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ut immune response in the pres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Helal F Hetta Minesh J Mehta Mohamed Tarek M Shata 《World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4年第2期52-62,共11页
Hepatitis C virus(HCV) is an important etiologic agent of hepatitis and a major cause of chronic liver infection that often leads to cirrhosis, fibr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lthough, HCV is a hepatotropic vi... Hepatitis C virus(HCV) is an important etiologic agent of hepatitis and a major cause of chronic liver infection that often leads to cirrhosis, fibr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lthough, HCV is a hepatotropic virus,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HCV could replicate extrahepatic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issue which could serve as a reservoir for HCV. The outcome of HCV infection depends mainly on the host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Innate immunity against HCV includes mainly nuclear factor cells and activation of IFN-related genes. There is an immunologic link between the gut and the liver through a population of T-cells that are capable of homing to both the liver and gut via the portal circula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on the role of Gut immune response in HCV.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ed the immune regulation of Gut immune cell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CV pathogenesis, various outcomes of anti-HCV therapy, viral persistence and degree of liver inflammation. Additionall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immune responses to HCV and IL28Bgenotypes, which were identified as a strong predictor for HCV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utcome after acute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virus COLONIC Treg MUCOSAL Im-mune regulation Liver infammation Interleukin-28B
下载PDF
Immun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chanism of anergy induced by recombinant enterotoxin a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2
作者 Shang Wu Renli Zhang +4 位作者 Dana Huang Yijie Geng Shitong Gao Xiaoheng Li Zhangli Hu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6期543-549,共7页
To study immune reactions and the mechanism of anergy induced by recombinant enterotoxin A (rSEA)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gene encoding SEA was cloned from standard strain of S. aureus and high efficiently expre... To study immune reactions and the mechanism of anergy induced by recombinant enterotoxin A (rSEA)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gene encoding SEA was cloned from standard strain of S. aureus and high efficiently expressed in E. coli. After immunization with purified rSEA, mice were examined for production of specific antibody, subtype of IgG, cytokine mRNA levels such as IFN-γ, IL-2 secretion and T-cell surface PD-1 exp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levels of specific antibodies were produced in two weeks of primary immunization shot. During this time, humoral immune reactions prevailed (IgG2a/ IgG1 【1). During the early phase, Th1 type cytokine mRNA is expressed at a higher level than Th2 type, indicating cellular immune reaction prevailed. Splen- ocyte IFN-γ secre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boosting immunization. The PD-1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a flow cytometry examination in the surface of T- lymphocytes which were induced by rSEA, and the expression of PD-1 molecules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number of boosting and the time after immu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A Im- mune Respose
下载PDF
Eotaxin-2 blockade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被引量:1
3
