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Fi 7标准研究现状与技术优势分析
1
作者 史航 刘谦 曹小波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9期92-96,共5页
目前,Wi-Fi 7的标准制定工作尚未正式发布。Wi-Fi 7的标准化工作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IEEE和Wi-Fi联盟正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预计Wi-Fi 7标准将在未来几年内正式发布。Wi-Fi 7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网络延迟和更强的网络可靠性... 目前,Wi-Fi 7的标准制定工作尚未正式发布。Wi-Fi 7的标准化工作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IEEE和Wi-Fi联盟正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预计Wi-Fi 7标准将在未来几年内正式发布。Wi-Fi 7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网络延迟和更强的网络可靠性等技术优势,必然引领成为扩展现实、元宇宙、社交游戏和边缘计算等最前沿应用场景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 7 MLO 优势分析
下载PDF
2024年农业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
2
《中国种业》 2024年第6期207-207,共1页
基因编辑产量性状改良玉米179AC19-13-13和基因编辑抗病小麦MLO-KNRNP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合格,予以发放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安全证书 MLO 性状改良 AC1 清单
下载PDF
S420MLO材料的焊接工艺
3
作者 陈剑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满足某大型海洋平台模块钢结构焊接的需要,采用SMAW和SAW焊接工艺对S420MLO材料进行焊接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CTOD)试验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表明,在焊材选... 为满足某大型海洋平台模块钢结构焊接的需要,采用SMAW和SAW焊接工艺对S420MLO材料进行焊接试验和力学性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CTOD)试验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表明,在焊材选用合理、焊接工艺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焊前预热和焊后消氢处理,能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性能,满足相关标准及项目文件的要求,避免对大型钢结构进行焊后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420MLO材料 焊接工艺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
下载PDF
中国南瓜MLO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可 金辉 +4 位作者 陈卓 赵明明 胡新燕 李卫华 陈晓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9,共8页
MLO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家族,其部分成员是植物感染白粉病的必要因子,其功能的缺失突变可诱导植物对白粉病病菌产生广谱且持久的抗性。为了揭示中国南瓜MLO基因的结构特点、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功能特点,以已知的中国南瓜基因组信息... MLO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家族,其部分成员是植物感染白粉病的必要因子,其功能的缺失突变可诱导植物对白粉病病菌产生广谱且持久的抗性。为了揭示中国南瓜MLO基因的结构特点、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功能特点,以已知的中国南瓜基因组信息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国南瓜的MLO基因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基因组中含有20个MLO(CmoMLO)基因,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中国南瓜CmoMLO基因大小从2 965 bp到9 967 bp不等,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长度从324到1 264个不等。对应的等电点为6.26~9.63,分子权重为36 403.18~140 267.57 ku,外显子个数为6~22个。20个CmoMLO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含有2~8个不等的跨膜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0个中国南瓜CmoMLO蛋白被分为6个分枝,其中CmoMLO4、CmoMLO8、CmoMLO13、CmoMLO18、CmoMLO19这5个被划分到第Ⅴ分支。通过抗感材料接种后不同时期取样,分析位于第Ⅴ分枝的MLO基因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CmoMLO4、CmoMLO13和CmoMLO19可能是参与白粉病病菌侵染中国南瓜的重要相关基因,且接种后24 h是MLO基因参与白粉病侵染的关键时期。本研究结果可为后期中国南瓜抗白粉病材料的创制与挖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瓜 MLO基因 生物信息学 白粉病 抗性
下载PDF
VIGS技术初步鉴定RgMLO6和RlMLO7基因对白粉病的负调控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正锦 陈敏 +3 位作者 田永贤 向贵生 张颢 邱显钦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5,共8页
为了探讨蔷薇科植物MLO基因在抗白粉病中的作用,研究应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抑制了大花香水月季RgMLO6基因和长尖叶蔷薇RlMLO7基因的表达,随后接种白粉菌对这2个基因进行抗性鉴定.研究发现在VIG... 为了探讨蔷薇科植物MLO基因在抗白粉病中的作用,研究应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抑制了大花香水月季RgMLO6基因和长尖叶蔷薇RlMLO7基因的表达,随后接种白粉菌对这2个基因进行抗性鉴定.研究发现在VIGS载体转化植株叶片20 d后,RgMLO6和RlMLO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了80%~90%,沉默效果明显.分别对2个基因沉默后的嫩叶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大花香水月季和长尖叶蔷薇的抗性水平较对照组均提高.显微镜观察白粉菌接种2个基因沉默后植株叶片中菌丝体的生长情况,整体表现出沉默植株叶表皮细胞上的白粉菌生长较对照组生长缓慢.结果表明RgMLO6与RlMLO7基因对蔷薇科植物的白粉病有负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长尖叶蔷薇 MLO基因 抗白粉病
下载PDF
Genetics,resistance mechanism,and breeding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in cucumbers(Cucumis sativus L.)
