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竹强 赵忠虎 王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2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使用CT和MRI检查,将CT检查作为对照组,将MRI检查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诊断率及...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使用CT和MRI检查,将CT检查作为对照组,将MRI检查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诊断率及严重程度、病灶部位及病灶数目。结果:观察组总诊断率高于对照组,无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额叶、顶叶、颞叶以及其他部位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病灶多发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病灶单发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MRI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具有特征性影像学信号,能提高诊断效果,合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mri CT 影像表现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樊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6期117-118,12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90例疑似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及MRI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效能和与组织病理学检查...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90例疑似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及MRI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效能和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性、对不同直径肿瘤检出情况、影像学表现。结果:90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77例(85.56%),检出病灶102个,肿瘤直径<1 cm、1~3 cm、>3 cm分别为21个、45个、36个;CT、MRI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CT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95,P=0.000);MRI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2,P=0.000);MRI对直径<1 cm肿瘤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对直径1~3 cm和>3 cm肿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及MRI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价值相当,但后者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良好,对直径<1 cm肿瘤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mri CT 诊断 影像表现
下载PDF
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沁 谭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5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确诊为孤立性纤维瘤的8例患者,对其CT和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CT平扫和增强患者共5例,行MR平扫和增强共3例。分析两组影像... 目的:分析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确诊为孤立性纤维瘤的8例患者,对其CT和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CT平扫和增强患者共5例,行MR平扫和增强共3例。分析两组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及平扫密度、动态特征等。结果:本研究6例患者进行CT扫描,共发现8个病灶,平扫时见病灶部位有低密度表现,其中表现为坏死和囊变6个,钙化表现病2个;在动态增强扫描时,见病灶均有强化表现,门脉期和动脉期强化表现的有7个病灶,1个病灶轻度延迟后出现强化;4个病灶见周围伴有迂曲血管影,4个病灶可观察到明显点条状小血管影。本组3例患者行MRI扫描,共发现3个病灶;在T1W1平扫中均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1中表现为高杂信号或低信号中伴条状高信号;其中2个病灶有囊变或坏死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后,病灶均出现明显强化;其中1个病灶边界不清晰;1个病灶可观察到迂曲血管影,1个病灶可观察到点条状小血管影。结论:腹盆部SFT在CT以及MRI影像表现上各有特点且均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作为富血供肿瘤,如发现腹盆部孤立性肿块具有清楚边界且丰富血管,且病灶内部出现点条状小血管影或迂曲血管影,应高度怀疑存在SFT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影像表现 孤立性纤维瘤
下载PDF
CT与MRI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表现与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汤林峰 杨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CT、MRI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2例疑似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以膝关节镜检查结... 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CT、MRI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2例疑似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以膝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两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CT与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42例疑似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患者确诊38例;CT检查准确检出韧带损伤患者30例,MRI检查准确检出韧带损伤患者36例;MRI检查的灵敏度94.74%、特异度100.00%、准确率95.24%、阳性预测值100.00%及阴性预测值66.67%均高于CT检查的78.95%、75.00%、78.57%、96.77%、27.27%,其中灵敏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影像表现中,韧带局部断裂可见韧带增宽、边界模糊,完全断裂可见韧带增宽且挛缩,并且可见低密度影。MRI影像学表现中,韧带部分撕裂可在冠状位观察到韧带变细与局部信号增强,可在矢状位观察到韧带整体变细、局部增粗,但依旧呈连续状,并在走形区信号增高。韧带完全撕裂可在冠状位上观察到不连续韧带与韧带附着位置团块状影,信号弥散状增强;可在矢状位上观察到韧带波浪状,信号增高。结论:针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实施CT、MRI检查可获得有效诊断价值,并且MRI相比CT检查具有更强的诊断灵敏度、准确率,并且可以获得更加清晰且完整的软组织图像,不容易受到水肿、脂肪等因素的影响,可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更加丰富、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膝关节韧带损伤 影像表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MRI肿瘤影像学表现与血管新生的关联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瑞峰 郭秋峰 袁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MRI肿瘤影像学表现与血管新生、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对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经手术病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86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MRI影像学检查,通过ELISA法...