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联合MRI快速成像序列在妊娠晚期胎盘植入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史玮 张静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1487-1488,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联合MRI快速成像序列在妊娠晚期胎盘植入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胎盘植入孕妇,均行三维超声、MRI快速成像序列检查。以术中探查及产后胎盘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联合MRI快速成像序列在妊娠晚期胎盘植入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胎盘植入孕妇,均行三维超声、MRI快速成像序列检查。以术中探查及产后胎盘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κ一致性检验法评估三维超声联合MRI快速成像序列对妊娠晚期胎盘植入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术中探查及产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4例胎盘植入孕妇中粘连性43例、植入性30例、穿透性11例。以术中探查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三维超声联合MRI快速成像序列诊断妊娠晚期胎盘植入分级的准确度为97.62%,高于三维超声的82.14%及MRI快速成像序列的84.52%(P<0.05),且三维超声联合MRI快速成像序列与术中探查及产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κ=0.782,P<0.05)。结论三维超声联合MRI快速成像序列在妊娠晚期胎盘植入分级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mri快速成像序列 妊娠晚期 胎盘植入 分级
下载PDF
MRI快速成像技术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伟 王敏 季丽雅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MRI快速成像技术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和快速稳态进动采集(FIESTA)序列,对25例前置胎盘孕妇行MRI扫描,观察和分析前置胎盘的MRI表现。结果 25例前置胎盘中,边缘型前置胎盘1例,部... 目的探讨MRI快速成像技术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和快速稳态进动采集(FIESTA)序列,对25例前置胎盘孕妇行MRI扫描,观察和分析前置胎盘的MRI表现。结果 25例前置胎盘中,边缘型前置胎盘1例,部分型前置胎盘6例,完全型前置胎盘18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9例,其中胎盘粘连3例,胎盘植入5例,胎盘穿透1例。MRI可直观地显示前置胎盘与子宫颈内口之间的关系,合并有胎盘植入的病例,可见子宫肌层的低信号线影局部中断,相对高信号的胎盘组织由此侵入到肌层。结论 MRI快速成像技术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mri快速成像技术 磁共振扫描仪
下载PDF
MRI快速成像技术原理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熙宁 《医疗装备》 2001年第1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mri快速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 原理 发展趋势 放射线设备
下载PDF
经腹三维超声结合磁共振快速成像诊断胎盘植入及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骆雪芬 张华炜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2期1629-16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三维超声(3D US)结合磁共振快速成像(MRI)诊断胎盘植入(PIA)及分级的价值。方法48例疑似PIA患者均接受3D US及MRI检查,分析二者诊断PIA及其分级的价值。结果MRI+3D US诊断PIA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RI、3D US(P<0.05)。MR... 目的探讨经腹三维超声(3D US)结合磁共振快速成像(MRI)诊断胎盘植入(PIA)及分级的价值。方法48例疑似PIA患者均接受3D US及MRI检查,分析二者诊断PIA及其分级的价值。结果MRI+3D US诊断PIA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RI、3D US(P<0.05)。MRI+3D US诊断PIA分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759)。结论MRI结合3D US诊断PIA及PIA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三维超声 mri快速成像 胎盘植入 分级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巍 王淼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8期3434-3434,共1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其精粹在于无放射性,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学改变,而且能反映器官的功能性变化,甚至可提供生化过程信息和动态资料,目前MRI已经确立了其在影像诊断的...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其精粹在于无放射性,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学改变,而且能反映器官的功能性变化,甚至可提供生化过程信息和动态资料,目前MRI已经确立了其在影像诊断的重要地位。特别近年来,MRI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促进了MRI的临床应用,现就MRI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mri快速成像技术 mri成像技术 磁共振现象 形态学改变 影像诊断 放射性
