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午流注择时法经络刺激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丽娟 王平凡 汪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60-162,共3页
探究子午流注择时法经络刺激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8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层的方式,将患者划分成2组,各39例,一组设定成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方法,另一组设定成实验组,在... 探究子午流注择时法经络刺激在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8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层的方式,将患者划分成2组,各39例,一组设定成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方法,另一组设定成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子午流注择时法经络刺激,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独立功能回复状率、MRC-score评分、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独立功能恢复率的74.36%高于观察组的41.03%;实验组患者ADL评分的(81.05±12.74)高于观察组的(65.48±18.76);观察组患者MRC-score评分的(42.68±8.75)高于观察组的(31.04±12.56);观察组患者ICU-AW发病率的12.82%低于观察组的35.90%。结论:对ICU重症患者护理时,采取子午流注择时法经络刺激的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情况,并加强对ICU-AW进行预防,有利于患者病情后续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择时法经络刺激 获得性衰弱 mrc-score评分
下载PDF
褪黑素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丹 耿爽 赵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31-2435,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治疗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2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分为褪黑素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21例,分别接受褪黑素(3 mg/d)或安慰剂治疗,持续3个月。对比分析患... 目的探讨褪黑素治疗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2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分为褪黑素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21例,分别接受褪黑素(3 mg/d)或安慰剂治疗,持续3个月。对比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3个月3个时间点血浆中8-异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CRP)的浓度、肺功能、6 min步行实验和MRC呼吸困难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褪黑素组血浆中的8-异前列腺素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10.40±5.4 vs.16.92±4.33,P<0.05),IL-8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6.88±2.37 vs.11.33±3.39,P<0.05)。治疗3个月后,褪黑素组血浆中8-异前列腺素、IL-8的浓度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分别为(9.40±4.0 vs.17.92±3.33,P<0.01)、(5.67±3.22 vs.9.31±3.23,P<0.05);褪黑素组患者血浆中8-异前列腺素、IL-8的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别为(9.40±4.0 vs.20.40±8.4,P<0.01)、(5.67±3.22vs.12.33±3.88,P<0.05)。褪黑素组患者TNF-α浓度、h-CRP浓度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分别为(25.83±9.18 vs.35.83±12.18,P<0.05)、(1.76±1.18 vs.3.09±1.79,P<0.05)。3个月后,褪黑素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较安慰剂组显著改善(1.56±1.38 vs.2.09±1.16,P<0.05),两组患者在肺功能和6 min步行实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褪黑素降低稳定期COPD患者血液中的8-异前列腺素、IL-8、TNF-α和h-CRP的浓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褪黑素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在降低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上作用显著,显示其对COPD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 8-异前列腺素 IL-8 MRC评分
下载PDF
斯伐他汀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磊 倪正义 +1 位作者 汤中文 周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19-3622,共4页
目的探讨斯伐他汀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并及其机制。方法 60例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斯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30例,分别接受斯伐他汀(40 mg/d)或安慰剂治疗,持续12周... 目的探讨斯伐他汀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并及其机制。方法 60例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斯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30例,分别接受斯伐他汀(40 mg/d)或安慰剂治疗,持续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治疗前后血浆中炎症因子的浓度、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和MRC呼吸困难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一般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血浆中IL-6、TNF-a及Hs-CRP浓度在治疗后显著低于自身治疗前水平及治疗后安慰剂组的水平(P<0.05)。实验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0),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P=0.90);实验组MR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2),安慰剂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81),斯伐他汀组经治疗后PaO_2高于治疗前(P=0.00);高于安慰剂组治疗后(P<0.05);两组在FEV1和FV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斯伐他汀能降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中的相关炎症因子浓度,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斯伐他汀 IL-6 TNF-α HS-CRP MRC评分