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MRI肿瘤影像学表现与血管新生、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分析对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经手术病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86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MRI影像学检查,通过ELISA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浆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并比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构建模型及验证。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MRI扫描,MRI评估结果显示,肝癌以T2信号高为主,T1加权成像中肝癌的信号强度不一,病变处有毛刺状和结节状的强化效应。原发性肝癌MRI肿瘤影像参数表现结果显示:2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包膜所占比66.43%,肿瘤大小≥3 cm所占比70.98%,有肿瘤血管所占比63.29%,肿瘤坏死所占比78.32%,多发结节所占比81.47%,门静脉癌栓所占比23.08%,肝硬化所占比24.83%。原发性肝癌MRI纹理特征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2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灶勾画的一致性很好(ICC>0.80,P<0.01)。原发性肝癌MRI肿瘤影像学表现(包膜、肿瘤大小、肿瘤血管、肿瘤坏死、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肝硬化、纹理参数)与血管新生(VEGF、MVD)有关(P<0.05)。随访结果显示,肿瘤发生复发/转移114例(39.86%),无转移/复发172例(60.14%);随访18个月,死亡49例。包膜、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肝硬化、纹理参数等表现与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肿瘤越大、门静脉癌栓、肝硬化、有包膜及纹理参数越小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得出χ^(2)=2.277,P=0.864,提示模型与观测值拟合度较好。ROC分析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术后早期HCC复发的AUC为0.847,95%CI为0.754~0.905,说明该模型预测效能较好(P<0.05)。结论MRI肿瘤影像学表现能够很好地反映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变化,VEGF和MVD的变化与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是一个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mri 肿瘤 影像表现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病理特征
下载PDF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MRI与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6
作者 黄磊 张富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分析桥小脑角(CPA)区占位性病变患者MRI、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05—2023-11内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CPA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并接受MRI及CT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 目的分析桥小脑角(CPA)区占位性病变患者MRI、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05—2023-11内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CPA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并接受MRI及CT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探究MRI及CT在CPA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检查对CPA区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97.78%)高于CT检查(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中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表皮样囊肿、血管母细胞瘤T_(1)WI均以低信号为主(分别占65.52%、69.23%、77.78%、80.00%、100.00%),T_(2)WI均以高信号为主(分别占56.90%、76.92%、88.89%、80.00%、100.00%),增强后多呈明显均匀强化。CT检查中听神经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表皮样囊肿、血管母细胞瘤病灶呈低密度、高密度或混合密度影(分别占43.86%、81.82%、66.67%、80.00%、100.00%),增强后多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但能显示病灶病变特征。结论MRI和CT有各自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MRI对CPA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更高,对其术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 占位性病变 mri CT 影像特征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获得性泪囊黏液囊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内镜手术治疗效果
7
作者 章林海 余波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泪囊黏液囊肿(ALSM)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并接受En-DCR联合双管人工泪管植入术治疗的63例(63眼)ALSM... 目的探讨获得性泪囊黏液囊肿(ALSM)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并接受En-DCR联合双管人工泪管植入术治疗的63例(63眼)ALSM患者的术前和术后12个月随访资料,记录并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最终纳入57例患者(男21例,女36例),年龄25~71岁,平均(52.89±11.66)岁,右眼30眼,左眼27眼。所有患者均有溢泪和溢脓的泪道阻塞病史。结果CT检查发现泪囊扩大,相邻骨质没有破坏。MRI检查显示泪囊扩大,囊内的液体被扩大的泪囊壁与周边组织分隔。内眦部泪囊区肿块在手术切开泪囊时明显缩小,其皮肤面的轻度肿胀在术后1周内完全消失。术后随访12个月,En-DCR的解剖成功率为92.98%(53/57),功能成功率为89.47%(51/57),未出现囊肿复发、视力下降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ALSM患者均有泪道阻塞病史。影像学检查对ALSM的诊断有参考价值。En-DCR联合人工泪管植入治疗ALSM,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泪囊黏液囊肿 临床特征 影像表现 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8
