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M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凯祺 苏丽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275-1278,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异质性,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随着基因组学、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淋巴瘤的诊断分型不再局限于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异质性,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随着基因组学、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淋巴瘤的诊断分型不再局限于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逐渐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出现的各种生物标志物也为深入了解淋巴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优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奠定了基础。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分型一起构成了淋巴瘤诊疗的MICM分型。现就MICM分型在DLBCL诊断、分型、分期、治疗及预后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病理形态学 免疫表型 细胞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micm分型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MICMS系统育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洁夫 傅寿仲 盖钧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8,共5页
利用 MI 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 MI CMS系统育性的遗传、育性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 :( 1 )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 ,F2 符合 3∶ 1 ,BC1 符合 1∶ 1 ,不... 利用 MI CMS细胞质雄性不育双低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 MI CMS系统育性的遗传、育性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和恢复系的细胞质育性。结果表明 :( 1 )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 ,F2 符合 3∶ 1 ,BC1 符合 1∶ 1 ,不同试验、不同组合间分离比例同质 ,MI CMS系统育性恢复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 2 )恢复系宁 R1、宁 R3和宁 R4的恢复基因属同一位点 ;( 3 )恢复系宁 R1和宁 R4的细胞质是可育细胞质 ,宁 R2和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micmS 遗传 系统育性 恢复性
下载PDF
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NK/T细胞淋巴瘤:MICM技术对诊断的重要性(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芳 林跃辉 +4 位作者 刘红星 王彤 单福香 童春荣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347-1351,共5页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罕见淋巴瘤,起源于活化的NK细胞或活化的T细胞。它通常为结外病变,往往表现为位于面部中线组织的破坏性病灶。NK/T细胞淋巴瘤常见于鼻腔及鼻窦,此外其他结外器官如咽部、胃肠道、睾...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罕见淋巴瘤,起源于活化的NK细胞或活化的T细胞。它通常为结外病变,往往表现为位于面部中线组织的破坏性病灶。NK/T细胞淋巴瘤常见于鼻腔及鼻窦,此外其他结外器官如咽部、胃肠道、睾丸等部位的侵犯也有报导,也有一些罕见的表现为胸腔积液的报导。本文中报道了1名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NK/T细胞淋巴瘤。这名患者在外院通过对胸膜活检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误诊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入院后通过对胸水细胞形态学(morphologic M)、免疫学(immunophenotypic,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 C)及分子生物学(molecular,M)(MICM)联合检测。结果表明,形态学检测证实有幼稚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这些细胞表达胞浆CD3(cCD3)及CD56,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克隆性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从而纠正误诊而正确将其诊断为NK/T细胞淋巴瘤,并成功地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对这罕见病例应强调MICM联合诊断技术对诊断的重要性,另外,此罕见疾病有特殊临床表现,能够对其进行成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micm技术 流式细胞术 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5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溶 张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为了解在已经确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中骨髓细胞形态学 (M )、细胞免疫学 (I)、细胞遗传学 (C)和分子生物学 (M) 4者即MICM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 ,对 5 5例APL患者的MICM分型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为了解在已经确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中骨髓细胞形态学 (M )、细胞免疫学 (I)、细胞遗传学 (C)和分子生物学 (M) 4者即MICM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 ,对 5 5例APL患者的MICM分型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显示 ,以FAB分型为基础的形态学确诊率可达 96 4 % ;免疫表型检测以CD33和CD13阳性共表达率为最高 ,达 96 4 % ;APL特征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 87.3% ,其中核型为t( 15 ;17) ( q2 2 ;q2 1) 10 0 %易位者 (单纯型 )占 75 % ,其它可累及的染色体有 1,8,9,11,12 ,2 1号 ;PML/RARα基因检测阳性率达96 4 %。但MICM联合检测用于APL诊断的准确率可达 10 0 %。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仍然是APL确诊的基础 ,MICM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APL的确诊率 ,减少误诊率 ;MICM联合检测 ,可能为发现APL新的亚型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icm分型
