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TOmed功能训练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景森 刘小亚 盛志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MOTOmed功能训练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OTOmed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MOTOmed功能训练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OTOmed功能训练,两组均持续训练12周。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训练后屈曲度、屈伸弧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功能训练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膝关节僵硬 康复训练 motomed功能训练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恢复效果
下载PDF
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康复锻炼积极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雪 王佳耀 闫小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接收的92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探究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接收的92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结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举动、动作标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放弃举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握力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可提高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积极性,增强姿势控制力、握力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 穴位按摩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肢体功能 康复锻炼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王斌 高松年 +1 位作者 刘巧云 董新春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精细化康复训练。根据脑梗死患者(卧床患者、可坐立患者、借助辅具可站立患者和无辅具可挺直站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关节训练、身体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5 d/周,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被动运动模式、有助力运动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的上肢/下肢运动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变化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WHOQOL-BREF评分、MAC和ACA血流速度、血清NGF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WHOQOL-BREF评分、MAC和ACA血流速度、血清NGF和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 精细化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PNF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立伟 刘辉 何兵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平衡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82例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接受TKA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平衡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82例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接受TKA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PNF技术,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平衡功能、膝关节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稳定性评分均较高(P<0.05);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el-Meyer评分法(FMA)评分均较高(P<0.05);活动限制、躯体功能、社会角色、精神、个性、健康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TKA患者术后实施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联合PNF技术能够改善患者平衡能力,增强其膝关节以及下肢等功能,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 平衡功能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步态研究
5
作者 李娜 梁雪琴 +2 位作者 潘芳芳 段亚男 张香玉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88-293,共6页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伸肌协同偏瘫步态的运动学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组(对...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伸肌协同偏瘫步态的运动学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组(对照组)以及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组(试验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辅以MOTOmed智能系统训练,包括利用MOTOmed智能系统的下肢环转运动训练和主动模式进行抗阻力训练。试验组增加减重步态训练,减小重量从体质量的30%开始,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酌量减少至体质量15%水平,或完全负重,平板运行速度为0.2~1.0 m/s。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康复评估,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Holden步行功能评定、偏瘫步态分析评价量表、下肢运动功能评估(FMA-LE)及平衡功能评估(BBS),比较2组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偏瘫步态分析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后Barthel指数评定提高(P<0.05),患侧支撑期百分比、步速、步频和步长增大(P>0.05),双支撑期百分比减少(P<0.05),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改善(P<0.05),FMA-LE和BBS评分增加(P<0.05)。结论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伸肌协同偏瘫患者的步态及步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脑卒中 减重步态训练 下肢功能 motomed智能训练
下载PDF
针刺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安然 王婷 +1 位作者 闫雪 郑鹏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6-89,96,共5页
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目前单纯使用针刺或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有研究表明,针刺结合MOTOmed治疗中风后偏瘫较单一疗法疗效更为显著。本文从体针结合MOTOmed、低频电针结合MOTOmed、互动式头针结合M... 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目前单纯使用针刺或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有研究表明,针刺结合MOTOmed治疗中风后偏瘫较单一疗法疗效更为显著。本文从体针结合MOTOmed、低频电针结合MOTOmed、互动式头针结合MOTOmed三个方面,总结针刺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使用该方法提供多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针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偏瘫
下载PDF
MOTOmed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苏晓波 朱晓威 李佩佩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MOTOmed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2例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观察MOTOmed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2例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MOTOmed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步行和步态[10 m步行计时测试(10MW)、Tinetti量表]及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肌张力(Ashworth分级)。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步长、最大步行速度、步频及Tinett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Ashworth分级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康复训练应用于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改善步行和步态,减轻肌张力,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omed康复训练 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步态 平衡能力
下载PDF
MOTOmed下肢训练结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痉挛中的应用
8
作者 孙南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MOTOmed下肢训练结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 目的探讨MOTOmed下肢训练结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痉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接受MOTOmed下肢训练结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肌力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下肢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肢体功能[采用运动量表(FMA)评估]、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M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FMA、BBS、FAC、MBI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MOTOmed下肢训练结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促进肌力、平衡功能提升,利于肢体功能康复,并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痉挛 motomed下肢训练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
下载PDF
针灸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步行功能和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怡欣 樊梦琪 占晶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3期3277-3279,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MOTOmed智...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干预,持续干预2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Berg平衡量表(BBS)对两组病人步行能力、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FAC、FMA、BI、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10 m最大步行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增强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活动能力,改善病人平衡功能,促进病人步行能力恢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针灸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步行功能 下肢功能