作者 马连骏 郝引 李旭雪 《肝脏》 2024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患儿40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0例患儿中,伴有乙肝肝硬化23例(57.5%)。临床分型为Ⅲ型23例(57.5%),分流...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患儿40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0例患儿中,伴有乙肝肝硬化23例(57.5%)。临床分型为Ⅲ型23例(57.5%),分流部位以门静脉右后支-下腔静脉为主17例(42.5%),并伴随ALT、AST、总胆红素升高。CT表现示,病灶位于肝左叶15例,右叶25例;可见分流处肝静脉明显增宽33例(82.5%),未见明显增宽7例(17.5%)。超声示,病变均位于肝实质内近肝脏表面或叶段边缘,二维超声呈管型、囊状及不规则无回声;由CDFI技术检查可见自门静脉分支至肝静脉的红蓝交替的血流信号,无搏动性。结论儿童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部位以门静脉右后支-下腔静脉为主,多伴有乙肝肝硬化病史,临床分型常见Ⅲ型,并伴随多项肝功能指标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 临床特征 影像表现
下载PDF
MRI在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王嘉 徐聪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981-983,共3页
目的应用MRI技术显示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再次扭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92例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成MRI检查。根据踝关节内... 目的应用MRI技术显示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再次扭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92例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成MRI检查。根据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是否发生再次扭伤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影响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是否发生再次扭伤的相关因素。结果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以三角韧带损伤占比最高53.26%(49/92,例)。根据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是否再次扭伤分为踝关节稳定组和踝关节不稳定组,结果显示再次扭伤的发生率为17.39%(16/92,例),BMI、三角韧带损伤和骨髓水肿与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再次扭伤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274,95%CI:1.053~1.531)和三角韧带损伤(OR=3.387,95%CI:1.085~10.562)是影响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再次扭伤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应用MRI能够清晰的显示三角韧带、滑膜增厚和关节软骨和骨髓水肿的病变程度,结合其他临床因素能够发现BMI和三角韧带是影响踝关节内侧损伤患者再次扭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踝关节 内侧损伤 影像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腹盆腔精原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
10
作者 田川 聂川 何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盆腔原发或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8例腹盆腔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和MRI影像学特征,包括部位、形态、直径、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与邻近... 目的探讨腹盆腔原发或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8例腹盆腔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和MRI影像学特征,包括部位、形态、直径、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与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包膜特点、有无肿大淋巴结等。结果8例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31岁。7例患者以自觉腹部包块伴腹痛就诊,1例以腹胀、腰背疼痛、双腿无力就诊。8例患者中,4例是隐睾原发肿瘤,1例为正常睾丸精原细胞瘤伴腹膜后转移性精原细胞瘤,3例为隐睾精原细胞瘤切除术后腹膜后转移性精原细胞瘤形成。8例病灶在CT/MRI上呈分叶状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平扫8例病灶密度/信号不均匀,增强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7例包膜均完整,4例有淋巴结转移。结论精原细胞瘤好发于青年,易发生复发转移,其CT和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CT mri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能分析
11
作者 孔维仁 李双战 陈亚南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09-811,815,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患者52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MRI...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患者52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MRI对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检出的正确率。结果CT对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检出的正确率为73.08%,MRI正确率为78.85%,二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52例患者中,CT检查发现26例为右心房占位,7例为右心室占位,5例仅表现为大量心包积液,14例未发现明显异常;MRI检查发现38例表现为右心房占位,3例表现为为纵隔占位,11例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有赖于多种影像学的辅助诊断,CT检查和心脏MRI对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 CT mri 影像特征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脑膜瘤患者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吴明彪 唐雪 +2 位作者 兰莹 龙成 梁家浩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6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疾病转归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6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疾病转归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未复发或未因脑膜瘤死亡)与预后不良组(17例,复发或因脑膜瘤死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脑膜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 cm、入院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评分量表(KPS)评分≤80分、有瘤周水肿、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为Ⅱ~Ⅲ级、手术切除程度为部分切除、纵向弛豫时间(T1)增强像不均匀强化、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入院KPS评分≤80分、瘤周水肿、WHO分级为Ⅱ~Ⅲ级、手术切除程度为部分切除、T1增强像不均匀强化、DWI为高信号是影响脑膜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脑膜瘤患者预后与肿瘤直径、入院KPS评分、瘤周水肿、WHO分级、手术切除程度、T1增强像、DWI等有关,临床可对上述指标进行密切关注,尽早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影像特征 脑膜瘤 预后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松国 张昕 +3 位作者 何勇 刘晓朋 韩广 于秀英 《山西中医》 2023年第3期49-51,5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MRI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90例腰间盘突症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常规腰椎MRI影像学表现中的椎间盘本身的改变... 