6
作者 Jingtao Nie Qi Yuan +1 位作者 Wanlu Zhang Junsong Pan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03-615,共13页
Cucumber is an important vegetable worldwide,and powdery mildew(PM)is a common and serious disease of cucumbers.Breeding disease-resistant cucumber varieties is the most advantageous strategy to control this disease.I... Cucumber is an important vegetable worldwide,and powdery mildew(PM)is a common and serious disease of cucumbers.Breeding disease-resistant cucumber varieties is the most advantageous strategy to control this disease.In recent years,explo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ucumber PM resistance genes have achieved great advancement,and many genes have been cloned and verified using different methods.However,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cucumber PM is still unclear,and many ambiguities need to be elucidated urgently.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PM resistance in cucumbers,including genetic analysis,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mapping,map-based cloning,transcriptomics,mlo-mediated PM resistance,and mining of noncoding RNAs involved in resistance.Finally,th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future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mapping Resistance mechanism Molecular breeding Mildew resistance locus O(MLO)
下载PDF
大麦抗白粉病基因Mlo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韩德俊 李振岐 +1 位作者 曹莉 陈耀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96-502,共7页
野生型Mlo基因是大麦抗白粉病的负调控因子,该基因突变,赋予大麦对白粉菌的广谱抗性。综述了Mlo基因结构、功能及Mlo突变的等位基因(mlo)的抗性特点;讨论了mlo基因可能的抗病机制。为mlo抗性在麦类白粉病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大麦 白粉病 抗病基因 MLO基因 抗病机制 抗病育种 结构
下载PDF
黄瓜、甜瓜和西瓜MLO基因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坚 陈先知 +3 位作者 王燕 史建磊 朱隆静 王克磊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6-1017,共12页
MLO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揭示葫芦科作物MLO基因的遗传变异及系统发育关系,本文以黄瓜、甜瓜和西瓜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MLO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 MLO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揭示葫芦科作物MLO基因的遗传变异及系统发育关系,本文以黄瓜、甜瓜和西瓜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MLO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发现,黄瓜、甜瓜和西瓜基因组中共含有42个MLO基因家族成员,每一个物种均含有14个成员,且保守性强;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了这些成员在黄瓜、甜瓜和西瓜基因组中并不呈现一一对应关系,表明MLO型基因在这3种植物分化之后分别发生了扩展和丢失;进一步将其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番茄、豌豆MLO型白粉病基因进行聚类分析:一方面,借助于拟南芥MLO基因的分类标准,揭示了在黄瓜、甜瓜和西瓜基因组中也存在双子叶植物MLO型白粉病基因的特异区组,他们各自至少包含3个候选的白粉病基因,序列比对进一步发现这些基因均具有MLO型白粉病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如7个跨膜结构域、钙调蛋白结合区以及两个缩氨酸区域(I和II);另一方面,大部分区组中包含的MLO基因均来源于拟南芥和黄瓜、甜瓜和西瓜MLO基因家族的成员,表明了MLO基因家族在拟南芥和葫芦科作物分化之前就已经存在。EST表达分析表明MLO基因广泛地参与到黄瓜、甜瓜和西瓜器官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研究结果为揭示黄瓜、甜瓜和西瓜MLO基因的进化关系、功能及克隆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甜瓜 西瓜 MLO 比较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C/A值与甘薯丛枝病症状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8
9
作者 何放亭 武红巾 +1 位作者 陈子文 戴群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比测定了由植物类菌原体(MLO)引起的甘薯丛枝病病株和甘薯健株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变化。结果显示:甘薯中细胞分裂素以玉米素为主。病株中玉米素含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比测定了由植物类菌原体(MLO)引起的甘薯丛枝病病株和甘薯健株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变化。结果显示:甘薯中细胞分裂素以玉米素为主。病株中玉米素含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吲哚乙酸含量仅在芽萌发时期病、健材料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甘薯的生长,这种差异逐渐消失。结合甘薯丛枝病发病特点,讨论了植物激素C/A值的改变对病状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O 甘薯 丛枝病 病状
下载PDF
