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江口外海域MIS 5和MIS 3的地震地层学特征和古环境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阿成 张杰 唐建忠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通过闽江口外海域进行的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拖筏)调查,揭示了MIS 6末期以来最大厚度约90 m的沉积地层。研究了MIS 5和MIS 3地震层序的反射波结构特征,基于地震相分析识别沉积地貌类型;结合深海氧同位素海平面变化曲线,阐述了两时期研... 通过闽江口外海域进行的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拖筏)调查,揭示了MIS 6末期以来最大厚度约90 m的沉积地层。研究了MIS 5和MIS 3地震层序的反射波结构特征,基于地震相分析识别沉积地貌类型;结合深海氧同位素海平面变化曲线,阐述了两时期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特殊地貌的分布和体系域阶段;最后简要探讨了海侵视强度(视高度)及其影响因素。在MIS 5,研究区主要为滨浅海环境,在MIS 5.3和MIS 5.1局部发育了赛江水下三角洲、潮流沙脊和滨海沙坝等沉积地貌;在初期和低海面亚期为陆相环境,发育了闽江和赛江河道,分别经南部和东北部向东入海(台湾海峡)。在MIS 3,研究区普遍为海水覆盖,以滨浅海环境为主,局部发育闽江水下三角洲叶瓣和潮流沙脊。MIS 5的海平面远高于MIS 3,但是典型地震剖面的研究表明,前者的海侵视强度(视高度)低于后者,推断这一现象主要与构造沉降有关,沉积物压缩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也可以解释南部海区MIS 5.2的古闽江河道要远低于当时海平面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mis 5 mis 3 闽江口 地震地层学 古环境 台湾海峡西部
下载PDF
MIS 5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estimation;a multi-proxy approach using a marine macrofossil assemblage(Mar Piccolo,Gulf of Taranto,Southern Italy)
2
作者 Pierluigi Santagati Edoardo Perri +3 位作者 Maria Pia Bernasconi Mario Borrelli Salvatore Guerrieri Salvatore Critelli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27-350,共24页
It is reported a multi-proxy palaeoclimatic study conducted on a MIS 5e calcarenite from the Mar Piccolo Basin(MP),Gulf of Taranto(GT)(Central Mediterranean).The calcarenite returned a rich malacofauna consisting of 1... It is reported a multi-proxy palaeoclimatic study conducted on a MIS 5e calcarenite from the Mar Piccolo Basin(MP),Gulf of Taranto(GT)(Central Mediterranean).The calcarenite returned a rich malacofauna consisting of 120 extant species,including four of the tropical Senegalese Fauna,today absent in the Mediterranean.The biogeographic-climatic affinity of the assemblage shows,compared to today,a double percentage of warm affinity species,while the cold affinity species are nearly equally represented,indicating a warmer but not strictly tropical SST.This is confirmed by the most recurring preferred SST ranges of the assemblage,indicating an average of 20℃.The skeletal compositions of five well-preserved molluscan and coral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for trace elements and stable isotopes for further mean SST estimations.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several equations available in literature,it appears that only some SST estimations are realistic,converging into similar values of,on average,20.8±0.9℃.Considering all the used proxies,the MIS 5e SST difference compared to today falls in the range 1.2—2.0℃for the GT(being a more reasonable scenario)and 2.0—2.8℃for the MP.This is not a firmly tropical-like SST setting as suggested by the sole Senegalese fauna,indicating at least 2.7℃—3.5℃more than today’s GT and MP,respectively.The approximations and assumptions made for obtaining SST values with any single proxy indicate the need of a multi-proxy approach to define the best SST est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5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Palaeoclimate proxy Fossil fauna Gulf of Taranto
原文传递
中国黄土高原西缘甘肃万象洞MIS5石笋δ^(18)O记录与南方地区石笋记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安春雷 张平中 +3 位作者 代志波 张德忠 杨勋林 K.R.Johnson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5-990,共6页
