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框架MIL-101(Fe)用于增强光催化降解含油污水中的原油
1
作者 梁宇宁 王宝辉 +7 位作者 李硕辉 迟伟蒙 毕明春 刘雨萱 王一然 姚明 张天赢 陈颖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8,共12页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MOF)MIL-101(Fe),并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提高了油田废水中原油的降解性能。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以下最佳参数:暗反应时间为30 min,光反应时间为30 min,p H值为5.5,催化剂量为150 mg...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MOF)MIL-101(Fe),并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提高了油田废水中原油的降解性能。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以下最佳参数:暗反应时间为30 min,光反应时间为30 min,p H值为5.5,催化剂量为150 mg/L,反应温度为303.15 K。在这些反应条件下,去除率达到了94.73%。本研究是铁基MOFs在油田废水光催化降解中的应用。MIL-101(Fe)在温和的酸性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有效地循环利用。这些发现为利用MIL-101(Fe)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工业应用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从受油污染的水中去除原油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Fe) MOF 光催化 溶剂热 油田废水 降解
下载PDF
苹果酸辅助NH_(2)-MIL-125(Ti)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民 马作启 郭新闻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3期193-201,共9页
以苹果酸为添加剂辅助合成了NH_(2)-MIL-125(Ti)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反应为探针... 以苹果酸为添加剂辅助合成了NH_(2)-MIL-125(Ti)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反应为探针评价其性能。结果表明:少量添加苹果酸使得NH_(2)-MIL-125(Ti)晶体厚度变薄、尺寸变小;而大量添加时,NH_(2)-MIL-125(Ti)晶体尺寸变大,同时晶体错位生长,缺陷增加,提高了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和界面电荷传输效率,促进样品光降解性能,提升光催化活性,反应120 min后RhB的移除率达到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2)-mil-125(Ti) 添加剂 形貌调控 染料降解
下载PDF
MIL-101(Cr)-NH_(2)负载Ag催化4-硝基苯酚加氢研究
3
作者 田喜强 孙宇航 +4 位作者 叶文静 董艳萍 蒋雅然 曾庆喜 孙红梅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MIL-101(Cr)-NH_(2),以MIL-101(Cr)-NH_(2)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得到Ag/MIL-101(Cr)-NH_(2)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曲线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Ag/MIL-101(Cr)-NH_(2)催化4-硝基苯酚(4-NP)加氢生...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MIL-101(Cr)-NH_(2),以MIL-101(Cr)-NH_(2)为载体采用浸渍还原法得到Ag/MIL-101(Cr)-NH_(2)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曲线和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Ag/MIL-101(Cr)-NH_(2)催化4-硝基苯酚(4-NP)加氢生成4-氨基苯酚(4-AP)的性能。结果表明,3wt%Ag/MIL-101(Cr)-NH_(2)样品的催化加氢性能高于其它样品,仅用4 min可将4-NP催化加氢全部转化为4-AP。因此Ag/MIL-101(Cr)-NH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4-NP加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Cr)-NH_(2) AG纳米粒子 4-硝基苯酚 催化加氢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在吸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兰梓溶 清江 +5 位作者 陈有为 许宙 陈茂龙 文李 程云辉 丁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4-662,共9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水中污染物吸附材料,其中,拉瓦锡研究所材料(MIL)凭借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多的可调节位点在众多MOFs中脱颖而出。与其他MILs相比,MIL-101具有比表面积较大和表面活性位点多的特点,在水中的稳定性高...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水中污染物吸附材料,其中,拉瓦锡研究所材料(MIL)凭借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多的可调节位点在众多MOFs中脱颖而出。与其他MILs相比,MIL-101具有比表面积较大和表面活性位点多的特点,在水中的稳定性高,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吸附材料。鉴于此,该文对近年来MIL-101在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对MIL-101结构、改性修饰及其在水污染物吸附去除方面的应用及吸附机理进行了介绍。最后对MIL-101吸附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 吸附 改性修饰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Exploring International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itiatives: Insights From DW Akademie’s MIL Model