下载PDF
MOTOmed功能训练对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云 王锋 +6 位作者 张全兵 阚秀丽 刘奕 王永召 熊斌 冯小军 吴建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4期-,共5页
目的探讨MOTOmed功能训练对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以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为第一诊断的患者共37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远端骨折10例,髌骨... 目的探讨MOTOmed功能训练对创伤性膝关节挛缩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以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为第一诊断的患者共37例,其中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远端骨折10例,髌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10例,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7例膝关节挛缩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均按照膝关节挛缩的治疗方案正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行MOTOmed功能训练治疗,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步速。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有无差异,其中膝关节活动度以膝关节屈曲角度(°)表示,步速以cm/s表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活动度[治疗组:(45.826 3±6.785 18)°;对照组:(45.922 2±6.479 61)°]和步速[治疗组:(97.742 1±6.541 52)cm/s;对照组:(97.377 8±6.912 18)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治疗组:(69.352 6±6.744 90)°;对照组:(57.488 9±6.877 40)°]和步速[治疗组:(111.968 4±6.365 36)cm/s;对照组:(103.738 9±7.373 65)cm/s]与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和步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和步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中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步行能力,且与传统的常规康复治疗相比有利于节省人力和时间,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创伤性膝关节挛缩 关节活动度 步速 motomed功能训练
原文传递
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MOTOmed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秋燕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1期20-23,27,共5页
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卡片号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开展以神经生理疗法、良肢位摆放、体位转... 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MOTOmed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卡片号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开展以神经生理疗法、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训练等项目的常规训练方案,研究组(n=48)开展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的MOTOmed训练,均连续训练4周,分别使用Fugl-Meyer评分(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评估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评估康复训练前后两组患者躯干屈伸肌群肌电信号、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Cz/CPz/CP3的脑电图信号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训练治疗4周后,研究组上肢FMA、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BBS评分、MAS评分及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BS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且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健侧/患侧腹直肌、竖脊肌表面肌电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健侧两部位肌电信号均方根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侧两部位数值对比显示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Cz、CPz及CP3处μ波抑制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训练4周后,研究组3个电极处皮质μ波抑制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神经元理论指导MOTOmed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躯体平衡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躯干肌群肌力,抑制皮质运动区μ波,以重构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镜像神经元理论 motomed训练 表面肌电信号 脑电图 μ波抑制
下载PDF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炜 王玲 +1 位作者 张学敏 季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9例。随机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都进行综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衡生物反馈训练。两组连续训练8周,每周5 d,每天2次,每次共60 min。选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Footscan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在足底压力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侧压力增大(P<0.05),外侧压力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50.18±96.30)N vs(175.70±99.95)N,外侧压力(184.14±85.72)N vs(166.46±112.01)N;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47.11±74.22)N vs(165.97±71.93)N,外侧压力(230.13±93.73)N vs(223.57±114.75)N]。两组患者内侧接触面积增大(P<0.05),外侧接触面积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26.75±12.07)cm^(2)vs(34.97±9.17)cm^(2),外侧接触面积(45.79±21.57)cm^(2)vs(37.86±21.99)cm^(2);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39.28±22.25)cm^(2)vs(42.44±14.76)cm^(2),外侧接触面积(45.74±22.66)cm^(2)vs(41.73±20.54)cm^(2)],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变化更为显著(P<0.05)。在平衡运动学参数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X、Y轴上的轨迹长度、均方差、最大动摇径、总轨迹、偏移长度和包络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速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平衡运动学参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 足底压力 平衡功能
下载PDF
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云朋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常...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常规康复护理)与对照组(作业疗法联合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平衡功能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试验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79、5.555,P<0.05);试验组患者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24、8.637、26.306、5.162、7.579、15.302、8.918、8.080、20.745、10.862、1.397、6.806,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功能性步行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作业疗法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平衡功能 功能性步行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个性化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响 张洪蕊 +2 位作者 杨帅 霍飞翔 孙亚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6例,在观察期间对照组和干预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体位引流结合震... 目的:观察个性化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6例,在观察期间对照组和干预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体位引流结合震动排痰,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呼吸训练。观察周期为6周,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膈肌移动度、膈肌增厚率、拔管时间及拔管成功率的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PEF)、膈肌活动度(DE_(q)、DE_(d))、膈肌增厚率(DTF)均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6周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PEF、DE_(q)、DE_(d)及DTF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干预组的拔管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干预组的拔管成功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呼吸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气管套管的拔除时间,提高拔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气管切开 功能 拔管
下载PDF
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肺功能康复中的设计及应用
15