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WXSM51和WXSM52提供了M IS 5(118~79kaB.P.)高分辨率的1δ8O记录。研究表明,万象洞石笋1δ8O值与夏季风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我国西南部的贵州董歌洞石笋1δ8O记录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 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WXSM51和WXSM52提供了M IS 5(118~79kaB.P.)高分辨率的1δ8O记录。研究表明,万象洞石笋1δ8O值与夏季风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我国西南部的贵州董歌洞石笋1δ8O记录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与高纬度的格陵兰NGR IP冰芯1δ8O记录和65°N太阳辐射强度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万象洞石笋1δ8O记录了118~79kaB.P.期间亚洲季风强度的变化,同时也说明东亚季风强度的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同步,而且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同时它与地中海碳酸盐记录有很好的相似性,和巴西石笋1δ8O记录在千年尺度上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东亚季风区、地中海地区以及巴西季风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指示了南北半球气候在千年尺度上存在“跷跷板”(seesaw)现象。万象洞石笋1δ8O记录的M IS 5b与M IS 5 a突发性转换,与NGR IP冰芯1δ8O记录相似,而与神农架记录存在差异,说明万象洞地区对亚洲季风强度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石笋 氧同位素组成 亚洲季风 mis5 甘肃武都万象洞 黄土高原西缘
下载PDF
中国陆架海MIS5(74~128 ka)以来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中波 张江勇 +9 位作者 梅西 陈晓辉 赵利 张勇 张志珣 李学杰 李日辉 陆凯 孙荣涛 杨守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0-1394,共25页
基于中国海陆架28个晚第四纪钻孔实测数据和典型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的综合地层分析,对比区内已有46个钻孔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开展晚第四纪地层特征识别和沉积环境重建。研究表明,MIS5以来中国海陆架沉积记录了3次明显的海侵过程,发育了3个... 基于中国海陆架28个晚第四纪钻孔实测数据和典型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的综合地层分析,对比区内已有46个钻孔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开展晚第四纪地层特征识别和沉积环境重建。研究表明,MIS5以来中国海陆架沉积记录了3次明显的海侵过程,发育了3个相对完整的海相地层。其中,渤海和东海MIS3和MIS1相对较薄,而黄海海相地层较厚。渤海和黄海末次冰期的地层保存较少,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地层发育完整,较完整地记录10万年以来的沉积记录。南海晚更新世内陆架以滨岸和陆相沉积为主,外陆架为滨岸和浅海沉积;全新世发育浅海沉积。总体上,中国海陆架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演变依次是MIS5(74~128 ka)的浅海-滨海海相沉积,MIS4(60~74 ka)陆相潟湖-河流-滨海河口相沉积,MIS3(24~60 ka)浅海相-滨海潮坪沉积,MIS2(12~24 ka)/LGM时期陆相-河流相沉积,MIS1(现在~12 ka)/全新世海侵潮流砂和浅海泥质沉积。此外,新构造运动和区域沉降作用对地层的发育和保存具有一定的影响。上述认识为深入研究中国晚第四纪沉积与全球气候变化对比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 mis5 陆架 全球气候变化 海平面变化 沉积地层 沉积环境 海洋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MIS 5间冰期海平面波动新证据 被引量:5
5
作者 付淑清 宗永强 +5 位作者 熊海仙 赵信文 郑艳伟 吴翼 黄光庆 钟霆堃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5-1104,共10页
珠江三角洲第四系广泛发育沉积间断,致使该区域的古环境重建仍然存在诸多疑问,特别是对全新统以下的沉积旋回发育时代及其反映的海平面变化历史等争议尚大。近年从珠江三角洲中部平原钻取的一个长50多米的岩芯中,首次在第四纪地层中见到... 珠江三角洲第四系广泛发育沉积间断,致使该区域的古环境重建仍然存在诸多疑问,特别是对全新统以下的沉积旋回发育时代及其反映的海平面变化历史等争议尚大。近年从珠江三角洲中部平原钻取的一个长50多米的岩芯中,首次在第四纪地层中见到6个明显的红色沉积层,综合利用沉积学、年代学及区域对比分析后认为,该套地层包含了MIS 6以来的沉积,6个红色沉积层中,除最顶部红色层为末次冰期(MIS 4~2)形成的典型花斑粘土层外,其余5个红色层均应为MIS 5间冰期海平面阶段性降低的沉积产物,反映在MIS 5海侵过程中海平面有过多次显著波动。地球化学和矿物学分析结果进一步指示,自下而上6个红色沉积层经受过的化学风化作用强度增大,指示MIS 5以来研究区相对水面波动降低的幅度和(或)持续时间从早期到晚期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多旋回风化层 mis5间冰期 海平面
原文传递
佛山西樵山及邻近地区MIS5a红土中主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牛东风 李保生 +7 位作者 舒培仙 王丰年 琚琛琪 李志文 温小浩 司月君 郭亿华 王晨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7-1228,共12页
本文主要对广东佛山西樵和邻近的粤东北的临江地层剖面MIS5a网纹红土的主量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剖面MIS5a红土的SiO2、Al2O3、TOFE(Fe2O3+FeO)含量、硅铝率n(SiO2)/n(Al2O3)和化学蚀变指数CIA值与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 本文主要对广东佛山西樵和邻近的粤东北的临江地层剖面MIS5a网纹红土的主量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剖面MIS5a红土的SiO2、Al2O3、TOFE(Fe2O3+FeO)含量、硅铝率n(SiO2)/n(Al2O3)和化学蚀变指数CIA值与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红土都有明显的差异,而与热带地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红土中相应的地球化学指标比较接近。此前,在研究区碧寿洞和罗沙岩洞穴发现的MIS5a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群中,都含有热带动物成员——长臂猿(Hylobates sp.)、犀(Rhinoceros sp.)、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华南巨獏(Megatapirus cf.angustus)和亚洲象(Elephas sp.)。据此提出,西樵山和邻近地区MIS5a网纹红土代表了热带气候环境;MIS5a期间南岭以南广东境内的生物气候带属于边缘热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5a 佛山西樵山 网纹红土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哺乳动物化石 边缘热带
