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胶体金-适配体的层析试纸条检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芳 任文洁 何保山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黄曲霉毒素B_(1)(AFB_(1))因其剧毒性及在粮食中分布广泛而成为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的重大风险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利用胶体金和适配体作为金标探针,构建一种新型层析试纸条以实现玉米中AFB_(1)的快速检测... 黄曲霉毒素B_(1)(AFB_(1))因其剧毒性及在粮食中分布广泛而成为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的重大风险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利用胶体金和适配体作为金标探针,构建一种新型层析试纸条以实现玉米中AFB_(1)的快速检测。根据体系中AFB_(1)存在会减弱生物素标记的适配体与金标探针的结合,从而导致试纸条检测线的颜色强度降低或消失,进而实现对AFB_(1)高效灵敏检测。在最佳条件下,试纸条检测AFB_(1)的检出限值低至0.5 ng/mL,在0.5~500 ng/mL范围内快速准确检测且对AFB_(1)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本研究制备的适配体试纸条能够成为玉米中AFB_(1)检测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金纳米粒子 比色法 层析试纸条 黄曲霉毒素B_(1)
下载PDF
两种常用适配体的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的评价研究
2
作者 苏柳 贺伟华 +4 位作者 张干 陈爱亮 章钢刚 赖晓翠 邓省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4-292,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不同序列长度适配体的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传感法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并评价目前文献报道中常用的21(A21)和72个碱基(A72)长度的AFM1适配体在实际样品中的检... 目的:建立基于不同序列长度适配体的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传感法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并评价目前文献报道中常用的21(A21)和72个碱基(A72)长度的AFM1适配体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NPs溶液,加入AFM1适配体及AFM1标准品后,适配体与AFM1特异性结合形成特殊三维结构,随着NaCl溶液加入,AuNPs溶液的稳定性被破坏而发生聚集,导致溶液颜色变化,通过测定AuNPs溶液的吸光值和吸收光谱定量检测AFM1。结果:通过优化适配体浓度、NaCl浓度、反应温度及pH等实验条件,基于适配体A21和A72的AuNPs比色传感法检测AFM_(1)的检测限分别为25.26和5.77μg/L,线性范围均为10~800μg/L,且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特异性,在牛奶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7%~103.6%、94.3%~98.2%。结论:A72检测牛奶中AFM1的效果优于A21,可能与适配体长度、构型及亲和性相关。基于适配体A72建立的比色传感法简单、快速、灵敏、特异性强且可视化,为AFM1适配体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黄曲霉毒素M_(1) 适配体 比色法
下载PDF
基于金-二硫化钼(Au-MoS_(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黄曲霉毒素M_(1)
3
作者 运欢 谭程木 +2 位作者 马良 郭婷 苏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290,共7页
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是影响乳及乳制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AFM_(1)具有毒性和强致癌性,且在生产过程中难以消除,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该研究基于金-二硫化钼(Au-MoS_(2))复合材料构建电化学适... 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是影响乳及乳制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AFM_(1)具有毒性和强致癌性,且在生产过程中难以消除,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该研究基于金-二硫化钼(Au-MoS_(2))复合材料构建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牛奶中AFM_(1)检测。分别采用滴涂法和电沉积法将MoS_(2)和纳米金颗粒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从而得到Au-MoS_(2)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Au-MoS_(2)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增加了电极导电性,同时二茂铁(ferrocence,Fc)标记的适配体通过Au—S固定在Au-MoS_(2)复合材料表面,提高了识别元件适配体的负载量。当存在目标物AFM_(1)时,适配体形成一定构象识别AFM_(1),导致Fc信号变化,从而实现对AFM_(1)的定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MoS_(2)的质量浓度为3.0 mg/mL,沉积电位为-0.2 V,沉积时间为480 s,氯化金浓度为14 mmol/L时,Au-MoS_(2)复合材料修饰后的电极性能最佳。同时,以0.3μmol/L的适配体,Mg^(2+)的浓度为0.01 mol/L的条件下与AFM_(1)孵育1.5 h,Fc的响应电流信号最佳。在上述条件下构建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15~0.8μg/L,检出限为0.014μg/L。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干扰毒素(AFM_(2)、AFB_(1)、AFG_(1)、AFG_(2))相比,该传感器对AFM_(1)的响应较高,说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M_(1) 二硫化钼 金纳米颗粒 适配体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比色法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_(1)
4
作者 韩素平 李晓红 +4 位作者 周水清 白紫兰 孙晓晶 邢宪荣 付正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5-36,39,共3页
中药材贮存加工过程中易受真菌毒素污染,其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以其高毒性和致癌性备受关注。制备了金纳米粒子作为基质,采用核酸适配体作为特异性识别探针,构建了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中药材中AFB_(1)的方法。该方法检测AFB1的线... 中药材贮存加工过程中易受真菌毒素污染,其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以其高毒性和致癌性备受关注。制备了金纳米粒子作为基质,采用核酸适配体作为特异性识别探针,构建了一种快速可视化检测中药材中AFB_(1)的方法。该方法检测AFB1的线性范围为2.5~100 ng/mL,检出限为1.87 ng/mL。应用该方法测定麦芽、决明子、三七中AFB_(1)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89.1%~109.7%,相对标准偏差为3.0%~8.3%。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适配体 黄曲霉毒素B_(1) 比色法