作者 江尚燕 韩江英 +4 位作者 王云云 费黎明 张骏飞 王艳玲 汪琳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1-827,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并观察其在COPD患者居家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n=58),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药物... 目的:设计一种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并观察其在COPD患者居家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n=58),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药物治疗及缩唇呼吸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6MWD、m MRC、BODE指数、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训练3个月、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优于对照组(t=2.196、2.613、3.022、4.200,P<0.05),动脉血气指标(PaCO_(2)、Pa O2)优于对照组(t=5.223、11.536、2.086、2.223,P<0.05),6MWD高于对照组(t=10.725、11.620,P<0.05),m MRC低于对照组(t=10.110、22.567,P<0.05),BODE指数1级(17.24%、34.48%)、2级率(37.93%、48.28%)均高于对照组(10.34%、6.90%、25.86%、27.59%),3级(25.86%、17.24%)、4级率(18.97%、0)均低于对照组(31.03%、34.48%、32.76%、31.03%)(Z=﹣2.060、35.273,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1个月满意度为91.38%(53/58),3个月满意度为96.55%(56/58),6个月满意度为100%(58/58)。结论:辅助缩唇呼吸训练工具可以改善COPD患者居家肺功能康复效果,增强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缩唇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功能康复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子午流注循经推拿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王婷 孙善斌 +7 位作者 尤敏 程姐 梁月光 褚小菁 杨敏 袁丽俐 武晓林 樊雅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循经推拿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病人下肢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病人72例,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产生的随机...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循经推拿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脑卒中病人下肢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病人72例,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弹力带抗阻训练组(弹力组)、子午流注循经推拿组(推拿组)、子午流注循经推拿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组(联合组),每组24例。评价3组运动、平衡、步行能力以及生存质量。结果:经为期3周的干预后,3组病人Fugl-Meyer运动功能(FMA-LE)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且联合组FMA-LE评分均高于弹力组和推拿组(P<0.05);3组干预后Berg量表(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且联合组评分均高于弹力组和推拿组(P<0.05);3组干预后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01),且联合组TUGT评分明显低于弹力组和推拿组(P<0.05);3组病人干预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在体力状况、移动能力、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弹力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循经推拿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的下肢功能,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且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子午流注循经推拿 弹力带抗阻训练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适宜运动与过度训练调控肠道功能和肠-脑轴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余锋 贾芳芳 +2 位作者 徐帅 汪君民 王阳春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5,48,共11页
对运动介导肠道与大脑联络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适宜运动与过度训练对肠道功能和肠-脑轴之间神经传导及生物信号分子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发现:肠道与大脑之间关系密切,肠-脑轴之间的双向神经联系和相关生物信号分子是实现肠道... 对运动介导肠道与大脑联络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适宜运动与过度训练对肠道功能和肠-脑轴之间神经传导及生物信号分子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发现:肠道与大脑之间关系密切,肠-脑轴之间的双向神经联系和相关生物信号分子是实现肠道与大脑之间对话的媒介。运动可通过调控肠道与大脑之间的神经联系和相关生物分子影响肠-脑轴,介导肠道与大脑的健康及神经、精神疾病的转归。肠道微生物是实现肠-脑轴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参与者,运动对肠道功能与肠-脑轴的调节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及其介导的神经传导途径和生物信号分子的变化发挥终端效应,进而影响高级神经功能。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肠道微生态及肠-脑轴的调节效应差异颇大,适宜运动和过度训练引起的干预结果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运动 过度训练 肠道功能 肠-脑轴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甘艺红 汪婷 +4 位作者 陈陪能 陈苗 张艺羡 黄雪娟 张秀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观...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9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观察组行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患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度、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AM)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MAS评分、患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度、STREA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侧上肢肌肉痉挛、下肢肌肉痉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手掌指关节屈曲、髋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主动活动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基本活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其肌肉痉挛情况,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肌肉痉挛 关节活动度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功能训练在心血管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使用需求的质性研究
19
作者 赵丽凤 王艳玲 +3 位作者 葛长江 高秉钰 张立新 董旭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探索心血管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对计算机化认知功能训练(CCT)的使用意愿,为促进心血管病合并MCI患者CCT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2023年6—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目的探索心血管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对计算机化认知功能训练(CCT)的使用意愿,为促进心血管病合并MCI患者CCT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2023年6—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心血管病合并MCI患者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本研究针对16例心血管病合并MCI患者CCT的使用需求,共提炼出3个主题:患者对CCT的态度;阻碍患者使用CCT的因素;促进患者使用CCT的因素。结论加强心血管病合并MCI患者对CCT的认知和医护人员相关培训,加大相关的政策支持,并提供CCT的使用帮助,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病合并MCI患者CCT的使用率,从而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计算机化认知功能训练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功能训练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平衡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李斌 纪茹英 +2 位作者 陆艳卉 郭佳 郭君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功能训练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平衡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前庭神经炎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训练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功能训练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平衡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前庭神经炎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训练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甲磺酸盐酸倍他司汀等药物治疗,训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前庭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眩晕程度[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前庭功能检查参数[半规管轻瘫值(CP)和优势偏向(DP)、自发性眼震角度(SN)]、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ADL)]、前庭功能状态、脑血流速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氧化应激[25羟维生素D3(25(OH)D3)、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训练组患者的躯体性、情感性、功能性评分及DHI总分分别为(2.26±0.37)、(2.18±0.34)、(2.02±0.33)、(6.48±1.1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训练组患者的CP、DP、SN分别为(52.75±6.45)%、(23.25±3.46)%、(0.35±0.10)°/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训练组的BBS评分为(32.36±3.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DL评分为(28.65±4.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训练组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分别为(12.30±1.57)g/mL、(11.41±1.05)pg/mL、(10.24±2.05)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训练组血清25(OH)D3、SOD水平为(22.03±3.02)ng/mL、(65.67±6.43)U/mL,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分别为(3.97±0.35)nmoL/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训练组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36.01±1.55)、(33.44±1.62)、(34.60±2.17)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前庭神经炎治疗中前庭功能训练能够提升患者的平衡功能,改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前庭功能训练 平衡功能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