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L/AML1、BCR/ABL、E2A/PBX1、MLL/AF4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颖超 殷楚云 +3 位作者 李涛 冯磊 王春美 盛光耀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EL/AML1、BCR/ABL、E2A/PBX1、MLL/AF4四种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治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TEL/AML1、BCR/ABL(p190和p210两种亚型)、E2A/PBX1、MLL/AF4四种融合基因在312...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EL/AML1、BCR/ABL、E2A/PBX1、MLL/AF4四种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治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方法检测TEL/AML1、BCR/ABL(p190和p210两种亚型)、E2A/PBX1、MLL/AF4四种融合基因在312例ALL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并总结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和生物学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 (1)融合基因阳性共120例,TEL/AML1阳性组72例(23.1%),BCR/ABL阳性组22例(7.1%),p190 16例(5.1%)、p210 6例(1.9%),E2A/PBX1阳性组18例(5.8%),MLL/AF4阳性组8例(2.6%)。(2)TEL/AML1阳性组诊断时WBC平均值为(18.02±6.45)×109/L,诱导化疗结束完全缓解率(CR)100%,随访期间无复发;BCR/ABL阳性组发病时年龄(9.40±3.55)岁,诱导化疗结束CR81.8%,强化治疗末仍有6例融合基因未转阴,随访中有8例(36.3%)复发,8例死亡;E2A/PBX1阳性组全部按高危标准给予化疗,诱导化疗结束CR88.9%,强化治疗期末仍有3例基因微量表达,随访中2例复发;MLL/AF4阳性组发病时WBC(38.41±9.30)×109/L,强化治疗期末仍有2例基因呈阳性,随访中均复发死亡。结论融合基因可作为ALL危险度分层、监测微小残留病、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融合基因 TEL/AML1 BCR/ABL E2A/PBX1 mll/af4
下载PDF
miR-142-3p靶向调控mll-af4融合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窦立萍 李永辉 +2 位作者 徐诚望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595-1599,共5页
本研究探讨mll-af4融合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以筛选靶向调控mll-af4融合基因的microRNA。利用Targetscan在线分析软件预测特异性靶向mllaf4基因3′端非翻译区域(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microRNA,采用PCR方法从1例健康供... 本研究探讨mll-af4融合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以筛选靶向调控mll-af4融合基因的microRNA。利用Targetscan在线分析软件预测特异性靶向mllaf4基因3′端非翻译区域(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microRNA,采用PCR方法从1例健康供者DNA中扩增mll-af4基因3′UTR序列,插入经EcoRI和PstI双酶切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M,采用脂质体SuperFect包裹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及microRNA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miR-142-3p mimics以脂质体Hiperfect转染至RS4;11细胞,选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ll-af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1935bp、2104bp和1371bp的mll-af4基因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pGL3-AF4-3′UTR,并通过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鉴定得到证实。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提示,miR-142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RS4;11细胞中过表达miR-142-3p可以明显下调MLL-AF4融合蛋白及mRNA表达。结论:miR-142-3p通过靶向结合mll-af4基因3′UTR的结合位点特异调控mll-af4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白血病 mll-af4融合基因 miR-142-3p
下载PDF
t(4;11)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慧敏 左英熹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7-791,共5页
婴儿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占儿童ALL的10%,80%婴儿B-ALL是由于MLL基因重排(MLL-r)引起的。MLL-r婴儿ALL总体生存率<35%。在MLL-r婴儿ALL中,染色体t(4;11)形成的MLL-AF4(MA4)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的预后更差。同卵双生子和出生留... 婴儿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占儿童ALL的10%,80%婴儿B-ALL是由于MLL基因重排(MLL-r)引起的。MLL-r婴儿ALL总体生存率<35%。在MLL-r婴儿ALL中,染色体t(4;11)形成的MLL-AF4(MA4)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的预后更差。同卵双生子和出生留存的血斑研究证实,MA4融合基因起源于产前,全基因组测序发现t(4;11)单独即可引发白血病。文章将综述正常MLL基因及伴MA4婴儿B-ALL的临床特征、细胞起源、基因组学及疾病模型等生物学特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mll基因重排 mll-af4 婴儿
下载PDF
6例成人t(4;11)(q21;q2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遗传学研究
4
作者 刘雯 米瑞华 胡杰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6期6729-6732,共4页
目的分析6例成人伴t(4;11)(q21;q2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RT-PCR技术进行MLL-AF4融合基因分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 目的分析6例成人伴t(4;11)(q21;q2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RT-PCR技术进行MLL-AF4融合基因分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分型;采用MLL基因重排检测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该基因重排。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6例t(4;11)(q21;q23),经RT-PCR证实均为MLL-AF4融合基因阳性,免疫分型表型为异常B淋巴细胞,经FISH证实为MLL基因重排,中位生存期10个月。结论t(4;11)(q21;q23)染色体易位主要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疾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ll-af4融合基因 染色体易位
