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和动因:香港个案——兼论FDI和MNCs理论的解释效果
1
作者 齐春宇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8-52,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的同时,也进行了数额巨大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且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按照FDI理论,中国大陆作为比较落后的发展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的同时,也进行了数额巨大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且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按照FDI理论,中国大陆作为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应该有如此大规模的对外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对港投资 FDI理论 mncs理论
下载PDF
How Are MNCs Readjusting Their Global Strategies in China's Marketplace?
2
作者 赵景华 胡乃武 任荣 《China Economist》 2007年第6期72-82,共11页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NC subsidiaries in China at different stages. First of all, we built an S-SWOT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MNC Chinese subsidiary strategy analysis. Then, we conduc...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NC subsidiaries in China at different stages. First of all, we built an S-SWOT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MNC Chinese subsidiary strategy analysis. Then, we conducte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NC Chinese subsidiary strategies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based on the two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s undertaken in 2001 and 2005 and a field interview made with such subsidiary executives in 2006. Our study found that MNC Chinese subsidiary overall strategies and functional strategies significantly changed from 2001 to 2006. In particular, MNC Chinese subsidiaries: became increasingly wholly foreign owned and profit oriented; boosted M&A and alliance activities; localiz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tangible assets (brand and image) management; coordinated the extent of loc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assigned key positions to local personnel. We also noticed both a strategic convergence and a considerable strateg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nese subsidiaries of MNC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ir Chinese subsidiary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 Chinese subsidiaries Different STAGE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COMPARATIVE study.
下载PDF
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对SLE患儿MNCS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建强 叶中绿 +1 位作者 李定 吴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单个核细胞(MNCS)凋亡的变化,并检测周围血中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和黏附分子P-选择素(P-sel)、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对MNCS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单个核细胞(MNCS)凋亡的变化,并检测周围血中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和黏附分子P-选择素(P-sel)、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对MNCS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SLE病人和10例健康对照者MNCS的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MNCS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患者,缓解期患者MNCS凋亡率与对照组无差别,活动期患者周围血中IL-8、IL-6、TNF-α、NO、P-sel、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且与MNCS凋亡和病情均呈正相关。缓解组患者IL-8、IL-6、TNF-α、NO、P-sel和ICAM-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LE患者MNCS凋亡增加,且与病情及疗效密切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免疫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MNCS凋亡增高的重要机制,通过适度调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MNCS凋亡有可能会改善SLE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黏附分子 患儿 mncs凋亡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高校重点学科学术影响力的计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仕吉 喻浩 左文革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5,110,共6页
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学科划分标准和分类体系并不一致,因此学科评价活动大多都是针对某一国家、地区或机构而展开的。针对学科评价中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关键问题展开了分析,简要地比较和分析了现有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并进一步探索了以... 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学科划分标准和分类体系并不一致,因此学科评价活动大多都是针对某一国家、地区或机构而展开的。针对学科评价中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关键问题展开了分析,简要地比较和分析了现有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并进一步探索了以ESI学科分类为基础计算我国学科分类体系的MNCS指标计算方法,最后以中国农业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学科 学术影响力 科学评价 科学计量 mncs ESI
下载PDF
高校学科影响力指标分析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戴莹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8年第5期84-88,共5页
[目的/意义]科学地开展潜力学科的评价和预测,对于推动学科提升ESI全球排名和提高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笔者综合运用MNCS和百分位数两种指标,在ESI和In Cites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对潜力学科分析与预测的科研评价体系,并... [目的/意义]科学地开展潜力学科的评价和预测,对于推动学科提升ESI全球排名和提高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笔者综合运用MNCS和百分位数两种指标,在ESI和In Cites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对潜力学科分析与预测的科研评价体系,并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实例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这两种指标相互结合来评价学科的影响力,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和预测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从而为高校学科进入"一流"学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 学术影响力 mncs指标 百分位数
