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泉州湾海岸带MIS 3阶段以来的海侵—海退过程
1
作者 赵红梅 毛欣 +2 位作者 刘春雷 李亚松 刘林敬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9-583,共15页
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是沿海地区研究第四纪海侵—海退过程的理想场所。基于福建泉州湾沿岸两个第四纪钻孔岩芯(DZ01、DZ02),以地层岩性和岩相组合特征为基础,利用加速器质谱碳同位素(AMS-14C)和光释光(OSL)两种测年方法建... 海岸带是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是沿海地区研究第四纪海侵—海退过程的理想场所。基于福建泉州湾沿岸两个第四纪钻孔岩芯(DZ01、DZ02),以地层岩性和岩相组合特征为基础,利用加速器质谱碳同位素(AMS-14C)和光释光(OSL)两种测年方法建立地层年代框架,结合泉州湾现代沉积物具有指相性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地球化学元素比值、有孔虫和介形类环境指标判别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地层,对比区域钻孔资料,探讨了泉州湾MIS 3阶段以来的海侵—海退过程。结果表明:Sr/Ba、Mn/Fe在泉州湾不同水深海相沉积物中变化规律明显,适宜作为泉州湾海岸带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沉积物的指相元素,其界限值分别为Sr/Ba>0.16、Mn/Fe<0.23;泉州湾MIS 3阶段以来发生过两次海侵—海退过程。第一次海侵发生于MIS 3阶段,对应区域上的“福州海侵”,其极盛期发生在距今约35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对应于区域上的“长乐海进”,其极盛期发生在距今约7~4 ka。研究成果对于重建海岸带沉积环境变化历史、深入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及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海岸带 mis 3 海侵 地球化学元素比值 沉积环境
下载PDF
MIS3阶段以来河北黄骅北部地区海侵与气候期对比 被引量:85
2
作者 王强 张玉发 +1 位作者 袁桂邦 张文卿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95,共17页
依据渤海湾顶南侧、河北省黄骅北部地区4个钻孔岩芯样品微体古生物学、孢粉地层学研究以及沉积构造与地球化学背景分析,讨论了该地区MIS3阶段以来海侵期与气候期对比、海侵层中潮坪与浅海沉积单元的判别、沉积作用对孢粉和海侵记录的影... 依据渤海湾顶南侧、河北省黄骅北部地区4个钻孔岩芯样品微体古生物学、孢粉地层学研究以及沉积构造与地球化学背景分析,讨论了该地区MIS3阶段以来海侵期与气候期对比、海侵层中潮坪与浅海沉积单元的判别、沉积作用对孢粉和海侵记录的影响。依据海相世系微体生物出现确定的海侵层,可分为滨岸浅海~河口湾、潮坪、泻湖、分支河道、边滩、滨海低地、河间地~洪泛盆地等不同环境;含有孔虫或广盐海相介形类的地层,除了局部河流进积~退积作用,尚不能排除风、水、鸟的搬运,包括风暴潮的影响,并非是与海水体积变化有关的海平面变化;海侵层中的潮坪~浅海沉积单元才与海水深度有关,其他海水之上形成的地层所见海相微体生物,是地壳沉降背景下风暴潮和其他动力搬运的埋葬群,与海面变化无关,甚至仅是在东部沿海大平原构造沉降背景下河口位置向陆地移动的结果;海侵的发生与海域的扩大以及夏季风强度增大,物源区植被状况好转,造成海侵层出现乔木花粉,但是为异地埋藏。一般说来,还原背景下的沉积地层孢粉记录丰富;弱氧化~弱还原背景下的沉积地层孢粉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孢粉丰富的特例,氧化背景下沉积地层孢粉更稀少,全新世大暖期结束于约5kaB.P.。沉积学研究,包括对同期异相和突发事件沉积作用的理解,对晚第四纪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3阶段 黄骅北部地区 渤海湾西岸 海侵 古气候
下载PDF
苏北平原MIS 3阶段海侵事件的沉积记录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振克 谢丽 +3 位作者 张云峰 徐军 李书恒 王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3-891,共9页
MIS 3阶段的气候与环境是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的热点,该阶段中国沿海地区的海侵过程是沿海平原环境演化的重要事件。根据苏北平原宝应By1钻孔的^(14)C年代结果和沉积特征、微体生物组合特点,确认苏北平原MIS 3阶段存在明显的海侵事件,潮... MIS 3阶段的气候与环境是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的热点,该阶段中国沿海地区的海侵过程是沿海平原环境演化的重要事件。根据苏北平原宝应By1钻孔的^(14)C年代结果和沉积特征、微体生物组合特点,确认苏北平原MIS 3阶段存在明显的海侵事件,潮滩与泻湖相沉积层的厚度约7m,深度在By1孔19~26m,海相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末次冰盛期的硬粘土层之下,^(14)C年代在距今26~39ka之间,属于MIS 3阶段的沉积,岩芯沉积物的沉积构造以水平的薄层砂质粉砂沉积为主。沉积物中大量的海相有孔虫壳体在研究的岩芯段中是最丰富的;此外,还发现咸水环境下的Sinocytheridea impressa(Brady),Spinileberis pulchra与Spinileberis furuyaensis,Neomonoceratina chenae Zhao,Keijella bisanensis(Okubo)等形类壳体;该段岩芯中的植物残体、碳屑也很丰富,有机质含量丰富,显示比较封闭的弱动力环境,指示了潮滩、泻湖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平原 海侵事件 沉积环境 氧同位素3阶段(mis 3)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DLW3101孔MIS5期以来的古海洋学信息 被引量:3
4
