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OF-808(Z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有机磷化合物的降解性能
1
作者 黄艳凤 焦克楠 +2 位作者 王晓荣 潘杰 万冬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决普通单金属MOFs材料几乎不能直接将双(4-硝基苯)磷酸酯(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对氨基苯酚(4-AP)的问题,通过油浴法制备出MOF-808(Zr)后,采用后修饰法将草酸钴负载于MOF-808(Zr)上,制备出Co/MOF-808(Zr)复合材料,并对所制材... 为了解决普通单金属MOFs材料几乎不能直接将双(4-硝基苯)磷酸酯(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对氨基苯酚(4-AP)的问题,通过油浴法制备出MOF-808(Zr)后,采用后修饰法将草酸钴负载于MOF-808(Zr)上,制备出Co/MOF-808(Zr)复合材料,并对所制材料进行XRD和TEM表征。结果表明:MOF-808(Zr)具有高晶体结构稳定性,Co/MOF-808(Zr)的粒径在25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Co/MOF-808(Zr)通过级联反应成功将有机磷神经毒剂模拟物BNPP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4-AP,而非一般的毒性较高的降解产物对硝基苯酚(4-NP)。其最佳级联降解反应条件为:温度45℃,Co/MOF-808(Zr)剂量为2 mg/mL,底物BNPP为0.6 mmol/L,硼氢化钠0.06 mmol/L。实践得出,Co/MOF-808(Zr)在将有机磷化合物直接降解为毒性更低的4-AP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f-808(zr) 级联反应 水解BNPP 氢化4-NP 有机磷化合物 降解
下载PDF
MOF-808@ANFs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CEES的催化降解
2
作者 石磊 刘红岩 +2 位作者 姜楠 宋俊 庄旭品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4,共7页
为实现对芥子气模拟物去污,开发柔性防护织物。利用磷酸处理对芳纶纳米纤维(ANFs)表面改性,利用水热法实现MOF-808在ANFs表面的原位生长,利用冰模板技术制备MOF-808@ANF气凝胶材料,研究MOF-808的负载量对其结构和对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 为实现对芥子气模拟物去污,开发柔性防护织物。利用磷酸处理对芳纶纳米纤维(ANFs)表面改性,利用水热法实现MOF-808在ANFs表面的原位生长,利用冰模板技术制备MOF-808@ANF气凝胶材料,研究MOF-808的负载量对其结构和对芥子气模拟物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F-808负载量可达125.56%,比表面可达408.267 m^(2)/g,MOF-808@ANF气凝胶对CEES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24 h内降解率可达到90.97%,半衰期为30.11 min;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808 芳纶纳米纤维 气凝胶 芥子气
下载PDF
MOF-808改性材料吸附脱除塑料油品中的有机氯化物
3
作者 姬娅茹 李瑞丽 +1 位作者 翟永怡 张世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9,共8页
根据MOF-808材料的优良吸附性能,研究其对塑料裂解油中的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效果。首先制备了MOF-808材料,然后采用水热合成法掺杂Fe制备了不同掺杂比的Zr∶Fe(x∶y)@MOF-808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选取塑料裂解油中典型的4种有机氯化物配置成... 根据MOF-808材料的优良吸附性能,研究其对塑料裂解油中的有机氯化物的脱除效果。首先制备了MOF-808材料,然后采用水热合成法掺杂Fe制备了不同掺杂比的Zr∶Fe(x∶y)@MOF-808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选取塑料裂解油中典型的4种有机氯化物配置成模型油,以模型油中有机氯化物的脱除率作为依据,确定最佳x∶y=1∶0.67;探究了其吸附脱氯实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再生重复使用性能,并考察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Zr∶Fe(1∶0.67)@MOF-808吸附材料的结构及稳定性良好;在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2 h、剂油比为1∶40时,对模型油中氯化物的脱除率高达97.66%;吸附剂重复使用6次后脱氯率仍在85%以上;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是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裂解油 氯化物 吸附脱氯 mof-808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氨基酸修饰的MOF-808催化降解神经毒剂的模拟酶性质研究
4
作者 刘克清 崔燕 +4 位作者 于琼 陈立坤 郑永超 乔智威 郑禾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625,共10页
通过后合成修饰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氨基酸(amino acid,AA)接枝的MOF-808-AA催化剂,研究了孔结构和孔道微环境对神经毒剂模拟剂催化性能的影响,探索了MOF-808和MOF-808-AA的模拟酶性质。结果表明:氨基酸修饰造成MOF-808的孔结构和孔道... 通过后合成修饰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氨基酸(amino acid,AA)接枝的MOF-808-AA催化剂,研究了孔结构和孔道微环境对神经毒剂模拟剂催化性能的影响,探索了MOF-808和MOF-808-AA的模拟酶性质。结果表明:氨基酸修饰造成MOF-808的孔结构和孔道微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催化剂对模拟剂的催化性能。其中,氨基酸侧链提供的氢键以及疏水作用使得MOF-808-AA对模拟剂的亲和力有所提升;氨基酸接枝后,MOF-808原始结构中的活性金属位点数量减少造成了降解速率的降低;氨基酸侧链官能团的酸碱性会导致孔道微环境差异,当侧链为氨基等碱性官能团时,催化效率明显提高,而当侧链为羧基时,催化效率则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808 氨基酸 后合成修饰 神经毒剂模拟剂
下载PDF
MOF-801(Zr)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5
作者 黄秋雯 施桂英 +1 位作者 蔡佳萍 张燕辉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7,共5页
