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arameters of the Stellarator as a Neutron Source for a Subcritical Reactor
1
作者 Vasiliy Rudakov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4年第2期90-99,共10页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a stellarator-based neutron source designed for the nuclear reaction initiation in the blanket of hybrid reactor is studied. An analog of the Large Helical Device (LHD) stellarator desi...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a stellarator-based neutron source designed for the nuclear reaction initiation in the blanket of hybrid reactor is studied. An analog of the Large Helical Device (LHD) stellarator design, with linear dimensions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1.5 is taken for the magnetic system. Plasma parameters and the deuterium-tritium (DT) mixture fusion power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space-time numerical code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the neoclassical transport in the ambipolarity regime. Using the 10 MW plasma heating sources,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the DT fusion power of one-to-two tens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LLARATOR subcritical reactor ambipolar electric field neoclassical transport neutron source fusion power
下载PDF
Xenon poisoning calculation code for miniature neutronsource reactor (MNSR)
2
作者 KEGuo-Tu LIZhun-Ji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5-142,共8页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and based upon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MNSR, a revised point-reactor model was adopted to model MNSR’s xenon poisoning.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code, MNSRXPCC (Xenon...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and based upon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MNSR, a revised point-reactor model was adopted to model MNSR’s xenon poisoning. 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code, MNSRXPCC (Xenon Poisoning Calculation Code for MNSR),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by the Shanghai MNSR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源反应堆 氙中毒 计算机软件
下载PDF
A study of PFBR auxiliary neutron source strength activation and its variability with respect to the neutron spectrum and 123Sb capture cross section
3
作者 G.Pandikumar D.Sunil Kumar +4 位作者 M.M.Shanthi Bagchi Subhrojit A.John Arul D.Venkata Subramanian Rajeev Ranjan Prasad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14-122,共9页
In fast reactors, the inherent neutron source strength is often insufficient for monitoring the reactor start-up operation with ex-core detectors. To increase the subcritical neutron flux, an auxiliary neutron source ... In fast reactors, the inherent neutron source strength is often insufficient for monitoring the reactor start-up operation with ex-core detectors. To increase the subcritical neutron flux, an auxiliary neutron source subassembly(SSA) is generally used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In this study, the estimated neutron source strength and detector count rate of an antimony-beryllium-based SSA are obtained using the deterministic transport code DORT and Monte Carlo calculations. Because the antimony activation rate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its sensitivity to the capture cross section and neutron flux spectrum is studied. The reaction cross section sensitivity is studied by considering data from different evaluated nuclear data files.It is observed that, because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cross sections from different evaluated nuclear data files, the values of the saturation gamma(> 1.67 MeV) activity and neutron strength predicted by ORIGEN2 lie within ±2%.The obtained antimony activation rate and sensitivity to the neutron flux are partially validated by irradiating samples of antimony in the KAMINI reactor. The average onegroup capture cross sections of bare and cadmium-covered 123Sb samples obtained by the ratio method are 4.0 and 1.78 b,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 predicting the activated neutron source strength as a function of operating time and sensitivity to the neutron spectrum in the irradiation region are also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reactors neutron source Coremonitoring neutron and GAMMA transport Antimonyactivation Material deple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f displacement damage effects on bipolar transistors irradiated by spallation neutrons 被引量:3