下载PDF
粮食中AFB_(1)检测方法及核酸适配体技术应用进展
5
作者 赵飞 张毓秀 +2 位作者 刘婷婷 韩明月 吴玉凡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153-156,共4页
粮食谷物类食品是我国的主要食物,却极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在众多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是毒性最高的真菌毒素之一。因此,快速、准确并且能够现场及时地对粮食中的AFB_(1)进行检测,对我国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 粮食谷物类食品是我国的主要食物,却极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在众多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是毒性最高的真菌毒素之一。因此,快速、准确并且能够现场及时地对粮食中的AFB_(1)进行检测,对我国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粮食中AFB_(1)及其相关限量要求进行了概述,对AFB_(1)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新型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黄曲霉毒素B_(1) 检测方法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
下载PDF
MUC-1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前 安泽武 +1 位作者 齐洪峰 赵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MUC-1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MUC-1 mRNA的表达。结果健康人、大肠良性腺瘤及大肠癌患者中MUC-1 mRNA均表达,差异不... 目的探讨MUC-1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人、20例大肠腺瘤疾病患者和9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MUC-1 mRNA的表达。结果健康人、大肠良性腺瘤及大肠癌患者中MUC-1 mRNA均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肠癌患者中MUC-1 mRNA表达率与肿瘤分期、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肿瘤转移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MUC-1 mRNA作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敏感度和特异性需进一步探讨,但MUC-1 mRNA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外周血 muc-1mRNA
下载PDF
人MUC-1全长cDN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7
作者 袁时芳 李开宗 +2 位作者 韩苇 颜真 张英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 构建含人 MUC- 1全长 c DNA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观察其在 COS- 7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 将目的基因 MUC- 1克隆入 p GEM- 3zf(- )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 .亚克隆入真核质粒 pc DNA3.1(+)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目的 构建含人 MUC- 1全长 c DNA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观察其在 COS- 7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 将目的基因 MUC- 1克隆入 p GEM- 3zf(- )载体中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 .亚克隆入真核质粒 pc DNA3.1(+)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 MU C- 1.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入 COS- 7细胞 ,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MUC- 1的表达 .结果 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 ,重组质粒含有人MU C- 1全长 c DNA编码序列 ,转染实验表明 MU C- 1基因能在 COS- 7细胞中表达 .结论 人 MU C- 1全长 c DN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 COS- 7中的表达均获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基因 真核表达 COS-7细胞 电穿孔法 核酸疫苗 免疫疗法 肿瘤治疗
下载PDF
nm23-H1和MUC-1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慧强 潘战和 +4 位作者 林旭滨 王步飞 侯景辉 张玉 吴秋良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7-1523,共7页
背景与目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T-celllymphoma,PTCL)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临床侵袭性较强,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prognosticindex,IPI)在PTCL中的价值尚未确定,有必要寻找一些分子指标来协助预测PTCL的预... 背景与目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T-celllymphoma,PTCL)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临床侵袭性较强,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prognosticindex,IPI)在PTCL中的价值尚未确定,有必要寻找一些分子指标来协助预测PTCL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nm23-H1和MUC-1对PTCL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初治PTCL患者组织中nm23-H1和MUC-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nm23-H1和MUC-1的阳性率分别为81.2%(78/96)和58.3%(56/96);两者表达强度均与病理亚型无明显相关(P>0.05)。nm23-H1高表达与Ⅲ/Ⅳ期、PS状态≥2分、结外侵犯和结外病变数≥2等有关(P﹤0.05);而MUC-1高表达仅与分期Ⅲ/Ⅳ期、结外病变数≥2有关(P<0.05)。89例患者可评价化疗的客观疗效,全组有效率87.8%,完全缓解(CR)率56.7%。nm23-H1阴性者CR率高于阳性者(66.7%vs.55.4%,P<0.05),低表达组CR率高于高表达组(79.9%vs.44.0%,P<0.05);MUC-1阴性和低表达组的CR率分别高于阳性和高表达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2~98个月),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CI26~34个月);nm23-H1阴性组5年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明显高于阳性组(86.7%vs.24.9%,P=0.001),低表达组5年OS明显高于高表达组(52.3%vs.21.7%,P=0.000);MUC-1阴性组5年OS稍高于阳性组(47.9%vs.28.5%,P=0.260),低表达组5年OS稍高于高表达组(46.2%vs.22.2%,P=0.33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和nm23-H1表达水平是PTCL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nm23-H1在PTCL中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PTCL预后的独立指标;MUC-1在PTCL中阳性及高表达与预后不良具一定的相关性,但对预后判断的价值尚不能确定。