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Fe)/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
作者 凌南秀 吴宝珍 +1 位作者 黄缘缘 张丹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含有不同碳材料的MIL-53(Fe)/C复合材料,并且应用XRD、SEM、PL等进行表征。在氙灯光源的照射下,以ρ(罗丹明B)=10 mg/L溶液为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IL-53(Fe)/AC复合材料能够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位,MI...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含有不同碳材料的MIL-53(Fe)/C复合材料,并且应用XRD、SEM、PL等进行表征。在氙灯光源的照射下,以ρ(罗丹明B)=10 mg/L溶液为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IL-53(Fe)/AC复合材料能够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位,MIL-53(Fe)/AC复合材料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mil-53(fe) 碳材料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MIL-101(Fe)用于增强光催化降解含油污水中的原油
2
作者 梁宇宁 王宝辉 +7 位作者 李硕辉 迟伟蒙 毕明春 刘雨萱 王一然 姚明 张天赢 陈颖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8,共12页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MOF)MIL-101(Fe),并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提高了油田废水中原油的降解性能。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以下最佳参数:暗反应时间为30 min,光反应时间为30 min,p H值为5.5,催化剂量为150 mg...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MOF)MIL-101(Fe),并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提高了油田废水中原油的降解性能。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以下最佳参数:暗反应时间为30 min,光反应时间为30 min,p H值为5.5,催化剂量为150 mg/L,反应温度为303.15 K。在这些反应条件下,去除率达到了94.73%。本研究是铁基MOFs在油田废水光催化降解中的应用。MIL-101(Fe)在温和的酸性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有效地循环利用。这些发现为利用MIL-101(Fe)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工业应用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从受油污染的水中去除原油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fe) MOF 光催化 溶剂热 油田废水 降解
下载PDF
Fe_(2)O_(3)/MIL-53(Fe)/rGO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孟祖超 崔孟凡 +1 位作者 王恒 翟文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216,222,共6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气体储存、分离、分子识别、磁性和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MOFs较差的稳定性和导电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先以铁基有机骨架化合物(MIL-53(Fe))为牺牲模板,通过简单易控的煅烧方式制备...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在气体储存、分离、分子识别、磁性和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MOFs较差的稳定性和导电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先以铁基有机骨架化合物(MIL-53(Fe))为牺牲模板,通过简单易控的煅烧方式制备出Fe_(2)O_(3)/MIL-53(Fe),然后将其与石墨烯进行复合,得到Fe_(2)O_(3)/MIL-53(Fe)/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Fe_(2)O_(3)/MIL-53(Fe)/rG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和荧光光谱分析(PL)等手段对Fe_(2)O_(3)/MIL-53(Fe)/rGO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索了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25℃下,可见光光照1h后,0.2g/L Fe_(2)O_(3)/MIL-53(Fe)/rGO可实现对10mg/L亚甲基蓝(MB)的100%降解。该光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效率高,且重复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fe_(2)O_(3) mil-53(fe) 光催化 制备
下载PDF
MoS_(2)@2Br-MIL-53(Fe)@g-C_(3)N_(4)三元复合物的制备及光芬顿降解RhB
4
作者 郑佳红 郑馨 +1 位作者 蔺小朋 马嘉祺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36,共13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光芬顿催化剂MoS_(2)@2Br-MIL-53(Fe)@g-C_(3)N_(4)。通过XRD、SEM、FT-IR、XPS、EIS、UV-Vis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MoS_(2)和g-C_(3)N_(4)的引入对2Br-MIL-53(Fe)的晶体结构、形貌、组成及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究...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光芬顿催化剂MoS_(2)@2Br-MIL-53(Fe)@g-C_(3)N_(4)。通过XRD、SEM、FT-IR、XPS、EIS、UV-Vis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MoS_(2)和g-C_(3)N_(4)的引入对2Br-MIL-53(Fe)的晶体结构、形貌、组成及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究了H_(2)O_(2)用量、RhB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和初始RhB溶液pH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O_(2)浓度为5 m M,RhB溶液浓度为10 mg/L,催化剂浓度为0.1 g/L以及pH=4的最佳反应条件下,MoS_(2)@2Br-MIL-53(Fe)@g-C_(3)N_(4)在40 min对RhB的降解效率为93.7%。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RhB降解体系中e-起主要作用,并给出了可能的光芬顿降解RhB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mil-53(fe) MoS_(2) 光芬顿
