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MLC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1
作者 易正辉 方贻儒 +1 位作者 禹顺英 汪栋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36-739,共4页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中探讨位于22q13的MLC1基因多态性(rs11568171、rs2076137及rs2235349)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关系。方法在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遗传家族史的67个核心家系(包括44个完整的核心...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中探讨位于22q13的MLC1基因多态性(rs11568171、rs2076137及rs2235349)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关系。方法在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遗传家族史的67个核心家系(包括44个完整的核心家系)中,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MLC1基因上述多态性的基因型及其单体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患者组与父母组之间,MLC1基因rs11568171T/C、rs2076137T/C及rs2235349T/C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DT结果示各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组中父母与患者之间等位基因传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TDT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父母与患者之间单体型T-C-T明显传递过少(2=5.0,P<0.05),而单体型C-C-C明显传递过多(2=5.0,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MLC1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但可能不是心境障碍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混合家系 mlc1基因 传递不平衡检验
下载PDF
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一家系MLC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丽娜 马秀伟 +2 位作者 郑天 何芳 封志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7-370,共4页
收集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MLC)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法进行MLC1基因突变检测。患儿临床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巨颅,头颅MRI扫描显示弥漫性脑白质肿胀,伴双侧额顶部皮层下囊肿。基因测序结果... 收集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MLC)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法进行MLC1基因突变检测。患儿临床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巨颅,头颅MRI扫描显示弥漫性脑白质肿胀,伴双侧额顶部皮层下囊肿。基因测序结果发现患儿携带MLC1基因2个杂合突变:第3外显子的错义突变c.217G>A(p.Gly73Arg)和第9内含子的剪接位点突变c.772-1G>C in IVS9-1。患儿的父母均为c.772-1G>C in IVS9-1杂合突变携带者,无临床症状。可推测患儿c.772-1G>C in IVS9-1突变来源于父母;c.217G>A(p.Gly73Arg)为新生突变,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 mlc1基因 突变 儿童
原文传递
一例巨颅伴皮层下海绵样囊肿性脑白质病患儿的MLC1基因突变分析
3
作者 陈小璐 曲海波 +1 位作者 喻韬 罗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一例巨颅伴皮层下海绵样囊肿性脑白质病(megalencephalic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ubcorti calcysts,MLC)患儿临床特征与MLC1基因突变情况,为其家庭提供遗传咨询。方法收集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并提取外周血DNA,对MLC1... 目的探讨一例巨颅伴皮层下海绵样囊肿性脑白质病(megalencephalic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ubcorti calcysts,MLC)患儿临床特征与MLC1基因突变情况,为其家庭提供遗传咨询。方法收集患儿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并提取外周血DNA,对MLC1基因编码区及侧翼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测序。结果患儿生后出现头围异常增大,运动认知落后,头颅MRI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弥漫异常信号,测序发现MLC1第2外显子c.177-c180delC纯合型缺失突变。患儿父母为相同位点杂合型突变、表型正常携带者。结论该MLC患儿存在MLC1基因纯合型突变,突变基因来源于父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mlc1基因 突变 巨颅
原文传递
巨脑性白质脑病伴皮质下囊肿一家系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4
作者 朱彦丽 彭晓音 +2 位作者 王立文 仪晓立 杨健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 分析巨脑性白质脑病伴皮质下囊肿(MCL)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情况,探讨其遗传特点,为家庭提供遗传咨询.方法 收集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采用目标序列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和Sanger测序技术进行M... 目的 分析巨脑性白质脑病伴皮质下囊肿(MCL)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情况,探讨其遗传特点,为家庭提供遗传咨询.方法 收集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家系成员外周血DNA,采用目标序列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和Sanger测序技术进行MLC1基因变异检测.结果 1.临床特点:婴儿期头围异常增大为首发症状;运动发育落后,并于学龄前期运动能力倒退,运动障碍逐渐进展,最终瘫痪;幼儿期出现癫痫;病程早期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弥散异常信号,伴颞叶囊性变,随病程进展出现脑萎缩.2.基因分析结果:先证者及胞姐的MLC1基因同时存在c.368C〉T(p.Thr123Ile)与c.353C〉T(p.Thr118Met)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之父及胞姐携带c.368C〉T(p.Thr123Ile)、患儿母亲携带c.353C〉T(p.Thr118Met)杂合变异,均为临床表型正常的携带者.结论 MCL是婴幼儿运动发育落后的病因之一,常以头围增大为首发症状.MLC1基因c.368C〉T(p.Thr123Ile)变异为MLC致病突变,且可能是本病又一个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脑性白质脑病伴皮质下囊肿 mlc1基因 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