nm23-H1结合IPI评分等临床指标可能有助于更精确判断PTCL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NM23-H1 muc-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COX-2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黏蛋白MUC-1表达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秋云 赵敬河 +3 位作者 江玉红 林雪松 马荣 隋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探讨COX-2及MUC-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卵巢上皮癌、11例良性卵巢上皮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标本作COX-2及MUC-1的检测,并分析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正常卵巢组织COX-2... 目的探讨COX-2及MUC-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卵巢上皮癌、11例良性卵巢上皮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标本作COX-2及MUC-1的检测,并分析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正常卵巢组织COX-2及MUC-1均呈阴性表达,良性卵巢上皮瘤COX-2呈阴性表达,MUC-1呈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中有COX-2及MUC-1表达,COX-2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与卵巢恶性肿瘤之间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MUC-1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卵巢上皮癌与卵巢上皮瘤相比表达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MUC-1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有关(P<0.05);COX-2及MUC-1的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预后有关(P<0.05);⑷COX-2及MUC-1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呈一致性相关,二者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相关性(P=0.012)。结论COX-2及MUC-1可能是卵巢上皮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与肿瘤的发展及转移有关,检测COX-2及MUC-1可以估计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辅助指导临床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限速酶COX-2 黏蛋白muc-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MUC-1基因在胃癌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锡美 王志荣 +2 位作者 朱风尚 陈国裕 冯久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4期211-212,共2页
目的 :检测胃癌 MUC- 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活检标本和外周血中 MUC- 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 5 6例胃癌病例中 MUC- 1 m RNA阳性表达率... 目的 :检测胃癌 MUC- 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活检标本和外周血中 MUC- 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 5 6例胃癌病例中 MUC- 1 m RNA阳性表达率为 48.2 % ,MUC- 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5 3.6%。临床分期中 和 期病人阳性表达率 MUC- 1 RNA为 33.3% ,MUC- 1蛋白为 40 % ,而 期病人则分别高达 65 .4%和 69.2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外周血的癌细胞 MUC- 1高表达 ,阳性率为 73%。结论 :MUC- 1是一种较好反映胃癌恶性程度和转移性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基因 胃癌 外周血 临床意义 基因表达
下载PDF
MUC-1癌症疫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丹丹 卜建龙 +1 位作者 任凤海 徐世东 《癌症进展》 2016年第5期419-422,共4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仍是肿瘤科最大的挑战之一。尽管早期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使约20%的患者有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仅有15%。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发展,发现癌症疫苗通过激...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仍是肿瘤科最大的挑战之一。尽管早期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使约20%的患者有根治性治疗的机会,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仅有15%。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发展,发现癌症疫苗通过激活T、B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应答来清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对于靶向黏蛋白-1(MUC-1)抗原表位的疫苗已经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将围绕MUC-1疫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症疫苗 muc-1
下载PDF
COX-2和MU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杰 陈剑秋 +1 位作者 王新允 郑海燕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479-481,492,共4页