作者 董飞银 徐元芹 +3 位作者 李萍 刘乐军 高伟 刘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对取自南海北部白云凹陷陆坡峡谷顶部的DLW3101孔进行了氧同位素、CaCO3质量分数、平均粒径(Mz)及磁化率(κ)测试,建立了该孔MIS5期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利用CaCO3和磁化率参数重建了MIS5期以来南海北部的古气候波动历史。DLW3101孔具有... 对取自南海北部白云凹陷陆坡峡谷顶部的DLW3101孔进行了氧同位素、CaCO3质量分数、平均粒径(Mz)及磁化率(κ)测试,建立了该孔MIS5期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利用CaCO3和磁化率参数重建了MIS5期以来南海北部的古气候波动历史。DLW3101孔具有典型的“大西洋型”CaCO3旋回特征,CaCO3质量分数主要受华南陆源碎屑的稀释作用控制。磁化率与CaCO3质量分数呈负相关性,其值受沉积物中CaCO3稀释作用的影响。末次间冰期(MIS5期)海平面高,钻孔处陆源输入物以少量细粒物为主,CaCO3因陆源物质稀释使用较弱而含量较高,磁化率因CaCO3的稀释较强而较小;末次冰期(MIS2-MIS4期)海平面降低,钻孔处陆源输入物以大量粗颗粒物为主,CaCO3因陆源物质稀释作用强而含量低,磁化率因CaCO3的稀释减弱而较高。冰后期(MIS1期)海平面逐步升高,DLW3101孔离陆距离越来越远,沉积物中的CaCO3质量分数因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逐步降低而逐步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CACO3 磁化率 mis5 地层信息
下载PDF
渤海湾西MIS3阶段海侵边界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鲁庆伟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1期89-96,共8页
渤海湾西天津南部平原区是研究海侵和海平面变化的天然理想场所。基于2个钻孔(ZKQ1孔和ZK1孔)沉积特征、测年(AMS 14C)及微体古生物和生物壳体等综合研究,推测研究区MIS3阶段第2海侵的最大影响边界在ZK1孔和ZKQ1孔两孔之间,界线西侧表... 渤海湾西天津南部平原区是研究海侵和海平面变化的天然理想场所。基于2个钻孔(ZKQ1孔和ZK1孔)沉积特征、测年(AMS 14C)及微体古生物和生物壳体等综合研究,推测研究区MIS3阶段第2海侵的最大影响边界在ZK1孔和ZKQ1孔两孔之间,界线西侧表现为河湖相的陆相沉积,界线东侧为滨海湖沼的过渡相沉积,该位置即是现今黑龙港河一带,也曾是古河道故道,推测该期海侵影响范围受到了古河道制约。结合研究区前期3个钻孔(ZKQ4孔、CGZ5孔和CGZ7孔)资料,建立了E→W向(海→陆)联合钻孔对比剖面,进一步对MIS3阶段海侵层位追踪,表明E→W依次由海相(CGZ7孔、CGZ5孔)→过渡相(ZKQ4孔、ZKQ1孔)→陆相(ZK1孔)相变。推测研究区内MIS3阶段海侵边界位于静海区的东尚码头村(CGZ5孔)和高家庄(ZKQ4孔)一带。研究成果对恢复该区域古地理演化、海平面变迁研究以及水工环地质勘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海侵 测年 mis3阶段 沉积环境
下载PDF
福州盆地钻孔沉积物记录的MIS3以来海侵-海退过程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梅 刘庚余 +5 位作者 周国华 车柏林 马明明 靳建辉 刘秀铭 俞鸣同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44-56,共13页
通过对福州盆地首山路ZKCS钻孔岩芯的AMS 14C及光释光(OSL)年代测试、岩性特征、黏土浑浊水电导率值和地球化学元素测定、粒度分析以及硅藻鉴定,对钻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ZK004钻孔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全球古气候及区域构造记... 通过对福州盆地首山路ZKCS钻孔岩芯的AMS 14C及光释光(OSL)年代测试、岩性特征、黏土浑浊水电导率值和地球化学元素测定、粒度分析以及硅藻鉴定,对钻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与ZK004钻孔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全球古气候及区域构造记录,确认首山路ZKCS钻孔记录了两次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第一次海侵结束时间约50 ka,第二次海侵发生在全新世期间。两次海侵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第一次海侵发生在MIS3早期,对应于前人命名的“福州海侵”,主要原因是区域构造下沉,加之此时古气候变暖引发海面上升;之后由于盆地内部的不均匀沉降,再次发生抬升,导致ZKCS钻孔记录的海侵较早结束、海侵层埋深较浅;全新世海侵即前人命名的“长乐海进”,强度比前一期强,为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和海面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可能还伴随着盆地的下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盆地 mis3海侵 构造活动 古气候
下载PDF
miR-218-1-3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栾岚 张天戈 +8 位作者 韩斌 罗文婷 吴非 廖鑫 张君杰 白阳 程新宇 滕猛 王翠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0-983,994,共5页
目的探究miR-218-1-3p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TM 2000 Reagent将miR-218-1-3p模拟物转染入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实时PCR检测细胞中miR-218-1-3p的表达,MTS法检测miR-218-1-3p对A549细胞增殖... 目的探究miR-218-1-3p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TM 2000 Reagent将miR-218-1-3p模拟物转染入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实时PCR检测细胞中miR-218-1-3p的表达,MTS法检测miR-218-1-3p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miR-218-1-3p的A54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改变,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同对照组相比,miR-218-1-3p模拟物组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此外miR-218-1-3p模拟物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继续检测了与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的指标,其中CYCLIN-D1和BCL-2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miR-218-1-3p可能通过调控CYCLIN-D1和BCL-2,从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对其产生细胞周期阻滞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R-218-1-3p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依赖Foxp3的MicroRNA155负调控SOCS1促进Treg细胞的生存
