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织黏蛋白MUC1、MUC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郝骏 胡先贵 +3 位作者 张怡杰 金钢 邵成浩 郑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织黏蛋白MUC1、MUC2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MUC1、MUC2蛋白在1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和9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8例IPMN中...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织黏蛋白MUC1、MUC2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MUC1、MUC2蛋白在1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和9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8例IPMN中有4例表达MUC1,占总数的22%,其中包括1例侵犯周围组织的IPMC;9例胰腺导管腺癌全部表达MUC1,占总数的100%,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18例IPMN中有17例表达MUC2蛋白,占总数的94.4%;9例胰腺导管腺癌中有1例表达MUC2蛋白,占总数的11.1%,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类型IPMN(IPMA、IPMB、IPMC)中MUC2蛋白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PMN肿瘤组织MUC2蛋白高表达,且表达强度与病理分型相关;MUC1蛋白值得进一步研究作为判断IPMN良恶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muc1黏液素 muc2黏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KL-6水平在胰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晓娇 姚玮艳 袁耀宗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随访资料完整的53例胰腺癌(PC)、68例慢性胰腺炎(CP)、51例高危人群(high risk person,HR)的血清样本,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A50、MUC4...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随访资料完整的53例胰腺癌(PC)、68例慢性胰腺炎(CP)、51例高危人群(high risk person,HR)的血清样本,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CA50、MUC4、KL-6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CAl9-9水平。分析它们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c组、cP组、HR组及对照组的血清KL-6水平分别为(753±548)、(135±93)、(105±55)及(99±50)U/m1,P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以〉232U/ml为界,KL-6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4%;以〉244U/ml为界,鉴别诊断PC与CP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1%。KL-6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高于CAl9-9、CA50及MUC4。胰腺癌患者血清KL-6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血清KL-6≤300U/ml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9.3±1.2)个月,较KL-6〉300U/ml患者平均生存期(4.6±0.7)个月显著延长(P=0.006)。结论KL-6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血清学指标,且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muc1黏液素 病例对照研究 KL-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