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 tectonics and seismogenic mechanisms of the seismic source zone of the Jishishan M_(s)6.2 earthquake on December 18,2023,at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1
作者 Qiong Wang ShuYu Li +3 位作者 XinYi Li Yue Wu PanPan Zhao Yuan Gao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14-521,共8页
On December 18,2023,an M_(s)6.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shishan,Gansu Province,China.This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which is situated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NE margin of t... On December 18,2023,an M_(s)6.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Jishishan,Gansu Province,China.This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the Qilian Orogenic Belt,which is situated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NE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i.e.,Qinghai-Tibet Plateau),encompassing a rhombic-shaped area that intersects the Qilian-Qaidam Basin,Alxa Block,Ordos Block,and South China Block.In this study,we analyzed the deep tectonic pattern of the Jishishan earthquake by incorporating data on the crustal thickness,velocity structure,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strain field,and anisotropy.We discovered that the 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was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crustal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Jishishan M_(s)6.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a unique position,with rapid changes in the crustal thickness,Vp/Vs,phase velocity,and S-wave velocity.The 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was situated at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high and low velocities and was in proximity to a low-velocity region.Additionally,the source area is flanked by two high-velocity anomalies from the east and west.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orientation near the Lajishan Fault is primarily in the NNE and NE directions,which align with 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direction in this region.In some areas of the Lajishan Fault,the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ain orientations show the NNW direction,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upper crustal fast-wave polarization from local earthquakes and the phase velocity azimuthal anisotropy.These features undersc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the Jishishan M_(s)6.2 earthquake and the deep inhomogeneous structure and deep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The NE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thickened by crustal extension in the process of northeastward expansion,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al materials underwent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may have been filled with salt-containing fluids during the extension process.The presence of this weak layer makes it easier for strong earthquakes to occur through the release of overlying rigid crustal stresses.However,it is unlikely that an earthquake of comparable or larger magnitude would occur in the short term(e.g.,in one year)at the Jishishan east margin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shishan m_(s)6.2 earthquake crustal structure anisotropy stress and strain seismogenic mechanism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Analysis of debris flow control effect and hazard assessment in Xinqiao Gully,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area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2
作者 Chang Yang Yong-bo Tie +3 位作者 Xian-zheng Zhang Yan-feng Zhang Zhi-jie Ning Zong-liang Li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8-263,共16页