8
作者 李冬 李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TREG细胞 FOXP3 SOCS1 负调控 microRNA mi 自身免疫疾病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南海北部17924站位氧同位素3期古海洋学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萌莎 黄宝琦 +1 位作者 钮耀诚 杜江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9-306,共8页
文章选用采自南海东北部冬季风上升流区的17924-2沉积柱状样(19°24.7′N,118°50.8′E;水深3440m),对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和碎壳率进行分析,并与南海西部越南岸外夏季风上升流区的17954站位(14°47.8′N,111°31.5′E;... 文章选用采自南海东北部冬季风上升流区的17924-2沉积柱状样(19°24.7′N,118°50.8′E;水深3440m),对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和碎壳率进行分析,并与南海西部越南岸外夏季风上升流区的17954站位(14°47.8′N,111°31.5′E;水深1515m)进行对比。由于这两个站位具有不同的碳酸盐旋回类型,它们对东亚冬、夏季风也有着不同的反馈。东亚冬季风主要由高纬过程驱动,位于溶跃面之下的17924站位的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和碎壳率呈反相变化,其碳酸盐旋回主要受溶解作用的影响,且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对北半球的高纬信号Heinrich事件有着很好的响应;而位于溶跃面之上的17954站位碳酸盐旋回主要受表层生产力和稀释作用的影响,其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对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和陆源输入的影响有明显的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3 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 浮游有孔虫碎壳率碳酸盐旋回 上升流 东亚季风
下载PDF
高糖通过下调miR-23b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10
作者 易志刚 郭文安 +3 位作者 吴娟 黄上萌 李津 池清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4期20-23,共4页
目的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是糖尿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理环节。小分子RNA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项目将对微小RNA-23b(miR-23b)在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将血... 目的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是糖尿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病理环节。小分子RNA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项目将对微小RNA-23b(miR-23b)在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将血管平滑肌细胞株(VSMCs)与高糖(HG,40 m M)共同孵育24 h,q PCR检测高糖对VSMCs增殖及miR-23b的表达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证实miR-23b在高糖诱导VSMC增殖及迁移中的作用,转染过表达miR-23b载体及对照载体,构建过表达VSMCs(VSMC^(miR-23b))及对照细胞(VSMCNC),将HG分别与VSMC^(miR-23b)及VSMCNC孵育24 h,CCK-8检测VSMCs的增殖,Transwell检测VSMCs迁移,q PCR检测miR-23b及其靶基因的PI3KR1、Smad3表达。结果 HG能浓度依赖性的促进VSMCs的增殖并抑制miR-23b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MC^(miR-23b)组的细胞活力及迁移率均显著低于VSMCNC组(P<0.05)。HG能升高VSMCNC及VSMC^(miR-23b)的细胞活力及迁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MC^(miR-23b)+高糖组的细胞活力及迁移率均显著低于VSMCNC+高糖组(P<0.05)。VSMC^(miR-23b)组的PI3KR1、Smad3的表达显著低于VSMCNC组(P<0.05)。高糖能升高VSMCNC及VSMC^(miR-23b)的PI3KR1、Smad3的表达。VSMC^(miR-23b)+高糖组的PI3KR1、Smad3的表达均显著低于VSMCNC+高糖组(P<0.05)。结论 miR-23b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Smad3、PI3KR1参与HG诱导的血管平滑肌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R-23b 血管平滑肌 增殖 迁移 PI3KR1 SMAD3
下载PDF
miR-370-3p对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泽生 田道锋 +1 位作者 张申起 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70-3p(miR-370-3p)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U87-MG细胞分为空白组、无义序列转染组和模拟物转染组,后两组分别转染miRNA无义序列及miR-370-3p模拟物,qRT-PCR法检测其转染效... 目的探讨微小RNA-370-3p(miR-370-3p)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U87-MG细胞分为空白组、无义序列转染组和模拟物转染组,后两组分别转染miRNA无义序列及miR-370-3p模拟物,qRT-PCR法检测其转染效率,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叉头框蛋白M1(FoxM1)的表达;采用Ed U法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空白组和无义序列转染组比较,模拟物转染组细胞miR-370-3p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FoxM1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且模拟物转染组U87-MG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miR-370-3p能够抑制U87-MG细胞的增殖能力,可能与减少Fox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U87-MG细胞 微小RNA mi R-370-3p 叉头框蛋白M1 细胞增殖
