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临近视角下的安徽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1
作者 邹中华 胡伟 汪凯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103-110,共8页
高新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Moran指数对2021年度安徽省20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空间相... 高新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Moran指数对2021年度安徽省20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1)安徽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均衡,呈现“中间高两边低”和“东强西弱”的空间差异,“单极化”特征明显;(2)不同高新区的发展驱动要素各不相同,在创新创业活跃度、开放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各有侧重;(3)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新区的特征,总结出高质量发展从初级向高级的上升路径。基于此,以地理临近视角提出发挥合肥都市圈的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区域间创新要素流动、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模式等促进安徽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高质量发展 主成分分析 MORAN指数
下载PDF
中国生猪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
2
作者 郭郡郡 刘玉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8-143,共6页
文章基于2000—2020年省级生猪生产数据,采用时序比较法、Moran’s I、Dagum基尼系数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时空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网络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生猪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我国... 文章基于2000—2020年省级生猪生产数据,采用时序比较法、Moran’s I、Dagum基尼系数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时空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网络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生猪生产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我国整体生猪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不同区域的生猪生产及其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省域生猪生产呈现相似类型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考察期内省域生猪生产的整体差异在小幅扩大后趋于平稳,生猪生产的空间非均衡性更多体现为区域间生猪生产的差异;“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东”是我国最主要的生猪生产“走廊”,“走廊”上及其周边省份一直在生猪生产空间网络中居于重要节点位置,且随着“走廊”逐渐向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拓展,沿线省份在生猪生产空间网络中的中介作用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生产 猪肉产量 Moran’s I Dagum基尼系数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碳排放空间演化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杜鹏 董文姗 周东旭 《现代农业》 2024年第3期14-23,共10页
全面探索农业生产碳排放空间演化对制定合理的农业减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山东省2000—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数据,估算山东省16个地区的农业碳排放量和强度,进一步研究山东省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和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和动态演变。... 全面探索农业生产碳排放空间演化对制定合理的农业减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山东省2000—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数据,估算山东省16个地区的农业碳排放量和强度,进一步研究山东省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和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和动态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各地区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倒U形变化趋势,表现出“上升—平稳波动—下降”的演化趋势;(2)各地区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呈现“平稳波动—持续下降”趋势,至2020年达到最低值;(3)在过去的20年中,山东省碳排放高强度和中高强度地区不断向中强度和低强度演化,2020年所有地区均降为中强度及以下;(4)山东省16个地区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Moran’s I指数呈N形波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对此,深入剖析山东省农业碳排放空间演化趋势,提出碳减排对策,以期为山东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空间分布特征 碳排放强度 Moran’s I指数
下载PDF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时空差异及集聚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潇潇 李占风 郭本初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基于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五个子系统构建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分析了2008—2017年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及集聚特征。结果显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发展态势是逐渐向好... 基于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五个子系统构建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分析了2008—2017年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及集聚特征。结果显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发展态势是逐渐向好的,但其增幅差异大,大部分省份的增长率处于20%~30%,增幅最高的为湖北省;五个子系统的建设水平,基于省域视角10年间变动过程有所起伏,但总趋势向好。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除了资源环境方面外,其他四个子系统建设水平显著优于中、西部地区;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全局空间相关性,其空间效应显著,且其空间效应很大部分取决于8个局部地区的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COV-AHP法 Moran’s I指数
下载PDF