下载PDF
溶剂效应对Pt/MIL-100(Fe)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蔡佳霓 刘颖雅 +2 位作者 孙志超 王瑶 王安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7,共10页
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MIL-100(Fe),通过双溶剂浸渍法将Pt纳米颗粒限域在MIL-100(Fe)的孔笼内部,经过盐酸质子化和甲醛还原制备出具有加氢中心及Lewis酸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Pt/MIL-100(Fe).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为探针反应评价其催化性... 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MIL-100(Fe),通过双溶剂浸渍法将Pt纳米颗粒限域在MIL-100(Fe)的孔笼内部,经过盐酸质子化和甲醛还原制备出具有加氢中心及Lewis酸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Pt/MIL-100(Fe).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为探针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在60℃和1 MPa的最优条件下反应2 h,肉桂醛转化率为88.3%,肉桂醇选择性为84.9%.通过比较Cr,Al和Fe 3种金属中心的Pt/MIL-100催化肉桂醛加氢制肉桂醇及糠醛加氢制糠醇的反应性能发现,Fe中心有利于C=O加氢.重点研究了反应体系中水含量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影响.表征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除去Pt/MIL-100(Fe)孔笼中的游离水有利于肉桂醛在孔道内直接富集,肉桂醛转化率提高;除去金属Fe簇上的络合水有利于肉桂醛C=O基团的吸附,肉桂醇选择性提高.在最优条件下,Pt/MIL-100(Fe)经过5次循环后,催化性能基本不变;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低温氮气吸附结果表明反应后催化剂结构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选择性加氢 mil-100(fe) PT 肉桂醇
下载PDF
NH_(2)-MIL-53(F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消毒副产物2,6-二氯-1,4-苯醌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旭辉 吴江 +2 位作者 左洋 鲁征 杜振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H_(2)-MIL-53(F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以此绿色环保材料为吸附剂对醌类高毒性消毒副产物2,6-二氯-1,4-苯醌(2,6-DCBQ)进行吸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UPLC-TUV)检测方法对2,6-DCBQ含量进行测定,并表征其吸附...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NH_(2)-MIL-53(F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以此绿色环保材料为吸附剂对醌类高毒性消毒副产物2,6-二氯-1,4-苯醌(2,6-DCBQ)进行吸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UPLC-TUV)检测方法对2,6-DCBQ含量进行测定,并表征其吸附性能。通过XRD、SEM、TEM、FT-IR和N2吸附-脱附实验对合成的NH_(2)-MIL-53(F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比表面积较高(130.3 m2/g)、晶粒形貌清晰、结晶度高;同时考察了温度、pH和2,6-DCBQ质量浓度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pH 7、2,6-DCBQ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吸附120 min,NH_(2)-MIL-53(F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水中2,6-DCBQ吸附率达到95%以上,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5次循环实验后,NH_(2)-MIL-53(Fe)对水中2,6-DCBQ吸附率仍达到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2)-mil-53(fe) 消毒副产物 2 6-DCBQ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Achieving high-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persulfate-activated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via carbon dots modified MIL-101(Fe)octahedrons
7
作者 Hao Yuan Xinhai Sun +2 位作者 Shuai Zhang Weilong Shi Feng Gu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98-309,共12页