下载PDF
MIS5b以来西樵山主量地球化学元素记录的D/O旋回与古生物实证
7
作者 牛东风 李保生 +5 位作者 舒培仙 司月君 温小浩 朱丽东 王丰年 李志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6-1178,共13页
位于中国南亚热带的西樵剖面主要是一套大约MIS5b以来形成的湖沼相。根据对该剖面759个主要元素氧化物SiO2、Al2O3和TOFE(Fe2O3+FeO)含量分析结果并以Al2O3/SiO2比值作为考察"脱硅富铝"的气候代用指标,将西樵剖面MIS5b以来的... 位于中国南亚热带的西樵剖面主要是一套大约MIS5b以来形成的湖沼相。根据对该剖面759个主要元素氧化物SiO2、Al2O3和TOFE(Fe2O3+FeO)含量分析结果并以Al2O3/SiO2比值作为考察"脱硅富铝"的气候代用指标,将西樵剖面MIS5b以来的主要元素波动划分出34.5个元素旋回"CY0—CY34"(其中CY0属于0.5个旋回),其平均变率—3.1 ka/旋回为千年尺度级别。通过对这些元素与气候的关系和古生物(孢粉和哺乳动物化石)指示的古生态的论证,认为气候旋回与这些元素旋回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进而提出MIS5b以来该地曾发生过34.5个时期的寒冷与温暖即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交替变化的千年尺度的气候旋回。研究表明,MIS5b以来这些旋回中的若干阶段与北半球高纬地区D/O事件存在很好的"遥相关",即在时间—气候性质上的变化节奏基本一致。这是首次在中国的南亚热带发现的MIS5b以来高分辨率的元素/气候波动,其意义在于它展现了自那时以来一个比较完整的D/O气候旋回在东亚大陆更南部区域的存在。表明,这个时代东亚季风旋回的发生、发展和演化,除了北半球冰量变化幅度的影响外,西太平洋暖池(温度与消长幅度)亦对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中夏季风时期对低纬地区的影响更加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5b—mis1 西樵山 主量地球化学元素 千年尺度气候旋回 气候变迁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DLW3101孔MIS5期以来的古海洋学信息 被引量:3
8
作者 董飞银 徐元芹 +3 位作者 李萍 刘乐军 高伟 刘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对取自南海北部白云凹陷陆坡峡谷顶部的DLW3101孔进行了氧同位素、CaCO3质量分数、平均粒径(Mz)及磁化率(κ)测试,建立了该孔MIS5期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利用CaCO3和磁化率参数重建了MIS5期以来南海北部的古气候波动历史。DLW3101孔具有... 对取自南海北部白云凹陷陆坡峡谷顶部的DLW3101孔进行了氧同位素、CaCO3质量分数、平均粒径(Mz)及磁化率(κ)测试,建立了该孔MIS5期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利用CaCO3和磁化率参数重建了MIS5期以来南海北部的古气候波动历史。DLW3101孔具有典型的“大西洋型”CaCO3旋回特征,CaCO3质量分数主要受华南陆源碎屑的稀释作用控制。磁化率与CaCO3质量分数呈负相关性,其值受沉积物中CaCO3稀释作用的影响。末次间冰期(MIS5期)海平面高,钻孔处陆源输入物以少量细粒物为主,CaCO3因陆源物质稀释使用较弱而含量较高,磁化率因CaCO3的稀释较强而较小;末次冰期(MIS2-MIS4期)海平面降低,钻孔处陆源输入物以大量粗颗粒物为主,CaCO3因陆源物质稀释作用强而含量低,磁化率因CaCO3的稀释减弱而较高。冰后期(MIS1期)海平面逐步升高,DLW3101孔离陆距离越来越远,沉积物中的CaCO3质量分数因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逐步降低而逐步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CACO3 磁化率 mis5 地层信息
下载PDF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miR-92a-1-5p和FOXD1表达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巧英 李宁 +1 位作者 成春岚 倪雪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431-1436,共6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粘膜组织中微小RNA-92a-1-5p(mi R-92a-1-5p)和人转录因子叉头框1(FOXD1)表达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12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粘膜组织中微小RNA-92a-1-5p(mi R-92a-1-5p)和人转录因子叉头框1(FOXD1)表达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胃镜检查时取萎缩胃粘膜活检组织与周边正常形态粘膜活检组织,置于液氮内储存待检,测定mi R-92a-1-5p、FOXD1相对表达水平,并根据患者病情及病理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治疗。比较研究对象病变粘膜组织与正常粘膜组织mi R-92a-1-5p、FOXD1表达水平和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粘膜组织mi R-92a-1-5p、FOXD1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预后Hp阳性CAG患者mi R-92a-1-5p、FOXD1表达水平。统计分析mi R-92a-1-5p、FOXD1表达水平与疾病病情程度、Hp阳性CAG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病变粘膜组织mi R-92a-1-5p、FOX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粘膜组织(P<0.05)。(2)不同病情程度的Hp阳性CAG患者粘膜组织mi R-92a-1-5p、FOX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增加,Hp阳性CAG患者粘膜组织mi R-92a-1-5p、FOX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呈持续增高趋势(P<0.05)。