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转换算法和最优分割法在构建—维MT反演初始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兵 黄保胜 +1 位作者 王珺璐 张继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1-717,共7页
为了构建合理可靠的初始模型,使反演稳定快速收敛且达到更高的精度.本文提出用控制转换算法构建初始模型参数,然后使用最优分割法优化初始模型.一维MT最小二乘反演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初始模型使反演稳定快速收敛;使用相同的反演... 为了构建合理可靠的初始模型,使反演稳定快速收敛且达到更高的精度.本文提出用控制转换算法构建初始模型参数,然后使用最优分割法优化初始模型.一维MT最小二乘反演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初始模型使反演稳定快速收敛;使用相同的反演方法,该方法构建的初始模型的反演迭代次数比Bostick法构建的初始模型的反演迭代次数少20%以上,比均匀半空间作为初始模型的反演迭代次数少100%以上,并且反演精度也有了提高.该方法不但对提高MT一维反演效果有意义,而且对构建其他勘探方法的反演初始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反演 控制转换算法 最优分割法 初始模型
原文传递
有效的一维MT直接反演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清礼 杨中海 胡文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陈清礼 ,杨中海 ,胡文宝 .有效的一维 MT直接反演新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4~ 32 7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中 ,视电阻率反映在给定频率处穿透深度范围内的平均电阻率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其穿透深度不同。据此 ,利用... 陈清礼 ,杨中海 ,胡文宝 .有效的一维 MT直接反演新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4~ 32 7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中 ,视电阻率反映在给定频率处穿透深度范围内的平均电阻率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其穿透深度不同。据此 ,利用等效电阻率的概念 ,设计了一个由视电阻率曲线直接计算地层电阻率的算法。该算法首先依据最高频率点的视电阻率确定表层电阻率并估算其厚度 ;然后由高频的视电阻率确定相应的并联等效层的电阻率和厚度 ;之后再由第一层的电阻率及厚度和等效层的电阻率及厚度计算第二层的电阻率及厚度 ;依次类推 ,从上到下计算出各电性层的参数。该算法不需要初始模型 ,也不必进行数据拟合。对不同模型的理论数据的反演均表明该方法在划分电性层时很有效 ,反演结果与实际模型对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 mt直接反演技术 等效电阻率 视电阻率 平均电阻率 电磁波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MT二维反演的优化
3
作者 孙海芳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177-179,共3页
根据大地一维电测深OCCAM反演优化算法、大地二维电测深NLCG反演优化算法、起伏地形大地二维电测深法正演的算法,对大地电测深法的探测结果,模拟计算大地二维电测深法优化反演成像。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mt二维反演 实例
下载PDF
一维大地电磁测深的遗传算法反演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云峰 曹春蕾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3期300-305,共6页
一维MT反演通常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因为该问题的高度不唯一性,需要有好的初始模型,否则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一维MT曲线进行反演.并用“小生境”GA方法反演复杂地电模型.结果证明比局部线性化方法有一定... 一维MT反演通常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因为该问题的高度不唯一性,需要有好的初始模型,否则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一维MT曲线进行反演.并用“小生境”GA方法反演复杂地电模型.结果证明比局部线性化方法有一定改进,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一维MT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mt反演 大地电磁测深 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大地电磁实码广义遗传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白俊雨 王绪本 周军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14-318,288,共5页
大地电磁反演问题通常表述为目标函数最优化,难点是多参数、非线性和不适定性,局部和全局方法都不能实现快速全局优化[4]。针对局部线性方法易使解陷入局部极值,严重依赖初始模型,而传统的遗传算法在优化应用中存在局部搜索能力弱、早... 大地电磁反演问题通常表述为目标函数最优化,难点是多参数、非线性和不适定性,局部和全局方法都不能实现快速全局优化[4]。针对局部线性方法易使解陷入局部极值,严重依赖初始模型,而传统的遗传算法在优化应用中存在局部搜索能力弱、早熟收敛等问题。这里引进一种求解一维大地电磁测深反演问题的实数编码广义遗传算法。该算法利用拟网格法初始种群和综合交叉策略,克服了早熟收敛现象,从而提高了遗传寻优的效率。理论模型反演与其它方法比较,结果说明遗传算法具有不依赖初始模型,不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多点多路径概率搜索,以及隐含并行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实码遗传算法 初始种群 交叉策略 全局优化 一维mt反演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大地电磁反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丽丽 李长伟 +5 位作者 程勃 陈汉波 吕玉增 熊彬 张媛 黄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098-11107,共10页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粒子群在全空间随机搜索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具有所需修改参数少、易于实现的优点,已在大地电磁(magnetotelluric,MT)反演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在二维反演中应用较少且效果不好。提出了一种...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粒子群在全空间随机搜索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具有所需修改参数少、易于实现的优点,已在大地电磁(magnetotelluric,MT)反演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在二维反演中应用较少且效果不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优化粒子群算法,整个进化过程引入了局部进化,并且添加收缩因子和惯性权重参数,来改善该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二维MT反演,反演时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添加先验信息的核函数,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在过早收敛问题上有明显改善,反演异常体位置也与实际模型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全局进化 局部进化 核函数 mt反演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sparse survey line MT data: Synthetic examples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昌洪 谭捍东 +2 位作者 舒晴 佟拓 张玉玫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2年第1期9-18,114,共11页