The synergistic reaction of photocatalysis and advanced oxidation is a valid strategy for the degradation of harmful antibiotic wastewater.Herein,carbon dots(CDs)modified MIL-101(Fe)octahedrons to form CDs/MIL-101(Fe)... The synergistic reaction of photocatalysis and advanced oxidation is a valid strategy for the degradation of harmful antibiotic wastewater.Herein,carbon dots(CDs)modified MIL-101(Fe)octahedrons to form CDs/MIL-101(Fe)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for visible 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persulfate(PS)-activated tetracycline(TC)degradation.The 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spectra,scavenging experiment and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at the high visible 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activity of TC over CDs/MIL-101(Fe)photocatalysts is not only ascribed to the production of free active radicals in the CDs/MIL-101(Fe)/PS system(·OH,·SO_(4-),^(1)O_(2),h^(+)and·O_(2)^(-))but also attributed to the consumption of electrons caused by the PS,which can suppress the recombin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as well as strong light scattering and electron trapping effects of CDs.Finally,the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s were proposed by analyzing intermediates via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echnique.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rational design conception to construct a CDs/PS-based photocatalysis/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 with high-efficient degradation activity for the remediation of organic antibiotic pollutant wastewater an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arrier transport kinetics of phot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ots mil-101(fe) PHOTOCATALYTIC Persulfate activation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下载PDF
直接Z型MIL-100(Fe)/BiOBr异质结的构建及光芬顿降解磺胺甲恶唑的性能
8
作者 李雨佳 王天予 +1 位作者 王茀学 王崇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95,共15页
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可控制备了系列直接Z型MIL-100(Fe)/Bi OBr异质结。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镜(SEM)、高倍透射电镜(HR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MIL-100(Fe)... 通过原位共沉淀法可控制备了系列直接Z型MIL-100(Fe)/Bi OBr异质结。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镜(SEM)、高倍透射电镜(HR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MIL-100(Fe)/Bi OBr异质结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化学组成进行表征。以低功率发光二级管可见光为光源,探究了MIL-100(Fe)/Bi OBr异质结光芬顿降解磺胺甲恶唑(SMX)性能。最佳反应体系MB-7/Vis/H_(2)O_(2)(MB-7是MIL-100(Fe)质量为Bi OBr质量的70%时制备的样品)在光源照射70 min后可降解99.8%SMX(5 mg·L^(-1))。同时,还考察了H_(2)O_(2)浓度、催化剂投加量、p H值以及无机阴离子对MB-7/Vis/H_(2)O_(2)降解SMX影响。MB-7/Vis/H_(2)O_(2)能够在经过5轮循环降解实验后保持95%以上的SMX降解效率,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光致发光(PL)光谱、光电化学测试、活性物质捕获实验以及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光芬顿降解SMX机理进行了揭示。增强的光芬顿活性的机制主要来自于异质结的构建加速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进而促进了活性物质产生以及Fe^(3+)/Fe^(2+)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芬顿 异质结 mil-100(fe) BiOBr 磺胺甲恶唑
下载PDF
镍掺杂MIL-53(Fe)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9
作者 杨赟 赵莹鑫 +1 位作者 王玉龙 杨水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Ni-MIL-53(Fe)复合材料,通过改变液相体系的pH、温度、浓度等条件对Ni-MIL-53(Fe)吸附亚甲基蓝(MB)的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Ni-MIL-53(Fe)吸附MB的最优pH为6,在一定的考察区间内,吸附量随MB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的...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Ni-MIL-53(Fe)复合材料,通过改变液相体系的pH、温度、浓度等条件对Ni-MIL-53(Fe)吸附亚甲基蓝(MB)的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Ni-MIL-53(Fe)吸附MB的最优pH为6,在一定的考察区间内,吸附量随MB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Ni-MIL-53(Fe)对MB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323 K下最大理论吸附量可达198.8 mg/g。303、313、323 K温度下Ni-MIL-53(Fe)吸附MB的ΔG均小于0,证明该复合材料吸附MB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ΔΗ>0,说明该复合材料对MB的吸附是吸热反应。Ni-MIL-53(Fe)再生循环利用5次后对MB的去除率依然良好,说明该复合材料循环利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fe) 镍掺杂 吸附性能 金属有机骨架 亚甲基蓝
下载PDF