下载PDF
circ-HIPK3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2
作者 徐鹏 杨建敏 +3 位作者 钱宇峰 朱钢杰 谢剑昶 刘梅军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3期219-224,I0001,I0002,共8页
目的探讨circ-HIPK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AMI组,每组10只;通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AMI模型。另分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并构建体外缺氧模型。采用原位末端转移... 目的探讨circ-HIPK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AMI组,每组10只;通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AMI模型。另分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并构建体外缺氧模型。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irc-HIPK3、miR-215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叉头框蛋白O1(FOXO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活化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215与FOXO1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小鼠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细胞凋亡数量增多,circ-HIPK3和FOXO1表达水平均升高,miR-215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体外缺氧培养的心肌细胞中亦有相同变化(均P<0.01)。circ-HIPK3敲低后心肌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数量减少,Bcl-2表达水平升高,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iR-215与FOXO1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FOXO1是miR-215的下游靶基因,其表达受miR-215调控。与缺氧组比较,缺氧+si-FOXO1(敲低FOXO1)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数量减少,Bcl-2表达水平升高,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转染circ-HIPK3过表达质粒后,si-FOXO1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作用被逆转(均P<0.01)。结论circ-HIPK3通过调控mi R-215促进FOXO1表达,进而增强心肌细胞凋亡作用,促进AMI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HIPK3 mi R-215 叉头框蛋白O1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长江三角洲古环境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杨达源 陈可锋 舒肖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30,共6页
深海氧同位素第 3阶段 (MIS 3)晚期 ,世界气候比较温湿 ,世界海平面比现代海平面低约 2 0~ 4 0m。但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出现了更新世以来的最大海侵。海侵沉积层在太湖渡村分布在海拔 - 2 .5~ - 12 .2 5m之间 ,属河口海湾沉积 ;在... 深海氧同位素第 3阶段 (MIS 3)晚期 ,世界气候比较温湿 ,世界海平面比现代海平面低约 2 0~ 4 0m。但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出现了更新世以来的最大海侵。海侵沉积层在太湖渡村分布在海拔 - 2 .5~ - 12 .2 5m之间 ,属河口海湾沉积 ;在上海分布在海拔 - 32 .3~ - 72 .76m之间 ,属浅海沉积。对长江三角洲MIS 3海侵沉积层进行构造运动校正之后 ,长江三角洲MIS 3古海平面高程约为 - 10m左右 ,一般比世界海平面要高的多。文章认为MIS 3晚期长江三角洲古海平面偏高可能与古太湖湾潮涌、长江古洪水有关 ,海侵沉积层顶面偏高可能还与水力均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3 海侵 高海平面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光释光测年的中国黄土中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限位置及年代的确定 被引量:37
14
作者 赖忠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3-891,共9页