枣树离体培养和脱除枣疯病原MLO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云 王宇 +1 位作者 田砚亭 孙浩元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综述了枣树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现状及脱除枣疯病原MLO的研究进展 ,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对已取得的经验和影响枣树离体培养的因素作了总结 ,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枣树 组织培养 MLO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显微术检测泡桐丛枝病原MLO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田国忠 张锡津 +3 位作者 朱水方 张成良 罗飞 黄文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以感染类菌原体MLO的泡桐组培苗为病原繁殖材料,采用差速离心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来提纯MLO作为免疫抗原制备兔抗血清。抗血清经健康汁液吸收后,作为第一抗体,用异硫代氰酸荧光素FIFC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 以感染类菌原体MLO的泡桐组培苗为病原繁殖材料,采用差速离心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来提纯MLO作为免疫抗原制备兔抗血清。抗血清经健康汁液吸收后,作为第一抗体,用异硫代氰酸荧光素FIFC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作为第二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染病组织中的MLO特异性荧光。经与DAPI染色技术比较,找出了适宜的徒手切片和减少非特异性反应的途径。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测定简便等特点。适用于MLO组织定位、组培苗脱毒效果评估、病原株系鉴定和病害检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原MLO 间接免疫荧光 显微术
下载PDF
小麦Mlo基因的克隆及白粉病菌诱导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红明 刘红彦 +2 位作者 王俊美 田保明 王鹏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5,共5页
为了研究Mlo基因在感、抗小麦品种中的表达情况,根据小麦基因芯片的Mlo探针序列,利用电子克隆与RT-PCR方法在感病小麦品种豫麦13和抗病品种红蚰麦中分别克隆到Mlo基因的同源序列。两条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1 605 bp,都含有一个完整的ORF(O... 为了研究Mlo基因在感、抗小麦品种中的表达情况,根据小麦基因芯片的Mlo探针序列,利用电子克隆与RT-PCR方法在感病小麦品种豫麦13和抗病品种红蚰麦中分别克隆到Mlo基因的同源序列。两条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1 605 bp,都含有一个完整的ORF(Open reading frame)。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二者的DNA序列只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与大麦Mlo的相似性均为90%。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前18个氨基酸是信号肽序列,第414~435位是编码蛋白的活性中心,第451、459、462、475、483位点上有糖基化位点,细胞定位分析将其定位在膜上。从头建模分析构建的二者三维结构有明显差异。利用定量PCR对该基因在白粉菌诱导早期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两基因的表达都受白粉菌的诱导,但在红蚰麦中的表达高峰出现在18 h,豫麦13中的表达高峰出现在72 h,表达时间的差异可能决定了两者对白粉菌的不同抗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MLO 电子克隆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大麦Mlo反义基因转化小麦 被引量:10
13
作者 秦余香 赵双宜 +2 位作者 支大英 夏光敏 陈惠民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106,111,共6页
应用含有大麦Mlo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菌株AglⅠ ,对 3种基因型小麦 (核生 3号、烟优 36 1、扬麦15 8)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转化 .从其中 2种基因型获得 2 3株转基因植株 ,有 2株是白化苗 ,转化频率分别为 1.9%(核生 3号 )和 2 .8% ... 应用含有大麦Mlo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根癌农杆菌菌株AglⅠ ,对 3种基因型小麦 (核生 3号、烟优 36 1、扬麦15 8)的愈伤组织进行了转化 .从其中 2种基因型获得 2 3株转基因植株 ,有 2株是白化苗 ,转化频率分别为 1.9%(核生 3号 )和 2 .8% (扬麦 15 8) .PCR及Southern分析表明 ,外源基因已整合进植物基因组 .实验结果表明 ,筛选压力的存在对转基因植株的获得至关重要 ,在无筛选压力下未获得转基因植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癌农杆菌 转基因植株 大麦Mlo反义基因
下载PDF
谷子MLO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宝玲 孙岩 +4 位作者 郝青婷 张莉 薛金爱 贾小云 李润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2-1501,共10页
MLO是高等植物特有的一类抗病家族,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解析MLO基因在谷子基因组中的特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谷子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2个MLO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 MLO是高等植物特有的一类抗病家族,在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解析MLO基因在谷子基因组中的特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谷子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2个MLO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保守氨基酸残基位点进行预测,分析MLO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谷子MLO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均包含有一个MLO结构域和多个跨膜区,且大多定位于细胞膜上,并存在一些保守的氨基酸残基位点和基序;与其他物种MLO成员的聚类结果表明,谷子MLO可分为7个类群(Ⅰ~Ⅶ),其中第Ⅶ类全部由禾本科作物的MLO成员组成,这些可能是禾本科作物单独进化出的一类特有的MLO成员;Si MLO10与单子叶植物中已知的抗白粉病MLO基因聚在第Ⅳ类,是谷子中一个候选的抗白粉病基因,而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已知功能的MLO成员分别聚在第Ⅳ、第Ⅴ类群,表明MLO功能的形成可能发生在单、双子叶植物分化之后。