Currently, most of MT (magnetotelluric) data are still collected on sparse survey lines and interpreted using 2D inversion methods because of the field work cost, the work area environment,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Currently, most of MT (magnetotelluric) data are still collected on sparse survey lines and interpreted using 2D inversion methods because of the field work cost, the work area environment,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are some 2D interpretation limitations of the MT data from 3D geoelectrical structures which always leads to wrong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3D inversion method to interpret the MT sparse lines data. In model testing, the sparse lines data are the MT full information data generated from a test model and processed using the 3D conjugate gradients inversion code. The inver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inversion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Meanwhile, we prove that for inversion results with different element parameters, the results by joint inversion of both the impedance tensor data and the tipper data are more accurate and closer to the test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 sparse lines 3D inversion impedance tensor TIPPER
下载PDF
新疆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与区域成矿模型解释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渊 高永宝 +3 位作者 任广利 刘诚 李侃 孔会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0-1451,共12页
为揭示花岗岩-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矿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对西昆仑造山带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MT)探测。通过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探测到两个0~20 km深度范围的高阻体,反映了出露于地表的大红柳滩复式花岗... 为揭示花岗岩-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矿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对西昆仑造山带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深法(MT)探测。通过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探测到两个0~20 km深度范围的高阻体,反映了出露于地表的大红柳滩复式花岗岩基和半隐伏的大红柳滩东花岗岩基;20~80 km深度范围内发现的大范围高导异常,则反映了深达上地幔的地壳重熔形成的大规模长英质岩浆储库。可见,成矿母岩大红柳滩花岗岩基是有根的,而且是规模巨大深达上地幔的岩浆储库,它们为超大型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提供了物源和热源。与松潘-甘孜甲基卡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集区对比,尽管川西甲基卡地区地表出露的花岗岩有限,但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显示,其也存在深达上地幔的大范围高导异常,同样反映了大规模长英质岩浆储库的存在,只是剥蚀深度浅,上侵的花岗岩未被剥蚀出来而已。从而,深剥蚀的大红柳滩地区表现为大面积花岗岩出露的“热隆”特征,而浅剥蚀的甲基卡地区则表现为花岗岩围岩“片麻岩穹隆”热变质构造特征。西昆仑-松潘-甘孜伟晶岩型锂等稀有金属巨型成矿带两端的晚三叠世超大型矿床是大规模地壳重熔长英质岩浆作用中心的产物,由于锂等稀有金属的喜水性,H2O的饱和度是造就伟晶岩型锂超常富集的关键,并在长英质岩浆储库、上侵花岗岩和伟晶岩不同分异演化阶段,锂的“预富集”为大规模伟晶岩型锂矿成矿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型锂矿 mt三维反演电阻率模型 区域成矿地质模式 西昆仑-松潘-甘孜造山带 巨型成矿带
下载PDF
慈利—保靖断裂带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华 严良俊 +2 位作者 何幼斌 谢兴兵 周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5-874,共10页
慈利—保靖断裂带是雪峰山基底隆升带的西北缘边界。前人对断裂带及邻域的地质认识主要基于地面地质调查和少量地震勘探资料,区域构造研究中对断裂带的构造属性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多条横跨该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剖面,结... 慈利—保靖断裂带是雪峰山基底隆升带的西北缘边界。前人对断裂带及邻域的地质认识主要基于地面地质调查和少量地震勘探资料,区域构造研究中对断裂带的构造属性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多条横跨该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剖面,结合重力资料和岩石物性测试结果进行了电性构造分布特征综合解释。结果表明:慈利—保靖断裂带由多条不同尺度且大致平行的正、逆断裂组成;主断裂北陡南缓,收敛于基底滑脱面,不是深切岩石圈的深大断裂;该断裂带作为雪峰山隆升带与扬子地台湘西北褶皱带的分界是合理的;在沅麻盆地的东缘,由于基底拆离上推,沅古坪—沅陵向斜中的寒武系以下地层被推覆构造掩覆深埋,可能成为常规油气或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利—保靖断裂带 构造属性 mt反演 mt综合解释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在库木库里盆地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孝雄 王友胜 黄潜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1,共4页
通过应用库木库里盆地区域地质资料及2条重磁力测线资料,对盆地的2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进行了精细反演。以小四极电测深、MT首支曲线统计和MT反演电阻率等资料为基础,对库木库里盆地物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岩石物性为桥梁,通过地质地... 通过应用库木库里盆地区域地质资料及2条重磁力测线资料,对盆地的2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进行了精细反演。以小四极电测深、MT首支曲线统计和MT反演电阻率等资料为基础,对库木库里盆地物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岩石物性为桥梁,通过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建立和MT层状电阻率反演、重力-电法联合反演和综合解释,进一步了解了盆地基底性质、形态和埋深,划分了构造单元;了解了盆地地层格架及空间展布特征和盆地结构与断裂的特征;结合已有的石油地质认识和MT资料研究成果对有利勘探区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mt) 库木库里盆地 mt层状介质反演 重力-电法联合反演 盆地结构