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刚果红的高效吸附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谢建新 陈文静 +2 位作者 吴云英 伍贤学 赵庆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规则外形的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以刚果红作为目标物,研究所制得的MOF材料对其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IL-53(Fe... 通过水热法制备规则外形的MIL-53(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表征。以刚果红作为目标物,研究所制得的MOF材料对其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IL-53(Fe)对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MIL-53(Fe)材料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量为1 482 mg/g,是可望用于去除染料废水刚果红的高效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53(fe) 吸附 刚果红
下载PDF
MIL-53(Fe)的合成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圆圆 张丹 +2 位作者 张静 宫晓杰 宋佳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在不同合成条件下合成了MIL-53(Fe),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了样品的晶相结构,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形貌及粒径大小,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考察了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情况,并计算了样品的带隙能。... 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在不同合成条件下合成了MIL-53(Fe),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了样品的晶相结构,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形貌及粒径大小,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考察了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情况,并计算了样品的带隙能。研究了样品对罗丹明B光降解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合成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不同,可以通过对合成条件的调变来控制样品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fe) 光催化 罗丹明B 溶剂热 带隙能
下载PDF
自支撑MIL-53(Fe)基复合纳米吸附剂对含Cr(Ⅵ)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焕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98,共4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三聚氰胺海绵(MF)上原位生长MIL-53(Fe),制备了自支撑吸附剂MF@MIL-53(Fe),并将其应用于吸附废水中Cr(Ⅵ)。结果表明,MF@MIL-53(Fe)吸附废水中Cr(Ⅵ)的适宜条件为:吸附剂投加量0.2 g/L、pH=7、初始Cr(Ⅵ)浓度8 mg/L、...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三聚氰胺海绵(MF)上原位生长MIL-53(Fe),制备了自支撑吸附剂MF@MIL-53(Fe),并将其应用于吸附废水中Cr(Ⅵ)。结果表明,MF@MIL-53(Fe)吸附废水中Cr(Ⅵ)的适宜条件为:吸附剂投加量0.2 g/L、pH=7、初始Cr(Ⅵ)浓度8 mg/L、吸附时间120 min,此时MF@MIL-53(Fe)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为38.9 mg/g。MF@MIL-53(Fe)吸附剂循环利用性能良好,5次吸附与解吸附后,平衡吸附量保持率仍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mil-53(fe) 吸附 自支撑 Cr(Ⅵ) 废水处理 原位生长法
下载PDF
组氨酸改性MIL-53(Al)吸附重金属Pb(Ⅱ)的综合实验设计
13
作者 孙艳芝 李纪鹏 +1 位作者 陈咏梅 潘军青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212-215,共4页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通过L-组氨酸(His-)接枝改性MIL-53(Al)得到新型MOF材料His-MIL-53(Al),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Pb(Ⅱ)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研究。该实验由大学生创新项目转化而来,涉及材料制备、...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该实验通过L-组氨酸(His-)接枝改性MIL-53(Al)得到新型MOF材料His-MIL-53(Al),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Pb(Ⅱ)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模型研究。该实验由大学生创新项目转化而来,涉及材料制备、分析表征以及表面吸附等实验手段,涵盖了配位化学、仪器分析以及物理化学等相关领域知识,适合大学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了解MOF材料制备及重金属离子吸附领域的科技前沿,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Al) 组氨酸 重金属污染 吸附 综合性实验
下载PDF
NH_(2)-MIL-53(Fe)/GO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分析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14
作者 孙月娜 李攀 +3 位作者 赵文革 杜建龙 闰明涛 吕运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依据科研成果设计了复合光催化材料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综合化学实验。采用简单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NH_(2)-MIL-53(Fe)/GO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 依据科研成果设计了复合光催化材料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综合化学实验。采用简单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NH_(2)-MIL-53(Fe)/GO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120 min后,复合光催化材料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1.2%,循环使用5次后,RhB的降解率为78.3%,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该实验利用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有效扩展了光催化材料的光响应范围。同时,实验内容涉及四大基础化学实验,实现了实验内容的全面融合,满足了综合化学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NH_(2)-mil-53(fe)/GO 溶剂热合成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无HF合成MIL-100(Fe)及其对La(Ⅲ)的吸附