大多数MLO基因在谷子的根、茎、叶、穗中均有表达,且不同的基因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谷子MLO家族成员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谷子MLO基因的功能及其在谷子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基因家族 MLO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烟草Mlo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邬晓勇 孙雁霞 +2 位作者 何钢 任学良 苟小军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7,共5页
Mlo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抗病的负调控因子,该基因的突变能产生广谱的抗病性。以GenBank公布的水稻Mlo基因序列(登录号:AK099399.1)为信息探针对烟草的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并将获得的同源性高的EST序列进行拼接,最后得到了烟草Mlo基因... Mlo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抗病的负调控因子,该基因的突变能产生广谱的抗病性。以GenBank公布的水稻Mlo基因序列(登录号:AK099399.1)为信息探针对烟草的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并将获得的同源性高的EST序列进行拼接,最后得到了烟草Mlo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Mlo基因cDNA片段951 bp,该基因可编码304个氨基酸。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了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一、二级结构,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烟草Mlo基因编码蛋白包含有一个保守的Tmemb_40结构域,可能是一种类似于植物G蛋白偶联受体的膜结合转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MLO基因 克隆 序列特性
下载PDF
小麦Mlo反义基因的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白粉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邢莉萍 钱晨 +3 位作者 李明浩 曹爱忠 王秀娥 陈佩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1-439,共9页
采用基因枪法将小麦反义Mlo基因导入扬麦158和济麦20的幼胚愈伤组织中,在含除草剂的分化培养基上经两轮筛选,获得抗性再生植株。PCR检测、PCR-Southern杂交、基因组DNA斑点杂交和除草剂BASTA抗性分析结果证实已获得转基因扬麦158和济麦2... 采用基因枪法将小麦反义Mlo基因导入扬麦158和济麦20的幼胚愈伤组织中,在含除草剂的分化培养基上经两轮筛选,获得抗性再生植株。PCR检测、PCR-Southern杂交、基因组DNA斑点杂交和除草剂BASTA抗性分析结果证实已获得转基因扬麦158和济麦20阳性植株,荧光定量表达分析亦证明Mlo基因发生沉默。对T0和T1代转基因植株的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有6个转基因株系高抗白粉病。对T1代转基因小麦接种白粉菌后孢子发育的显微观察结果显示,Mlo反义基因的导入明显加快了乳突的形成和维持时间,有效抑制了吸器的发育,因而使转Mlo反义基因材料表现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转化 小麦反义Mlo基因 小麦白粉病 乳突和吸器
下载PDF
不同物种Mlo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玲 邱显钦 +3 位作者 张颢 晏慧君 王其刚 唐开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2-1308,共7页
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了从藻类到高等植物Mlo基因的CDS序列,并对该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氨基酸功能结构及分子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条基因序列共检测到57个多态位点,生成70个单倍型。物种间及物种内Mlo基因存... 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了从藻类到高等植物Mlo基因的CDS序列,并对该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氨基酸功能结构及分子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5条基因序列共检测到57个多态位点,生成70个单倍型。物种间及物种内Mlo基因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态性;氨基酸结构域分析发现,20个物种含有一段特定的Mlo结构域,其中低等植物的跨膜螺旋区域(1~5)明显比高等植物的跨膜螺旋区域(6~8)少;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不同物种的聚类情况与植物学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lo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确定该基因作为分子标记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病 MLO基因 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小麦TaMlo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燕飞 李延生 +5 位作者 夏宁 张岗 王俊美 王晓杰 魏国荣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110,共10页