5
作者 Dadakhonov Azamjon Oltmishevich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24年第2期75-89,共15页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today’s mediatized world.Under the leadership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many international or...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today’s mediatized world.Under the leadership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m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world,as foreign donors,annually announce many projects and grants for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MIL in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One of the main actors of this movement is DW Akademie with different media and MIL projects several countries of the world.This research paper delves into the role of DW Akademie’s MIL model in shaping a media-savvy generation.The study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Deutsche Welle(DW)Akademie’s MIL model,analysing its effectiveness in fostering media literacy skills.The research employs a multi-faceted approach,incorporating case studies to assess the model’s impact across diverse demographics.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the model’s alignment with global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integration into broader frameworks.By investigating DW Akademie’s MIL model,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ongoing discourse o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educators,policymakers,and researchers.The findings offer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l’s position in cultivating a media-savvy generation poised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 DW Akademie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 strategic model mil personae media literacy skills
下载PDF
MIL-101-OH纳米流体混基质膜的制备及其CO_(2)分离性能
6
作者 王乐乐 赵丹 +4 位作者 陈淑慧 刘慧强 孙健 徐徜徉 任吉中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7,共12页
随着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就显得尤为重要.金属有机框架(MOF)混合基质膜(MMMs)因具有分离效果好、渗透性高的特点而广受关注,但仍存在和聚合物基质相容性差等问题,降低了其潜... 随着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就显得尤为重要.金属有机框架(MOF)混合基质膜(MMMs)因具有分离效果好、渗透性高的特点而广受关注,但仍存在和聚合物基质相容性差等问题,降低了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共价键连接的方式,以MIL-101-OH为主体,以偶联剂KH560为连接层,以聚醚胺M2070为冠状层制备出MIL-101-OH无溶剂纳米流体(MIL-101-OH-M2070),并与Pebax1657制备混合基质膜,研究其CO_(2)分离性能.结果表明,MIL-101-OH和聚醚胺M2070间共价键的连接方式既解决了MOF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聚醚胺机械性能、热稳定性.此外,MIL-101-OH-M2070凭借MIL-101-OH的优良孔隙率和M2070的CO_(2)亲和性,大幅提高了混合基质膜中CO_(2)的扩散系数和溶解系数.相较于Pebax1657纯膜,MIL-101-OH-M2070 MMMs的CO_(2)渗透系数可以达到Pebax1657纯膜的215%,且选择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mil-101-OH 混合基质膜 CO_(2)分离
下载PDF
功能化MIL-101(Cr)修饰QCM气相传感器的组装与甲酸识别
7