以四氯化锆、富马酸和甲酸为原料,采用室温湿化学法合成MOF-801(Zr)材料。利用XRD、TEM、SEM、FT-IR、XPS、BET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从吸附剂用量、共存阴离子和pH等方面探究材料对氟离子和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吸附氟离... 以四氯化锆、富马酸和甲酸为原料,采用室温湿化学法合成MOF-801(Zr)材料。利用XRD、TEM、SEM、FT-IR、XPS、BET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从吸附剂用量、共存阴离子和pH等方面探究材料对氟离子和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吸附氟离子,通过增加吸附剂的投加量可以提高其去除率;对于Cr(Ⅵ),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对Cr(Ⅵ)的去除率逐渐提升并趋于稳定;溶液中SO_(4)^(2-)、NO_(3)^(-)、Cl^(-)等离子的存在对氟离子和Cr(Ⅵ)的去除影响较小,且pH为3~10时对氟离子和Cr(Ⅵ)的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801(zr) 氟离子 Cr(Ⅵ) 共存阴离子
下载PDF
MOF-808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铀离子的去除研究
6
作者 王海柘 赵华 韩世同 《防化研究》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含铀废水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危害。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隙和丰富的吸附位点,在水体中铀等离子的去除方面前景广阔。本文合成了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 含铀废水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危害。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隙和丰富的吸附位点,在水体中铀等离子的去除方面前景广阔。本文合成了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808,并用于去除水体中的铀离子;研究了MOF-808用量、初始铀离子浓度、pH和温度等条件对MOF-808吸附铀离子的影响,发现MOF-808吸附铀离子是一个符合Langmuir模型的自发过程;确定在pH=6时,12 h后MOF-808对铀离子的吸附量可达742 mg/g,是目前报道的吸附铀离子的最佳MOF材料之一;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MOF-808进行表征,发现MOF-808对铀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是由于铀离子与MOF-808上的Zr-O-C等基团间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离子 金属有机骨架 mof-808 吸附
下载PDF
MOF-808/Bi_(2)MoO_(6)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晓燕 陈飘 +3 位作者 赵莹鑫 李雄建 杨水金 杨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5-814,共10页
采用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制备出了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和钼酸铋的复合材料MOF-808/Bi_(2)MoO_(6)。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_(2)吸附-脱附测试和电化学... 采用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制备出了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和钼酸铋的复合材料MOF-808/Bi_(2)MoO_(6)。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_(2)吸附-脱附测试和电化学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光学性质以及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效率进行了分析。与纯Bi_(2)MoO_(6)和MOF-808相比,0.5%-MOF-808/Bi_(2)MoO_(6)复合材料展示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射120 min时对抗生素环丙沙星(CIP)的降解率达89.7%。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了·O_(2)^(-)是主要活性物种,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808 Bi_(2)MoO_(6) 光催化性能 环丙沙星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808(Zr)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银龙 郑双 +1 位作者 林真真 张富民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60-61,共2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用微波辐射晶化法合成Zr_6O_4(BTC)_2(HCOO)_6(MOF-808(Zr))纳米颗粒。并通过XRD、N_2吸脱附、FT-IR和SEM等表征技术进行了系统地表征。表征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成功地合成出MOF-808(Zr)。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808(zr) 微波辐射晶化法
下载PDF
CaCl_(2)@MOF‑808原位复合成型颗粒的制备及其集水性能
9
作者 亢紫亮 张佳敏 +4 位作者 安虹 刘小华 陈杨 李晋平 李立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3-2140,共8页
将吸湿盐与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结合,采用原位改性成型方法快速制备吸湿盐负载的CaCl_(2)@MOF-808复合成型颗粒。基于MOF-808的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CaCl_(2)可分散在MOF-808的孔道内,水分子在丰富孔隙环境和吸湿盐的共同作用下被吸... 将吸湿盐与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结合,采用原位改性成型方法快速制备吸湿盐负载的CaCl_(2)@MOF-808复合成型颗粒。基于MOF-808的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CaCl_(2)可分散在MOF-808的孔道内,水分子在丰富孔隙环境和吸湿盐的共同作用下被吸附,提升了该成型颗粒在低压下的集水能力。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吸水测试等表征技术观察成型颗粒的物相及性能,结果表明CaCl_(2)@MOF-808成型吸附剂机械强度达25 N,满足应用的抗压水平,同时在25℃和相对湿度(RH)30%下其吸水率达到最大值0.43 g·g^(-1),是原始MOF-808的5倍,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_(2) mof-808 原位复合 集水