下载PDF
从脐血单个核细胞获得大量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晓 李文轶 +2 位作者 何敏洁 洪敏 张红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0291-0291,共1页
建立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获得大量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并将所获得 DCs 的与常规外周血 MNCs 诱导形成 的 DCs 表型和功能进行比对,探讨获得符合治疗需要的足够数量及优质 DCs 理想途径。
关键词 脐血 单个核细胞(mncs) 树突状细胞(DCs)
下载PDF
全球化经营战略及我国企业国际化
7
作者 白玫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1-73,共3页
从跨国公司 (简称 MNCs)全球化经营战略的三个发展阶段出发 ,就 MNCs全球化经营战略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做法进行分析探讨 ,并讨论了
关键词 跨国公司 mncs 中国 企业国际化 全球化经营战略
下载PDF
不同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程序对健康供者造血干细胞采集物细胞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春红 姚建娜 +5 位作者 刘芳 王晓娟 马娟娟 崔咪咪 张梅 王晓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69-1872,共4页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对采集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对12例供者随机应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对采集的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对12例供者随机应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以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观察应用不同采集程序获得的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数的差异。结果:两种采集程序在循环血量、采集时间及抗凝剂使用量方面无显著差异。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采集的采集物体积及单个核细胞计数均低于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的采集物体积及单个核细胞计数。AutoPBS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计数高于M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计数。AutoPBSC程序采集物中混入的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较MNC程序中多,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相比,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多,混入的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MNC程序 AUTO PBSC程序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与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曾丰 魏世金 +5 位作者 黄豪博 黄清华 林秋燕 范丽萍 黄惠炆 付丹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4-1690,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量及采集程序特点的比较,对两种采集程序在两组中的采集结果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血处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患者组和供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与CD34+%、CD34+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MNC程序比较,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血小板混入少,采集物体积小,但抗凝剂用量多,采集时间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数(r=0.314,P=0.015)、CD34+细胞数(r=0.922,P=0.000)与采集前对应参数呈正相关,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WBC数(r=0.369,P=0.004)及MNC数(r=0.495,P=0.000)呈正相关;供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896,P=0.000),MNC程序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666,P=0.000)。患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年龄40岁以下的患者显著高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P<0.05),而MNC程序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采集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年龄40岁以下患者(P<0.05)。供者组仅MN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在全血处理量相同时,自体患者和异基因供者PBSC采集中两种程序收获的MNC纯度与CD34+细胞纯度及浓度高度一致,但自体患者PBSC采集结果受年龄与性别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自体 异基因 AutoPBSC程序 MNC程序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不同采集程序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晓宁 姚建娜 +7 位作者 刘芳 王晓娟 马娟娟 郭彩利 刘华胜 贺鹏程 张梅 孙春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9-1532,共4页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1例采集对象分别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 目的:观察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1例采集对象分别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MNC程序及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观察3种采集程序采集的MNC及CD34^+细胞数、采集后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的差异以及3种采集程序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全血处理量及采集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COBE Spectra和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的MNC数较COBE Spectra Auto PBSC程序采集的数高,但采集的CD34^+细胞数均低于Auto PBS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P<0.05)。COBE Spectra和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的终产物体积大于Auto PBSC程序采集的终产物体积。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相比,采集的M NC数无显著差异,但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 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大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的CD34^+细胞数(P<0.05)。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后患者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较采集前下降幅度最低(P<0.05)。3种程序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相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Auto PBSC程序和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优于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MNC程序。Spectra Optia的MNC程序采集后患者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损失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 SPECTRA Optia血细胞分离机 MNC程序 Auto PBSC程序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缺血组织局部移植对血运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文亮 尹邦良 +2 位作者 喻风雷 胡野荣 陈晓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 :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对缺血组织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切断近交系Wistar大鼠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 ,建立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分 7点在缺血后肢局... 