作者 陈雅婷 王鹏 +8 位作者 郭宝盈 付思芸 刘琬宁 陈舒仪 施羽 蔡松亮 郑盛润 范军 章伟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3,共14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可造成危害,因此发展可快速、灵敏检测VOCs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乙二胺(ED)和乙醇胺(EA)修饰MIL-101(Cr),制得了MIL-101(Cr)-ED和MIL-101(Cr)-EA,采用滴涂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可造成危害,因此发展可快速、灵敏检测VOCs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乙二胺(ED)和乙醇胺(EA)修饰MIL-101(Cr),制得了MIL-101(Cr)-ED和MIL-101(Cr)-EA,采用滴涂法制备了3种负载MIL-101(Cr)材料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气相传感器,研究了其对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环己烷、二乙胺、甲酸、甲醛、氨气和乙酸的传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负载MIL-101(Cr)的传感器相比,负载MIL-101(Cr)-ED和MIL-101(Cr)-EA的QCM传感器对甲酸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在甲酸浓度为350 mg/L时,传感器的振荡频率分别下降至-375.6和-232.1 Hz.在甲酸浓度为5~350 mg/L时,负载MIL-101(Cr)-ED的QCM传感器对甲酸响应的灵敏度为0.95 Hz·L·mg^(-1),检测限为0.95mg/L,表现出线性良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这表明此类QCM气相传感器在VOCs实时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 mil-101(Cr) 功能化 气相传感器 甲酸识别
下载PDF
溶剂效应对Pt/MIL-100(Fe)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蔡佳霓 刘颖雅 +2 位作者 孙志超 王瑶 王安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7,共10页
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MIL-100(Fe),通过双溶剂浸渍法将Pt纳米颗粒限域在MIL-100(Fe)的孔笼内部,经过盐酸质子化和甲醛还原制备出具有加氢中心及Lewis酸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Pt/MIL-100(Fe).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为探针反应评价其催化性... 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了MIL-100(Fe),通过双溶剂浸渍法将Pt纳米颗粒限域在MIL-100(Fe)的孔笼内部,经过盐酸质子化和甲醛还原制备出具有加氢中心及Lewis酸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Pt/MIL-100(Fe).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为探针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在60℃和1 MPa的最优条件下反应2 h,肉桂醛转化率为88.3%,肉桂醇选择性为84.9%.通过比较Cr,Al和Fe 3种金属中心的Pt/MIL-100催化肉桂醛加氢制肉桂醇及糠醛加氢制糠醇的反应性能发现,Fe中心有利于C=O加氢.重点研究了反应体系中水含量对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的影响.表征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除去Pt/MIL-100(Fe)孔笼中的游离水有利于肉桂醛在孔道内直接富集,肉桂醛转化率提高;除去金属Fe簇上的络合水有利于肉桂醛C=O基团的吸附,肉桂醇选择性提高.在最优条件下,Pt/MIL-100(Fe)经过5次循环后,催化性能基本不变;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低温氮气吸附结果表明反应后催化剂结构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选择性加氢 mil-100(Fe) PT 肉桂醇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κ-卡拉胶/MIL-53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环丙沙星的吸附去除
9
作者 李娜 夏玮 +2 位作者 孙思宇 王禹洋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5-2408,共14页
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抗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其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流入水体环境中,研究CIP的高效去除技术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利用羧甲基纤维... 环丙沙星(CIP)是一种常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抗感染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其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流入水体环境中,研究CIP的高效去除技术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和CMC/κ-卡拉胶(κ-CG)气凝胶为载体,原位负载一种常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53,制备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并研究复合气凝胶对CIP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相比于CMC和CMC/κ-CG气凝胶,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不仅吸附量得以提高,其耐碱性及抗盐性均得到有效改善,在pH 4.0—9.0范围内和高盐浓度下对CIP均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CIP的吸附均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过程,在中性条件下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05 mmol·g^(-1)和1.464 mmol·g^(-1).结合表观吸附性能结果和吸附前后的FTIR和XPS光谱特征分析得出,CMC/MIL-53和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CIP的高效吸附是氢键、静电吸附、π—π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络合作用等多重作用的结果.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Fe^(3+)离子浸出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浓度阈值,较好地解决了原粉末状MIL-53在实际水体中易流失难回收的问题.相比于CMC/MIL-53,CMC/κ-CG/MIL-53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CIP具有更佳的吸附去除性能,有着更为优良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羧甲基纤维素 Κ-卡拉胶 mil-53 环丙沙星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下载PDF