下载PDF
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恢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超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3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该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依据康复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与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肌力评分(... 目的观察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该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依据康复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与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肌力评分(MRC)、治疗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ICU时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1周及出ICU时MRC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在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肌力恢复方面作用显著,有利于患者临床康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四级康复训练 ICU机械通气 肌力恢复 MRC评分 住院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在吉兰-巴雷综合征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任凯夕 赵代弟 +3 位作者 白苗 卢佳睿 李宏增 郭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在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8例GBS首次发病患者,给予正规GBS治疗并随访18个月,根据随访期GBS的复发及再次入院治疗情况,最终分组为急性期组118...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在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8例GBS首次发病患者,给予正规GBS治疗并随访18个月,根据随访期GBS的复发及再次入院治疗情况,最终分组为急性期组118例,缓解期组36例,复发期组6例次;健康志愿者96例纳入对照组。每次入院时,均进行休斯功能分级量表评分(HFGS)及医学研究理事会量表(MRC)评分;采集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分析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MRC总和评分相关性。结果:急性期组及复发期组单核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组和复发期组外周血经典型单核细胞(c-Mo)较其他2组明显增加(均P<0.05);对照组和缓解期组,外周血非经典型单核细胞(n-Mo)较其他2组明显增加(均P<0.05)。在急性期组,c-Mo数量与MRC总和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群在GBS病程不同阶段具有特征性的变化,其中c-Mo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典型单核细胞 非典型单核细胞 MRC总和评分
下载PDF
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丽霞 李俊雄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6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患者28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患者28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安慰剂中药颗粒配方联合安慰剂穴位贴敷。干预24周后比较两组症状评分、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呼吸困难指数、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AT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T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降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降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扶正平喘化痰中药颗粒配方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可降低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稳定期患者症状评分、CAT评分、急性发作、呼吸困难指数,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 益气扶正平喘化痰 穴位贴敷 CAT评分 急性发作 呼吸困难指数 肺功能
下载PDF
远红外穴位敷贴与药灸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7
作者 周蕾 杨旦红 彭勇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7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远红外穴位敷贴与药灸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1远红外穴位敷贴,主穴:选肺俞、定喘、膻中、大椎,临... [目的]观察远红外穴位敷贴与药灸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1远红外穴位敷贴,主穴:选肺俞、定喘、膻中、大椎,临床辨证加减风门、丰隆、膏肓等,1次/d;2药灸,主穴:大椎、肺俞、定喘,根据临床辨证加减隔俞、风门等,使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细辛研成细粉,加入姜汁,做成直径5cm药饼,用艾柱灸,3次/周;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肺功能、MRC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观察期间治疗组6例,对照组5例,失联中断治疗。[结果]肺功能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MRC评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远红外穴位敷贴与药灸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咳嗽 稳定期 远红外穴位敷贴 药灸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肺功能 MRC评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膈肌增厚分数联合MRC评分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瑞祥 方可 +2 位作者 江海娇 余金甜 陶秀彬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膈肌增厚分数(DTF)联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MRC评分)对ICU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目的:探讨超声指标膈肌增厚分数(DTF)联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MRC评分)对ICU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MRC评分<48分的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超声指标、MRC评分、主要临床结局和撤机结局等。