文章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在确定黄土中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位置、年代以及与此相关的光释光测年方面的最新进展。在黄土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中,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的位置及其年代的确定始终难于解决。常用的方法是用磁化率曲线来定性... 文章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在确定黄土中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位置、年代以及与此相关的光释光测年方面的最新进展。在黄土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中,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的位置及其年代的确定始终难于解决。常用的方法是用磁化率曲线来定性确定这一界线,而其年代则从别处引用。近几年来光释光测年的一些最新进展为黄土高分辨率的光释光年代序列提供了条件,基于高分辨率光释光测年的沉积速率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冰期时黄土沉积速率较高,而间冰期(或间冰阶)时沉积速率相对较低,沉积速率模型认为,沉积速率变化的拐点即是冰期和间冰期的界线。运用这一模型,测算得出甘肃省临夏盆地塬堡剖面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的年代分别为13.48±1.15ka和25.8±2.1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光释光测年 沉积速率模型 氧同位素阶段2/13/2界线的位置及年代
下载PDF
miR-152-3p调控Notch1/DLL4通路对家兔深II度烧伤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倪少俊 王成 +2 位作者 方鸿 杨军 吴柏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440-447,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 R)-152-3p调控果蝇Notch同源物1(Notch1)/Delta样配体4(DLL4)通路对家兔深II度烧伤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5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 R-152-3p拮抗剂(antagomir)组、mi R-152-3p antago...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 R)-152-3p调控果蝇Notch同源物1(Notch1)/Delta样配体4(DLL4)通路对家兔深II度烧伤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5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 R-152-3p拮抗剂(antagomir)组、mi R-152-3p antagomir阴性对照+空载组、mi R-152-3p antagomir+Notch1敲低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家兔构建深II度烧伤模型,分组给药处理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家兔创面组织mi R-152-3p与Notch1、DLL4 m RNA表达;检测各组家兔创面愈合率及微循环血流灌注值(MP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家兔创面微血管密度(MVD);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家兔创面组织VEGF、Ang1与Notch1/DLL4通路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兔脐静脉内皮细胞中mi R-152-3p对Notch1及DLL4的靶向调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家兔创面组织mi R-152-3p与Notch1、DLL4 m RNA表达升高(P<0.05),创面MPD及MVD、血清VEGF及Ang1水平、创面组织VEGF与Ang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mi R-152-3p antagomir组家兔创面组织mi R-152-3p m RNA表达降低(P<0.05),创面愈合率、创面MPD及MVD、血清VEGF及Ang1水平、创面组织Notch1、DLL4 m RNA及蛋白表达、创面组织VEGF与Ang1蛋白表达升高(P<0.05);mi R-152-3p antagomir阴性对照+空载组家兔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mi R-152-3p antagomir组相比,mi R-152-3p antagomir+Notch1敲低组家兔创面组织mi R-152-3p m 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创面愈合率、创面MPD及MVD、血清VEGF及Ang1水平、创面组织Notch1、DLL4 m RNA及蛋白表达、创面组织VEGF与Ang1蛋白表达降低(P<0.05)。mi R-152-3p可靶向下调兔脐静脉内皮细胞中Notch1及DLL4的表达。结论:敲低mi R-152-3p可通过上调Notch1/DLL4通路而增强家兔深II度烧伤创面血管生成,进而促进其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 R-152-3p Notch1/DLL4 深II度烧伤 创面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小檗碱下调IR-INS-1细胞miR-126-3p改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2
16
作者 毛竹君 寿旦 柴可夫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961-2965,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小檗碱(APBBR)调控mi R-126-3p改善胰岛素抵抗INS-1细胞(IR-INS-1)的作用机制。方法:高糖诱导INS-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黄芪多糖(AP)、小檗碱(BBR)以及APBBR干预后IR-INS-1细胞胰岛素含量;利用生物...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小檗碱(APBBR)调控mi R-126-3p改善胰岛素抵抗INS-1细胞(IR-INS-1)的作用机制。