酞菁敏化MIL-53(Al)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
10
作者 赵凯慧 张雨帆 +3 位作者 朱亚芳 田敏 杨嫣 张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1-2237,共7页
采用水热法将羧基取代金属酞菁(MTc Pc,M=Mn、Fe、Co、Ni、Cu、Zn)负载在金属有机框架MIL-53(Al)表面上,制备了复合材料MTcPc/MIL-53(Al)。通过SEM、XRD、FTIR、UV-Vis吸收光谱和XPS对MTcPc/MIL-53(Al)进行了表征,在常温常压、空气中氧... 采用水热法将羧基取代金属酞菁(MTc Pc,M=Mn、Fe、Co、Ni、Cu、Zn)负载在金属有机框架MIL-53(Al)表面上,制备了复合材料MTcPc/MIL-53(Al)。通过SEM、XRD、FTIR、UV-Vis吸收光谱和XPS对MTcPc/MIL-53(Al)进行了表征,在常温常压、空气中氧气为氧化剂的条件下,测试其对噻吩/正辛烷为模拟燃油的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结果表明,MTcPc分子以有序晶态形式较均匀地分散在MIL-53(Al)表面上,其平面共轭结构对MIL-53(Al)晶体特定方向的生长具有明显诱导作用。与MTcPc相比,MTcPc/MIL-53(Al)的Q带存在一定程度的红移,扩展了光响应范围。MnTcPc/MIL-53(Al)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脱硫性能,催化反应150 min,噻吩转化率100%,经4次循环后,噻吩转化率为93.01%。MTcPc与MIL-53(Al)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提高了MTcPc的分散,MIL-53(Al)的呼吸效应促进了噻吩分子和氧分子在MTcPc/MIL-53(Al)表面的强吸附富集作用,有利于活性中间体MIL-53(Al)/MTcPc–^(1)O_(2)的形成,从而提高了氧化脱硫的活性;MTcPc的共轭结构和中心离子的构型也是影响氧化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酞菁 mil-53(Al) 水热法 光催化 氧化脱硫 催化技术
下载PDF
MIL-100(Fe)光芬顿催化剂的制备与循环使用研究
11
作者 李涛 王华 +7 位作者 徐佳军 王宁 林家一 陈友梅 陈璐 薛安 储智尧 黎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7-5151,5176,共6页
为解决金属有机框架MIL-100(Fe)粉末在实际工业应用中难以回收重复利用的难题,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0(Fe)粉末,利用真空抽滤法将其负载到氧化铝多孔陶瓷片上,制备了MIL-100(Fe)@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 为解决金属有机框架MIL-100(Fe)粉末在实际工业应用中难以回收重复利用的难题,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IL-100(Fe)粉末,利用真空抽滤法将其负载到氧化铝多孔陶瓷片上,制备了MIL-100(Fe)@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仪(FE-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等仪器对MIL-100(Fe)及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在MIL-100(Fe)在H_(2)O_(2)反应体系中对染料的光芬顿降解能力。结果表明,MIL-100(Fe)呈现八面体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152.75 m^(2)/g,当反应温度为60℃、H_(2)O_(2)的初始浓度为0.5 g/L、RhB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 mg/L时,Rh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9.26%。MIL-100(Fe)@多孔陶瓷在循环使用5次时,对RhB溶液的降解率仍达到98%以上,循环使用稳定性良好,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芬顿 金属有机骨架 mil-100(Fe) 多孔陶瓷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MIL-53(Fe)构建异相UV/H_(2)O_(2)活化体系高效降解水中四氢呋喃
12
作者 邢云青 吴天阳 +1 位作者 黄敏轩 冀世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82-2394,共13页
为克服均相光-芬顿体系中pH范围窄、H_(2)O_(2)活化效率低、Fe^(2+)无法循环使用等缺陷,制备了Fe基MOFs材料MIL-53(Fe)以构建异相H_(2)O_(2)高效活化体系,并通过XRD、XPS以及UV-vis等表征,以探究MIL-53(Fe)/UV/H_(2)O_(2)体系去除THF的... 为克服均相光-芬顿体系中pH范围窄、H_(2)O_(2)活化效率低、Fe^(2+)无法循环使用等缺陷,制备了Fe基MOFs材料MIL-53(Fe)以构建异相H_(2)O_(2)高效活化体系,并通过XRD、XPS以及UV-vis等表征,以探究MIL-53(Fe)/UV/H_(2)O_(2)体系去除THF的性能及机理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MIL-53(Fe)/UV/H_(2)O_(2)体系相比于UV/H_(2)O_(2),降解效率提升了2.4倍,其准一阶降解速率常数(0.0487 min^(-1))是UV/H_(2)O_(2)体系(0.0205 min^(-1))的2.375倍,并在pH≈6.8(原水),H_(2)O_(2)添加量为20 mmol·L^(-1),MIL-53(Fe)投加量为0.1 g·L^(-1)时,降解效果最佳,50 min达到了94.7%;通过LC-MS分析确定了中间产物,提出了可能的THF降解途径,并利用Gaussian软件通过DFT计算作了验证;从OUR、BOD5/COD、AOS(高级氧化态)、COS(碳氧化态)4方面证明了降解前后溶液可生化性由弱到强的提升;结合活性物种淬灭实验、Fe^(3+)、e^(-)蒙蔽实验以及价导带分析提出了潜在的THF降解机理,验证出·OH是THF降解过程中最重要的活性物种,而光生e-是反应速率提升的主要驱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呋喃 mil-53(Fe) 光催化 可生化性 降解机理