(3)预后不良患者mi R-92a-1-5p、FOX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4)经Pearson检验可知,mi R-92a-1-5p、FOX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Hp阳性CAG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mi R-92a-1-5p、FOX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Hp阳性CAG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Hp阳性CAG患者胃粘膜组织中mi R-92a-1-5p、FOXD1表达较正常水平异常增高,且其增高幅度在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中具有明显差异,其表达水平与疾病病情、预后均具有密切相关性,可评估病情、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粘膜组织 预后 mi R-92a-1-5p FOXD1
下载PDF
miR-875-5p通过靶向USF2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慎硕 张智凯 +6 位作者 尹国庆 张红霞 王绪斌 马岩 刘洪俊 李乐平 郭晓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miR-875-5p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23、HGC-27、MGC-803、SGC-7901、AGS、MKN-45和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875-5p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875-5p... 目的:探讨miR-875-5p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23、HGC-27、MGC-803、SGC-7901、AGS、MKN-45和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875-5p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875-5p模拟物/抑制剂(mimic/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质粒(miR-NC/Anti-miR-NC)转染至AGS细胞/MKN-45细胞,构建过表达/抑制miR-875-5p的细胞模型,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不转染。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等实验分别检测miR-875-5p表达变化对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875-5p与上游刺激因子2(USF2)的靶向关系,WB实验验证miR-875-5p对USF2的调控作用并检测USF2蛋白的表达。构建MKN-45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miR-875-5p过表达对MKN-45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miR-875-5p在6种胃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均P<0.01)。与Control组和miR-NC组相比,miR-875-5p mimic组AGS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以及USF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miR-875-5p inhibitor组MKN-45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率、迁移和侵袭细胞数,以及USF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875-5p能够直接靶向USF2基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875-5p显著抑制MKN-45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均P<0.01)。结论:miR-875-5p通过靶向USF2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GS细胞 MKN-45细胞 mi R-875-5p 上游刺激因子2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mi R-192-5p regulates lipid synthesi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hrough SCD-1 被引量:10
11
作者 Xiao-Lin Liu Hai-Xia Cao +7 位作者 Bao-Can Wang Feng-Zhi Xin Rui-Nan Zhang Da Zhou Rui-Xu Yang Ze-Hua Zhao Qin Pan Jian-Gao F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46期8140-8151,共12页
AIM To evaluate the levels of mi R-192-5 p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models and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mi R-192-5 p in lipid accumulation. METHODS Thirty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 AIM To evaluate the levels of mi R-192-5 p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models and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mi R-192-5 p in lipid accumulation. METHODS Thirty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hich were given a standard diet, a high-fat diet(HFD), and an HFD with injection of liraglutide. At the end of 16 weeks, hepatic mi R-192-5 p and stearoyl-Co A desaturase 1(SCD-1) levels were measured. Mi R-192-5 p mimic and inhibitor and SCD-1 si RNA were transfected into Huh7 cells exposed to palmitic acid(PA). Lipid accumulation was evaluated by oil red O staining and