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B与CNC同源蛋白1通过调节MYC相关因子X二聚化蛋白1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张紫婷 张寒 《癌症进展》 2024年第6期610-618,共9页
目的 探讨BTB与CNC同源蛋白1(BACH1)通过调节MYC相关因子X二聚化蛋白1(MXD1)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MCL)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靶向剪切及转座酶技术(CUT&Tag)检测BACH1下游靶基因,并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寻找BACH1与MXD1的结合位点。... 目的 探讨BTB与CNC同源蛋白1(BACH1)通过调节MYC相关因子X二聚化蛋白1(MXD1)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MCL)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靶向剪切及转座酶技术(CUT&Tag)检测BACH1下游靶基因,并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寻找BACH1与MXD1的结合位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BACH1对MXD1的调控作用,并采用慢病毒技术构建BACH1过表达及敲低的稳转MCL细胞株,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XD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GSE16411数据集分析MCL细胞和正常B细胞中MXD1 m RNA相对表达量。应用GSE132929及GSE21452数据集筛选MXD1共表达基因,对MXD1共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MXD1正相关基因应激诱导磷蛋白1同源物含U-框蛋白1(STUB1)的特异性激活剂YL109处理后MCL细胞的活力。结果 BACH1能够靶向结合MXD1并抑制MXD1基因的启动子活性。BACH1敲低后MX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BACH1过表达后MX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通过GSE16411数据集分析发现,MCL细胞中MXD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B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GSE132929数据集中筛选出2222个MXD1共表达基因,在GSE21452数据集中筛选出503个MXD1共表达基因。GO分析显示,MXD1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信号转导、蛋白质磷酸化、细胞葡萄糖醛酸化、类黄酮葡萄糖醛酸化等代谢相关的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MXD1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肝脏发育的代谢途径、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等。采用YL109处理MCL细胞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结论 BACH1通过结合MXD1近端启动子负向调控MXD1的表达水平,且BACH1介导的MXD1表达改变很可能通过调控代谢过程参与MC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BTB与CNC同源蛋白1 myc相关因子x二聚化蛋白1
下载PDF
人主动脉夹层组织Myc associated factor X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
2
作者 谈梦伟 廖威麟 +3 位作者 唐昊 陆方林 韩林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目的观察人主动脉夹层组织中Myc associated factor X(MAX)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MAX在15例主动脉夹层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腺病毒载体转染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使其过表达MAX,采... 目的观察人主动脉夹层组织中Myc associated factor X(MAX)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MAX在15例主动脉夹层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腺病毒载体转染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使其过表达MAX,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仪等技术明确过表达MAX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夹层主动脉组织中M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主动脉组织。过表达MAX可以抑制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0.05)。结论 MAX可能通过调控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诱导其丢失,进而参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myc基因相关x因子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靶向MYC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俊杰 尤启冬 郭小可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9-1701,共13页
MYC基因由3个旁系同源基因C-MYC、N-MYC和L-MYC组成,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失调驱动基因之一,在超过一半的癌症类型中被异常激活。由于MYC在癌症的形成、维持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靶向MYC蛋白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的策略。但由... MYC基因由3个旁系同源基因C-MYC、N-MYC和L-MYC组成,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失调驱动基因之一,在超过一半的癌症类型中被异常激活。由于MYC在癌症的形成、维持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靶向MYC蛋白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的策略。但由于缺乏适合小分子配体进行结合的口袋,MYC蛋白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抗癌靶点。然而,近年来,相关蛋白质结构信息愈加丰富以及越来越多新型计算工具出现,衍生了许多间接靶向抑制MYC的策略,并在肿瘤模型中展现了不错的抗肿瘤效果。本文根据其作用机制,将目前的间接靶向MYC的小分子分为作用于MYC 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和调控MYC作用的靶点抑制剂,并针对不同机制的化合物分别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以期为MYC抑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 抑制剂 myc相关因子x 鸟嘌呤四链体 WD40重复蛋白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