4
作者 Yan Liu Wei Chen +5 位作者 Chaohui He Chunlei Su Chenhui Wang Xiaoming Jin Junlin Li Yuanyuan Xue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372-377,共6页
Displacement damage induced by neutron irradiation in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 is studied on bipolar transistors with lateral PNP, substrate PNP, and vertical NPN configurations, respectively. Comparison ... Displacement damage induced by neutron irradiation in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 is studied on bipolar transistors with lateral PNP, substrate PNP, and vertical NPN configurations, respectively.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n different type transistors is conducted based on displacement damage factor, and the differences are analyzed through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e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CSNS neutrons irradiation on the lateral PNP transistors is analyzed by the gate-controlled method, including the oxide charge accumulation, surface recombine velocity,and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ionizing dose in CSNS neutron radiation environment is negligible in this study. The displacement damage factors based on 1-MeV equivalent neutron flux of different transistors are consistent between Xi’an pulse reactor(XAPR) and CS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LACEMENT damag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 reactor neutrons BIPOLAR TRANSISTORS
下载PDF
用于反应堆启动的Am-Be中子源物理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帅 吴师其 +1 位作者 李满仓 周代杰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对采用合金法制备的Am-Be中子源辐照前中子源强能谱、伴生γ放射性等物理特性及其在堆内辐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其作为压水型核电反应堆启动中子源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合金法制作的单个Am-Be中子源(源... 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对采用合金法制备的Am-Be中子源辐照前中子源强能谱、伴生γ放射性等物理特性及其在堆内辐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其作为压水型核电反应堆启动中子源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合金法制作的单个Am-Be中子源(源活性区尺寸φ3.4 mm×236 mm,密度为4 g·cm^(-3))中子发射率可达3.34×10^(7)s^(-1),该源的源强虽低于核电厂反应堆常用的启动中子源,但多个Am-Be中子源叠加也可满足应用要求。Am-Be中子源在堆芯辐照过程中,由于产生的^(242)Cm等核素的影响,总中子源强高于其初始源强,保证其长期起到启动中子源作用。另外,Am-Be中子源具有较高的γ源强,在制造、运输与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辐射防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e中子源 反应堆启动 合金法
下载PDF
反应堆瞬发γ活化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唯 姚永刚 +5 位作者 肖才锦 赵梁 许小雨 李玉庆 李天富 陈东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5-697,共13页
瞬发γ活化成像技术(Prompt Gamma Activation Imaging,PGAI)是基于瞬发γ中子活化分析技术(Prompt Gamma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PGAA)的一种新型元素成像技术,具有PGAA非破坏性、高灵敏度的多元素分析特点,同时可研究大体积样... 瞬发γ活化成像技术(Prompt Gamma Activation Imaging,PGAI)是基于瞬发γ中子活化分析技术(Prompt Gamma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PGAA)的一种新型元素成像技术,具有PGAA非破坏性、高灵敏度的多元素分析特点,同时可研究大体积样品内元素含量的三维分布情况。与移动中子源(如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相比,反应堆中子源具有高通量的冷/热中子,因此,基于反应堆中子源的PGAI装置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PGAI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介绍了PGAI技术原理和测量方法、列举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PGAI装置及特点,并指出当前PGAI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其中,与中子层析成像(Neutron Tomography,NT)结合的PGAI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随着国内高通量中子反应堆的持续稳定运行以及PGAI装置的建立和技术发展,相信未来PGAI技术能在我国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和深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发γ活化成像 瞬发γ中子活化分析 中子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反应堆中子源
下载PDF
一个拟建的反应堆冷中子源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春明 代君龙 +1 位作者 沈文德 刘显坤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9-212,共4页
