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庆金佛洞石笋记录的410 ka弱季风事件
1
作者
许奕滨
杨勋林
+3 位作者
袁道先
胡明广
葛晓艳
龚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38,共20页
冰消期或冰期由于冰盖消融引起淡水排放,容易造成不同纬度之间海洋-大气传输的异常,由此引发一系列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千年级气候突变事件,如Younger Dryas(YD,新仙女木)和类似YD事件。MIS11c(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作为当前全新世的最佳参...
冰消期或冰期由于冰盖消融引起淡水排放,容易造成不同纬度之间海洋-大气传输的异常,由此引发一系列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千年级气候突变事件,如Younger Dryas(YD,新仙女木)和类似YD事件。MIS11c(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作为当前全新世的最佳参照物之一,对期间可能发生的类YD事件及触发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文章通过对重庆金佛洞石笋J33δ^(18)O序列记录的研究结果显示:(1)在MIS11间冰期盛期之前,亚洲季风气候区石笋揭示了一次发生于410 ka BP左右的千年尺度弱季风事件;(2)410 ka弱季风事件与YD事件均发生于间冰期盛期之前季风逐渐增强过程中以及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上升阶段,期间都发生了AMOC(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扰动,除了在变化幅度、冰量条件等方面有些差异,事件的持续时间、内部结构、变化模式相似;(3)410 ka弱季风事件主要受太阳辐射和AMOC共同驱动主导,持续较强的变暖进程加速了格陵兰冰盖融化并导致了冰盖的不稳定,淡水持续注入北大西洋,造成短暂的AMOC振荡。AMOC的减弱使得北大西洋上空产生了冷异常,通过大气遥相关作用导致了较弱的ASM(亚洲夏季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
MIS
11c
石笋δ^(18)O
弱季风事件
金佛洞
中国西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娘子关泉钙华记录的MIS12/11以来的气候和植被历史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再华
孙海龙
张金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6,共8页
对山西娘子关绵河不同阶地上沉积的泉钙华进行了高精度的230Th定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发现,绵河II级阶地沉积的娘子关泉钙华的最老年龄在407~466ka,远老于早前通过钙华中的石英砂热发光法(TL)获得的年龄,即绵河II级阶地上...
对山西娘子关绵河不同阶地上沉积的泉钙华进行了高精度的230Th定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发现,绵河II级阶地沉积的娘子关泉钙华的最老年龄在407~466ka,远老于早前通过钙华中的石英砂热发光法(TL)获得的年龄,即绵河II级阶地上的娘子关泉钙华是在中更新世MIS12/11阶段形成的,而非原来认为的是晚更新世的产物。由此推测,绵河III级阶地娘子关泉钙华形成的年代更早,可能是中更新世的MIS14/13阶段。230Th测年获得的绵河I级阶地顶部的钙华形成于5ka前,即是在全新世中期以前形成的。结合钙华规模及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进一步发现,上述绵河三级阶地上的娘子关泉钙华均主要是湿热气候下的产物。然而,自II级阶地钙华形成至今,气候总体上在向干冷方向发展,泉域植被则呈现退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
230Th测年
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
气候环境变化
mis11
全新世
娘子关泉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双河洞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高占冬
黎有为
+3 位作者
吴克华
王德远
张弘智
陈玉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67-72,共6页
采用铀系定年法对双河洞石笋SW01进行年代测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以探讨石笋形成时的古环境信息。结果表明,石笋顶部沉积年代在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山王洞形成年代在远早于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MIS11)阶段。石笋δ18O值为-8.85‰^-8.39...