基于水体型生态指数的无锡市城区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寅桥 李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6-1490,共15页
水体是构成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城市生态质量评价方法通常掩膜了水体区域,忽略了水对生态质量的影响。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提供的2013、2015、2017、2019、2021年的Landsat8-OLI影像数据,利用信息熵权重法耦合水体丰... 水体是构成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城市生态质量评价方法通常掩膜了水体区域,忽略了水对生态质量的影响。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提供的2013、2015、2017、2019、2021年的Landsat8-OLI影像数据,利用信息熵权重法耦合水体丰度(SPWI)、比率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潜热指数(NDLI)、干度(NDSI)、热度(LST)构建水体型生态指数(WBEI),对江苏省无锡市城区2013-2021年生态质量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并利用Moran指数计算无锡市城区生态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WBEI融合了水体对生态指数的影响,弥补了传统方法无法反映水体区域生态质量的不足,能更好地反映包含水体区域在内的城市生态质量;(2)2013-2021年,无锡市城区平均WBEI分别为0.4808、0.4416、0.5068、0.4471、0.4682,城区生态质量呈波动变化,总体呈小幅下降的趋势;(3)无锡市城区生态质量极好等级的面积减少67.5251km^(2),良好与一般等级增加76.8633km^(2),生态质量等级变好区域的面积大于变差区域的面积,变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侧锡山区城乡交界处及南侧滨湖区太湖周边地区,变差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梁溪区与新吴区;(4)五个年度的全局莫兰指数分别为0.6820、0.7002、0.6367、0.7007、0.6886,生态质量的空间聚类明显,且以高-高、低-低的聚类类型为主。说明无锡市城区内各区域之间的生态质量差异显著,同类空间聚集,主要表现为高质量区域之间相互聚集,低质量区域之间相互聚集,生态质量具有高度空间自相关性。本文基于WBEI实现水体型城市无锡城区的生态质量的快速检测,可为同类城市生态保护与环境监测提供方法借鉴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型生态指数(WBEI) 莫兰指数(Moran指数) 生态质量 无锡市城区
下载PDF
一类d-维齐次Moran集的分形维数
6
作者 蔡畅 梁爽 李彦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518,共8页
该文研究了一类特殊的d-维齐次Moran集:{m_(k)^(d)}型齐次Moran集,利用质量分布原理、乘积集的分形维数不等式以及关于一维齐次Moran集上盒维数的重要引理,结合{m_(k)^(d)}型齐次Moran集的自身结构,得到了{m_(k)^(d)}型齐次Moran集在特... 该文研究了一类特殊的d-维齐次Moran集:{m_(k)^(d)}型齐次Moran集,利用质量分布原理、乘积集的分形维数不等式以及关于一维齐次Moran集上盒维数的重要引理,结合{m_(k)^(d)}型齐次Moran集的自身结构,得到了{m_(k)^(d)}型齐次Moran集在特定条件下的Hausdorff维数与上盒维数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次MORAN集 {m_(k)^(d)}型齐次Moran集 HAUSDORFF维数 上盒维数
下载PDF
一类高维齐次Moran集的Hausdorff维数与上盒维数
7
作者 安成帅 李俊 李彦哲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5,共10页
本文构造一类特殊的高维齐次Moran集:{m^(d)_(k)}型齐次Moran集,并得到了满足一定条件的这类集合的Hausdorff维数与上盒维数的表达式.
关键词 {m^(d)_(k)}型齐次Moran集 HAUSDORFF维数 上盒维数
下载PDF
一类平面Moran测度的谱性研究
8
作者 廖暑芃 廖冬妮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谱测度的研究是经典傅里叶分析在一般测度上的推广,它对分形几何、调和分析和小波分析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研究由扩张整矩阵序列和四元标准数字集序列生成的一类平面Moran测度的谱性.通过研究测度的傅里叶变换的零点与正... 谱测度的研究是经典傅里叶分析在一般测度上的推广,它对分形几何、调和分析和小波分析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研究由扩张整矩阵序列和四元标准数字集序列生成的一类平面Moran测度的谱性.通过研究测度的傅里叶变换的零点与正交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刻画该Moran测度的谱结构.最后,给出该Moran测度成为谱测度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测度 MORAN测度 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时空演变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鸿 李松 周艳萍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0-101,共12页
针对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从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变与区域差异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数字基础保障、数字核心产业、数字化效率提升、数字化创新潜力及绿色低碳效应5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黄河流域9个省区2014—202... 针对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从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变与区域差异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数字基础保障、数字核心产业、数字化效率提升、数字化创新潜力及绿色低碳效应5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黄河流域9个省区2014—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精准测度,利用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及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高、中游次、上游低的格局。随时间推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显著,区域间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区域差异总体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上游地区的两极分化现象尤为突出,且区域间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熵权法 Kernel密度估计 Moran’s I指数 Dagum基尼系数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福建省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10
作者 赵晴晴 唐江桥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439-444,共6页