下载PDF
MLL-AF4(KMT2A/AFF1)阳性急性白血病系别转化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敏 李燕 +4 位作者 张亚运 王春键 孙文宣 史琳 江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836-1840,共5页
在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系别转化罕见,在与系别转化相关的染色体畸变中,t(4;11)(q21;q23)与KMT2A/AFF1融合蛋白[原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age leukemia,MLL)基因MLL/AFF1或MLL/AF4]重排最为常见[1].研究表明,MLL重排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在急性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系别转化罕见,在与系别转化相关的染色体畸变中,t(4;11)(q21;q23)与KMT2A/AFF1融合蛋白[原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age leukemia,MLL)基因MLL/AFF1或MLL/AF4]重排最为常见[1].研究表明,MLL重排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起源于一个有淋巴细胞分化潜能的前体细胞,从而使系别发生潜在的变化[2].细胞毒性治疗后患者的系别转化是由选择或基因重组引起的[2].博纳吐单抗是一种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由一种抗CD19抗体和一种抗CD3抗体连接而成,对B细胞CD19和细胞毒性T细胞CD3均具有特异性.在与2个表位同时结合后,正常和肿瘤B细胞被宿主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有研究报道,6例婴幼儿和4例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在CD19靶向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s,CAR-T)和博纳吐单抗]后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3-9].有研究观察到CD19靶向免疫治疗后复发与获得髓样表型和B淋巴系抗原缺失有关,是一种新的复发机制,不同于以前注意到的孤立CD19表达丢失[3,10].可能是ALL患者接受靶向免疫治疗后经过髓系转化而产生的一种耐药和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系别转化 mll-af4(KMT2A/afF1)融合基因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MLL-AF4融合基因阳性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邢思远 邢莹莹 王园园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3年第10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MLL-AF4融合基因阳性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发生情况,分析MLL-AF4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455例原发初治AL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 目的探讨MLL-AF4融合基因阳性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发生情况,分析MLL-AF4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455例原发初治AL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患者是否存在MLL基因重排,采用多重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MLL-AF4融合基因阳性发生情况,比较MLL-AF4融合基因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455例原发初治ALL患者中,MLL基因重排阳性30例(6.6%),其中MLL-AF4融合基因阳性21例(MLL-AF4阳性组),MLL-ENL融合基因阳性6例,MLL-AF9融合基因阳性2例,MLL-AF10融合基因阳性1例。随机选取同期未检出任何融合基因的60例ALL患者作为MLL-AF4阴性组。MLL-AF4阳性组的肝或脾大、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者比例及中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外周血幼稚细胞绝对值均高于MLL-AF4阴性组(均P<0.05)。MLL-AF4阳性组与阴性组化疗第15天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1.0%(17/21)、90.0%(54/60)(χ^(2)=0.49,P=0.484),3个月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8.1%(8/21)、13.3%(8/60)(χ^(2)=4.56,P=0.033)。MLL-AF4阳性组总生存差于MLL-AF4阴性组(χ^(2)=5.93,P=0.015)。结论MLL-AF4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较阴性患者初诊时肿瘤负荷高,复发率高,总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mll-af4融合基因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伴11q23/MLL基因重排的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园园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分析伴11q23/MLL基因重排的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725例ALL患者资料,检测11q23/MLL基因重排及其伙伴基因,分析MLL基因重排ALL患者的实验室、临床特征及预后特点。结... 目的分析伴11q23/MLL基因重排的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725例ALL患者资料,检测11q23/MLL基因重排及其伙伴基因,分析MLL基因重排ALL患者的实验室、临床特征及预后特点。结果42例(5.8%)患者检出MLL基因重排,免疫分型以早B前体-ALL(pro-B-ALL)为主,MLL伙伴基因中,MLL/AF4发生率最高。MLL/AF4组起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幼稚细胞计数高于非MLL/AF4组(P值均<0.05),两组1疗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LL/AF4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非MLL/AF4组,3年OS率低于非MLL/AF4组(P值均<0.05)。MLL重排ALL移植组患者的2年OS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高于未移植组(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1岁、MLL/AF4阳性、早期复发以及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llo-HSCT)(P值均<0.05)为影响11q23/MLL重排ALL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伴11q23/MLL基因重排ALL中MLL/AF4是最常见的伙伴基因,该类型白血病以pro-B-ALL为主,常规化疗虽然缓解率可,但极易复发,预后很差,allo-HSCT可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q23/mll基因 mll/af4基因 移植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