方法:高糖诱导INS-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黄芪多糖(AP)、小檗碱(BBR)以及APBBR干预后IR-INS-1细胞胰岛素含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 R-126-3p的潜在靶基因;RT-PCR测定各组细胞mi R-126-3p靶基因IRS1 m RNA水平;mi R-126-3p模拟物mi R-126-3p mimic和抑制剂mi R-126-3p mi R-inhibitor转染IR-INS-1细胞后,用RT-PCR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靶基因IRS m RNA及其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P组和BBR组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BIS)与模型(mode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P和BBR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GSIS)与model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PBBR组BIS值和GSIS值与model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果显示IRS1为mi R-126-3p潜在靶基因。RT-PCR检测结果表明,model组IRS1表达量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1);AP组、BBR组及APBBR组IRS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model组(P<0.05,P<0.01)。转染mi R-126-3p mimics后,IRS1水平显著降低(P<0.01);转染mi R-126-3p inhibtor后,IRS1水平未明显降低;APBBR对转染mi R-126-3p mimics的IR-INS-1细胞IRS1水平的降低有显著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ontrol组的IRS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model组和IR negative control(IR-NC)组;126M+APBBR和126I+APBBR组的IRS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model组和IR-NC组。结论:APBBR能显著促进IR-INS-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mi R-126-3p过表达能促使INS-1细胞胰岛素抵抗,APBBR可能通过下调IR-INS-1细胞mi R-126-3p的表达从而增加IRS1 m RNA水平及其蛋白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小檗碱 胰岛素抵抗 INS-1细胞 mi R-126-3p IRS1
原文传递
福建沿海地区晚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5
17
作者 马明明 刘秀铭 +2 位作者 周国华 刘庚余 车柏林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3期9-19,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变暖将导致冰川消融及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侵过程会给沿海低海拔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研究地质历史发生的海侵过程,可以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海侵提供预警和对策。福建沿海地区保留有较完...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变暖将导致冰川消融及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侵过程会给沿海低海拔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研究地质历史发生的海侵过程,可以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海侵提供预警和对策。福建沿海地区保留有较完整的晚第四纪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为海侵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研究综述了近几十年来该地区海侵研究的进展,同时也发现前人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几个明显问题:1)MIS3阶段晚期海侵层是否真实存在?2)由于研究载体及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前人重建的海平面升降曲线存在很大的差异;3)缺乏高分辨率多指标多钻孔的古气候重建工作。因此,研究区日后的海侵研究工作将主要集中于:1)交叉利用多种定年手段,并结合模拟结果检验MIS3海侵的真实性;2)重建具有高分辨率可靠年代框架的海平面升降曲线及海侵过程;3)加强古气候研究工作,将海平面变化与古气候研究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 晚第四纪 海平面升降 mis3海侵 古气候
下载PDF
渤海湾沿岸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姚政权 石学法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2期9-16,70,共9页
海岸带海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四纪以来,渤海湾沿岸地区受海平面升降波动影响发生多次海进和海退事件。对渤海湾地区已发表的钻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早—中更新世海侵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局限且变化较大,... 海岸带海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四纪以来,渤海湾沿岸地区受海平面升降波动影响发生多次海进和海退事件。对渤海湾地区已发表的钻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早—中更新世海侵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局限且变化较大,对于早更新世海侵存在与否仍存有争议,而大规模海侵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MIS5、MIS3和MIS1时期。研究表明本区海侵的发生是在第四纪以来持续构造沉降的背景下,间冰期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结果。MIS3时期强烈的区域性"视海侵"在空间上并非普遍存在:在靠近渤海湾的地区,MIS3时期海侵为水深较深的滨海-浅海相沉积;而向内陆方向,该时期沉积转变为海陆过渡相和陆相。对于这种现象,一种解释是该区当时西高东低的地势起伏较大,海水逐渐向内陆侵入形成同期异相;另一种可能原因是由于冰盛期时河流侵蚀作用加强,靠近内陆地区的MIS3时期海侵沉积遭受后期河流侵蚀,其确切原因或者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如以前测得的MIS3海侵实际在MIS5形成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海侵 海平面变化 mis3阶段