15
作者 杨琳 朱奇健 吴春山 《福建轻纺》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稀土元素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其回收有重要经济和环保意义。本研究使用无添加高腐蚀性HF的水热法合成MIL-100(Fe),通过XRD、FT-IR、N2吸附脱附等温线对材料进行表征,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实验研究其对于稀土La(Ⅲ)的吸附性... 稀土元素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其回收有重要经济和环保意义。本研究使用无添加高腐蚀性HF的水热法合成MIL-100(Fe),通过XRD、FT-IR、N2吸附脱附等温线对材料进行表征,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实验研究其对于稀土La(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MIL-100(Fe)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和孔隙结构,对La(Ⅲ)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动力学更加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更加符合Freundlich模型,说明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并且以多层吸附为主。结合不同pH下的吸附去除率以及Zeta电位分析结果,吸附机理主要是静电作用与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mil-100(fe) 吸附
下载PDF
MIL-53(Fe)/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彭钦天 田海林 +2 位作者 顾彦 黑梦云 黄应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20-2128,共9页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MIL-53(Fe)与g-C3N4不同质量比(0.80、2.40、4.00)的MIL-53(Fe)/g-C3N4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MIL-53(Fe)/g-C3N4-1、MIL-53(Fe)/g-C3N4-2、MIL-53(Fe)/g-C3N4-3),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MIL-53(Fe)与g-C3N4不同质量比(0.80、2.40、4.00)的MIL-53(Fe)/g-C3N4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MIL-53(Fe)/g-C3N4-1、MIL-53(Fe)/g-C3N4-2、MIL-53(Fe)/g-C3N4-3),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荧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其结构及形貌、吸附特性和光化学特性等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λ﹥420 nm)的光照条件下,研究了MIL-53(Fe)/g-C3N4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 (rhodamine B,RhB)和小分子农药草甘膦(glyphosate)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特性,发现MIL-53(Fe)/g-C3N4-2在60 min内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9.73%(k=0.10 min-1),降解速率分别是g-C3N4(k=0.06 min-1)和MIL-53(Fe)(k=0.02 min-1)的1.67倍和5.00倍.同样在可见光照射下,MIL-53(Fe)/g-C3N4-2也可以有效降解草甘膦,在360 min内对草甘膦的降解率为41.47%(k=1.44×10-3 min-1),降解速率约是g-C3N4(k=2.43×10-4 min-1)和MIL-53(Fe)(k=2.39×10-4 min-1)的6.00倍.结果表明,当MIL-53(Fe)与g-C3N4的复合质量比为2.40时,所制备的MIL-53(Fe)/g-C3N4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这归因于MIL-53(Fe)和g-C3N4的有效复合,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还增加了比表面积,提高了光催化活性.结合自由基捕获实验,发现该催化体系降解过程中超氧自由基(·O-2)和空穴(h+)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fe) 石墨型氮化碳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MPC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17
作者 唐祝兴 宋宏权 +1 位作者 张岐龙 董华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Fe),然后通过煅烧MIL-101(Fe)制备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MPC,并用于吸附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蓝。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考察FeMPC用量、振荡时间、p... 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Fe),然后通过煅烧MIL-101(Fe)制备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FeMPC,并用于吸附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蓝。