下载PDF
非震物探方法在南方油气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艾斯卡尔 吾守艾力 +2 位作者 梁生贤 李华 李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898,共10页
本次工作地区为重庆市武隆县周围,工作主要任务目标,利用重力和大地电磁测深MT,初步揭示武隆区块震旦系-下古生界等重点层系地层特征及构造样式,基本查明浅部构造与深部构造之间的关系,从构造角度分析武隆区块油气保存状况.我们在工区... 本次工作地区为重庆市武隆县周围,工作主要任务目标,利用重力和大地电磁测深MT,初步揭示武隆区块震旦系-下古生界等重点层系地层特征及构造样式,基本查明浅部构造与深部构造之间的关系,从构造角度分析武隆区块油气保存状况.我们在工区布置了2条测量剖面,位于武隆县南部,贵州道真县北部.两条剖面长度分别30km和50km,总长度为80km.主要的工作方法大地电磁测深MT和重力,其中MT点距为500m,重力点距为50m.经过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手段,对两条剖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解释并推断了3条断层、有利于油气保存条件的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震物探 油气保存条件 mt二维反演 重力反演 综合推断
下载PDF
Pseudo-Magnetotelluric 2D Inversion Technology of Magnetic-Sour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
12
作者 Han Zi-qiang Jiang Shu-ping Fengbi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0年第5期784-795,903,共13页
Based on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 cult to implement optimum inversion using 2D and 3D forward modeling with magnetic-sour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TEM),this paper explores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implementation o... Based on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 cult to implement optimum inversion using 2D and 3D forward modeling with magnetic-sourc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TEM),this paper explores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2D magnetic-source TEM inversion.In particular,we converted magnetic-source TEM data into magnetotelluric(MT)data and then used a 2D MT inversion method to implement a 2D magnetic-source TEM inversion interpretation.First,we studied the similarity between magnetic-source TEM waves and MT waves and between magnetic-source TEM all-time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MT Cagniard apparent resistivity.Then,we selected an optimal time-frequency transformation coeffi cient to implement rapid time-frequency transformation of all-time TEM apparent resistivity to MT Cagniard apparent resistivity.Afterward,we conducted 1D pseudo-MT inversions of magnetic-source 1D TEM theoretical models.The 1D invers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iff erence between the inversion parameters and model parameters was small,while the MT 1D inversion method could be used to conduct magnetic 1D TEM inversion within a certain margin of error.We further conducted 2D pseudo-MT inversions of 3D magnetic-source TEM theoretical models,and the 2D inver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lecting a joint 2D pseudo-MT transverse-electric(TE)and transverse-magnetic(TM)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measuring the line above a 3D anomalous body can help to accurately implement a 2D invers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3D TEM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 mt All-time apparent resistivity Time–frequency transformation 2D pseudo-mt inversion
下载PDF
基于拟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技术的磁源瞬变电磁实测资料处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自强 袁宏亮 +1 位作者 贺世明 冯兵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7-524,共8页
介绍了磁源瞬变电磁法(TEM)拟大地电磁法(MT)二维反演技术,总结出一套基于拟MT二维反演技术的磁源TEM实测资料处理流程,并对其关键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陕西某矿区磁源TEM实测资料进行拟MT二维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结果对异... 介绍了磁源瞬变电磁法(TEM)拟大地电磁法(MT)二维反演技术,总结出一套基于拟MT二维反演技术的磁源TEM实测资料处理流程,并对其关键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陕西某矿区磁源TEM实测资料进行拟MT二维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结果对异常刻画的更加细致,反映出了近地表的低阻异常,深部的低阻异常范围也更加集中,优于视电阻率拟断面图结果;根据15、17和19线TE和TM联合反演的结果,推断了两条断裂F和F1^2,F1^2断裂与已知地层岩性分界面处的断裂相吻合,据此划分了勘探区的地层分布;结合矿区岩矿石电性特征、成矿构造特征和化探异常范围,推断反演结果中的低阻异常可能与成矿相关,为下一步地质下钻提供了物探依据.文章利用拟MT二维反演方法实现了磁源TEM实测数据二维反演解释,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得出磁源TEM拟MT二维反演技术可在实际资料处理中予以推广使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源TEM 全区视电阻率 时频转换 mt二维反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