下载PDF
MICM分型诊断在鉴别M_2和M_3型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慧萍 李国霞 +1 位作者 乔振华 王宏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诊断在鉴别M2、M3 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意义。方法:对10 例按FAB方案难以区分M2、M3 型的AML及2 例在基层医院诊断为M3b,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未获缓解的患者应用... 目的:探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诊断在鉴别M2、M3 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意义。方法:对10 例按FAB方案难以区分M2、M3 型的AML及2 例在基层医院诊断为M3b,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未获缓解的患者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进行核型分析;以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 PCR)技术检测PML/RARa及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对2例在基层医院诊断为M3b 而用ATRA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用间期双色FISH 技术检测AML1/ETO融和基因。结果:12例患者中,4例有t(8;21),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阳性,确诊为M2;2 例有t(15;17),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本阳性,确诊为M3;其他6例患者为正常核型,其中,3例AML1/ETO阳性,确诊为M2;1 例PML/RARa阳性,确诊为M3;2 例PML/RARa及AML1/ETO均为阴性,1 例免疫表型为CD13+、CD33+、CD34+、CD19-,最后诊断为M2,另1 例免疫表型为CD13+、CD33+、CD34-、CD19-,最后诊断为M3。2例行FISH检测的患者AML1/ETO融和基因均为阳性。结论:对形态学无法鉴别M2、M3 的AML进一步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检测,可提高确诊率,并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micm分型
下载PDF
伴有t(2;21;8)(p12;q22;q22)急性髓系白血病M2的MICM特征与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瑀 佟海侠 +3 位作者 邓鑫 赵毅 刘卓刚 张继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研究应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 ICM)分型技术联合检测伴有复杂变异核型t(2;21;8)(p12;q2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并探讨其特征及诊断意义。取患者骨髓涂片行瑞氏-姬姆萨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骨髓细胞... 本研究应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 ICM)分型技术联合检测伴有复杂变异核型t(2;21;8)(p12;q22;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并探讨其特征及诊断意义。取患者骨髓涂片行瑞氏-姬姆萨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FAB分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新鲜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双色双融合AML/ETO探针及全染色体涂染(CP)探针检测有丝分裂中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并与常规R显带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巢式RT-PCR检测AML1-ETO融合转录本。结果表明:病例1原始粒细胞伴嗜酸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病例2符合以异常中幼粒细胞增高为主的AML-M2b;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FISH检测证实两例患者均存在t(2;21;8)(p12;q22;q22)复杂核型;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阳性,免疫表型显示CD34和HLA-DR共表达,伴CD19和CD56表达。结论:应用WHO提出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M ICM)联合检测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对准确诊断复杂变异核型t(2;21;8)(p12;q22;q22)AML的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t(2 21 8)(p12 Q22 q22)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L/ETO micm分型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白血病MICM分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正发 沈晓梅 +3 位作者 王云娟 欧阳红梅 朱宝生 甸自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13,共5页
从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 (MICM )探讨白血病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用骨髓细胞形态及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作FAB分型诊断 ;流式细胞术 (FCM)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 .短期培养法与直接法G显带... 从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 (MICM )探讨白血病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用骨髓细胞形态及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作FAB分型诊断 ;流式细胞术 (FCM)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 .短期培养法与直接法G显带染色体组型分析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结果 :共检测出异常抗原表达急性白血病 7例 . 