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考察FeMPC用量、振荡时间、pH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FeMPC用量为25 mg、振荡时间为70 min、溶液pH为8时,FeMPC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量为15.24 mg/g,吸附率为84.69%,材料重复使用次数不超过5次时能保持一定的吸附效果;FeMPC对亚甲基蓝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il-101(fe) feMPC 亚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Co-MIL-101(Fe)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对乙酰氨基酚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一博 丁晓彤 +3 位作者 迟雨轩 石若含 汪黎东 齐铁月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3-619,共7页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均质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MIL-101(Fe),并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降解溶液中的对乙酰氨基酚(PCT),考察了影响PCT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Co-MIL-101(Fe)活化PMS降解PCT的反应机理,评价了Co-MIL-101(Fe)的活化... 采用一锅法制备了均质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MIL-101(Fe),并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降解溶液中的对乙酰氨基酚(PCT),考察了影响PCT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Co-MIL-101(Fe)活化PMS降解PCT的反应机理,评价了Co-MIL-101(Fe)的活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掺杂Co后,Co-MIL-101(Fe)由规则的八面体晶体(MIL-101(Fe))变为含有少量纺锤体结构的晶体。实验结果表明:在Co掺杂量3%(原子分数)、初始PCT质量浓度5 mg/L、PMS质量浓度0.10 g/L、Co-MIL-101(Fe)加入量0.10 g/L、初始pH 3~9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30 min后,PCT去除率大于96.5%;Co-MIL-101(Fe)在第5次使用时,反应30 min后,PCT去除率可达91.1%,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浸出金属离子测定结果表明,Co-MIL-101(Fe)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Co-MIL-101(Fe)活化PMS降解PCT的反应体系中,主要活性物种为SO4-·和·OH。Co-MIL-101(Fe)活化PMS降解PCT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MOF) mil-101(fe)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 对乙酰氨基酚
下载PDF
MIL-53(Fe)/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半胱氨酸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文静 朴金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08-1216,共9页
本文制备了基于MIL-53(Fe)负载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半胱氨酸检测。首先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有机金属框架MIL-53(Fe)负载碳纳米管复合物,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然后... 本文制备了基于MIL-53(Fe)负载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半胱氨酸检测。首先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有机金属框架MIL-53(Fe)负载碳纳米管复合物,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然后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可用于半胱氨酸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并使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化学传感器对半胱氨酸检测的线性检测范围为20μM~100μM和100μM~800μM,检测限为1.35×10^(-5) mol·L^(-1)(S/N=3),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重现性、稳定性,可应用于实际食品中半胱氨酸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半胱氨酸 mil-53(fe)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下载PDF
静电纺制备PAN/MIL-53(Fe)/纤维素口罩过滤层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雅宁 张辉 +3 位作者 宽俊玲 李文明 宋悦悦 陈文豆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12,共12页
针对防护口罩过滤效率差和易积聚水汽的问题,以聚丙烯腈(PAN)为基体、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Fe)和纤维素为吸附剂,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可高效过滤颗粒物、吸湿透气的口罩过滤层。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 针对防护口罩过滤效率差和易积聚水汽的问题,以聚丙烯腈(PAN)为基体、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Fe)和纤维素为吸附剂,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可高效过滤颗粒物、吸湿透气的口罩过滤层。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孔径测试仪分析了静电纺口罩过滤层的形貌、成分、结构、化学键合状态、热稳定性和孔径分布,并测定了用此过滤层制备口罩的拉伸性能、吸气阻力、呼气阻力、过滤效率及水汽吸收性能,检验了静电纺口罩实际佩戴效果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在聚丙烯腈基体中添加MIL-53(Fe)和纤维素能够显著增强口罩过滤层截留颗粒物和吸收水汽的能力;口罩过滤层面密度对吸气、呼气阻力影响较大;随着过滤层面密度的减小,过滤效率虽略有下降,但吸气、呼气效果明显改善。以静电纺PAN/MIL-53(Fe)/纤维素作为过滤层的口罩有望用于高风险病毒或高浓度粉尘等工作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过滤层 静电纺 mil-53(fe) 纤维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