triglyceride assays. Direct interaction was validated by dual-luciferase reporter gene assays.RESULTS The HFD rats showed a 0.46-fold decrease and a 3.5-fold increase in hepatic mi R-192-5 p and SCD-1 protein level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respectively, which could be reversed after disease remission by liraglutide injection(P < 0.01). The Huh7 cells exposed to PA also showed down-regulation and up-regulation of mi R-192-5 p and SCD-1 protein levels, respectively(P < 0.01). Transfection with mi R-192-5 p mimic and inhibitor in Huh7 cells induced dramatic repression and promotion of SCD-1 protein levels, respectively(P < 0.01). Luciferase activity was suppressed and enhanced by mi R-192-5 p mimic and inhibitor, respectively, in wild-type SCD-1(P < 0.01) but not in mutant SCD-1. Mi R-192-5 p overexpression reduced lipid accumulation significantly in PA-treated Huh7 cells, and SCD-1 si RNA transfection abrogated the lipid deposition aggravated by mi R-192-5 p inhibitor(P < 0.01).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mi R-192-5 p has a negative regulatory role in lipid synthesis, which is mediated through its direct regulation of SC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R-192-5p Stearoyl-Co A desaturase 1 High fat diet Lipid synthesi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i R-125b-5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12
作者 郭娜 徐颖 +4 位作者 李祥伶 王鹏 李琳 许倩 刘镭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65-370,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 R-125b-5p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预测其靶基因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GEO数据库中LUAD顺铂耐药组织和细胞芯片,应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miRNA。应用miRBase数据库进行保守性分析,并采用db DEMC3.0数据库进...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 R-125b-5p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预测其靶基因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GEO数据库中LUAD顺铂耐药组织和细胞芯片,应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miRNA。应用miRBase数据库进行保守性分析,并采用db DEMC3.0数据库进行表达水平分析。利用Target Scan、mi RDB、mi RTar Base数据库预测靶基因,并运用DAVID在线网站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联合TCGA数据库LUAD患者生存信息,进行预后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 R-125b-5p在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LUAD细胞系A549以及顺铂耐药细胞系A549/DDP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分析芯片数据获得LUAD顺铂耐药相关miR-125b-5p,其具有高度保守性,并在LUAD中显著下调。预测到的54个靶基因主要富集在调节基因表达、细胞大分子生物合成等过程,以及Micro RNAs in cancer、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HIF-1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mi R-125b-5p低表达与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q RT-PCR结果显示,mi R-125b-5p在A549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16HBE(P=0.008);与亲本细胞相比,在耐药细胞A549/DDP中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23)。结论miR-125b-5p在肺腺癌中表达异常,且其靶基因参与调控多个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可能是肺腺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肺腺癌 顺铂耐药 mi R-125b-5p 预后
下载PDF
英国MI5女总管布勒
13
《国家安全通讯》 2003年第8期66-66,共1页
曼宁汉姆·布勒,2002年5月17日任英国军情五处(MI5)处长。她出身名门,父亲是保守党的中坚力量,曾任大法官和总检察长等职。布勒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
关键词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总管 总检察长 检察总长 MI5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序列及其对海侵过程的响应
14
作者 陆虹宇 姜守俊 +5 位作者 黄孔文 陈聪 汤永杰 李宏卫 黄屏 黄康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0,共13页