下载PDF
CsPbBr_(3)@MIL-53纳米复合荧光粉的合成、性能及其白光LEDs应用
13
作者 瞿牡静 张淑兰 +5 位作者 朱梦梦 丁浩杰 段嘉欣 代恒龙 周国红 李会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5-1043,共9页
全无机钙钛矿(CsPbX3,X=Cl,Br,I)纳米晶因其卓越的光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领域,但稳定性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商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以提高CsPbBr_(3)纳米晶的稳定性和固态发光性能为研究目标,选用具有优异疏水... 全无机钙钛矿(CsPbX3,X=Cl,Br,I)纳米晶因其卓越的光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领域,但稳定性问题仍然是制约其商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以提高CsPbBr_(3)纳米晶的稳定性和固态发光性能为研究目标,选用具有优异疏水性能的多孔MIL-53(Al)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封装基质,通过热注射工艺在MIL-53(Al)孔道内原位限域生长CsPbBr_(3)纳米晶,成功制备了优异发光性能和稳定性的CsPbBr_(3)@MIL-53纳米复合荧光粉。MIL-53通过包含的苯环和有机配体与CsPbBr_(3)纳米晶螯合,将其稳固地锚定在孔道内,既保护了CsPbBr_(3)纳米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又有效防止了纳米晶之间的聚集,从而避免了固态荧光猝灭。此外,MIL-53中的COO-官能团与CsPbBr_(3)纳米晶表面未配对的Pb2+结合,钝化了其表面的缺陷,抑制了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MIL-53包含的苯环及有机长链又赋予了纳米复合荧光粉出色的疏水性能。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CsPbBr_(3)@MIL-53纳米复合荧光粉的光学性能和水稳定性,其荧光量子产率(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PLQY)为75.4%,是固态CsPbBr_(3)纳米晶粉体(33.2%)的2.3倍。将CsPbBr_(3)@MIL-53纳米复合荧光粉完全浸泡在水中10h,其荧光强度仍能维持初始值的75.6%。最后,将绿光发射的CsPbBr_(3)@MIL-53纳米复合荧光粉应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s,LEDs)器件,实现了126%NTSC和85%Rec.2020的宽色域覆盖面积,表明其在显示器件领域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无机钙钛矿 金属有机框架 CsPbBr_(3)@mil-53 稳定性 白光LEDs
下载PDF
乳液界面法制备ZnCl_(2)/NH_(2)-MIL-125(Ti)复合材料增强光催化还原Cr(Ⅵ)的研究
14
作者 陈志月 杨启鹏 +2 位作者 郭恒 谭伟强 关静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4-103,共10页
利用乳液界面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增强光催化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乳液界面法制备了ZnCl_(2)/NH_(2)-MIL-125(Ti)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 利用乳液界面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增强光催化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乳液界面法制备了ZnCl_(2)/NH_(2)-MIL-125(Ti)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光催化还原六价铬(Cr(Ⅵ))的性能,探讨了光催化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乳液界面法会显著影响ZnCl_(2)/NH_(2)-MIL-125(Ti)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质,当ZnCl_(2)和NH_(2)-MIL-125(Ti)掺杂质量比为1∶6时,在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4 g/L、pH=2、甲醇添加量为0.5 mL条件下,复合材料紫外光催化还原Cr(Ⅵ)的效率最高可达95%,循环使用5次后还原效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界面法 ZnCl_(2)/NH_(2)-mil-125(Ti) 光催化 六价铬(Cr(Ⅵ))
下载PDF
基于静电和金属络合协同作用的MIL-101(Cr)-NH_(2)高效吸附水中单宁酸
15
作者 李运龙 刘忆贤 +5 位作者 刘苗 韩继龙 周理龙 李正杰 甄崇礼 刘润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7-284,共8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改性的MIL-101(Cr),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MIL-101(Cr)-NH_(2)对废水中单宁酸的吸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氮气吸附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研究了pH值、吸...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改性的MIL-101(Cr),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MIL-101(Cr)-NH_(2)对废水中单宁酸的吸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氮气吸附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及离子强度对其单宁酸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其对单宁酸的吸附机理。