目的:探讨COX-2及MU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0例良性乳腺纤维腺瘤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石蜡标本作COX-2及MUC-1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乳腺癌生物学行... 目的:探讨COX-2及MU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0例良性乳腺纤维腺瘤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石蜡标本作COX-2及MUC-1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并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OX-2和MUC-1的阳性表达率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为65.79%、68.42%,乳腺导管原位癌分别为66.67%、80.00%,乳腺良性纤维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90%,正常乳腺组织均为阴性表达。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与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免疫组化(ER、PR和Her-2)表达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MUC-1蛋白强阳性表达与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免疫组化(PR和Her-2)表达情况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有关(P<0.05)。COX-2和MUC-1在乳腺癌组织、导管原位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原位癌、乳腺良性肿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及MUC-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非一致性相关,二者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X-2及MUC-1和乳腺癌的发展和浸润转移有关,检测COX-2及MUC-1对乳腺癌预后、治疗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OX-2 muc-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uc-1 mRNA和CD44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吴勇 李光虎 +2 位作者 刘国津 尹光浩 刘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探讨Muc-1 mRNA和CD44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中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uc-1 mRNA和CD4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36例NSCLC组织中有19... 目的探讨Muc-1 mRNA和CD44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中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uc-1 mRNA和CD4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36例NSCLC组织中有19例Muc-1 mRNA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7%;21例CD44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8.3%。②Muc-1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0.166,P<0.05);CD44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371,P<0.05)。③Muc-1 mRNA和CD44mRNA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④Muc-1 mRNA和CD44 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成正相关(r=0.442,P<0.05)。结论Muc-1 mRNA和CD44 mRNA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对NSCLC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 CD44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Muc-1和Survivin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岳竹君 孟令佳 +4 位作者 王欣欣 任锋 谢棒祥 李宁 朴正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Muc-1和Surviv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Muc-1和Surviv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Muc-1和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 目的探讨Muc-1和Surviv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Muc-1和Survivin的表达,分析两者与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Muc-1和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和88%,且其表达程度越强,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肝癌细胞越趋向于低分化时,Muc-1和Survivin双表达率越高。结论 Muc-1和Survivin可能作为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uc-1 SURVIVIN 肿瘤细胞分化
下载PDF
Muc-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吴勇 刘伟 +3 位作者 李光虎 王晓军 尹光浩 刘国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Muc-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NSCLC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肺组织中Muc-1基因的表达,并进行5年临床随访。结果(1)36例NSCLC组织有19例Muc-1基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7%,1... 目的探讨Muc-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NSCLC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肺组织中Muc-1基因的表达,并进行5年临床随访。结果(1)36例NSCLC组织有19例Muc-1基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7%,10例肺组织无Muc-1基因阳性表达。(2)Muc-1mRNA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2=10.166,P<0.05)。(3)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36例NSCLC中Muc-1mRNA阳性表达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2=10.701,P<0.01)。结论Muc-1基因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对于NSCLC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uc-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预后
下载PDF