下载PDF
开放体系中动态溶剂热法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808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平 周从胜 +4 位作者 任忠飞 林齐 周瑜 顾敬 单玉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易于调变的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晶化釜溶剂热法产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常压开放体系,在动态条件下实现了MOF-8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易于调变的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环境,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晶化釜溶剂热法产率低、能耗高,难以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采用常压开放体系,在动态条件下实现了MOF-808的高效合成。详细考察了不同合成温度及合成时间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吸脱附及热重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晶度、形貌、孔道结构及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30℃,5h的条件下即可合成得到尺度均一、结构规整的高结晶度MOF-808。得到的MOFs材料具有超过1000m^(2)/g的比表面积和超过0.50cm^(2)/g的孔体积,且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该方法突破了晶化釜产量的限制,大大缩短了MOF材料的合成时间,提高了合成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mof-808 溶剂热法 开放体系 纳米晶
下载PDF
MOF-808@PAN吸附剂去除水中抗生素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浩天 刘旺 +2 位作者 付茂 王栋 董应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7,共9页
吸附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的技术.但是,传统的吸附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回收困难等问题.选择MOF-808材料作为吸附主体,聚丙烯腈(PAN)作为载体,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MOF-808@PAN吸附剂.四环素溶液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吸附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的技术.但是,传统的吸附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回收困难等问题.选择MOF-808材料作为吸附主体,聚丙烯腈(PAN)作为载体,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MOF-808@PAN吸附剂.四环素溶液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MOF-808和PAN质量比优化为2.5∶1时,吸附剂对四环素的吸附效率超过90%,并具有112.2 mg/g的最大吸附容量.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模型.此外,该吸附剂在宽泛的pH范围以及高浓度的四环素溶液中均表现良好.首次将MOF-808材料用于水中抗生素的吸附去除,可为其他粉末吸附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抗生素 吸附分离 金属有机框架(MOF) mof-808
下载PDF
磷钨酸负载锆基金属有机骨架PTA@MOF-808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诗 蔡阳 +1 位作者 李长平 李雪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2-1731,共10页
利用原位合成法将磷钨酸(PTA)负载于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以及热重(TG)等表征证实了PTA@MOF-808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通过制备的PTA@MOF-808吸附剂在模型油中... 利用原位合成法将磷钨酸(PTA)负载于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氮气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以及热重(TG)等表征证实了PTA@MOF-808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通过制备的PTA@MOF-808吸附剂在模型油中对苯并噻吩(BT)的静态吸附脱硫实验,考察了PTA负载量、温度、油剂比、模型油硫含量以及不同有机硫对复合材料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TA的引入致使MOF-808对正辛烷中BT的吸附量提高了约2倍。PTA@MOF-808吸附速率快、在300 s时基本吸附完全,并且其第6次循环使用吸附BT的吸附量为首次吸附量的86%。最后,通过PTA@MOF-808对BT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包含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脱硫 磷钨酸 mof-808 复合材料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808-X as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direct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from CO_2 and methanol 被引量:14
13
作者 Keng Xuan Yanfeng Pu +3 位作者 Feng Li Jing Luo Ning Zhao Fukui Xiao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3-566,M0004,共15页