Xinqiao Gully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the 2008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2023"6-26"Xinqiao Gully debris flow event,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 Xinqiao Gully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the 2008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2023"6-26"Xinqiao Gully debris flow event,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bris flow control project and evaluated the debris flow hazards.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the indicators of flow intensity reduction rate and storage capacity fullness were proposed to quant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in the debris flow even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bris flow control project reduced the flow intensity by41.05%to 64.61%.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dam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upstream to the mouth of the gully,thus effectively intercep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debris flow.By evaluating the debris flow of different recurrence intervals,further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for managing debris flow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Debris flow Hazard assess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OpenLIsE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ject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Xinqiao Gully sichuan province Geological hazards survey engineering
下载PDF
Apparent stress as an indicator of stress meta-instability:The 2021 M_(S)6.4 Yangbi earthquake in Yunnan,China
3
作者 Yan′e Li Xuezhong Chen +2 位作者 Lijuan Chen Yaqiong Ren Xiangyun Guo 《Earthquake Science》 2023年第6期433-444,共12页
Investigating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crustal stress associated with major earthquakes ha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seismogenic processes.However,in individual earthquake cas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 Investigating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crustal stress associated with major earthquakes ha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seismogenic processes.However,in individual earthquake cas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s after it reaches its maximum value are rarely discussed.In this study,we use the 2021 M_S6.4 Yangbi earthquake in Yunnan,China and events of magnitudes M_L≥3.0 occurred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in the previous 11 year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apparent stres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pparent stress began to increase in January 2015 and reached a maximum in January 2020.Apparent stress then remained at a high level until October 2020,after which it declined considerable.We suggest that the stress was in the accumulation stage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20,and entered the meta-instability stage after October 2020.During the meta-instability stage,the zone of decreasing stress expanded continuously and the apparent stress increased around the Yangbi earthquake source region.These features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rock stress experiments.We propose that apparent stress can be a good indicator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stress at a specific location has entered the meta-instability stage and may become the epicenter of an impending strong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 m_(s)6.4 Yangbi earthquake apparent stress relative change meta-instability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 M_(s)6.2级地震的震害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丽 王兰民 +5 位作者 卢育霞 许世阳 夏晓雨 盖海龙 池佩红 郭梅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1,共14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35.70°N,102.79°E)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烈度为VIII度。地震发生后,通过实地烈度评估与科学考察,对震区VI~VIII度区不同建(构)筑物与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特...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35.70°N,102.79°E)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烈度为VIII度。地震发生后,通过实地烈度评估与科学考察,对震区VI~VIII度区不同建(构)筑物与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抗震设计与施工管理、场地放大效应与地震次生灾害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等角度,提出了此次地震的震害启示。结果表明:1)严重破坏和毁坏的建筑结构主要集中在老旧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和无设防或设防不规范的砖混结构。2)造成建筑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少量自建房抗震设计和施工的不规范、场地放大效应和地震次生灾害。3)优化和改良生土砌筑材料,改进纵横墙间的拉结措施,强化结构整体性是提高土木结构抗震的有效方法;普及“上下圈梁与构造柱”等基本抗震设防措施,规范水泥砂浆强度,提升农村工匠的施工水平,可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性,避免房屋出现整体性垮塌;室内洗手间的墙体应该与房顶、纵横墙间建立有效联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4)孤突斜坡、河流高阶地与岸边为抗震不利地带。当建造用地极为匮乏,不得不选址在这些场地之上时,应该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水文地质条件、抗震设防目标、建筑结构类型等影响因素,做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科学设防。灾后重建过程中,应由政府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规范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6.2级地震 震害调查 场地放大效应 黄土液化流滑 震害特征