目的:回顾性分析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MRI影像学依据。方法:分析90例腰间盘突症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常规腰椎MRI影像学表现中的椎间盘本身的改变、椎体及附件的改变,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MRI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血瘀型22例、寒湿型16例、湿热型14例、肝肾亏虚型38例,肝肾亏虚型发病率42.2%最高;血瘀型多为青年人,肝肾亏虚型多为老年人;血瘀型多为侧后突,寒湿型和湿热型多为侧旁型突出,肝肾亏虚型多为中央型突出;椎间盘突出程度分析:血瘀型最重,肝肾亏虚型最轻;椎体和附件改变情况:肝肾亏虚型最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椎间盘突出MRI影像学存在相关性,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腰椎间盘患者的中医分型,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病变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mri影像表现 辨证分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左肾上腺区异位支气管囊肿1例影像学表现
14
作者 霍文礼 梁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9-670,共2页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由呼吸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囊性肿块,通常发生在肺实质或纵隔[1]。先天性异位支气管囊肿是呼吸道来源的前肠囊性畸形,可能与胚胎时期支气管芽脱落有关[2],发病率与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3]。腹腔异位支气管囊肿多...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由呼吸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囊性肿块,通常发生在肺实质或纵隔[1]。先天性异位支气管囊肿是呼吸道来源的前肠囊性畸形,可能与胚胎时期支气管芽脱落有关[2],发病率与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性[3]。腹腔异位支气管囊肿多为良性,较小囊肿常无意或体检发现,较大囊肿常因压迫邻近组织脏器引起继发症状就诊[4]。我们报道1例可能由于压迫腹膜后神经或肋间神经引起上腹痛的异位支气管囊肿病例,并分析总结其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异位支气管囊肿影像学认识,辅助临床制定诊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异位 CT mri 影像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学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构建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的列线图模型
15
作者 路支超 孙志强 +2 位作者 王新斌 王东 冷德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214例拟行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以术后3个月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作为功能转归判定标准,分为转归组和非转...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214例拟行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以术后3个月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作为功能转归判定标准,分为转归组和非转归组。统计并比较2组一般资料、磁共振(MRI)影像学指标、血清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DCA)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及临床适用性。结果两组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SSP回缩距离、关节囊积液、SSP及SSC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分级、FIB、FDP、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SSP回缩距离、关节囊积液、SSC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分级、FIB、FDP是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未转归影响因素(P<0.05);参照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在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中的AUC为0.876,95%CI为0.831~0.927,列线图模型表观线和偏差矫正线与理想线偏差不大,在0.10~0.75决策阈值下,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参与者提供临床获益。结论MRI影像学指标及血清FIB、FDP、CRP对于肩袖损伤修复术后功能转归情况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为临床早期预测术后功能转归、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修复术 功能转归 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 mri影像表现 血清指标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肝胚胎性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16
作者 韩实媚 孙晓华 +2 位作者 张在先 季维娜 刘顺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117-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胚胎性肉瘤(ESL)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和睦家医院2013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切除或穿刺、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诊断证实的9例ESL患者资料,探讨不同年龄段人群ESL CT和M... 目的:探讨肝脏胚胎性肉瘤(ESL)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和睦家医院2013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切除或穿刺、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诊断证实的9例ESL患者资料,探讨不同年龄段人群ESL CT和MR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本院9例患者包括3名儿童和6名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分布差异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儿童病例均表现为巨大的单发性囊实性肿块,囊性成分为主,边界较清晰,实性成分及分隔可见轻中度强化。中老年病例中3例表现为实性病灶,其中1例表现为多发病灶、1例侵犯肝门部胆管,其余3例囊实性病灶以实性为主,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呈花环样强化或环形强化。结论:ESL好发于儿童和中老年人,影像学表现各自具有一定特点。儿童ESL多表现为巨大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边界较清,增强后实性成分及分隔轻中度强化,而中老年ESL可表现为实性肿块或实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浸润性强,可多发,也可发生转移,增强扫描呈花环样或环形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胚胎性肉瘤 CT mri 影像表现
下载PDF