根据患者在未使用有创或无创呼吸机的情况下能否保持有效自主呼吸至少48 h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不同撤机结局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DTF和MRC评分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共87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撤机成功58例,撤机失败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pH值、血乳酸(Lac)、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撤机失败组比较,撤机成功组患者DTF和MRC评分均显著升高〔DTF:(26.02±2.68)%比(22.79±5.40)%,MRC评分(分):38.90±2.78比33.24±3.78,均 P<0.05〕。撤机成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均较撤机失败组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h):102.21±32.60比113.14±41.34,ICU住院时间(d):6.48±2.18比10.11±4.01,均 P<0.05 〕,再插管率和ICU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再插管率:6.90%(4/58)比27.59%(8/29),ICU住院费用(万元):4.99±0.87比7.85±2.45,均 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TF和MRC评分预测ICU-AW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95%可信区间(95% CI)为0.746~0.931 〕、0.799(95% CI为0.701~0.899);以DTF≥25.01%为最佳截断值,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82.76%,特异度为72.41%;以MRC评分≥35.50分为最佳截断值,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79.31%,特异度为70.69%;以DTF≥25.01%与MRC评分≥35.50分联合预测撤机成功,AUC达到0.887(95% CI为0.812~0.962),敏感度提高到89.70%,特异度提升到79.30%。 结论:DTF及MRC评分对ICU-AW患者撤机时机的选择、撤机结局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与独立的DTF及MRC评分相比,DTF联合MRC评分对ICU-AW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增厚分数 MRC评分 ICU获得性衰弱 机械通气 撤机
原文传递
疏风解毒胶囊辅以综合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娟 崔更力 +3 位作者 李艳 王莹 曹春艳 倪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3期4432-4435,4472,共5页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辅以综合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均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进行治疗,对...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辅以综合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均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n=42)予以常规干预,试验组(n=42)进行综合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指数(MRC)评分以及6分钟步行实验(6MWT)结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MRC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器(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6MWT距离较干预前增加(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更优(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辅以综合管理干预可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肺功能,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提升运动强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解毒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分钟步行实验 呼吸困难指数评分 综合管理干预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肌无力的危险因素及诊断方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冯会颖 詹庆元 +7 位作者 黄絮 翟天姝 夏金根 易丽 张祎 吴小静 王芊霖 黄琳娜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危险因素及MRC肌力评分量表评分(MRC评分)与肌电图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7 d且进行MRC评分的...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危险因素及MRC肌力评分量表评分(MRC评分)与肌电图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部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7 d且进行MRC评分的患者,按照MRC评分分为ICU-AW组(MRC评分<48分)及非ICU-AW组(MRC评分≥48分)。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相关危险因素、MRC评分、呼吸支持方式、实验室检查结果、肌电图检查结果、ICU-AW相关治疗、转归及ICU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ICU-AW的危险因素;并分析ICU-AW患者MRC评分与肌电图的特征。结果最终共6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ICU-AW组17例,非ICU-AW组43例。单变量分析显示,入ICU 1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脑钠肽(BNP)、血尿素氮(BUN)及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在ICU-AW组与非ICU-AW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分):21(18,25)比18(15,22),SOFA评分(分):7(5,12)比5(3,8),BNP(ng/L):364.3(210.1,551.2)比160.1(66.8,357.8),BUN(mmol/L):9.9(6.2,17.0)比6.0(4.8,9.8),有创机械通气比例:88.2%比46.5%,均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17例ICU-AW患者平均MRC评分为(33±11)分,表现为肢体无力呈对称性,且以近端肢体无力为主。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ICU-AW患者神经传导检查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可有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检查提示运动单位电位(MUP)面积增加、时限延长及大量自发电位。预后评价显示,与非ICU-AW组相比,ICU-AW组中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更多(70.6%比11.6%),ICU住院时间更长(d:57±52比16±8),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也更多(58.8%比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ICU-AW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入ICU 1 d内高APACHEⅡ、SOFA评分,高水平BNP、BUN,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有关,但以上因素并非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ICU-AW患者MRC评分特征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以近端肢体无力为主;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查表现为CMAP和SNAP波幅降低,可出现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检查提示MUP面积增加、时限延长及大量自发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肌无力 危险因素 MRC评分 肌电图