A serie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808-X(6-connected)were synthesized by regulating the ZrOCl2·8H2O/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BTC)molar ratio(X)and tested for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 A serie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808-X(6-connected)were synthesized by regulating the ZrOCl2·8H2O/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BTC)molar ratio(X)and tested for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DMC)from CO2 and CH3OH with 1,1,1-trimethoxymethane(TMM)as a dehydrating agent.The effect of the ZrOCl2·8H2O/BTC molar ratio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OF-808-X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a proper ZrOCl2·8H2O/BTC molar ratio during MOF-808-X synthesis was fairly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redundant BTC or zirconium clusters trapped in the micropores of MOF-808-X.MOF-808-4,with almost no redundant BTC or zirconium clusters trapped in the micropores,exhibited the largest surface area,micropore size,and the number of acidic-basic sites,and consequently showed the best activity among all MOF-808-X,with the highest DMC yield of 21.5% under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Moreover,benefiting from the larger micropore size,MOF-808-4 outperformed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UiO-66-24(12-connected),which had even more acidic-basic sites and larger surface area than MOF-808-4,mainly because the larger micropore size of MOF-808-4 provided higher accessibility for the reactant to the active sites located in the micropores.Furthermore,a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over MOF-808-4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 situ FT-IR result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eaction parameters on DMC formation and the reusability of MOF-808-X were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808 Micropore size Carbon dioxide utilization Dimethyl carbonate
下载PDF
Revealing structure correlation between ionic liquid an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atrix
14
作者 Ligang Xu Wenda Zhang +8 位作者 Chenjie Lou Chenxu Geng Yuxiu Sun Jie Liu Yongchao Shi Huajie Luo Jipeng Fu Haiyan Zheng Mingxue Tang 《Magnetic Resonance Letters》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Solid-state batteries are rising rapidly in response to the fast-increasing energy demand.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 loaded with ionic liquid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 owing to its goo... Solid-state batteries are rising rapidly in response to the fast-increasing energy demand.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 loaded with ionic liquid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solid-state batteries owing to its good interfacial compatibility and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MOF-808 is selected to be filled with Li-contained ionic liquid for structure and ion dynamics investigation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nd X-ray diffraction.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introduced ionic liquid would partially soften the matrix of MOF-808 and thus yield amorphous phase. By selective isotope replacement under cycling symmetric ^(6)Li metal cell, Li^(+)ion is observed to mainly go cross ionic liquid in the open channel of matrix under potential pol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olid-state batteries mof-808 Ionic liquid Local struc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