下载PDF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标志浅析——以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为例
5
作者 张军龙 徐岳仁 +1 位作者 李文巧 陈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4,共9页
地震地表破裂是地震发生的重要特征,是研究地震动力学、构造变形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M6 3/4以上的地震才会形成地表破裂。但近年来,也有M6.0左右的地震发生了地表破裂。本文旨在探讨中强地震地表破裂的识别方法。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 地震地表破裂是地震发生的重要特征,是研究地震动力学、构造变形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M6 3/4以上的地震才会形成地表破裂。但近年来,也有M6.0左右的地震发生了地表破裂。本文旨在探讨中强地震地表破裂的识别方法。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识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强地震地表破裂的规模(位错量、宽度、长度和深度)较小,容易被黄土层厚覆盖,掩盖地表破裂的痕迹,不易识别;(2)非构造成因裂缝干扰,使得难以区分构造成因地表破裂。本文以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为例,对中强地震构造成因破裂的识别标志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以下识别标志:(1)地表破裂几何展布和剖面形态,地震伴生的次生灾害(滑坡、崩塌、砂土液化等)的线性分布为识别发震构造提供参考和线索;(2)地表破裂沿破裂走向呈现稳定地穿越不同地貌单元,至少穿越一条沟谷等低凹地貌;(3)地表破裂在地质剖面上表现出稳定的产状;(4)地表破裂伴生构造形态,地表沿破裂发育雁列式褶皱(挤压鼓包)与张裂缝交替出现的现象。本文提出的识别标志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拉脊山断裂带 2023年积石山m_(s)6.2地震 发震构造 地震地表破裂
下载PDF
基于GNSS资料分析漾濞M_(S)6.4地震前应变时空演变特征
6
作者 王伶俐 洪敏 +3 位作者 高涵 徐良叶 王岩 牛甜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基于云南省内及邻区2009-2020年GNSS观测数据解算结果,在各个测点时间序列和速度场的基础上,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估计区域应变率场;以连续基准站时间序列为约束,获取漾濞M_(S)6.4地震近场区域的块体应变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漾濞地震发生... 基于云南省内及邻区2009-2020年GNSS观测数据解算结果,在各个测点时间序列和速度场的基础上,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估计区域应变率场;以连续基准站时间序列为约束,获取漾濞M_(S)6.4地震近场区域的块体应变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漾濞地震发生在前期最大剪应变高值区以及面应变高梯度带的张压转换区,发震的时间处于区域应变积累速率逐渐降低的过程之后.震中近场区域均以NW向断层的右旋走滑应变积累为主,且大多呈现持续增强趋势,与漾濞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及其破裂特征一致.震前震区东部块体出现了短期应变趋势转折及反向加速的异常现象,反映了应力-应变积累在接近临界破裂状态时的非线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GNss 速度场 应变率场 时间序列
下载PDF
2020年新疆伽师M_(S)5.4、M_(S)6.4两次中强地震发震构造探讨
7
作者 梁姗姗 张广伟 +3 位作者 黄小宁 邹立晔 刘艳琼 姬运达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334-346,350,共14页
2020年1月,新疆伽师连续发生M_(S)5.4、M_(S)6.4两次中强地震,震中分别位于天山南麓和塔里木盆地交界的推覆构造前缘。基于地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揭示褶皱和逆冲带的深部几何结构对于理解这两次中强震发生机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 2020年1月,新疆伽师连续发生M_(S)5.4、M_(S)6.4两次中强地震,震中分别位于天山南麓和塔里木盆地交界的推覆构造前缘。基于地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揭示褶皱和逆冲带的深部几何结构对于理解这两次中强震发生机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18个区域固定地震台站资料,对200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的地震展开重定位研究,并对伽师M_(S)5.4前震、M_(S)6.4主震以及7次4级以上余震开展震源机制求解,进一步反演得到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地震定位结果显示,整个地震序列呈NNW和EW2个优势方向分布,前震序列和余震序列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前震序列主要沿着NNW向展布,而余震主要在近EW向的奥兹格尔他乌断裂上展布,并表现出双层分布特征;震源机制反演结果表明,2020年1月18日伽师M_(S)5.4前震为一次走滑型地震事件,而伽师M_(S)S6.4主震和7次余震均为逆冲型事件;另外,应力场反演显示主震震源区为近NS向挤压特征,与该区域地表应力状态基本一致。结合上述结果以及周边地质构造背景,我们认为M_(S)5.4前震和M_(S)6.4主震的发震构造不同:1月18日M_(S)5.4前震发震构造为NNW向具有走滑性质略向W倾的隐伏断层,为“类转换断层”;而M_(S)6.4主震的发震构造为柯坪塔格推覆体中的EW向隐伏推覆盲逆断层,且触发了不同深度的发震断层面。M_(S)5.4前震和M_(S)6.4主震发震断层面走向和倾角的差异,反映了天山地区近NS向不均匀的构造挤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伽师m_(s)6.4地震 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 推覆盲逆 断层
下载PDF
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序列前后震源参数
8
作者 秦敏 杨晶琼 +2 位作者 缪素秋 李丹宁 张会苑 《华北地震科学》 2023年第2期81-89,共9页
