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达尔50-6型MRD阻尼器电流影响下的阻尼力特性试验分析
1
作者 王勇智 《科技视界》 2015年第36期39-40,共2页
磁流变阻尼器因为其阻尼力大、阻尼力变化可控的特性,被应用在驾驶员座椅减振结构上。泰达尔50-6型MRD阻尼器是为驾驶员座椅减振结构开发的一款阻尼器。为了了解该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在试验台上进行了磁流变阻尼器在正弦输入信号的激励... 磁流变阻尼器因为其阻尼力大、阻尼力变化可控的特性,被应用在驾驶员座椅减振结构上。泰达尔50-6型MRD阻尼器是为驾驶员座椅减振结构开发的一款阻尼器。为了了解该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在试验台上进行了磁流变阻尼器在正弦输入信号的激励下阻尼特性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并讨论了阻尼器在不同控制电流下的阻尼力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达尔 mrd阻尼器 阻尼力特性 试验分析
下载PDF
双模式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小闵 邓雄 +2 位作者 王陶 李鑫 晏茂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座椅系统主要处于隔振工况,阻尼器隔振行程小且持续输出较小的阻尼力,而直升机遇突发状况坠机时属于抗坠毁工况,阻尼器需在缓冲行程内保持力值平衡,且提供大阻尼大行程。针对隔振和抗坠毁双模式工况对阻尼器设计要求存... 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座椅系统主要处于隔振工况,阻尼器隔振行程小且持续输出较小的阻尼力,而直升机遇突发状况坠机时属于抗坠毁工况,阻尼器需在缓冲行程内保持力值平衡,且提供大阻尼大行程。针对隔振和抗坠毁双模式工况对阻尼器设计要求存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满足直升机座椅隔振和抗坠毁的双模式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结构。为验证结构的有效性,建立了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在不同乘员质量、不同冲击速度下对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拓扑形面优化;基于拓扑形面优化结果,完成了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样机的加工、装配和测试。数值仿真和双模式特性实验表明,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的抗坠毁单元能在所选冲击工况下均能输出平稳、稳定可控的库伦阻尼力,同时其隔振单元具有良好的动态范围,最大阻尼力和动态范围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座椅 磁流变阻尼(mrd) 隔振 抗坠毁 拓扑优化
下载PDF
矩形凹结构转子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卢少波 赵路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179,共8页
针对传统盘式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力矩密度偏低的问题,提出在转子端面构造凹结构以增加有效工作间隙长度,保持结构尺寸紧凑的同时,提高输出力矩密度。分别建立了传统盘式、矩形凹结构和弧形凹结构力矩模型,通... 针对传统盘式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力矩密度偏低的问题,提出在转子端面构造凹结构以增加有效工作间隙长度,保持结构尺寸紧凑的同时,提高输出力矩密度。分别建立了传统盘式、矩形凹结构和弧形凹结构力矩模型,通过关键尺寸设计和定量对比分析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矩形凹结构对提升力矩密度效果更佳。为充分利用矩形凹结构的力矩增益效应,定量地分析了矩形槽位置、槽宽和槽深等关键参数对力矩密度和力矩波动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关键参数合理的优化区间。在满足目标设计力矩、线圈功率及确定的参数取值范围前提下,以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包括矩形凹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装置力矩密度增幅达23.39%,为矩形凹结构转子阻尼器的实际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mrd) 力矩密度 矩形凹结构转子 工作路径长度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MRD优化布置的水轮发电机组碰摩系统振动抑制
4
作者 张雷克 聂梁 +2 位作者 张金剑 王雪妮 马震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1,共11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转子-转轮系统碰摩故障问题,采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对轴系振动进行抑制,旨在探究MRD对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规律及其对系统碰摩故障的抑制效果。首先,将机组轴向位置函数引入MRD非线性动力...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转子-转轮系统碰摩故障问题,采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对轴系振动进行抑制,旨在探究MRD对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规律及其对系统碰摩故障的抑制效果。首先,将机组轴向位置函数引入MRD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推导了碰摩故障下含轴向分布参数的MRD-转子-转轮系统动力学方程。其次,基于数值模拟方法,以机组转速为控制参数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MRD的转子-转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最后,研究了不同MRD轴向布置参数对碰摩转子-转轮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RD的加入对转子、转轮非稳态运动具有良好约束作用,能够显著减小转子、转轮振动幅值,有效避免了机组轴系碰摩故障的发生;当阻尼器位置参数s_(1)、s_(2)分别取0.25与0.95时,MRD对系统的减振效果最佳。通过在机组轴系合理布置MRD,可有效改善系统振动情况,从而为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控制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转子-转轮系统 碰摩 磁流变液阻尼(mrd) 振动优化控制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高速受电弓模糊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岗 李芾 +2 位作者 赖森华 杨基宏 曹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34-4539,共6页