为促进中子散射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将在一座研究堆上建立一套中子散射实验装置。作为该实验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冷中子源主要包括氢回路系统和氦制冷系统,其中氢回路系统采用单相液氢慢化剂、垂直自然循环的技术模式,这种氢回... 为促进中子散射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将在一座研究堆上建立一套中子散射实验装置。作为该实验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冷中子源主要包括氢回路系统和氦制冷系统,其中氢回路系统采用单相液氢慢化剂、垂直自然循环的技术模式,这种氢回路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和安全特性。氦制冷系统提供的低温氦气在换热器中将冷中子源的全部热载荷带走。本文介绍了反应堆冷中子源的基本原理与布局,详细说明了其主要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冷中子源(CNS) 氢热虹吸回路
下载PDF
原型微堆低浓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义国 杜开文 +2 位作者 夏普 吴小波 彭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403-405,共3页
利用蒙特卡罗计算程序,对高浓铀为燃料的原型微堆的有效增殖因数、控制棒价值、上铍反射层价值以及辐照座内的中子注量率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将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相符。在原型微堆堆芯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堆芯燃... 利用蒙特卡罗计算程序,对高浓铀为燃料的原型微堆的有效增殖因数、控制棒价值、上铍反射层价值以及辐照座内的中子注量率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将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相符。在原型微堆堆芯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堆芯燃料元件芯体用富集度为12.5%UO2替换UAl和用锆包壳替换铝包壳,对堆芯燃料低浓化方案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方案的计算结果。并利用RELAP5程序计算了原型微堆低浓铀堆芯阶跃引入4.0mk反应性情况下反应堆的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微堆 低浓化 KEFF
下载PDF
反应堆中子源强计算程序开发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治龙 刘勇进 +3 位作者 万海霞 张京 李龙 邵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438-442,共5页
确定反应堆内的中子源强对反应堆物理启动、临界实验和无源启动等活动的安全非常重要。本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轻水反应堆停堆后堆内中子源的种类及来源,确定堆内中子源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自发裂变中子源、(α,n)中子源、初级中... 确定反应堆内的中子源强对反应堆物理启动、临界实验和无源启动等活动的安全非常重要。本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轻水反应堆停堆后堆内中子源的种类及来源,确定堆内中子源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自发裂变中子源、(α,n)中子源、初级中子源和次级中子源。对这4种中子源的计算方法、原理进行研究,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在计算模型中成功引入瞬跳近似和常源近似,提高了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可计算反应堆停堆后任意指定时刻堆内中子源强的程序包。通过例题计算表明,该程序对4种中子源的计算结果符合均很好,总中子源源强计算结果为5.60×106 s-1,计算误差为4%,该程序已经通过验证并投入实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中子源 自发裂变 锕系核素
下载PDF
中毒法测量微堆堆芯热中子绝对通量密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诚湛 胡志绮 +1 位作者 殷园 李德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7-102,共6页
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的反应性和中于通量密度有一定的关系。文章提出用氙中毒法测量微堆堆芯热中子绝对通量密度。对原理和测量条件进行了讨论。该方法新颖,比活化法简单,不需要外加设备,满足工程对精度的要求。
关键词 微堆 氙毒反应性 中子绝对通量 通量密度
下载PDF
中子活化法测定肿瘤小鼠脏器中的元素含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小琳 王珂 +5 位作者 袁玲 黄丽云 刘占红 张淑贞 高锦 周舒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03-507,共5页
用仪器中子活化法在微型反应堆上对小鼠的毛、脑、心肝、肾、肺、肌肉、肿瘤等8种组织中Br、Ca、Cl、Cu、I、K、Mg、Mn、Na、S和V等11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其中铜的分析利用65Cu(n,γ)66Cu反应,通过测... 用仪器中子活化法在微型反应堆上对小鼠的毛、脑、心肝、肾、肺、肌肉、肿瘤等8种组织中Br、Ca、Cl、Cu、I、K、Mg、Mn、Na、S和V等11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其中铜的分析利用65Cu(n,γ)66Cu反应,通过测定66Cu的1039.6keVγ射线强度进行定量。方法可靠性用NBS-1577(牛肝)、IAEA-H4(肌肉)、虾粉等标准物质核对,测定值与推荐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 中子活化分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低浓化微堆拓展应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征 孙志勇 王思广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对现有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微堆)采用低浓铀燃料并对引出热中子束装置进行了物理可行性研究,给出堆芯核特性参数,并对不同中子束装置的结构方案进行了分析,为微堆燃料元件低浓化并拓宽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结果。
关键词 低浓化微堆 拓展应用 可行性 中子注量率 低浓铀燃料 热中子束装置 结构
下载PDF
碘的微堆超热中子活化法测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珂 侯小琳 张永保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对碘的超热中子活化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利用该方法在微堆上测定了血液、食品及土壤中的碘含量,计算了该方法对全血及血清中碘的探测下限。
关键词 微型反应堆 超热中子活化法
下载PDF
改进的源倍增方法测量控制棒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史永谦 李义国 +3 位作者 鲁谨 洪景彦 吴小波 彭旦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5,共6页
该文给出了改进的源倍增方法测量控制棒价值的原理,在高富集度235 U燃料元件转换为低富集度235 U的微型中子源零功率反应堆上进行研究,实验测量微型中子源零功率反应堆中心控制棒的价值,与周期方法相比在2%内符合,但减少了测量时间。该... 该文给出了改进的源倍增方法测量控制棒价值的原理,在高富集度235 U燃料元件转换为低富集度235 U的微型中子源零功率反应堆上进行研究,实验测量微型中子源零功率反应堆中心控制棒的价值,与周期方法相比在2%内符合,但减少了测量时间。该方法为今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的次临界在线监督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源倍增方法 控制棒价值测量 低浓化的微型中子源零功率反应堆
