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2008-2017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分离株MLVA分型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韩腾伟 林代华 +4 位作者 刘菁 刘维俊 肖方震 陈志平 邓艳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2-388,共7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并对其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7年福建省布鲁氏菌病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特征分析;采用传统生物学鉴定和BCSP31-PCR、AMOS-PCR... 目的探讨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并对其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7年福建省布鲁氏菌病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特征分析;采用传统生物学鉴定和BCSP31-PCR、AMOS-PCR、MLVA-16进行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子鉴定和分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福建省2008-2017年布鲁氏菌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0.11/10万;疫情波及福建省80%的县区,呈高度散发态势;发病高峰为4-8月;40~64岁发病数占62.7%,60~64岁组发病率最高(0.27/10万);男女比为2.50∶1,农牧民占50.7%。40株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子检测结果与传统分型基本相符,为2个种(羊种和猪种)和2个生物型(羊3型和猪3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占绝大多数(87.5%);MLVA-16分型将其分为羊种和猪种2个种群,35株羊种菌分为28种基因型,5株猪种菌分为4种基因型,其中26种基因型为单分离株,6种基因型为共享基因型(共14株,35.0%)。同国内147株布鲁氏菌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福建省菌株与广东和内蒙古地区存在4种共享基因型,均为羊种菌,其他部分菌株与外省菌株存在着较近的遗传距离,主要集中在panel 2B上,仅存在1~3个位点的差异。结论福建省布鲁氏菌病流行强度逐年增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传染源的管控、对疫情高发地区的重点人群采取必要防控措施,控制其发生与流行。福建省布鲁氏菌MLVA-16分型显示高度基因多态性,提示MLVA-16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调查,可以提高布鲁氏菌病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6) 福建省
下载PDF
新疆畜间布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晓菁 叶锋 +6 位作者 刘丽娅 刘帅 谢彩云 谷文喜 钟旗 马俊杰 易新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9-2335,共7页
【目的】新疆畜间布病流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应用AMOS-PCR和MLVA-16方法对新疆畜间30株布鲁菌进行分析鉴定,将测定结果与http://mlva.u-psud.fr数据库提供的国内布鲁菌分... 【目的】新疆畜间布病流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应用AMOS-PCR和MLVA-16方法对新疆畜间30株布鲁菌进行分析鉴定,将测定结果与http://mlva.u-psud.fr数据库提供的国内布鲁菌分离株的数据进行比较,结合软件Bionumerics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0株布鲁菌中4株为牛种布鲁菌,26株为羊种布鲁菌。MLVA-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30株布鲁菌可被分为10大基因群(A^J群)22个基因型,新疆地区流行的布鲁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结论】MLVA方法可对布鲁菌生物型和株间差异有很高的鉴别力,为布病疫情传染源的追踪和流行株的溯源进化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mlva-16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8-2019年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分离株种型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韩腾伟 林代华 +4 位作者 陈志平 刘菁 刘维俊 肖方震 邓艳琴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1-1007,共7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分离株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分子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布鲁氏菌分离株转种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传统生物学鉴定和BCSP31-PCR、AMOS-PCR、MLST及MLVA-16等方法进行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子... 目的探讨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分离株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分子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布鲁氏菌分离株转种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传统生物学鉴定和BCSP31-PCR、AMOS-PCR、MLST及MLVA-16等方法进行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子鉴定和分型,通过Bionumerics 6.6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8-2019年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22株分离株分子检测结果与传统分型基本相符,为2个种(羊种和猪种)和2个生物型(羊3型和猪3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占多数(95.45%);20株布鲁氏菌分离株MLST基因型为ST8,1株为ST17型,1株为新的ST型:ST99的gap基因与已报道的等位基因型不同,被定义为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型gap(32)。MLVA-16分型为羊种和猪种2个种群,21株羊种布鲁氏菌分为17种基因型,1株猪种布鲁氏菌分为1种基因型,其中15种基因型为单分离株,3种基因型为共享基因型(共7株,占31.82%)。聚类分析显示福建分离株与内蒙古、辽宁、山东和广东地区存在4种共享基因型,均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他部分菌株与外省菌株遗传距离较近。结论福建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ST8型,且MLVA-16分型显示呈高度基因多样性。MLST/MLVA作为传统生物学鉴定补充技术方法,可用于布鲁氏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提高布鲁氏菌病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6) 福建省