利用漾濞地区共22个固定和流动台站记录到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在扣除地震波衰减与台站场地响应后,联合反演计算得到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序列前后共819次M L≥1.0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对M L2.9~3.8地震应力降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 利用漾濞地区共22个固定和流动台站记录到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在扣除地震波衰减与台站场地响应后,联合反演计算得到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序列前后共819次M L≥1.0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对M L2.9~3.8地震应力降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漾濞地震序列的地震矩与震级相关性较好,与破裂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拐角频率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对于M L≤2.8的地震,应力降随震级增大而增大,而对于M L>2.8的地震,其应力降随震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②漾濞M_(S)6.4地震序列前后的应力降受漾濞区域复杂构造环境背景的控制表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在前震序列阶段,震源区中段应力降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处于应力加速积累的过程,一系列高度丛集的中小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应力扰动可能导致了震源区北段漾濞M_(S)6.4主震的发生;M_(S)6.4主震发生以后,其余震序列活动自北西段向南东向破裂了整个余震区,余震区北西段由于主震的发生,该区域应力背景快速调整,应力降的时空分布表现为高值-低值起伏的状态;余震区中段至最大前震震中附近区域可能由于前震活动频繁,应力释放较多,表现为应力降相对低值区域;余震区南段则余震活动丰富,为应力降高值分布区域。漾濞地震序列中震级较大的地震活动与应力降高值区域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震源参数 应力降 前震序列 余震序列
下载PDF
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及周边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和动力学意义
9
作者 樊文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8-230,共23页
文中利用CAP方法计算了2021年5月21日漾濞地震序列M_(S)≥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再结合收集到的周边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计算了漾濞地震及周边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并根据反演得到的应力张量模拟了漾濞地区的相对应力值大小和震源机... 文中利用CAP方法计算了2021年5月21日漾濞地震序列M_(S)≥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再结合收集到的周边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计算了漾濞地震及周边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并根据反演得到的应力张量模拟了漾濞地区的相对应力值大小和震源机制解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以走滑型地震为主,其次是正断型地震,地震集中分布于15km以浅的深度范围,主要发生在脆性上地壳。2)漾濞震源区的构造应力场属于典型的走滑应力结构,最大主应力方位为NNW-SSE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研究区的分区反演结果显示,最大主应力轴和最小主应力轴的方位从东北至西南呈现出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区内川滇菱形块体、腾冲和保山等地块内部的应力方位分布一致性较好,块体边界带是应力发生偏转的部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区域构造应力场受到不同块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3)应力形因子R值的分布上大致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说明物质运移所需的压应力相对变小,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构造背景认为,地块(物质)的运动速度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缓。4)根据模拟计算的漾濞地震相对剪应力和相对正应力大小推测认为,漾濞地震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沿着最优释放节面滑动破裂而发生的,更容易发生错动的NW向节面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反演 R值 相对应力值
下载PDF
2016年1月21日门源M_(S)6.4地震前重力非潮汐变化特征分析
10
作者 翟丽娜 刘华建 +2 位作者 杨牧萍 李彤霞 李宇彤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5期125-131,共7页
选取2015—2018年兰州和高台连续重力观测站整点值数据,分析2016年1月21日门源M_(S)6.4地震前2个台站连续重力数据非潮汐变化特征,发现2个台站在此次地震发生前1年,分别观测到重力数据出现持续约6个月的重力非潮汐上升变化,月均变化速... 选取2015—2018年兰州和高台连续重力观测站整点值数据,分析2016年1月21日门源M_(S)6.4地震前2个台站连续重力数据非潮汐变化特征,发现2个台站在此次地震发生前1年,分别观测到重力数据出现持续约6个月的重力非潮汐上升变化,月均变化速度分别为9.36μGal、6.17μGal,累计变化振幅分别达到56.15μGal、37.05μGal。通过对观测站点周边观测环境的详细核实和理论计算,排除台站周边环境干扰因素,认为震前6个月的重力非潮汐持续性下降变化应与此次M_(S)6.4地震孕震过程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此次门源地震的孕震机理提供一定参考,为后续地震预测中重力观测指标的建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4地震 连续重力 地震监测 非潮汐变化
下载PDF
震前重力扰动与背景噪声时空变化特征——以玛多M_(S)7.4与漾濞M_(S)6.4地震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苟家宁 刘子维 +1 位作者 江颖 张晓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268,共17页
2021年5月21—22日,云南漾濞、青海玛多先后发生了M_(S)6.4和M_(S)7.4地震。为检测震前是否存在重力扰动与重力仪背景噪声异常信号,文中基于中国连续重力台网中15台重力仪的秒采样数据,成功提取了震前重力扰动信号,并计算了排列熵(PE)... 2021年5月21—22日,云南漾濞、青海玛多先后发生了M_(S)6.4和M_(S)7.4地震。为检测震前是否存在重力扰动与重力仪背景噪声异常信号,文中基于中国连续重力台网中15台重力仪的秒采样数据,成功提取了震前重力扰动信号,并计算了排列熵(PE)及重力仪在地震频段(200~600s)的背景噪声等级(SNM)。结果表明:1)大地震发生前多数台站在2021年5月15—18日存在1组重力扰动信号,其中沿海台站同时还存在其他2组扰动信号,扰动幅度为±(10~100)μGal,扰动频率集中在0.15~0.25Hz。沿海台站的扰动幅度普遍大于内陆台站,震中距与扰动幅度无明显相关性,沿海台站扰动幅度较大及产生其他2组扰动的原因可能与海浪脉动或局部降雨有关;2)不需要对原始重力序列作任何预处理,PE能够快速检测到数据中的突变信号,PE时间序列中持续显著下降的信号对应震前扰动信号,PE瞬时向下的脉冲信号对应地震波引起的颤动信号;3)多个台站的SNM时变曲线显示,震前2个月(2021年3月初)直至主震发生时背景噪声水平显著升高,SNM的空间分布表明,震前1~2个月,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巴颜喀拉地块附近台站的背景噪声有明显增大的趋势,震后噪声水平显著降低。综上,我们初步推测:震前的重力扰动可能是由发震断裂慢滑移产生的低频颤动信号,震前背景噪声的增大可能与发震地块的活动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玛多m_(s)7.4地震 重力扰动 地震背景噪声 排列熵