muc-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李光虎 刘伟 +1 位作者 付彤 刘国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muc-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uc-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6例NSCLC组织中有19例muc-1基因阳性表达,阳性表... 目的:探讨muc-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NSCLC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uc-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6例NSCLC组织中有19例muc-1基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7%,正常肺组织无muc-1表达。muc-1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6.733,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muc-1基因阳性表达率高(N010%,N158.82%,N288.9%)。结论:muc-1基因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检测muc-1基因表达对NSCLC患者的预后和术后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uc-1
下载PDF
大鼠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后粘蛋白Muc-1的变化
17
作者 王燕舞 孟运莲 罗善云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大鼠 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 粘蛋白 muc-1 免疫原性
下载PDF
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的关系
18
作者 罗荣刚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研究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1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食管癌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18例),无转移组(23例);同时选择我院同一时间收治的25例是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巢式RT... 目的:研究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1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食管癌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18例),无转移组(23例);同时选择我院同一时间收治的25例是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巢式RT-PCR法将从食管癌及食管良性病变患者的肋骨骨髓中提取出的单个核细胞的总RNA进行扩增,再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对比后得到MUC-1mRNA的表达结果,分析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情况,发现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而转移组患者不同阳性率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微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转移组患者的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提示在未来临床干预阶段应该高度重视对食管癌患者肋骨骨髓MUC-1基因表达的监测,及早预防,避免癌细胞转移发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髓 muc-1基因表达 食管癌 微转移
下载PDF
犬弓首蛔虫MUC-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艾耘 李芳 +1 位作者 陈绍基 周荣琼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87,共7页
为研究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T.canis)黏蛋白1基因(Tc-MUC-1)的分子特征,该试验根据犬弓首蛔虫基因组数据库中的Tc-MUC-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克隆Tc-MUC-1全长基因,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种系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该基... 为研究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T.canis)黏蛋白1基因(Tc-MUC-1)的分子特征,该试验根据犬弓首蛔虫基因组数据库中的Tc-MUC-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克隆Tc-MUC-1全长基因,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种系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该基因全长为531 bp,编码176个氨基酸.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Tc-MUC-1蛋白包含1个由11个STSSSSA重复序列构成的Mucin结构域和2个ShKT结构域;GO分析显示具有蛋白质结合和金属离子结合功能;多重序列比对发现Tc-MUC-1与T.canis的其余4个黏蛋白(Tc-MUC-2-Tc-MUC-5)均含有2个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ShKT结构域;种系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Tc-MUC-1与双胃线虫(Pristionchus pacificus;GenBank No.PDM76930)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GenBank No.NP491509)进化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弓首蛔虫 muc-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闭锁连接蛋白-1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初步应用
20
作者 李玉娟 张瀚文 +2 位作者 刘珊 王佳平 李勇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0-877,共8页
基于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筛选闭锁连接蛋白-1的核酸适配体,最终筛选到15条ZO-1的核酸适配体(APTZO-1).排除线性结构与相似结构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表征了9条APTZO-1与ZO-1亲和力的大小,排序依次为:APTZO-18>APTZO-12>APTZO... 基于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筛选闭锁连接蛋白-1的核酸适配体,最终筛选到15条ZO-1的核酸适配体(APTZO-1).排除线性结构与相似结构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表征了9条APTZO-1与ZO-1亲和力的大小,排序依次为:APTZO-18>APTZO-12>APTZO-17>APTZO-113>APTZO-11>APTZO-15>APTZO-115>APTZO-112>APTZO-14.采用Cy5荧光基团标记APTZO-18(Cy5-APTZO-18),证实了其能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与人脑微管内皮细胞(hCMEC/D3)的ZO-1进行荧光定位与半定量分析,且与基于ZO-1抗体法的免疫荧光与蛋白印迹实验结果基本相似.本研究首次筛选到了ZO-1的系列核酸适配体,有望为ZO-1的荧光标记与半定量分析提供一种新型的、特异性高的工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连接蛋白-1 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 核酸适配体 荧光标记 半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