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2012—2021年福建省招、拍、挂出让的住宅用地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福建省住宅地价的空间离散特征平稳,呈现中东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2)城市间地价差异整体缩小,并呈现出相似... 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2012—2021年福建省招、拍、挂出让的住宅用地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福建省住宅地价的空间离散特征平稳,呈现中东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2)城市间地价差异整体缩小,并呈现出相似变动和关联特征;3)年末常住人口规模对住宅地价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市道路面积、人口密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客运周转量等都对邻近地区住宅地价有正向溢出效应。福建省住宅地价驱动因素较多,为实现土地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因城施策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多城联动制定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是一条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地价 Moran’s I指数 空间计量模型 时空演变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多变量空间自相关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张策 吕王勇 +1 位作者 张萍 宋家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818-829,共12页
针对传统空间Moran’s I只适用于分析单一变量的局限性,提出基于Moran’s I的多变量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理论.首先,借助传统空间Moran’s I的向量定义,推导出适用于分析多变量空间自相关性的Moran’s I矩阵,并通过蒙特卡洛法模拟研究Moran... 针对传统空间Moran’s I只适用于分析单一变量的局限性,提出基于Moran’s I的多变量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理论.首先,借助传统空间Moran’s I的向量定义,推导出适用于分析多变量空间自相关性的Moran’s I矩阵,并通过蒙特卡洛法模拟研究Moran’s I矩阵中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样本量较小时,只有非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服从正态分布,在样本量较大时,任一元素都服从正态分布.基于上述分布结论,可对Moran’s I矩阵中元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其次,当空间权重矩阵为正定矩阵时,证明Moran’s I矩阵服从Wishart分布.然后,根据Moran’s I矩阵的代数意义提出适用于多变量空间自相关理论的若干综合评价指标.最后,结合多维空气污染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Moran’s I Moran’s I矩阵 蒙特卡洛模拟 正态分布 WISHART分布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国“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及动态演进
12
作者 李婵娟 王莹婕 吕优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0-96,共7页
文章基于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从内循环、外循环、内外一体化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我国“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Markov链转移矩阵和Moran’s I揭示“双循环”新格局... 文章基于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从内循环、外循环、内外一体化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我国“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Markov链转移矩阵和Moran’s I揭示“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趋势以及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水平和三个子系统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最为突出“;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有所减小,且内外一体化水平极化现象较明显“;双循环”新格局发展水平具有“俱乐部趋同”的特征以及一定程度的“马太效应”,且具有鲜明的空间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MARKOV链 Moran’s I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水平测算、演变格局与收敛规律
13
作者 庄定鹏 廖东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2,共10页
本文从新劳动者、新生产资料和新劳动对象3个维度,共25个子指标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 本文从新劳动者、新生产资料和新劳动对象3个维度,共25个子指标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运用AHP-熵值法-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Moran’s I指数和收敛模型对我国及三大地区新质生产力演变格局和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各个地区不断提升,尤其是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和中、西部地区。而从区域差异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在各地区不断扩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在空间演变方面,各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具有空间集聚特性,但集聚效应在逐年减弱。在收敛性方面,全国和三大地区新质生产力并未表现出σ收敛,但存在β收敛,其中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组合赋权法 Kernel密度估计 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 Moran’s I指数 时空演变 空间集聚 收敛性
下载PDF
基于公交可达性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异研究
14
作者 徐学娴 彭玉玲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基于武汉市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POI数据、居住小区数据、公交站点数据以及道路网络矢量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的网络分析方法计算公共文化设施可达性,借助Geo Da平台,通过Moran′s I指数探究公共文化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 基于武汉市主城区公共文化设施POI数据、居住小区数据、公交站点数据以及道路网络矢量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的网络分析方法计算公共文化设施可达性,借助Geo Da平台,通过Moran′s I指数探究公共文化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居住小区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公交配给和服务能力均较好,公交出行十分便捷;公共文化设施可达性整体较好,其空间特征为圈层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均等化水平较高,可达性空间分布由中心高值集聚区逐渐向四周低值集聚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设施 可达性 空间分异 Moran′s I指数
下载PDF
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15
作者 祝思进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3期4370-4382,共13页