作者 Karin Mausner-Fainberg Arnon Karni +2 位作者 Jacob George Michal Entin-Meer Arnon Afek 《World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3年第1期7-14,共8页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locking the eo-2 pathwayon the development and severity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 METHODS: We produced m Ab directed against eo-2,named D8. MOG35-55 induced-EAE mi...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locking the eo-2 pathwayon the development and severity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 METHODS: We produced m Ab directed against eo-2,named D8. MOG35-55 induced-EAE mice were dailyintravenously injected with either 25 μg or 100 μg D8,or with vehicle control alone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 starting from day 0 post immunization and weremonitored for EAE clinical score(n = 10 in each group).Mice were sacrificed on day 58 and their sera were assessed for the presence of anti-myelin oligodendrocyteglycoprotein(anti-MOG) antibodies autoantibodies, aswell as for the profil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chemokines.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brain sections wasperform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RESULTS: Daily treatment of EAE induced mice with D8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severity of EAE symptoms. Treatment with both concentrations of D8 ameliorated EAE symptoms compared to PBS treated mice, starting from day 42 post immunization(0.89 ± 0.35 in D8 25 μg and D8 100 μg treated groups vs 2.11 ± 0.38 in the PBS treated group, P = 0.03).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EAE clinical score compared to total Ig G treated mice was observed with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D8(0.81 ± 0.38 in D8 100 μg treated group vs 2.11 ± 0.31 in Ig G1 treated group, on day 56 post immunization, P = 0.04). D8 treated mice with EAE did not significantly exhibit lower sera levels of anti-MOG autoantibodies compared to Ig G-treated mice. However, they expressed lower sera levels of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umor necrosis factor(7.8 ± 0.2 pg/m L in D8 100 μg treated mice vs 19.9 ± 3.4 pg/m L in Ig G treated mice, P = 0.005) and interferon-gamma(1.4 ± 0.6 pg/m L in D8 100 μg treated mice vs 3.6 ± 0.4 pg/m L in Ig G treated mice, P = 0.02), as well as reduced levels of the chemokine macrophag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27.2 ± 3.1 pg/m L in D8 100 μg treated mice vs 63.7 ± 12.3 pg/m L in Ig G treated mice, P = 0.03).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locking the eo-2 pathway in EAE may affect not only eosinophil infiltration in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but also have an effect on monocytes and T cells, but not humoral, mediated responses.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brains of D8 treated mice with EAE support that this treatment decreases immune cells infiltrates in the CNS.CONCLUSION: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role for eo-2 in EAE pathogenesis and consequentially may support a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anti-eo-2 neutralizing m Ab in multiple 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医学 英文 文摘
下载PDF
SIRI、SI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左皓环 刘雅琼 +3 位作者 郑云 徐明艳 邵润霞 刘剑波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3...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3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组)和65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24h内的血常规、CRP、IL-6,比较SIRI、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IRI、SII、NLR和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分析SIRI与传统指标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EU、MONO、NLR、SIRI、SII、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Y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IRI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05,95%CI 1.463~6.590)(P<0.05)。SIRI、SII、NLR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752、0.760。多指标联合诊断时,SIRI+SII+NLR和SII+SIRI+NLR+CRP+IL-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832,敏感度分别为74.8%和63.4%,特异度分别为78.0%和96.0%。SIRI与CRP、IL-6、住院时间、1年内加重次数等指标均呈正相关(r=0.481、0.556、0.441、0.265,P<0.01)。结论SIRI、SII水平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中明显升高,对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高水平SIRI可能延长慢阻肺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系统炎症反应指数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血常规
下载PDF