下载PDF
微型堆辐照座内快中子通量谱的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小琳 王珂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85-390,共6页
用Al、Fe、In和Ni作探测片,用阈探测片活化法测定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微型堆内、外辐照孔道的快中子通量。用平均截面法求得内外辐照孔道的快中子与热中子通量比(Φf/Φth)分别为0.198和0.077。用有效阈能... 用Al、Fe、In和Ni作探测片,用阈探测片活化法测定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微型堆内、外辐照孔道的快中子通量。用平均截面法求得内外辐照孔道的快中子与热中子通量比(Φf/Φth)分别为0.198和0.077。用有效阈能法计算了不同能量区间的快中子通量。同时也对四个内辐照管之间及内、外辐照管内径向和轴向快中子通量的不均匀度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反应堆 快中子通量 中子活化阈 中子探测
下载PDF
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缓发中子有效份额的测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锋 史永谦 +2 位作者 朱庆福 张巍 李开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5-1448,共4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改进的源倍增法测量次临界系统的绝对反应性与跳源法测量的相对反应性相比获得缓发中子有效份额βeff的方法。用改进的源倍增法测量了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某次临界状态下的绝对反应性为-2.235×10-3。在相同的次... 本文提出了利用改进的源倍增法测量次临界系统的绝对反应性与跳源法测量的相对反应性相比获得缓发中子有效份额βeff的方法。用改进的源倍增法测量了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某次临界状态下的绝对反应性为-2.235×10-3。在相同的次临界状态下,用跳源法测量了以βeff为单位的反应性ρ/βeff为-0.291 5$,二者相比得到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的缓发中子有效份额为0.007 667。利用MCNP建模计算的结果为0.007 783,两者在2%内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发中子有效份额 改进的源倍增法 跳源法 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
下载PDF
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中子谱参数测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永保 王珂 傅红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7-451,共5页
以Au、Zr和Fe为活化探测器,采用裸探测器法测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的中子谱参数f、α、fF和φth。内辐照座的α、f和fF分别为-0.007±0.003、20.8±0.4、5.5±0.2。该方法对φth的测量结果与4πβ-γ符... 以Au、Zr和Fe为活化探测器,采用裸探测器法测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的中子谱参数f、α、fF和φth。内辐照座的α、f和fF分别为-0.007±0.003、20.8±0.4、5.5±0.2。该方法对φth的测量结果与4πβ-γ符合法的一致,相对偏差小于2%。与SLOWPOKE相比,微堆有较高的α、fF值。与已有测量数据的比较表明,微堆中子谱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稳定的,利用微堆作为中子源的k0法中子活化分析不需中子注量率监测器,且比较器一经照射和测量后,可用于其后较长时间内所有分析的计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探测器法 微型中子源反应堆 中子谱参数
下载PDF
微型反应堆低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义国 洪景彦 +4 位作者 吴小波 彭旦 郝倩 王梦娇 鲁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33-239,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9座微型反应堆(微堆),这些微堆均采用高浓铀为燃料。随着全球防止核扩散的形势要求,微堆低浓化工作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保持微堆功率和堆芯几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9座微型反应堆(微堆),这些微堆均采用高浓铀为燃料。随着全球防止核扩散的形势要求,微堆低浓化工作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保持微堆功率和堆芯几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原型微堆燃料从高浓铀向低浓铀转化的研究,针对堆芯设计、装卸料和实验技术,开展了物理计算、结构设计、安全分析和实验测量等工作,采用235 U富集度12.5%UO 2燃料替代235 U富集度约90%U-Al合金燃料,微堆低浓化后调试结果满足应用要求,并保持了很好的固有安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微堆 低浓化 调试 固有安全特性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装置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小玲 冯全科 +1 位作者 田健 于庆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2,64,共6页
对中国在建的核功率为60 MW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冷中子源系统的设计作了总体描述。该冷中子源采用液氢作为慢化剂,主要由两个分系统氢循环系统和氦制冷系统构成。氢循环系统中的冷包设计为带氦助冷通道的液氢层为月牙形的冷包。氢在连接... 对中国在建的核功率为60 MW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冷中子源系统的设计作了总体描述。该冷中子源采用液氢作为慢化剂,主要由两个分系统氢循环系统和氦制冷系统构成。氢循环系统中的冷包设计为带氦助冷通道的液氢层为月牙形的冷包。氢在连接冷包与氢氦换热器的单管内进行两相热虹吸循环。冷包材料和慢化剂氢的核发热通过氦制冷系统产生的冷氦带走,氦制冷系统采用带液氮预冷的逆布雷顿制冷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堆 冷中子源 冷包 氦制冷
下载PDF
微型中子源反应堆改进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海歌 郭诚湛 +4 位作者 孙慧斌 高永春 郑伍钦 高集金 王德亮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分析研究了使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延长单次运行时间的几种改进方案。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心控制棒与堆芯原有结构保持不变,不超过安全运行限值的情况下,在侧铍反射层外附加弧形补偿板,再添加适当当量的顶铍片后,中心控制棒与补偿板联动... 分析研究了使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延长单次运行时间的几种改进方案。研究与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心控制棒与堆芯原有结构保持不变,不超过安全运行限值的情况下,在侧铍反射层外附加弧形补偿板,再添加适当当量的顶铍片后,中心控制棒与补偿板联动,可使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一次连续运行时间大大提高,提高了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中子源反应堆 补偿板(棒) 运行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