采用铀系定年法对双河洞石笋SW01进行年代测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以探讨石笋形成时的古环境信息。结果表明,石笋顶部沉积年代在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山王洞形成年代在远早于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MIS11)阶段。石笋δ18O值为-8.85‰^-8.39‰,变化趋势与三宝洞同时期石笋SB-14相一致,但值略重。δ13C阈值为-3.89‰^-2.55‰,意味着地表植被以C4植物为主,气候较干旱。结合MIS11阶段的气候特点,推断山王洞区域在MIS11阶段后期气候温暖且相对干燥,降雨量逐渐减少,大气降水量存在旋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洞
mis11
石笋
碳氧同位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金佛洞石笋记录的410 ka弱季风事件
1
作者
许奕滨
杨勋林
袁道先
胡明广
葛晓艳
龚萌
机构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重庆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环境−重庆南川野外基地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38,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09,4157215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2016YFC0502301-1)。
文摘
冰消期或冰期由于冰盖消融引起淡水排放,容易造成不同纬度之间海洋-大气传输的异常,由此引发一系列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千年级气候突变事件,如Younger Dryas(YD,新仙女木)和类似YD事件。MIS11c(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作为当前全新世的最佳参照物之一,对期间可能发生的类YD事件及触发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文章通过对重庆金佛洞石笋J33δ^(18)O序列记录的研究结果显示:(1)在MIS11间冰期盛期之前,亚洲季风气候区石笋揭示了一次发生于410 ka BP左右的千年尺度弱季风事件;(2)410 ka弱季风事件与YD事件均发生于间冰期盛期之前季风逐渐增强过程中以及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上升阶段,期间都发生了AMOC(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扰动,除了在变化幅度、冰量条件等方面有些差异,事件的持续时间、内部结构、变化模式相似;(3)410 ka弱季风事件主要受太阳辐射和AMOC共同驱动主导,持续较强的变暖进程加速了格陵兰冰盖融化并导致了冰盖的不稳定,淡水持续注入北大西洋,造成短暂的AMOC振荡。AMOC的减弱使得北大西洋上空产生了冷异常,通过大气遥相关作用导致了较弱的ASM(亚洲夏季风)。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
MIS
11c
石笋δ^(18)O
弱季风事件
金佛洞
中国西南
Keywords
Asian Summer Monsoon
MIS 11c
stalagmite δ^(18)O
weak monsoon event
Jinfo Cave
Southwest China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娘子关泉钙华记录的MIS12/11以来的气候和植被历史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再华
孙海龙
张金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6,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68)
文摘
对山西娘子关绵河不同阶地上沉积的泉钙华进行了高精度的230Th定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发现,绵河II级阶地沉积的娘子关泉钙华的最老年龄在407~466ka,远老于早前通过钙华中的石英砂热发光法(TL)获得的年龄,即绵河II级阶地上的娘子关泉钙华是在中更新世MIS12/11阶段形成的,而非原来认为的是晚更新世的产物。由此推测,绵河III级阶地娘子关泉钙华形成的年代更早,可能是中更新世的MIS14/13阶段。230Th测年获得的绵河I级阶地顶部的钙华形成于5ka前,即是在全新世中期以前形成的。结合钙华规模及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进一步发现,上述绵河三级阶地上的娘子关泉钙华均主要是湿热气候下的产物。然而,自II级阶地钙华形成至今,气候总体上在向干冷方向发展,泉域植被则呈现退化的趋势。
关键词
钙华
230Th测年
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
气候环境变化
mis11
全新世
娘子关泉域
Keywords
tufa
230Th-dating
carbo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s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Marine Isotope Stage 11
Holocene
Niangziguan Spring Watershed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X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双河洞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
2
3
作者
高占冬
黎有为
吴克华
王德远
张弘智
陈玉合
机构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67-72,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5]2097号)
贵州科学院青年基金(黔科院J合字[2016]9号)资助
文摘
采用铀系定年法对双河洞石笋SW01进行年代测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以探讨石笋形成时的古环境信息。结果表明,石笋顶部沉积年代在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山王洞形成年代在远早于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MIS11)阶段。石笋δ18O值为-8.85‰^-8.39‰,变化趋势与三宝洞同时期石笋SB-14相一致,但值略重。δ13C阈值为-3.89‰^-2.55‰,意味着地表植被以C4植物为主,气候较干旱。结合MIS11阶段的气候特点,推断山王洞区域在MIS11阶段后期气候温暖且相对干燥,降雨量逐渐减少,大气降水量存在旋回性。
关键词
双河洞
mis11
石笋
碳氧同位素
Keywords
Shuanghe Cave
mis11
stalagmit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庆金佛洞石笋记录的410 ka弱季风事件
许奕滨
杨勋林
袁道先
胡明广
葛晓艳
龚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西娘子关泉钙华记录的MIS12/11以来的气候和植被历史
刘再华
孙海龙
张金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贵州双河洞海洋同位素阶段11期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高占冬
黎有为
吴克华
王德远
张弘智
陈玉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