中药养胃粉发酵饲料对脂多糖应激黄羽肉鸡免疫功能、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艳华 赵桂玲 +1 位作者 冯杰 牛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31-3643,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养胃粉发酵饲料(FST)对脂多糖(LPS)应激黄羽肉鸡免疫功能、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1日龄黄羽肉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FST0组(基础饲粮)、FST1000组(基础饲粮+1 000 mg/kg FST)和FST2000组(基...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养胃粉发酵饲料(FST)对脂多糖(LPS)应激黄羽肉鸡免疫功能、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1日龄黄羽肉鸡36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FST0组(基础饲粮)、FST1000组(基础饲粮+1 000 mg/kg FST)和FST2000组(基础饲粮+2 000 mg/kg FST),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统计不同阶段(1~35日龄、36~70日龄和1~70日龄)的生长性能。70日龄时从FST0组和FST1000组的每个重复中选择8只肉鸡,分别记为LPS组和LPS+FST组,在71、73、75日龄腹腔注射1 000μg/kg BW LPS;FST0组剩余肉鸡(每个重复7只)记为CON组,在71、73、75日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75日龄LPS应激处理3 h后屠宰取样。结果显示:1)饲粮添加1 000 mg/kg FST可以显著降低36~70日龄和1~70日龄肉鸡的料重比(F/G),提示1 000 mg/kg是FST在肉鸡饲粮中的最佳添加剂量。2)与CON组相比,LPS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Y(IgY)含量显著降低(P <0.05);与LPS组相比,LPS+FST组肉鸡血清IL-1β、IL-2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0和IgA、IgM、IgY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LPS组盲肠内容物中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LPS+FST组盲肠内容物中上述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4)盲肠微生物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LPS+FST组与CON组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更相似。与CON组相比,LPS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1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_bacterium_g_Prevotellaceae_UCG-001)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LPS+FST组互养菌门(Synergistota)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未分类的毛螺菌科(unclassified_f_Lachn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1 000 mg/kg FST能增强LPS应激黄羽肉鸡的免疫功能,提高盲肠内容物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养胃粉发酵饲料 黄羽肉鸡 免疫功能 挥发性脂肪酸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郑学辉 刘艳龙 郭璠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156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血样行炎... 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156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血样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炎症因子、CD8^(+)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正相关性(P<0.05),而CD4^(+)、CD4^(+)/CD8^(+)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存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免疫功能异常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指标
下载PDF
丁酸梭菌、葡萄糖氧化酶和迷迭香提取物组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功能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公言 闫先峰 +6 位作者 吴志强 张印 张云海 张雅佳 周贝贝 任启峰 孙海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42-5953,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葡萄糖氧化酶和迷迭香提取物组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功能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家兔替抗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选用28日龄断奶的商品伊拉肉兔50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葡萄糖氧化酶和迷迭香提取物组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功能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家兔替抗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选用28日龄断奶的商品伊拉肉兔50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00 g/t丁酸梭菌+1 kg/t迷迭香提取物(Ⅱ组)、100 g/t丁酸梭菌+100 g/t葡萄糖氧化酶(Ⅲ组)、1 kg/t迷迭香提取物+100 g/t葡萄糖氧化酶(Ⅳ组)及100 g/t丁酸梭菌+1 kg/t迷迭香提取物+100 g/t葡萄糖氧化酶(Ⅴ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Ⅴ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Ⅴ组的宰前活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Ⅱ组、Ⅳ组和Ⅴ组的十二指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组和Ⅴ组的十二指肠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的十二指肠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Ⅴ组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的回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回肠黏膜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Ⅴ组的回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Ⅲ组和Ⅴ组的盲肠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Ⅳ组和Ⅴ组的盲肠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Ⅴ组的盲肠克曼菌属(Akkermansia)、果胶单核菌属(Monoglobus)和疣微菌属UCG-010(Verrucomicrobium_UCG-010)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的盲肠马赛菌属(Mas-silia)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葡萄糖氧化酶和迷迭香提取物组方能够提高伊拉肉兔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和盲肠微生物区系,提高机体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有益于维持肠道健康,提高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葡萄糖氧化酶 迷迭香提取物 肉兔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与早期细胞免疫重建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慧宇 崔彤 +5 位作者 李诗佳 周士源 朱文娟 李静 马骁 吴小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77-781,共5页