原文传递
贵州省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菌株鉴定及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世军 王月 +7 位作者 王定明 田克诚 刘英 马青 刘昭宾 龚晓俊 唐光鹏 陈贵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鉴定贵州省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来源菌株(GzzA)并分析其遗传特征。方法应用传统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菌株,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16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菌株(GzzA)采用传统方法和PCR... 目的鉴定贵州省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来源菌株(GzzA)并分析其遗传特征。方法应用传统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菌株,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16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菌株(GzzA)采用传统方法和PCR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MLVA-16分析显示该菌株与布鲁氏菌各型代表菌株中的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聚类最近,但在重复序列(vNTR)位点bruce42、bruce04、bruce09和bruce16与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存在重复数目差异。结论该起疫情来源菌株(GZZA)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其遗传特征与羊种生物3型菌株最接近,但部分VNTR位点存在重复数目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聚合酶链反应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原文传递
宝鸡地区布鲁菌鉴定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5
作者 石红 李耀妮 +3 位作者 顾振东 阮婷 罗琅茜 王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宝鸡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并对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基因分析,为布鲁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宝鸡市2019年—2021年4月分离于临床的6株布鲁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及MALDI-TOF MS进行细菌种属鉴定,多位点可变数... 目的探讨宝鸡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并对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基因分析,为布鲁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宝鸡市2019年—2021年4月分离于临床的6株布鲁菌,采用VITEK 2 Compact及MALDI-TOF MS进行细菌种属鉴定,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进行分型,并与其他已报道菌株聚类分析。结果6株布鲁菌分离株检测结果与传统分型基本相符,为1个种(羊种)和2个生物型(羊2型和羊4型);MLVA-16将其分为6种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20株布鲁菌聚类分析显示,河南的2011Jiang#035菌株与宝鸡地区菌株的亲缘性最近,上海的2011Jiang#065与hong#003、hong#004亲缘性近。结论宝鸡地区流行的主要是羊种布鲁菌3型,种型和生物型较单一。MLVA-16是一种分子基因分型工具,能够证明疫情暴发和追溯调查的流行病学之间的联系,且有助于提高布鲁菌病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布鲁菌病 基因型 mlva-16
原文传递
贵州省一起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的病原学调查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勤琴 王月 +5 位作者 刘英 陶忠发 杨幸贵 马青 胡勇 李世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2-806,共5页
目的对2021年贵州省一起疑似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开展病原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血培养法从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患者和病羊的血液分离布鲁氏菌,分别运用BCSP31-PCR和AMOS-PCR对疑似菌株进行布鲁氏菌属及种/型的鉴定,应... 目的对2021年贵州省一起疑似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开展病原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血培养法从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患者和病羊的血液分离布鲁氏菌,分别运用BCSP31-PCR和AMOS-PCR对疑似菌株进行布鲁氏菌属及种/型的鉴定,应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16)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将MLVA分型结果与近年来贵州省及国内各地布鲁氏菌代表株进行聚类分析,了解菌株间的聚类关系。结果从16份疑似患者全血标本分离出5株疑似布鲁氏菌,从19份疑似病羊全血标分离出1株疑似布鲁氏菌,BCSP31-PCR将6株疑似菌均鉴定为布鲁氏菌属细菌,AMOS-PCR其均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MLVA-16分析显示6株疫情菌株被分为3种MLVA型,其中来自患者的分离株GZ-QN 1、GZ-QN 4及GZ-QN 6共享MLVA型1(1-5-3-13-2-2-3-2-4-20-8-7-4-3-4-6),来自1患者分离株GZ-QN 8与来自1病羊分离株株GZ-QN A691共享MLVA型2(1-5-3-13-2-2-3-2-4-20-8-8-4-3-6-6),来自1患者分离株GZ-QN 14为独立的MLVA型3(1-5-3-13-2-2-3-2-4-20-8-8-4-3-7-6)。基于MLVA-16分型数据聚类显示,引起贵州省本起疫情的布鲁氏菌与羊种生物3型菌株聚类较近,且与来自福建、新疆的布鲁氏菌聚在同一小分支。结论引起本起疫情病原体为的羊种布鲁氏菌且具有MLVA型别多样性,可能为与福建、新疆等地的羊种布鲁氏菌菌株具有关联的输入性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 AMOS-PCR MLVA 贵州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