【目的】克隆小麦Mlo基因家族新成员,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进化地位以及其在小麦根、茎、叶组织和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电子克隆、RT-PCR技术,从小麦品种"水源11"中分离出1个Mlo的cD-NA序列基因,对其进行克... 【目的】克隆小麦Mlo基因家族新成员,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结构、进化地位以及其在小麦根、茎、叶组织和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电子克隆、RT-PCR技术,从小麦品种"水源11"中分离出1个Mlo的cD-NA序列基因,对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利用InterProScan、TMpred、SignalP等在线分析工具,预测TaMlo蛋白的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信号肽、细胞定位等特征;采用DNASTAR软件分别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并利用qRT-PCR技术对其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以玉米ZmMlo8基因为种子序列,克隆了小麦新基因TaMlo8(暂命名)cDNA序列,该序列长1 897bp,ORF为1 497bp,编码499个氨基酸;InterProScan和SignalP预测结果显示,其为Mlo家族成员,含信号肽和7个跨膜区;BLASTX结果显示,TaMlo8与玉米ZmMlo8蛋白的相似性达78%;系统进化树显示,TaMlo8与玉米ZmMlo8处于同一分支下,而与小麦其他Mlo家族成员处于不同的分支上,进一步说明TaMlo8为小麦Mlo家族的新成员;表达谱分析表明,TaMlo8是组成型低表达,在小麦根、茎、叶组织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的非亲和体系中诱导表达,在小麦与白粉菌的感病反应中诱导表达。【结论】克隆到1个小麦Mlo基因新成员TaMlo8,其在小麦与条锈菌的抗性反应和小麦与白粉菌的感病反应中起一定作用,说明TaMlo8基因对条锈菌和白粉菌的抗病路径可能不同,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小麦生物胁迫反应中的潜在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小麦白粉菌 MLO基因 电子克隆 结构域
下载PDF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lo and NBS-LRR-like Gene Sequences in Wheat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爱丽 孔秀英 +2 位作者 周荣华 马峙英 贾继增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4期472-478,共7页
Based on both cDNA sequence of barley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control element Mlo and DNA sequence of the known putative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from Triticum monococcum L., we designed some primers to amplify resis... Based on both cDNA sequence of barley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control element Mlo and DNA sequence of the known putative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from Triticum monococcum L., we designed some primers to amplify resistant homologous sequences in the near isogenic lines (NILs)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using RT-PCR method. Two expressed cDNA fragments were isolated from wheat genome. One showed 83% homology to the Mlo gene of barley. The other contained two possible open reading frames (ORFs). NBS conservative domains 2, 3 of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and 13 LRR structures similar to rice Pib protein terminal were found respectively in the two ORFs. It indicated that the latter fragment belongs to NBS-LRR-like genes. The obvious difference of RT-PCR products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before challenged and the challenged for 72 h by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which, implied that this sequence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resistance of wheat. Using nulli-tetrasomic lines of 'Chinese Spring', the NBS-LRR-like gene had been located on chromosome 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O NBS-LRR cDNA cloning NIL RGA
下载PDF
蓖麻基因组Mlo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覃碧 王萌 +1 位作者 刘巧玲 张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5期268-273,共6页
Mlo基因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抗病基因,而蓖麻基因组Mlo成员的鉴定和分析为进一步培育蓖麻抗病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系统地分析蓖麻基因组数据,从中共鉴定出16个Mlo成员,其中15个具有完整的ORF,1个序列缺失。对15个具有完整ORF的蓖... Mlo基因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抗病基因,而蓖麻基因组Mlo成员的鉴定和分析为进一步培育蓖麻抗病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系统地分析蓖麻基因组数据,从中共鉴定出16个Mlo成员,其中15个具有完整的ORF,1个序列缺失。对15个具有完整ORF的蓖麻Mlo基因进行结构分析发现,它们在序列长度上差异较大,但其编码蛋白均具有一个保守的Mlo结构域和6-7次跨膜结构,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对蓖麻Mlo基因与其他物种的Mlo基因进行聚类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蓖麻Mlo基因家族分为7类(Ⅰ-Ⅶ),其中第Ⅶ类只包含2个蓖麻Mlo基因(RcMlo8和RcMlo9),这可能是蓖麻中特有的一类Mlo;蓖麻RcMlo3、RcMlo2、RcMlo6和RcMlo12与已知的抗病Mlo基因分别聚在第Ⅳ和第Ⅴ类,这4个基因可能是蓖麻基因组中具有抗病功能的Mlo。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蓖麻Mlo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基因组 MLO 基因家族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