原文传递
竖脊肌横截面积联合血清GDF-15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获得性肌无力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谢永鹏 钱颖 +3 位作者 袁刚 郑慧 曹立娟 李小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59-1065,共7页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竖脊肌横截面积丢失量(ESMcsa Loss)与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诊断价值和60 d生存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本院ICU收治的行有创机械...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竖脊肌横截面积丢失量(ESMcsa Loss)与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诊断价值和60 d生存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本院ICU收治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别在第1天及第7天ELISA法测定血清GDF-15浓度,通过CT影像勾画并计算胸12水平左右竖脊肌总横截面积。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定法(MRC-score)进行肌力评分。根据患者入ICU第7天MRC-score评分将患者分为ICU-AW组和非ICU-AW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分别在入ICU第1天及第7天血清GDF-15、ESMcsa及MRC-score差异。分析患者第7天血清GDF-15、ESMcsa Loss、MRC-score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患者第7天血清GDF-15、ESMcsa Loss及竖脊肌横截面积丢失率(ESMcsa Loss Ratio)对机械通气患者ICU-AW诊断预测价值。绘制患者生存曲线图,评估GDF-15及ESMcsa Loss Ratio对患者60 d生存状态预测价值。结果最终入选92例患者,根据第7天MRC-score<48分,诊断ICU-AW组49例,非ICU-AW组43例。ICU-AW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医院住院时间高于非ICU-AW组,其他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GDF-15、ESMcsa及MRC-sco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UAW组第7天GDF-15浓度明显高于非ICU-AW组,ESMcsa、MRC-score显著低于非ICU-AW组[GDF-15(pg/mL):2529.53±625.67比1614.21±567.18;ESMcsa(cm2):23.76±6.85比29.15±6.51;MRC-score(分):41.10±3.35比51.23±2.84,均P<0.001]。ESMcsa Loss及ESMcsa Loss Ratio与第7天血清GDF-1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2355和0.3192),ESMcsa Loss及ESMcsa Loss Ratio与MRC-scor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3072和-0.3527)。ROC曲线分析显示,第7天血清GDF-15、ESMcsa Loss及ESMcsa Loss Ratio对机械通气患者ICU-AW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4,0.835和0.889,均P<0.001]。绘制患者60 d生存曲线图显示,高GDF-15组生存率为60.0%,低GDF-15组生存率为77.8%高ESMcsa Loss Ratio组生存率为60.0%;低ESMcsa Loss Ratio组生存率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住院7 d后的竖脊肌横截面积丢失与血清GDF-15浓度升高有显著相关性,均提示急性肌肉消耗及骨骼肌功能减退,对ICU获得性肌无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能够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60 d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横截面积 生长分化因子-15 ICU获得性肌无力 机械通气 MRCscore 预后
原文传递
CT图像定量分析竖脊肌横截面积减少率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慧玲 郑慧 +1 位作者 徐采云 许铁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800-804,共5页
目的:应用CT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测量机械通气患者双侧竖脊肌横截面积(ESMCSA)的减少率,分析其与患者危重程度、预后、肌力及营养的关系,研究其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和入院7~10 d的CT胸12椎体水平ESM... 目的:应用CT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测量机械通气患者双侧竖脊肌横截面积(ESMCSA)的减少率,分析其与患者危重程度、预后、肌力及营养的关系,研究其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和入院7~10 d的CT胸12椎体水平ESMCSA之和的减少率。按照减少率<10%、10%~20%、>20%分为3组,分析3组患者之间病情危重程度、预后、肌力评分、营养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111例患者,其中A组47例,B组46例,C组18例。ESMCSA减少率与患者的危重程度、肌力评分有密切关系,3组患者MRC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ESMCSA减少率与死亡之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37、0.778,ESMCSA减少率界值10.01%,敏感度为0.828、特异度为0.512。3组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发生率、脱机成功率、28 d病死率及90 d存活天数、ICU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MCSA减少率越高,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天数增多,病死率增加。3组间的总住院天数、血清前白蛋白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测量胸12椎体水平ESMCSA在7~10 d内的减少率,可以准确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肌肉损耗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ICU-AW和脱机困难的概率,预测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机械通气 竖脊肌横截面积 ICU获得性肌无力 肌肉损耗 MRC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