本文从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综合数字化程度以及产业数字化基础5个维度选取24个相关指标来构建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份(市、区)的面板数据,结合熵权法确定权重以及测度我国... 本文从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综合数字化程度以及产业数字化基础5个维度选取24个相关指标来构建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份(市、区)的面板数据,结合熵权法确定权重以及测度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分别通过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法以及Moran’s I指数法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区差距明显;空间上,东部整体发展水平远高于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四大地理分区尽管总体差异基本保持不变,但差距依然显著。在影响总体差异的因素中,区域间差异起到了主要作用,而超变密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区域间有正向的空间相关性,东部部分地区省份(市、区)呈现“高高”集聚,其他地区基本表现为“低低”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 Moran’s I指数 发展态势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河南省新能源出租汽车推广应用:空间特征和主要驱动因素
16
作者 彭晨 赵春筝 +1 位作者 赵亚军 黄小雅 《信息产业报道》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为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河南省政府积极响应,全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本文以出租汽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南省新能源出租汽车推广应用的空间特征以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各地新能源出租汽车... 为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策略,河南省政府积极响应,全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本文以出租汽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南省新能源出租汽车推广应用的空间特征以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各地新能源出租汽车呈现负空间相关性,私人载客汽车拥有量、生产总值、补贴政策制定、常驻居民人口是新能源出租汽车的推广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指数 空间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GSM-R系统欧洲标准简介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翔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本文介绍了GSM-R系统在欧洲的发展历史,对以EIRENE和MORANE为基础的GSM-R欧洲标准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GSM-R 欧洲标准 EIRENE morane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 被引量:19
18
作者 许雄 钟燕飞 +1 位作者 张良培 李平湘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1,共5页
亚像元定位技术是一种获取地物在混合像元中分布信息的有效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自相关函数的遥感影像BP神经网络亚像元定位方法,与传统的BP神经网路亚像元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函数Moran’sI在亚像素级上对定位结果进... 亚像元定位技术是一种获取地物在混合像元中分布信息的有效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自相关函数的遥感影像BP神经网络亚像元定位方法,与传统的BP神经网路亚像元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函数Moran’sI在亚像素级上对定位结果进行约束,其结果更符合空间相关性假设理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亚像元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亚像元定位 BP 自相关 Moran’s I
下载PDF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与产业布局的空间关联性——基于Moran指数的解释 被引量:62
19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于斌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0-102,共13页
本文在对地区差距进行产业分解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08年间我国31省区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且... 本文在对地区差距进行产业分解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08年间我国31省区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集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且在极化区域内通过集聚的路径依赖与累积循环机制,影响地区差距的演变。尽管以上海为中心形成的强强集聚区产生了正向增长极效应,但这不足以短期内完全打破两极化发展的分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考虑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事实与趋势,发现服务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日益强化并可能成长为主导因素。因此,从长远发展看,要缩小地区差距,应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三大增长极的辐射效应;同时,应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优化投资环境,培育强势产业,积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MORAN指数 集聚效应 辐射效应
下载PDF
长白山次生林树种空间分布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44
20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夏富才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共8页
分析次生林群落中12个树种的空间格局,阐述树木种群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多数环境因子和树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即存在空间聚集性结构;2)空间变异分割表明,环境因子主要制约幼树和小树的空间分布,而对大... 分析次生林群落中12个树种的空间格局,阐述树木种群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多数环境因子和树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即存在空间聚集性结构;2)空间变异分割表明,环境因子主要制约幼树和小树的空间分布,而对大树影响较小;3)土壤水分和土壤pH值对树种分布影响较大,土壤营养(全氮、全磷和全钾)作用相对较小,土壤有机质、叶面积指数和光量子密度与树种空间变异之间无显著关系;4)在已知种群空间变异中,环境因子(包括环境变量单独解释部分、环境变量与空间变量交互作用部分)解释能力较低,而纯粹的空间变量(即空间变量单独解释部分)对种群空间变异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说明一些未知的独立于环境因子的空间过程在树木种群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Moran’s 变异分割 环境解释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