目的 :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对缺血组织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切断近交系Wistar大鼠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 ,建立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分 7点在缺血后肢局部注射单个核细胞悬液 (MNC组 )或磷酸盐缓冲液 (PBS组 )。术后第 2 ,4周测定各组后肢动静脉氧差 (AVDO2 )并取内收肌制作组织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血管新生。结果 :术后第 2 ,4周MNC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比值高于PBS组 (P <0 .0 1) ,AVDO2 低于同期PBS组 (P <0 .0 5 )。结论 :在大鼠缺血后肢局部直接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骨髓单个核细胞 局部 血运重建 后肢 移植 术后 内收肌 MNC 毛细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两种不同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爱飞 王钧 +2 位作者 孟庆祥 孙丽华 贾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研究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2种不同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将152例次外周血造干细胞采集术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Auto PBSC程序和MNC程序,将2组采集后的干细胞(PBSC)各种数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组被采集... 目的研究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的2种不同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将152例次外周血造干细胞采集术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Auto PBSC程序和MNC程序,将2组采集后的干细胞(PBSC)各种数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组被采集者术后的外周血液指标变化。结果在获得PBSC中的单个核细胞(MNC)总数相当的情况下,Auto PBSC程序采集的产品体积少于MNC程序(P<0.05),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纯度提高(P<0.05),其中混有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数也少于后者(P<0.05)。采用Auto PBSC程序的供/患者,其外周血的Plt下降明显低于采用MNC程序者(P<0.05),但Auto PBSC程序采集所耗时间与总循环血量要高于MNC程序(P<0.01),MNC程序在短时间内大容量的干细胞采集上具有优势。结论 2种程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供/患者具体状况选择不同的采集方法,以达到最佳采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AUTO PBSC程序 MNC程序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仪AutoPBSC程序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愚 彭枫 +4 位作者 周麟 李梅 黄媚娟 何秋明 魏于全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575-576,共2页
目的 :分析AutoPBSC程序采集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血细胞分离仪AutoPBSC程序 (版本 6 1)采集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MNC ,对获得的细胞计数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采集的白细胞 (WBC)总数为... 目的 :分析AutoPBSC程序采集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血细胞分离仪AutoPBSC程序 (版本 6 1)采集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MNC ,对获得的细胞计数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采集的白细胞 (WBC)总数为 (39 5 4± 14 14 )× 10 9/L ,MNC占 (87 35± 8 10 ) % ,性别、体重不影响采集的效率 ;2 )采集的WBC总数和采集的MNC绝对值与采集前的WBC总数相关 (P <0 0 5 )。 3)PLT丢失除与采集前PLT值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C =0 82 5 ,P <0 0 0 1)外 ,也与采集的WBC总数相关 (P <0 0 5 )。结论 :血细胞分离仪SpectraAutoPBSC程序 (版本 6 1)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肿瘤患者以过继性免疫治疗为目的的外周血MNC的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C 采集 血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WBC 患者 总数 MNC 细胞计数 体重
下载PDF
两种不同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银晖 钟美佐 +2 位作者 陈方平 刘巍 徐雅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 探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两种不同程序对外周血细胞成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血细胞分离机中的单个核细胞 (MNC)和自动采集外周血干细胞 (Auto-PBSC)程序采集了 2 9例供、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结果 Auto -PBSC采集程序 ,其... 目的 探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两种不同程序对外周血细胞成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用血细胞分离机中的单个核细胞 (MNC)和自动采集外周血干细胞 (Auto-PBSC)程序采集了 2 9例供、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结果 Auto -PBSC采集程序 ,其外周血中的红细胞、血小板丢失明显低于MNC采集程序 ,对 2例供、受者ABO血型不合的患者未去除红细胞亦未出现溶血反应。结论 Auto -PBSC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被采集者红细胞、血小板的丢失 ,对供、受者ABO血型不合者一般不需去除造血干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PBSC程序 MNC程序 造血干细胞 采集
下载PDF
应用白细胞管路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笑难 刘卫 +1 位作者 潘淑敏 马晓楠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采用美国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比较Auto PBSC管路和白细胞管路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选择供者/患者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采46例64人次,AutoPBSC管路采集21例31人次,平均年龄(32.75±10.26)岁,白细胞管路采集2... 目的采用美国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比较Auto PBSC管路和白细胞管路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选择供者/患者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采46例64人次,AutoPBSC管路采集21例31人次,平均年龄(32.75±10.26)岁,白细胞管路采集25例33人次,平均年龄(31.47±14.21)岁;比较两组采集产品MNC、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采集产品体积、红细胞和血小板含量,无出血倾向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采集产品的MNC、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红细胞和血小板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NC白细胞管路组采集产品体积高于Auto PBSC管路组。