目的 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早期免疫重建情况与移植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接受allo-HSCT的99名ALL患者的完整基本信息及治疗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 目的 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早期免疫重建情况与移植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接受allo-HSCT的99名ALL患者的完整基本信息及治疗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移植前,移植后30 d、60 d、90 d CD3+T, CD3+CD4+T, CD3+CD8+T及CD3-CD16+CD56+NK细胞比例,分析早期淋巴细胞免疫重建与粒系植入,血小板植入,感染以及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性。结果 99名ALL患者粒系中位植入时间11(范围,8~28)d,巨核系中位植入时间14(范围,10~120)d。血流感染(BSI)累积发生率为11.10%,移植后100 d内巨细胞病毒(CMV)累积发生率为40.40%。100 d内EBV累积发生率为7.10%。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累积发生率22.30%。移植后1年内发生广泛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累积发生率16.20%。1年累积复发率13.84%。所有患者1年累积无病生存率(DFS)为80.60%,1年总生存率(OS)为90.30%。移植后30 d, CD4+/CD8+比值与aGVHD的发生正相关(OR 1.21,95CI 1.01~1.45,P<0.05)。移植前及移植后30 d,无BSI发生组CD16+CD56+NK细胞绝对计数高于BS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0 d和90 d, CMV感染组CD4+T细胞绝对计数均低于无CM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移植后60 d较高水平的CD4+T细胞是发生100 d内CM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HR 0.91, 95CI 0.84~0.99,P<0.05)。结论 ALL患者接受allo-HSCT后早期淋巴细胞亚群重建跟aGVHD,CMV和BSI等临床事件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重建 血流感染 CMV感染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冈毅 莫鉴锋 +4 位作者 李绍清 邓素贞 陈建初 张国明 颜育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4-125,133,共3页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分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分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比较治疗效果,如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95%vs 72.50%,P<0.05);比较肺功能指标,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4+、CD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考虑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氨溴索的方式,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疗效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急性加重期 氨溴索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患者唾液外泌体miR⁃142⁃5p、FOXO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远武 董方 +1 位作者 李艳莉 肖莹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0-645,共6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RAU)患者唾液外泌体miR⁃142⁃5p、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FOXO3)表达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RAU患者13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 目的分析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RAU)患者唾液外泌体miR⁃142⁃5p、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FOXO3)表达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RAU患者13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3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受试者唾液后提取唾液外泌体,qRT⁃PCR分析样本中miR⁃142⁃5p、FOXO3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CD3^(+)CD8^(+)细胞比例,并计算CD4^(+)/CD8^(+)比值;比较miR⁃142⁃5p、FOXO3高、低表达亚组间RAU患者的疼痛指数、溃疡面积;Pearson法分析患者唾液外泌体miR⁃142⁃5p、FOXO3 mRNA水平之间及二者与CD3^(+)CD4^(+)、CD3^(+)CD8^(+)、CD4^(+)/CD8^(+)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iR⁃142⁃5p、FOXO3 mRNA表达水平预测RAU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唾液外泌体miR⁃142⁃5p表达水平、外周血CD3^(+)CD8^(+)细胞比例升高[t(χ^(2))/P=34.580/<0.001、6.889/<0.001],FOXO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外周血CD3^(+)CD4^(+)、CD4^(+)/CD8^(+)细胞比值降低[t(χ^(2)/P=43.121/<0.001、37.692/<0.001、10.219/0.001、26.091/<0.001)]。与miR⁃142⁃5p低表达亚组比较,miR⁃142⁃5p高表达亚组患者疼痛指数升高、溃疡面积增大(t/P=3.880/<0.001、5.027/<0.001);与FOXO3高表达亚组比较,FOXO3低表达亚组患者疼痛指数升高、溃疡面积增大(t/P=4.711/<0.001、5.382/<0.001)。观察组患者唾液外泌体miR⁃142⁃5p与CD3^(+)CD4^(+)、CD4^(+)/CD8^(+)细胞比值呈负相关(P均<0.001),FOXO3 mRNA与CD3^(+)CD4^(+)、CD4^(+)/CD8^(+)细胞比值呈正相关(P均<0.001),miR⁃142⁃5p、FOXO3与CD3^(+)CD8^(+)细胞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提示,miR⁃142⁃5p、FOXO3 mRNA及二者联合预测RAU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0.809、0.947,二者联合检测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6.528、8.573,P均<0.001)。结论RAU患者唾液外泌体miR⁃142⁃5p处于高表达状态,FOXO3处于低表达状态,二者共同参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免疫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miR⁃142⁃5p 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 唾液 外泌体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运动单位数目测定:正常值的建立及其在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莲 卢祖能 +1 位作者 王镇涛 曾庆杏 《临床脑电学杂志》 2000年第2期68-70,73,共4页