随着溶液pH增大,MIL-101(Cr)-NH_(2)对单宁酸的吸附量逐渐升高,最佳pH为7.0。MIL-101(Cr)-NH_(2)对单宁酸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Temkin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为多层化学吸附。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膜扩散和粒子内扩散同时控制吸附过程。在T=303 K、pH=7时,MIL-101(Cr)-NH_(2)饱和吸附量高达2031 mg/g。通过Zeta电位和FTIR等表征分析发现,单宁酸主要靠静电作用和金属络合作用被吸附在MIL-101(Cr)-NH_(2)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1(Cr)-NH_(2) 吸附 单宁酸 静电作用 络合作用
下载PDF
MIL-100(Fe^(Ⅱ)/Fe^(Ⅲ))/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脱色性能
16
作者 季青豪 范婷婷 王春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13-5921,共9页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和无水硫酸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为配体,活性碳纤维(ACF)为基材,在室温下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MIL-100(Fe^(Ⅱ)/Fe^(Ⅲ))/AC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工艺对活性艳蓝KN-R光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并探...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和无水硫酸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为配体,活性碳纤维(ACF)为基材,在室温下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MIL-100(Fe^(Ⅱ)/Fe^(Ⅲ))/AC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工艺对活性艳蓝KN-R光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光催化脱色的机理。结果表明:Fe2+与Fe3+的摩尔比为3∶1,原位生长20h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在1000W氙灯光照下处理120min,对加入0.32mL/L H_(2)O_(2)、pH为3.0、浓度为80mg/L的活性艳蓝KN-R染液的脱色率可达97.1%以上,而且在染液pH=3.0~6.2的范围内脱色率均在95.8%以上,重复使用5次后脱色率有所降低,但仍然可达85.5%。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发现在光催化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OH)和光生空穴(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MIL-100(Fe^(Ⅱ)/Fe^(Ⅲ))成功负载在ACF上,与MIL-100(FeⅡ)/ACF相比,MIL-100(Fe^(Ⅱ)/Fe^(Ⅲ))/ACF的活性位点的结合能要高0.2~0.3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0(Fe) 活性碳纤维 染料降解 自由基 类芬顿反应
下载PDF
MCM-41/NH_(2)-MIL-101(F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
17
作者 江雨婷 徐红 +2 位作者 钟毅 毛志平 张琳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5-16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将分子筛MCM-41与光催化剂NH_(2)-MIL-101(Fe)复合制备了MCM-41/NH_(2)-MIL-101(Fe)复合光催化剂(NMM),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借助XRD、BET、SEM-EDS、UV-Vis DRS、PL、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表征... 采用水热法将分子筛MCM-41与光催化剂NH_(2)-MIL-101(Fe)复合制备了MCM-41/NH_(2)-MIL-101(Fe)复合光催化剂(NMM),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借助XRD、BET、SEM-EDS、UV-Vis DRS、PL、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表征,解析了催化剂理化性质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明确了在NH_(2)-MIL-101(Fe)催化剂中掺杂MCM-41对CO_(2)还原为甲酸产量提升有积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5 h后,在水溶液中未添加牺牲剂的条件下,10%MCM-41添加量的10%NMM将CO_(2)还原为甲酸的产量为109.11μmol/g,是纯NH_(2)-MIL-101(Fe)的5倍(21.78μmol/g);添加牺牲剂TEOA后10%NMM的甲酸产量为132.78μmol/g,是纯NH_(2)-MIL-101(Fe)的4倍(33.67μmol/g)。催化剂在2种溶液体系中重复使用3次后,仍保持很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NH_(2)-mil-101(Fe) 光催化还原 CO_(2) 甲酸
下载PDF
多级孔NH_(2)-MIL-53(Al)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18
