP水平。用实性指标的方法计算肾功能损伤患者的VEGF、MIC-1、LA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计算三种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和对照组的血清VEGF、MIC-1以及尿LAP水平和DN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临床蛋白组患者的血浆VEGF、MIC-1以及LAP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血浆VEGF、CIM-1和尿LAP三种检测指标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正常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VEGF、MIC-1、LAP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VEGF、CIM-1联合LAP可以明显提高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较常规检测因子发生时间早,准确度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VEGF mic-1 尿LAP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