地处南海北部的珠江三角洲在晚第四纪以来经历了数次海面升降过程,沉积了多套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为研究河口海岸带地区的沉积模式及古环境演变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以江门GC088孔岩芯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岩相分析、粒度... 地处南海北部的珠江三角洲在晚第四纪以来经历了数次海面升降过程,沉积了多套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为研究河口海岸带地区的沉积模式及古环境演变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以江门GC088孔岩芯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岩相分析、粒度分析、磁化率、微体古生物学及年代测试分析等手段,结合区域内其他第四系钻孔剖面资料,综合揭示了珠江三角洲江门新会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沉积序列及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新会地区第四系存在河床相、潮控河流相、河口湾相、三角洲前缘相、潮坪相、三角洲平原相6种沉积相及风化形成的花斑黏土层;(2)通过本文新获取的14C和OSL年代测试结果并综合对比区域内其他钻孔的测年结果建立了新会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年代框架,认为珠江三角洲普遍存在2次海侵-海退旋回过程,且下海侵旋回的年代应归属于MIS 5;(3) GC088孔多指标分析结果呈现出较好的周期性,与海平面变化曲线变化较一致;结合区域内部分钻孔沉积相变化及其他各类指标结果(如元素比值、孢粉、有孔虫等),揭示了珠江三角洲MIS 5阶段可能存在次一级海平面波动。本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主要受到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冰期-间冰期旋回时岸线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海退旋回 mis 5 粒度分析 沉积环境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北翼ZKA01钻孔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15
作者 刘宪光 杨晋炜 +6 位作者 蒋仁 梁飞刚 夏斌 王钜 胡利 孙丰瑞 董军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6-868,共13页
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及海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热点。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往复摆动、河流下切侵蚀导致地层频繁缺失,目前尚未在该地区同一个钻孔内发现完整的海侵记录。基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台地区ZKA01... 第四纪晚期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及海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热点。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河道往复摆动、河流下切侵蚀导致地层频繁缺失,目前尚未在该地区同一个钻孔内发现完整的海侵记录。基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台地区ZKA01钻孔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古地磁年代学和光释光(OSL)测年研究,对比区域钻孔资料确定了该孔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发现ZKA01钻孔完整地记录了晚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5次海侵事件。结果表明,ZKA01孔B/M界线位置在108.00m处,M/G界线位置为300.25 m处。中、上更新统界线位于第Ⅲ海相层底部,即92.95m处。上更新统与全新统界线置于该钻孔发现的第Ⅰ海相层底部,即16.65m处。晚更新世以来,前3次海侵发生在MIS5(128~74 ka)阶段,其中MIS5.1海侵规模较大,仅次于全新世时期的海侵规模。第4次海侵发生在MIS3阶段(60~24 ka),在深度上和年代上相当于MIS3时期的“第Ⅱ海相层”。第5次海侵发生在MIS1(12 ka至今)阶段,沉积环境为滨岸浅水的浅海环境,该次海侵规模最大。同时发现MIS5阶段初次海侵记录在该地区各钻孔埋深大致相当,该界面可作为长江三角地区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的标志性地层。以上研究成果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晚期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环境研究分析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年代学 地层 沉积环境 微体生物化石 mis5 海侵
下载PDF
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植被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葛永刚 魏明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2,共8页
末次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研究是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研究的三大重点之一,通过孢粉分析和热释光断代建立了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植被的演化序列,研究了该地区古植被与古环境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北京末次间冰期植被演化经过了6个阶... 末次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研究是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研究的三大重点之一,通过孢粉分析和热释光断代建立了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植被的演化序列,研究了该地区古植被与古环境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北京末次间冰期植被演化经过了6个阶段,从古到今依次对应深海沉积MIS5e,5d,5c,5b,5a及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的过渡期。末次间冰期森林分布于北京西山,暖期发育以鹅耳枥属、榆属、栎属、松属、桦属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冷期则主要发育以松科、桦科、蔷薇科、毛茛科、蒿属、菊科为主的森林草甸草原或森林草原,末次间冰期气候由早期的暖湿经过波动变化向温干、凉干演化。5e是末次间冰期的大暖期,其暖湿程度好于5c,5c又好于5a,而5d的气候环境优于5b。在MIS5e阶段北京西山植被的演潜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揭示气候存在千年时间尺度的不稳定性,5e1为水热组合最佳时期。由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过渡的降温时期,存在一次明显的气候回返事件,热释光年龄为78.5-72.5 kaBP。对比研究表明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气候环境与深海沉积、极地冰心记录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变化幅度小于极地地区,与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环境演化具有更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mis5 孢粉 古植被 古气候 古环境