47例FAB分型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中 5例伴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 . 15例FAB分型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中 2例伴有髓系相关抗原表达 ,2例ALL呈T ,B相关抗原混合表达 .急性白血病中检出 46 ,XY ,t (8;2 1)等染色体畸变和bcr/abl融合基因 . 2 0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中Ph染色体阳性 16例 ,7例伴有复杂染色体核型变异 ,5例检出bcr/abl融合基因 ,Ph染色体阴性的CML中 ,1例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 ,3例为复杂染色体核型变异 .伴有异常抗原表达的急性白血病化疗一疗程完全缓解 (CR)率和二疗程总CR率均低于呈单系相关抗原表达的急性白血病 (P <0 0 5 ) ,伴复杂核型变异的CML急变时间短于Ph阳性的CML (P <0 0 5 ) .结论 :白血病的MICM分型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micm分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9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栗杰 高九青 +1 位作者 李斯展 张艺露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5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FAB分型和MICM分型的吻合性。方法对9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及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作FAB分型诊断;短期培养法与直接法G显带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显示FAB分型的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免疫分型初诊单纯型AML...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FAB分型和MICM分型的吻合性。方法对9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及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作FAB分型诊断;短期培养法与直接法G显带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显示FAB分型的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免疫分型初诊单纯型AML 45例,变异型AML17例;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免疫分型单纯型ALL 13例(B型76.9%,T型23.1%),变异型ALL 14例;双表型6例(TB双表型16.7%,B混合型5.0%,T混合型33.3%);未分化型2例。应用24 h培养G显带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异常检出率61.4%,其中结构异常37例(38.5%),数量异常22例(22.9%)。RT-PCR检测43种常见融合基因,有42例(59.4%)检测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是急性白血病确诊的基础,联合应用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与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FAB分型 micm分型
下载PDF
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MICM特征分析(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翟洪顺 邹德学 +2 位作者 聂李平 刘延涛 周宇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8年第2期4-10,共7页
目的 探讨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0 MICM特征并与其他类型白血病鉴别.方法 常规细胞染色,流式分析,染色体核型,FISH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 用MPO mRNA进行基因分型是一种新的更加敏感、特异的白血病诊断分型手段.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对... 目的 探讨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0 MICM特征并与其他类型白血病鉴别.方法 常规细胞染色,流式分析,染色体核型,FISH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 用MPO mRNA进行基因分型是一种新的更加敏感、特异的白血病诊断分型手段.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对诊断M0有重要意义;M0的原始细胞形态学特点不明显,其过氧化物酶(POX)、苏丹黑(SBB)、特异性酯酶(CE)染色均为阴性,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酸性磷酸酶(ACP)及糖原(PAS)染色呈阴性或弱阳性,ANAE酶型与M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相似,表现为局灶型且不被氟化钠(NaF)抑制,PAS酶型为细颗粒弥散状分布,在此基础上夹有珠状、块状,而ALL酶型为细颗粒、中粗颗粒和粗颗粒散在分布.部分细胞可见珠状、块状且背景较清晰干净.结论 ANAE、PAS在细胞化学染色中对AML-M0的诊断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将基因分型,免疫分型,与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四者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AML-M0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微分化 micm 遗传分型 免疫分型
下载PDF
白血病的MICM分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加力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23期63-64,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分型已由过去的形态学分型手段逐渐增加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技术,使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 白血病 micm 分型 形态学 免疫学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及其形态学和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兴国 徐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2期173-176,F003,共5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micm分型 形态学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树民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由于急性白血病(AL)的白血病细胞起源、分化和生物学行为不同,构成白血病的高度异质性.