弓网振动性能良好是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前提,为提升弓网振动性能,降低弓网噪声及磨损,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半主动控制受电弓机理。构建弓网MRD半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设计模糊控制策略参数,使用SIMULIN... 弓网振动性能良好是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前提,为提升弓网振动性能,降低弓网噪声及磨损,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半主动控制受电弓机理。构建弓网MRD半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设计模糊控制策略参数,使用SIMULINK软件建立MRD半主动弓网仿真系统,对被动控制和模糊半主动控制下的弓网振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基于MRD的模糊半主动控制对改善弓网受流性能有良好效果,在350 km/h工况下,弓网接触压力波动幅度降低达20%,最大值减低达20%,最小值提升达80%;离线率降至0。由于MRD半主动控制消耗外界能源极少、控制过程鲁棒性高、控制效果优良,其必将成为高速工况下改善弓网作用关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系统 受流质量 磁流变阻尼(mrd) 模糊控制 阻尼半主动控制
下载PDF
多线圈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研制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琳 《机械制造》 2008年第11期37-38,共2页
传统的磁流变阻尼器通常采用单级线圈活塞式结构,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便于加工,但却使磁流变阻尼器动态性能的提高受到限制。为此将原有的单线圈式磁流变阻尼器设计成三级并联式线圈,并就加工的两种阻尼器分别进行电流响应时间和阻尼性能... 传统的磁流变阻尼器通常采用单级线圈活塞式结构,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便于加工,但却使磁流变阻尼器动态性能的提高受到限制。为此将原有的单线圈式磁流变阻尼器设计成三级并联式线圈,并就加工的两种阻尼器分别进行电流响应时间和阻尼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级并联线圈可有效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性能,且阻尼性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mrd) 三级并联线圈 电流响应时间 阻尼性能
下载PDF
地冲击荷载作用下双层结构磁流变阻尼器隔震效果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沈波 方秦 相恒波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1期27-34,共8页
在抗爆结构中,一般采用单层隔震系统进行隔震,目前单层隔震系统的最大隔震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在加速度峰值很高的冲击荷载作用下,隔震后的结构响应加速度仍然很大。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加入磁流变阻尼器(MRD)的双层隔震系统进行了研... 在抗爆结构中,一般采用单层隔震系统进行隔震,目前单层隔震系统的最大隔震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在加速度峰值很高的冲击荷载作用下,隔震后的结构响应加速度仍然很大。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加入磁流变阻尼器(MRD)的双层隔震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抗爆结构的两种典型荷载,采用改进Bouc-Wen模型和模糊控制方法,利用Matlab Simulink对双层隔震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荷载作用下,不同隔震系统的加速度、位移及结构的振动剂量值(VDV)的响应,并与结构采用单层隔震系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单层隔震系统相比,带有磁流变阻尼器的双层隔震系统没有太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隔震 双层隔震 磁流变阻尼(mrd) 振动剂量值(VDV)
下载PDF
大型水电机组轴系统的MRD模糊振动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万泉 张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3-1271,共9页
为减小水电机组振动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利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RD)开展对大型水电机组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在相关磁流变液阻尼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处理复杂系统的优越性,建立了机组轴系统的MRD模糊... 为减小水电机组振动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利用磁流变液阻尼器(MRD)开展对大型水电机组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在相关磁流变液阻尼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处理复杂系统的优越性,建立了机组轴系统的MRD模糊振动控制模型。并通过将自适应机构与模糊逻辑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振幅的变量化因子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利用MATLAB模拟验证了其有效性。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水电机组轴系统的非线性振动,降低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系统振幅。与恒定电流下的MRD被动控制相比,自适应模糊控制的MRD阻尼器的能量耗散能力更高,对系统振幅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水电机组 磁流变液阻尼(mrd) 自适应模糊控制 非线性振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