下载PDF
晚更新世60~90kaBP气候变化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帆 杨勋林 +1 位作者 张银环 张月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4-549,共6页
60~90 kaBP是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时期,此时段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气候事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些气候突变事件,为理解气候驱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通过系统回顾60~90 kaBP洞穴石笋、极地冰芯等古气候载体的研究成果,探讨... 60~90 kaBP是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时期,此时段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气候事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些气候突变事件,为理解气候驱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通过系统回顾60~90 kaBP洞穴石笋、极地冰芯等古气候载体的研究成果,探讨72 kaBP气候突变事件与Toba火山喷发的关系,提出72 kaBP的Toba火山喷发并不是导致72 kaBP气候事件的主导因素;MIS4/5a的转换时间不能以72kaBP气候事件为界,应以Dansgaard/Oeschger(D/O)20事件为界;石笋记录在晚更新世变化趋势与太阳辐射曲线基本一致,但D/O18事件在不同地区、不同古气候载体中存在差异性,说明全球气候在长时间尺度下受太阳辐射影响,而在短时间尺度上受控于多种因素,尤其是区域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氧同位素 mis4/5a Dansgaard/Oeschger(D/O)事件 晚更新世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许家窑遗址古人类生存环境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潇丽 马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161,共9页
许家窑遗址是中国重要的早期智人遗址,在研究东亚现代人及其行为起源和人类生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遗址74093地点地层剖面的粒度、磁化率、碳氧同位素和有机碳分析表明,遗址代表了晚更新世早期至MIS3阶段的梨益沟第三级基座阶地... 许家窑遗址是中国重要的早期智人遗址,在研究东亚现代人及其行为起源和人类生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遗址74093地点地层剖面的粒度、磁化率、碳氧同位素和有机碳分析表明,遗址代表了晚更新世早期至MIS3阶段的梨益沟第三级基座阶地沉积序列,总体显示由牛轭湖逐渐转为河漫滩沉积环境,沉积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粒度大小和磁化率呈正相关关系,粗颗粒对应较高的磁化率值。剖面沉积经历了由相对温暖湿润→相对稳定的干燥寒冷→波动的干燥寒冷→逐渐转暖4个阶段;古人类集中活动于剖面下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大致对应于MIS5阶段,气候由相对温湿而转为稳定的寒冷环境。动物群指示的古人类活动时期的气候相对冷湿,古植被为疏林草地型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5 早期智人 生存环境 许家窑遗址 泥河湾盆地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and Holocene in Beijing Area, China 被引量:3
19
作者 Yonggang Ge Mingjian W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4年第8期852-862,共11页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s between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and Holocene renders a speculation on the tendency of present climate.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e changes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a b...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s between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and Holocene renders a speculation on the tendency of present climate.