目的 :建立运动单位数目测定 (MUNE)的正常值并初步探讨其在下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ikingⅣ型肌电图仪中的“Poisson分布法”程序 ,对 75例健康人和 5 6例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者选择趾短伸肌和鱼际肌进行测定。记录和... 目的 :建立运动单位数目测定 (MUNE)的正常值并初步探讨其在下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ikingⅣ型肌电图仪中的“Poisson分布法”程序 ,对 75例健康人和 5 6例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者选择趾短伸肌和鱼际肌进行测定。记录和刺激电极均为表面电极。结果 :在对照组 ,其结果显示可重复性好 ;<6 0岁时 ,运动单位 (MU)数与年龄、性别和侧别无关 ;>6 0岁时 ,MU数显著减少。在病人组 ,结果的可重复性更佳 ;运动神经元或轴突受损者均显示为运动单位 (MU)数减少 ;随着病情的好转 ,功能性MU数增加。结论 :MUNE可定量地评价运动单位的丧失 ,方法简便、快速、无创 ,是检测下运动神经元性病变的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值 运动神经元病 周围神经疾病 mune
下载PDF
健康成人半自动递增刺激法运动单位数目估测研究
12
作者 宋红松 樊东升 +2 位作者 张俊 郑菊阳 张朔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67-68,78,共3页
目的:建立在健康正常个体用半自动递增刺激法作运动单位数目估测(MUNE)的方法学.方法:使用半自动递增刺激法对67名(年龄18~72岁,平均40.6±12.3岁)健康成人进行双侧大、小鱼际肌MUNE测定;对其中13名个体相隔1周进行重复检测,分析M... 目的:建立在健康正常个体用半自动递增刺激法作运动单位数目估测(MUNE)的方法学.方法:使用半自动递增刺激法对67名(年龄18~72岁,平均40.6±12.3岁)健康成人进行双侧大、小鱼际肌MUNE测定;对其中13名个体相隔1周进行重复检测,分析MUNE数值与年龄、性别和侧别的关系.结果:67名健康成人平均大鱼际肌MUNE值为245.5±79.4个,小鱼际肌MUNE值为247.3±70.7个,大、小鱼际肌的平均MUNE数值与年龄、性别及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对67名健康成人中的13名个体,经两次重复检测所获得的平均MUNE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用半自动递增刺激法进行MUNE检测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健康成年个体MUNE值与年龄、性别和侧别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单位数目估测 健康成人 刺激法 半自动 mune 重复检测 大鱼际肌 可重复性 年龄 平均 E值 方法学 个体 性别 相关性 数值
下载PDF
鸡枞菌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13
作者 王思芦 汪开毓 +2 位作者 赵玲 陈德芳 周赵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鸡枞菌多糖(TAP)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黄芪多糖(APS)为阳性对照,用不同剂量的TAP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鸡枞菌多糖(TAP)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黄芪多糖(APS)为阳性对照,用不同剂量的TAP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脾淋巴细胞增殖等免疫指标。结果 TAP在5~20 g.L-1浓度范围内不同程度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提高免疫器官指数,且有剂量依赖性;20 g.L-1TAP可明显降低免疫低下小鼠CD4+/CD8+比值,并使IL-2、IFN-γ水平分别上升312.3%和88.1%,同时降低IL-4水平;TAP能明显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论 TAP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且效果优于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枞菌多糖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免疫器官指数 血素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增殖
下载PDF
脾虚湿阻证动物免疫水平改变及薏苡仁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14
作者 韩晓春 季旭明 +4 位作者 赵海军 张亚楠 于婉晨 李洪雷 王世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82-2586,共5页
目的:探讨脾虚湿阻证动物免疫水平变化及薏苡仁不同组分健脾利湿作用机制。方法:薏苡仁不同组分干预脾虚湿浊证动物模型,比较其免疫球蛋白IgA、IgG变化情况;并采用基因芯片对其空肠差异基因进行检测,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获得Immun... 目的:探讨脾虚湿阻证动物免疫水平变化及薏苡仁不同组分健脾利湿作用机制。方法:薏苡仁不同组分干预脾虚湿浊证动物模型,比较其免疫球蛋白IgA、IgG变化情况;并采用基因芯片对其空肠差异基因进行检测,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获得Immune Response功能注释到的差异基因后,对相关差异基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模型和对照组体质量、白蛋白水平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糖、蛋白和油组白蛋白水平有所提高且达到正常对照水平(P〉0.05);模型组IgA、IgG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分治疗后IgA、IgG水平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基因芯片进行分析后显示,Immune Response共获得差异基因28个,以累积贡献率〉85%为依据,共获得3个主成分,模型组对照组区分程度良好;各组分治疗后差异基因改善明显,尤其是油、多糖、淀粉和水煎液组,蛋白组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较弱,更接近与模型组;聚类分析也显示,多糖、水煎液、油和正常对照更接近与一类,而蛋白组和模型组更接近与一类;作用的主要基因为Ccl7、Azgp1、Ccr7、Zap70、Tnfsf9、Lat、Lax1、Bpi、Ccl21、Plscr1、Cxcl10、Cxcl9、Tnfsf8。结论:脾虚湿阻证大鼠免疫水平降低,薏苡仁各拆分组分均具有健脾利湿作用,油功效最为显著,其机制与趋化因子和抑癌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湿阻证 薏苡仁 健脾利湿 差异基因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聚类算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韬 王耀才 王致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11期2051-2053,共3页
根据数据分析中聚类判断所遵循的原则,模拟抗体捕获抗原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聚类算法,最终可以获得全局最优解,并且具有本质上的并行性、计算效率高和聚类能力强等优点。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聚类算法 并行性 捕获 数据分析 全局最优解 模拟 抗原 抗体 机制