因此对AL作全面、正确分型诊断是临床准确、及时治疗的前提. AL分型诊断基本经历3个阶段:法国、美国、英国协作组(FAB)1976年单纯以形态学(M)为依据... 由于急性白血病(AL)的白血病细胞起源、分化和生物学行为不同,构成白血病的高度异质性.因此对AL作全面、正确分型诊断是临床准确、及时治疗的前提. AL分型诊断基本经历3个阶段:法国、美国、英国协作组(FAB)1976年单纯以形态学(M)为依据,制定了AL的FAB分型法.1986年该协作组提出了MIC分型法,即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该分型法以形态学为基础,以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作补充,相互结合,使分型更趋精确.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研究的不断拓宽,显示染色体核型变化与基因异常密切相关,并在AL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新型治疗手段(靶向疗法)等方面呈现令人瞩目的前景.国际血液学及血液病理学专家于2001年3月在里昂会议上公布了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WHO分类法.该分类法综合应用了MICM分型技术,力求反映疾病的本质,成为国际上一种新的分型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micm分型 诊断
下载PDF
侵袭性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翟洪顺 林丽淑 +4 位作者 邹德学 聂李平 刘延涛 周宇 张莉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39-141,144,共4页
目的 提高侵袭性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告3例侵袭性LGLL的临床特征,MICM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例侵袭性T-LGLL及2例侵袭性NK-LGLL,临床以全身症状明显并有肝、脾肿大,预后极差.且有各自... 目的 提高侵袭性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告3例侵袭性LGLL的临床特征,MICM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例侵袭性T-LGLL及2例侵袭性NK-LGLL,临床以全身症状明显并有肝、脾肿大,预后极差.且有各自的免疫表型特点,大颗粒淋巴细胞形态及CE,ACP,PAS是LGLL诊断的重要线索.结论 LGLL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细胞学检测、免疫分型综合分析并加以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质性 临床分析 micm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65例MICM分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凡 潘洁茹 肖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11期1195-1196,共2页
对65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进行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MICM联合分型能使诊断更准确,便于临床的治疗和预后观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为我院2012—2014收治的住院患者,均为初诊患者,治疗前抽取... 对65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进行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MICM联合分型能使诊断更准确,便于临床的治疗和预后观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5例为我院2012—2014收治的住院患者,均为初诊患者,治疗前抽取骨髓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确诊,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16~65岁,中位数38.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m 细胞遗传学 初诊患者 分子生物 粗颗粒型 学分型 细胞化学染色 白血病细胞 核型异常 短期培养法
下载PDF
血液肿瘤MICM诊断信息平台建设
15
作者 王瑜 杜庆锋 +5 位作者 刘晓力 张嵩 李荣 李懿 欧阳凌云 孟凡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数据库的血液肿瘤信息收集系统,收集临床信息、诊断信息和标本信息,同时建立操作规范标准,为下一步实现血液肿瘤遗传信息的多中心收集及合作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建立血液肿瘤标本及相关信息的标准化收集规范体系;开发跨平... 目的:建立基于数据库的血液肿瘤信息收集系统,收集临床信息、诊断信息和标本信息,同时建立操作规范标准,为下一步实现血液肿瘤遗传信息的多中心收集及合作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建立血液肿瘤标本及相关信息的标准化收集规范体系;开发跨平台功能的Java程序,分别应用于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仪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荧光原位杂交等工作站,通过局域网收集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信息;采用Delphi6开标本管理系统,规范化实验室标本管理;采用Delphi6开发数据同步工具,将HIS系统中的授权数据,包括血液肿瘤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部分临床资料,同步到数据库服务器.结果:部署该系统后能相对全面地收集血液肿瘤患者的疾病相关信息.结论:各类信息的规范化设置,方便后期的大规模收集;Java开发的各工作站组件能有效地跨平台使用,能忽略不同设备工作站的操作系统差异,方便后期大规模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micm 标本数据库
下载PDF
骨髓MICM分型在儿童EBV+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刘子勤 师晓东 +4 位作者 刘嵘 范玮 曹静 林瑶 宫幼喆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MICM分型在EBV+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探讨。方法收集5例曾于外院诊断为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的病例,回顾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血清学及骨髓MICM分型及随访结果,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 目的探讨骨髓MICM分型在EBV+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探讨。方法收集5例曾于外院诊断为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的病例,回顾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血清学及骨髓MICM分型及随访结果,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及EBV+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对应用MICM分型在EBV+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做初步总结。结果 5例中有3例明确诊断为淋巴造血系统恶性疾病,而不是停留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结论 EBV检测及MICM分型有助于EBV+NK/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对于EBV感染淋巴增生性疾病,骨髓MICM分型具有很重要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micm分型 儿童 淋巴增生性疾病