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e changes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is work discussed the climate change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and Holocene in Beijing area to discover the mechanism of local palaeo-climate change. The palaeo-vegetation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in Xishan Mountain of Beijing was reconstructed by pollen analysis and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to represent the change of palaeo-climate and palaeo-environment. Palaeo-vegetation indicator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limate change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included 6 stages and was homologous to that reflected by the records from deep sea depositions and polar ice core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Marine Isotope Stage (MIS) 5e, 5d, 5c, 5b, 5a and the interim from MIS5 to MIS4 from the early to the late. Millennial climate abrupt events occurred in MIS 5e, which had an agreement with the records of GRIP. In addition, a climate warming event appeared in the interim from MIS5 to MIS4 and it also was found in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Compared with the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indicators of Holocene in Beijing area, it was found that the vegetatio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Holocene. The climate abrupt events not only appeared in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and MIS 5e, but also occurred in Holocene, whose mechanism and pattern were analogical. After analyzing the records of millennial climate abrupt change events from this work, Ice Cores and others, it was concluded that climate was instability in the interglacial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CLIMATE Environment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mis5 HOLOCENE
下载PDF
上调miR-216a-5p通过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10抑制胃癌细胞自噬并增强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建浩 陈威 +6 位作者 王琼 袁达伟 朱琨 李康 线胤生 张勇 许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2期4206-4214,4257,共10页
目的:探究mi R-216a-5p对胃癌细胞自噬和放射敏感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对双特异性磷酸酶10(DUSP10)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照射SGC-7901细胞,剂量率为0.8Gy/min,总剂量为8Gy。用Lipofectamine 2000试剂将mi R-216a-5p mi... 目的:探究mi R-216a-5p对胃癌细胞自噬和放射敏感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对双特异性磷酸酶10(DUSP10)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照射SGC-7901细胞,剂量率为0.8Gy/min,总剂量为8Gy。用Lipofectamine 2000试剂将mi R-216a-5p mimic、NC mimic、pcDNA DUSP10或pcDNA NC转染到SGC-7901细胞中。转染后,将细胞分为mi R-216a-5p mimic组和NC mimic组,每组又分为0Gy和8Gy两个亚组。在拯救实验中,将细胞分为mi R-216a-5p mimic+pcDNA DUSP10组和mi R-216a-5p mimic+pcDNA NC组。通过qRT-PCR检测mi R-216a-5p和DUSP10 m RNA水平。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掺入实验和集落形成测定检测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仪评估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检测DUSP10、Bax、Bad、Bcl-2、LC3和p62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的表达,用于评估细胞中的DNA双链断裂(DSB)。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 R-216a-5p和DUSP10的靶向关系。通过GFP-m RFP-LC3检测自噬体。结果:与8Gy NC-mimic组相比,8Gy mi R-216a-5p-mimic组的集落数量、EdU阳性率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γH2AX阳性率、细胞凋亡率和Bax和Bad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8Gy NC-mimic组相比,8Gy mi R-216a-5p-mimic组的自噬体数量和LC3II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与mi R-216a-5p-mimic共培养后,与DUSP10-3’-UTR-MUT组相比,DUSP10-3’-UTR-WT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与NC-mimic组相比,mi R-216a-5p-mimic组的DUSP10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01)。与mi R-216a-5p mimic+pcDNA NC组相比,mi R-216a-5p mimic+pcDNA DUSP10组的集落数量和自噬体数量升高,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结论:mi R-216a-5p通过抑制DUSP10来抑制细胞增殖、增加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并抑制放射诱导的自噬,从而增强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 R-216a-5p 双特异性磷酸酶10 自噬 放射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