下载PDF
运用Slicer 3D重建技术实现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关系术前可视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丹枫 陈吉钢 +1 位作者 韩凯伟 侯立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12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Slicer软件和3D重建技术在术前明确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神经血管关系(NVR)中是否比稳态捕获快速MRI成像(MRI FIESTA)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方法研究纳入40例行术前MRI FIESTA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患者。术前使用3D Slicer软件重... 目的探讨Slicer软件和3D重建技术在术前明确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神经血管关系(NVR)中是否比稳态捕获快速MRI成像(MRI FIESTA)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方法研究纳入40例行术前MRI FIESTA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患者。术前使用3D Slicer软件重建和MRI分别确定神经血管关系和责任血管,结果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在明确NVR方面,MRI FIESTA与术中发现的一致性(kappa值k=0.232),而3D重建与术中发现一致性(k=0.633)。两种方法一致性无显著差别(c2=8.09,P=0.088)。在明确责任血管方面,MRI FIESTA与术中发现的一致性(k=0.373),而3D重建与术中发现的一致性(k=0.922),两种方法一致性有显著差异(c2=82.01,P=0.000)。在明确NVR方面,MRI FIEST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7.2%和100%;3D重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在术前明确NVR和责任血管中,3D重建技术比MRI FIESTA具有更高的准确性。3D重建技术与术中发现一致,对术前决策和制定手术计划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三维重建 稳态捕获快速mri成像 3DSlicer 神经血管关系 责任血管
下载PDF
新型融合BEV/BPV信息的高分辨率快速磁共振成像方法
7
作者 陈佳赟 王小奇 +6 位作者 覃仕瑞 魏然 陈德启 张可 曹莹 戴建荣 唐源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2024年第1期504-509,共6页
建立了一种新型融合Beam Eye View(BEV)/Beam Path View(BPV)信息的高分辨率快速磁共振成像方法。选取3例肝转移磁共振引导放疗(MRgRT)患者,采集同一患者使用腹部加压带限制腹部运动(RAM组)的运动管理模式下和自由呼吸(FB组)模式下图像... 建立了一种新型融合Beam Eye View(BEV)/Beam Path View(BPV)信息的高分辨率快速磁共振成像方法。选取3例肝转移磁共振引导放疗(MRgRT)患者,采集同一患者使用腹部加压带限制腹部运动(RAM组)的运动管理模式下和自由呼吸(FB组)模式下图像,共计31 200帧。采用邻近肿瘤具有明确边界的血管进行肿瘤位置跟踪,计算其在95%置信区间下的径向矢量运动幅度差异△R95。在BEV/BPV平面上RAM组和FB组在所有分次中的△R95的差异分别为:患者1均小于0.58 mm;患者2高达2.57 mm以上;患者3分别为0.71 mm/1.05 mm。结果表明,腹部压迫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小肿瘤的运动幅度,另外肿瘤运动幅度△R95变化具有完全的个体相关性。该方法也可作为MRgRT技术中肿瘤放疗外放边界缩小的影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快速mri成像 BEV/BPV信息融合 运动幅度比较 肝转移患者 磁共振引导放疗
原文传递
小肠病变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培荣 杨世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3期5-6,共2页
小肠位于胃肠道中段,介于胃与结肠之间,长约5~7 m,迂曲而冗长,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发生肿瘤与炎症的几率虽明显低于胃和结肠,但近二十年来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空、回肠位于胃肠道深部... 小肠位于胃肠道中段,介于胃与结肠之间,长约5~7 m,迂曲而冗长,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发生肿瘤与炎症的几率虽明显低于胃和结肠,但近二十年来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空、回肠位于胃肠道深部,传统的胃肠镜难以到达。近年来,胶囊内镜(capsulendoscopy)及双气囊电子内镜(double-balloon endoscopy)虽逐步应用于小肠病变的检查,但由于费用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且存在着诸多禁忌证,临床实用性和便利性还不够理想,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开展。X 线小肠钡剂造影、CT影像学检查仍然是临床医师检查小肠病变的主要工具。近年来,随着高场强 MRI 的出现及 MRI快速成像技术的应用,MRI 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小肠病变的检查,在某些领域起到了较理想的效果[1-2]。现就上述三种影像学检查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小肠病变 疾病诊断 mri快速成像技术 ENDOSCOPY 双气囊电子内镜 临床实用性 操作技术要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