作者 王林冲 刘民 郭新闻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采用构造缺陷法制备多级孔NH_(2)-MIL-53(Al),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氮气/氩气物理吸附、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制备所得的NH_(2)-MIL-53(Al)具有微孔-介孔共... 采用构造缺陷法制备多级孔NH_(2)-MIL-53(Al),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氮气/氩气物理吸附、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制备所得的NH_(2)-MIL-53(Al)具有微孔-介孔共存的多级孔结构。改变柠檬酸比例、溶剂比例等实验结果表明, 多级孔形成的可能机理为晶化过程中金属源缺失,造成缺陷从而形成介孔。在水溶液中的盐酸四环素吸附实验中,发现多级孔NH_(2)-MIL-53(Al)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性能大幅提升,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结合内扩散分析及p 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推测出可能的吸附机理为外表面吸附由静电作用和 π-π 相互作用主导同时伴随着内扩散。多级孔NH_(2)-MIL-53(Al)的吸附性能较其它传统吸附剂更为优异, 在治理由抗生素导致的水污染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2)-mil-53(Al) 多级孔 盐酸四环素 吸附机理
下载PDF
MIL-101(Cr)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苯系和氯代VOCs
19
作者 张玉 崔进 +1 位作者 梅连瑞 史芯沂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5-882,共8页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为填料构建了一种新型吸附采样管,将其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现了15种典型苯系和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结果显示,15种VOCs在0~1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Cr)为填料构建了一种新型吸附采样管,将其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实现了15种典型苯系和氯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结果显示,15种VOCs在0~1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99以上,检出限为0.7~1.9 ng。在5、30、70 ng添加量下,15种VOCs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0%~126%、91.7%~133%和77.6%~13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6%~18%、2.9%~20%和1.3%~20%。MIL-101(Cr)填料吸附管测试稳定性和不同批次吸附管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50%~14%和0.30%~18%。MIL-101(Cr)填料吸附管基于质量更少的填料实现了对苯系和氯代VOCs更高效的吸附、富集和热脱附,有助于降低吸附采样管的气体穿透风险。该研究拓展了MOFs材料在环境检测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il-101(Cr)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吸附管 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基于Fe-MIL-88B-NO_(2)/MWCNTs复合材料对芬太尼的电化学检测
20
作者 赵志东 何缘 +1 位作者 祁星瑞 靳焘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7-2007,共11页
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麻醉性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临床手术被用作静脉麻醉的同时也被吸毒人员滥用,导致的死亡人数也逐年增多,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对芬太尼的快速筛查方法。在此,我们向金属有机框架MIL-88B(Fe)中引人硝基修饰,通过调控MIL-88B(... 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麻醉性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临床手术被用作静脉麻醉的同时也被吸毒人员滥用,导致的死亡人数也逐年增多,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对芬太尼的快速筛查方法。在此,我们向金属有机框架MIL-88B(Fe)中引人硝基修饰,通过调控MIL-88B(Fe)中Fe(I)周围的电子密度,调节其得失电子能力,增加MIL-88B(Fe)的活性位点,后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超声复合修饰玻碳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芬太尼的检测。合成的MIL-88B-NO_(2)/MWCNTs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具有更低的电化学阻抗和更大的电化学表面积,对芬太尼的电化学检测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得到检出限(LOD)为0.025μM,线性范围为0.08~10μM,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良好。此外,所开发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实际样品中表现良好,在0.2-1μM浓度下,在尿液和血液中的回收率分别为61.69%~80.35%和85.70%~93.06%。因此,所提出的MIL-88B-NO_(2)/MWCNTs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极修饰材料用作芬太尼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公安禁毒工作中对芬太尼的快速筛查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mil-88B-NO_(2) 多壁碳纳米管 差分脉冲伏安法 电化学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