下载PDF
40例儿童T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及其治疗与预后分析
17
作者 孔小行 柴忆欢 李建琴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30-231,275,共3页
目的 小儿T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与治疗及预后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活细胞间接荧光标记、培养法、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免疫分型、染色体及融合基因等。结果 临床表现与形态学无明显特别,但染色体克隆性异常与异位种类多,... 目的 小儿T淋巴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与治疗及预后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活细胞间接荧光标记、培养法、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免疫分型、染色体及融合基因等。结果 临床表现与形态学无明显特别,但染色体克隆性异常与异位种类多,无TEL-AML阳性者,81.8%有PCR阳性,总缓解率92.5%,治疗CR中24%复发,1例t(4:11)易位者CCR近三年。结论 TCR_δ为儿童T系急淋的克隆性标志。儿童T系急淋缓解率高,但复发率亦高。其治疗效果与预后是与多因素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T淋巴细胞 白血病 micm分型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MICM分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彩虹 杨桂斌 +3 位作者 张夏 黄传荣 黄明 王建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4期3347-3348,3350,共3页
目的探讨MICM分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3)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形态学采用Wright染色,细胞化学过氧化物酶(POX)、糖原染色(PAS)、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试验(NSE+NaF)、特异性酯酶(CE)染色按常规方法;应用免疫酶标记技术和流... 目的探讨MICM分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3)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形态学采用Wright染色,细胞化学过氧化物酶(POX)、糖原染色(PAS)、非特异性酯酶加氟化钠抑制试验(NSE+NaF)、特异性酯酶(CE)染色按常规方法;应用免疫酶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学分型;用24h短期培养法G带方法进行染色核型分析;用RT-PCR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结果 61例APL中粗颗粒型17例、细颗粒型12例、混合颗粒型30例、变异型2例,POX、NSE、NSE+NaF、PAS、CE阳性率分别为99.7%、82.4%、71%、97%、99.6%;33例免疫学分型:CD13 90.8%、CD14 91.8%、CD33 96.6%、CD68 86%、MPO96.6%、HLA-DR 28.7%、CD19 15%、CD10 12%、CD3不表达;31例染色体分析中21例具有t(15;17),其中1例还具有额外累及17号染色体异常,6例正常核型,4例培养无分裂象;24例APL中17例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本阳性,4例阴性,3例失败。结论 MICM分型使APL的诊断更准确,便于临床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早幼粒细胞 micm分型
下载PDF
7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MICM分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树民 范立权 +5 位作者 张敏 黄薇 曹琪 倪麟 余怀勤 叶裕春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本文对71例形态学(Morphology)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初发患者骨髓标本同时进行了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 本文对71例形态学(Morphology)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初发患者骨髓标本同时进行了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简称MICM)的分型研究。典型的APL免疫学粒细胞抗体中CD33、CD13有很高的表达;染色体核型为t(15;17)(q22;q11~21);RT/PCR检测可见PML/RARα融合基因。这种APL占本组病例的95.8%。另二例有其他的染色体易位和基因的异常。提示APL是不均一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m分型 急性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 诊断
全文增补中
M_3与M_5的MICM鉴别
20
作者 索翠平 李寅 赵霞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3年第5期64-64,共1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自血病(M3型,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acute monocytic leukemia,AMOL)同属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二者在临床与形态上均有相似之处,特别是细颗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b)在... 急性早幼粒细胞自血病(M3型,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acute monocytic leukemia,AMOL)同属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二者在临床与形态上均有相似之处,特别是细颗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b)在形态上更易被误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但二者的治疗与预后却有很大的区别。在此,结合MICM分型原则对二者加以鉴别,以免造成误诊,导致不应有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micm 细胞遗传学 白血病细胞 染色体改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