乳腺癌3.0T 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丽娜 唐竹晓 +3 位作者 李双标 徐文丽 李莉 李瑞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5期43-45,74,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3.0T MRI影像学表现与癌基因指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记录病灶组织ER、PR、c-erb B-2、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癌... 目的分析乳腺癌3.0T MRI影像学表现与癌基因指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记录病灶组织ER、PR、c-erb B-2、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癌基因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112例乳腺癌患者中,71例患者病灶直径≤2cm,病灶多为不规则形,边缘多为分叶或毛刺征,强化方式以非环形强化为主;TIC类型Ⅱ型、Ⅲ型分别为54例、47例。112例乳腺癌患者ER、PR、p53、c-erb B-2阳性率分别为72.32%、74.10%、59.82%、66.96%;ER、PR、p53、c-erb B-2指标在不同直径、外观形态、边缘状态、强化方式、TIC类型中,阳性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直径>2cm、外观形态不规则、非环形强化者ER、PR、p53、c-erb B-2阳性表达率较高,随着TIC分型的上升ER、PR、P53、c-erb B-2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升高。结论乳腺癌3.0T MRI影像学表现与乳腺癌生物指标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分析MRI影像学表现可对患者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3.0T mri 影像表现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MRI影像学表现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斌 张海燕 李光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3期5918-5920,共3页
目的分析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选取接受MRI检查的40例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产妇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MRI检查,在获取影像资料后对其影像学表现特征展开分析。结果 40例轻度侧脑室... 目的分析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选取接受MRI检查的40例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产妇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MRI检查,在获取影像资料后对其影像学表现特征展开分析。结果 40例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总体上MRI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扩张脑室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脑室周围脑质减少。侧脑室宽度为10.3~15.0mm,10mm^12mm亚组17例(42.5%),12mm^15mm亚组23例(57.5%)。其中单侧侧脑室增宽12例(30.0%),MRI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患侧侧脑室扩大,患侧脑质减少;双侧侧脑室增宽28例(70.0%),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双侧侧脑室三角区扩张,外形饱满,脑质减少。结论 40例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明显,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工作的准确率,为临床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侧脑室增宽 磁共振成像 影像 表现特征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CT扫描与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向东 闫松果 孙世松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肝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入选者均行动态增强CT扫描、MRI扫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增强CT扫描、MRI诊断肝细胞癌的应...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肝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入选者均行动态增强CT扫描、MRI扫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增强CT扫描、MRI诊断肝细胞癌的应用价值,另外观察肝细胞癌动态增强CT、MRI影像学特征。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102例肝脏病变患者中肝细胞癌52例,良性肝脏病变50例(49.02%);MRI诊断肝细胞癌灵敏度(94.23%)、特异度(86.00%)、准确度(90.20%)、阳性预测值(87.50%)、阴性预测值(93.48%)均高于动态增强CT扫描(78.85%、64.00%、71.57%、69.49%、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在动态增强CT扫描、MRI检查中均出现动脉期迅速增强,门静脉期减弱,呈低密度改变的“快进快出”影像学表现。结论 与动态增强CT扫描相比,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应用MRI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后期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动态增强CT扫描 mri 诊断价值 影像特征
下载PDF
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黎莉 李蕊蕊 +1 位作者 钱春蕊 麦微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24-730,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1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哨淋巴结结转移4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34例,无转移42例;对患者行乳腺癌MR扫描检查;绘制... 目的分析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1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哨淋巴结结转移4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34例,无转移42例;对患者行乳腺癌MR扫描检查;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MRI影像学检查的短长径比低于无转移者,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高于无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患者环形强化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联合应用预测前哨淋巴结模型为Log(P)=-0.602×短长径比+0.675×rADC-0.754×环形强化+0.895;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联合应用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模型为Log(P)=-0.685×短长径比+0.712×rADC-0.695×环形强化+0.794;短长径比、rADC、环形强化三指标联合应用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长径比、rADC、环形强化三指标联合应用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MRI影像学特征与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且MRI影像学特征联合应用可显著有效预测前哨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ri影像特征 前哨淋巴结转移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