下载PDF
lncRNA CEBPA-AS1靶向miR-455-3p调控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吉鸿 索丹 +3 位作者 赵耀 李顺乐 徐心 常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4期4609-4616,共8页
目的:探讨lncRNA CEBPA-AS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人胃上皮GES1细胞和人胃癌SNU-1、AGS、HS-746T细胞系中lncRNA CEBPA-AS1、mi R-455-3p的表达量。si-NC、si-lncRNA... 目的:探讨lncRNA CEBPA-AS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人胃上皮GES1细胞和人胃癌SNU-1、AGS、HS-746T细胞系中lncRNA CEBPA-AS1、mi R-455-3p的表达量。si-NC、si-lncRNA CEBPA-AS1、mi R-NC、mi R-455-3p mimics、si-lncRNA CEBPA-AS1与anti-miR-NC、si-lncRNA CEBPA-AS1与anti-mi R-455-3p分别转染至SNU-1细胞(分别命名为si-NC组、si-lncRNA CEBPA-AS1组、mi R-NC组、mi R-455-3p组、si-lncRNA CEBPA-AS1+anti-miR-NC组和si-lncRNA CEBPA-AS1+anti-miR-455-3p组)后,MTT实验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qRT-PCR实验验证lncRNA CEBPA-AS1与mi R-455-3p的靶向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lncRNA CEBPA-AS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i R-455-3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GES1细胞比较,SNU-1、AGS、HS-746T细胞中lncRNA CEBPA-AS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i R-455-3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其中SNU-1细胞的lncRNA CEBPA-AS1表达量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NC组比较,si-lncRNA CEBPA-AS1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 R-NC组比较,mi R-455-3p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CEBPA-AS1可靶向结合mi R-455-3p,并可负调控mi R-455-3p的表达。与si-lncRNA CEBPA-AS1+anti-mi R-NC组比较,si-lncRNA CEBPA-AS1+anti-miR-455-3p组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增多,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lncRNA CEBPA-AS1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 R-455-3p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CEBPA-AS1 mi R-455-3p 胃癌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sFlt-1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向VEGF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肇军 朱灿胜 +2 位作者 梁莉 郑振达 李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1-3)]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腺病毒包装系统构建携带人sFlt-1(1-3)/FLAG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Flt-1/FLAG)。应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1-3)]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腺病毒包装系统构建携带人sFlt-1(1-3)/FLAG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Flt-1/FLAG)。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荧光分析所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在L293细胞中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sFlt-1(1-3)对THP-1细胞向VEGF迁移的抑制作用。分别观察5种浓度(0、0.1、1、10和100ng/mL)的VEGF对THP-1的趋化作用。观察4种浓度(0.1、1、10和100ng/mL)的sFlt-1(1-3)/FLAG表达上清对THP-1细胞向VEGF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Ad-sFlt-1/FLAG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通过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构建的腺病毒载体携带的sFlt-1(1-3)基因能够在L293细胞中得到表达。在感染重组腺病毒(Ad-sFlt-1/FLAG)的L929细胞培养上清可以检测到sFlt-1(1-3)/FLAG蛋白的表达,浓度为503.7ng/mL。VEGF终浓度为1、10和100ng/mL时,迁移的THP-1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lt1(1-3)/FLAG浓度为100ng/mL时THP-1细胞迁移数约为sFlt1(1-3)/FLAG浓度为0ng/mL时的25.7%。结论 VEGF对THP-1细胞具有趋化作用,sFlt-1(1-3)可以有效地抑制THP-1细胞向VEGF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sFlt-1(1-3)基因 人单核细胞系THP-1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