64例供者采集后均无出血倾向,仅有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两组管路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无差异,采集产品需超低温冰冻保存者使用Auto PBSC管路组采集更为高效经济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管路 MNC 采集效率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诱导脑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及药物拮抗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储智勇 芮耀诚 +1 位作者 张蕾 马金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1α影响单核细胞(MNC)与体外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粘附、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药物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培养在胶原层上的内皮细胞单层,对粘附于内皮细胞单层上的MNC及胶原层中的MN...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1α影响单核细胞(MNC)与体外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粘附、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药物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培养在胶原层上的内皮细胞单层,对粘附于内皮细胞单层上的MNC及胶原层中的MNC计数,计算MNC粘附率及迁移率。结果IL-1α(500kU·L-1)可促进MNC与BCMEC的粘附与迁移,其促粘附与迁移作用具明显的时效关系。IL-1α促进粘附达最大效应时间为2h,粘附率达37.3%,较对照提高62.6%。IL-1α促迁移作用2h达到坪值,迁移率为17.4%,较对照提高141.7%。药物欧芹素乙(imperatorin,IMP)、已酮可可碱(pentoxifyline,PTX)对IL-1α引起的MNC与BCMEC的粘附与迁移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为1、10及100μmol·L-1时,其粘附抑制率分别为37.7%、42.0%、66.0%和38.3%、64.2%、87.0%;迁移抑制率分别为32.8%、66.4%、70.7%和38.8%、55.2%、74.1%。结论IMP与PTX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NC与IL-1α诱导的BCMEC的粘附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IL-1 已酮可可碱 MNC 欧芹素乙
下载PDF
AutoPBSC程序与MNC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钧 孟庆祥 +8 位作者 刘金玲 范爱飞 周宇 聂李平 孙丽华 张文丽 张红宇 姚志娟 郭乃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0-52,61,共4页
目的比较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系统的自动采集程序(AutoPBSC程序)与4.7版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采集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差异及对供者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对53例健康供者随机采用Auto P... 目的比较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系统的自动采集程序(AutoPBSC程序)与4.7版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采集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差异及对供者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对53例健康供者随机采用Auto PBSC程序和MNC程序进行了113例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其中采用AutoPBSC程序63例次,MNC程序50例次。分析比较2种程序采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体积、单个核细胞百分数及总数、CD34+细胞百分数及总数等指标,采集前后供者红细胞、血小板变化。结果 2种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体积、单个核细胞百分数、CD34+细胞百分数、CD34+细胞总数、采集袋中血小板及红细胞混入量、采集前后供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种程序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总数无显著性差异;血小板计数在应用MNC程序组呈下降趋势,较AutoPBSC程序更加明显(P〈0.01);1例地中海贫血供者应用Auto PBSC程序采集失败。结论 2种程序均可有效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与MNC程序比较AutoPBSC程序具有以下优势: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百分数提高、采集物体积减少有利于采集物的冻存、采集物中血小板数少对供者血小板影响小。地中海贫血供者需慎用Auto PBSC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 AutoPBSC程序 MNC程序
下载PDF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发展趋向——全球公司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树文 陈江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全球战略 全球公司 组织形态 MNC 发展趋势
下载PDF
AA和MDS患者骨髓CD_(34)^+细胞及G-CSFR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爱 许洪志 +1 位作者 刘新 王相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6-8,共3页
目的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MNC)的比率及其表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的表达率,以探讨二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例AA、22例MDS及12例非血液... 目的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MNC)的比率及其表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的表达率,以探讨二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例AA、22例MDS及12例非血液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占MNC的比率及其表面G-CSFR的表达率。结果AA组与对照组、AA组与MDS组、MDS-难治性贫血(RA)组与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组的骨髓MNC中CD3+4细胞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G-CSFR的表达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多数重型AA(SAA)患者(3/4)及很少慢性AA(CAA)患者(1/9)的骨髓MNC中CD3+4细胞比率小于0.1%。大多数G-CSFR表达率低(<14%)的MDS患者(7/9)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在G-CSFR表达率正常(14%~28.9%)的患者(1/6)很少见;G-CSFR表达率高(>28.9%)的患者(3/7)也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骨髓CD3+4细胞检测有助于判断AA患者病情及MDS患者的预后,亦可用于鉴别AA和M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CD34^+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AA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中性粒细胞减少 流式细胞术(FCM) 表达及 再生障碍性贫血 显著性差异 难治性贫血 原始细胞增多 表达率 单个核细胞 血液病患者 MNC 发病机制 细胞检测
下载PDF
基于Crown指标的国际研究前沿的评价——4个聚集水平上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开滨 姚艳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4-192,共9页
[目的/意义]探讨适合于研究前沿评价的指标,可以丰富研究前沿领域的研究内容,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Crown的两个指标CPP/FCSm指标和MNCS指标对国际SCI和SSCI的8个研究领域中的研究前沿在4个聚集水平上进行了探索评... [目的/意义]探讨适合于研究前沿评价的指标,可以丰富研究前沿领域的研究内容,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Crown的两个指标CPP/FCSm指标和MNCS指标对国际SCI和SSCI的8个研究领域中的研究前沿在4个聚集水平上进行了探索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总被引次数属于评价指标中相对较弱的指标,CPP/FCSm和MNCS这两个指标与CPT基准指标在4个聚集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证明了这两个指标在研究前沿的实际评价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效果。由此可以基于CPP/FCSm和MNCS指标针对目标领域的研究前沿在4个不同的水平上进行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 合作团体 CPP/FCSm指标 mncs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