下载PDF
扶正颗粒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程嘉艺 柴瑞华 +1 位作者 阎醒予 刘守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颗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扶正颗粒对正常小鼠及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对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对正常小鼠及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小鼠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对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由植物血... 目的:探讨扶正颗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扶正颗粒对正常小鼠及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对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对正常小鼠及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小鼠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对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由植物血凝素所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观察扶正颗粒对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和总补体含量的影响。结果:扶正颗粒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及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显著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使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对正常小鼠有协同植物血凝素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对免疫抑制小鼠有拮抗可的松免疫抑制,协同促进植物血凝素所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对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小鼠均有提高血清溶血素含量的作用;对免疫抑制小鼠具有促进血清总补体含量升高的作用。结论:扶正颗粒具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颗粒 药效学 免疫功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对其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宋敏 李佳 +3 位作者 刘洪岩 李晓敏 毕秋萍 韩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术后化疗,观察组给予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 目的探讨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术后化疗,观察组给予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卡氏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在术后化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可显著改善免疫功能及生存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胃癌 化疗 黄芪颗粒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采用主流FPGA的数字电路在线生长进化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睿 于盛林 +2 位作者 王友仁 高桂军 张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7,共6页
采用主流FPGA器件构建了在线进化平台,提出了一种适合较大规模数字电路在线进化的生长进化方法。该方法模拟植物生长机理进化以解决进化速度缓慢问题,采用增长验证评估方法取代传统的穷举式验证评估方法来解决在线验证评估难题;应用免... 采用主流FPGA器件构建了在线进化平台,提出了一种适合较大规模数字电路在线进化的生长进化方法。该方法模拟植物生长机理进化以解决进化速度缓慢问题,采用增长验证评估方法取代传统的穷举式验证评估方法来解决在线验证评估难题;应用免疫遗传算法克服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采用多参数级联十进制整数编码方法缩短染色体长度;采用生长进化方法成功地进化出了16位加法器和8位乘法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进化方法无论是进化出的电路规模,还是进化速度均优于传统的直接进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硬件 生长进化 数字电路 在线验证评估 免疫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聚类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韬 王耀才 王致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82-184,共3页
该文根据数据分析中聚类判断所遵循的原则,模拟抗体捕获抗原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聚类算法。该方法最终可以获得全局最优解,并且具有本质上的并行性、计算效率高、聚类能力强等优点。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人工免疫系统 聚类 算法
下载PDF
自拟祛疣颗粒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孔宇虹 李元文 +2 位作者 任琳 孙占学 赵雅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祛疣颗粒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6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祛疣颗粒每天2剂(共4袋),其中1剂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2次;另1剂加枯... 目的观察自拟祛疣颗粒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6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祛疣颗粒每天2剂(共4袋),其中1剂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2次;另1剂加枯矾10 g,加入热水冲化后浸泡患足,每次40分钟,每天1次,2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并判定疗效。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每2周1次,治疗4周后观察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55.2%),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治疗组对外周血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改善作用,CD4+增高,CD8+降低,CD4+/CD8+增高,而对照组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几乎无影响;两组复发率的比较,治疗组复发率7.7%,明显优于对照组(50%)。结论祛疣颗粒内服加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特点,疗效明显优于冷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疣 寻常疣 中药 免疫功能 冷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