下载PDF
基于PI方法的华北2019年以来3次M_(S)≥5.0地震回溯性预测研究
12
作者 宋程 张永仙 +4 位作者 夏彩韵 毕金孟 张小涛 吴永加 徐小远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4,共15页
本文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对2023年山东平原M_(S)5.5地震、2021年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和2020年河北古冶M_(S)5.1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研究。以华北局部(32°N~42°N,114°E~122°E)为研究区域,在网格尺度分别为0.5... 本文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对2023年山东平原M_(S)5.5地震、2021年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和2020年河北古冶M_(S)5.1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研究。以华北局部(32°N~42°N,114°E~122°E)为研究区域,在网格尺度分别为0.5°×0.5°和1.0°×1.0°且预测窗长为5 a的两组参数模型下,获取2019—2027年逐年滑动的预测窗热点演化图像。结果显示,当网格尺度为1.0°×1.0°时,PI热点效果优于0.5°×0.5°网格,且对平原地震和大丰海域地震的发震位置指示作用较好。当时间窗长和归一化阈值绝对值同时增大,个别窗口存在古冶地震的有效热点,但未找到热点能同时覆盖3个地震震中所在网格的参数模型。不同参数模型下的PI热点显示,未来3~4 a郯庐断裂带渤海段存在发生M_(S)≥5.0地震的风险。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华北局部地区M_(S)≥5.0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平原m_(s)5.5地震 2021年大丰海域ms5.0地震 2020年古冶ms5.1地震 图像信息方法 热点迁移
下载PDF
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空间分布机理分析
13
作者 杨晨艺 石富强 +4 位作者 季灵运 杨宜海 苏利娜 杨敏 郑怡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26,共20页
对甘东南地区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特征进行总结梳理。根据活动构造单元对地球物理观测台站进行区域划分,统计了相关构造单元上异常的数量和百分比,以及不同学科震前异常数量、百... 对甘东南地区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特征进行总结梳理。根据活动构造单元对地球物理观测台站进行区域划分,统计了相关构造单元上异常的数量和百分比,以及不同学科震前异常数量、百分比、异常持续时间等特征,并对异常的空间分布和机理进行分析,讨论了活动构造对异常分布的影响、异常强度与震源机制及断层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比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百分比高,两次地震的震前电磁异常和跨断层水准测量异常均较为显著,而流体异常不明显;②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分布与活动构造相关,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震前异常主要集中在东昆仑-西秦岭断裂带和六盘山-海原断裂带,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震前异常则主要集中在龙门山断裂带和东昆仑-西秦岭断裂带;③两次地震震前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分布均与GNSS速度场分布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④安德森断层应力模式解释了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逆冲型)比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走滑型)的形成需要更多的应力积累,因此2013年岷县漳县M_(S)6.6地震虽然震级较小但震前异常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 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 观测异常 地震预测
下载PDF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多点源地震矩张量反演研究
14
作者 刘俊清 张小刚 +3 位作者 张宇 蔡宏雷 陈卓 包秀敏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基于区域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观测到的地震记录,采用多点源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对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进行了地震矩张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该地震震源机制解的NE倾的节面(走向312°,倾角48°,滑动角76°)为发震断裂... 基于区域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观测到的地震记录,采用多点源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对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进行了地震矩张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该地震震源机制解的NE倾的节面(走向312°,倾角48°,滑动角76°)为发震断裂,主体地震矩从震源向地表沿滑动矢量的方向(方位角236°,倾伏角40.5°)释放,主破裂持续时间约为5.8 s,与此同时,地震破裂区断层面上发生了次级的双侧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6.2级地震 地震矩张量 多点源 发震构造
下载PDF
利用背景噪声研究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同震及震后波速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艳茹 王伟涛 +4 位作者 杨微 蒋海昆 杨军 李孝宾 潘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85-3201,共17页
通过测量地震波速度变化可分析地下介质应力状态的变化,加深对地震物理过程的认识.本文利用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震中50 km范围内16个地震台站2021年的三分量连续记录,通过背景噪声干涉方法研究了漾濞MS6.4地震同震波速变化及震... 通过测量地震波速度变化可分析地下介质应力状态的变化,加深对地震物理过程的认识.本文利用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震中50 km范围内16个地震台站2021年的三分量连续记录,通过背景噪声干涉方法研究了漾濞MS6.4地震同震波速变化及震后恢复过程.结果表明,在1~4 Hz的频带范围内,台站对间的相对波速在主震后明显降低,dv/v_(pair)的幅度为-0.29%~-0.02%,随台站间距增大而降低.由线性回归获得的各台站的相对波速变化dv/v_(station)的幅度为-0.16%~-0.02%,总体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分析表明,测量得到的同震波速变化主要来自于浅层(≤2km)介质,受静态应变和动态应变的共同影响,主要由强地面运动引起的岩石破碎和应力大规模调整控制.远离主震的北部台站波速变化较大,对应力扰动敏感性高,推测与台站下方的热流体分布相关.波速变化测量结果指示漾濞地震周边地震波速度在震后几天内达到最低值,而在8月份前后逐渐恢复到震前的水平,表征了介质的愈合过程.研究表明利用背景噪声干涉可对同震及震后恢复过程的波速变化进行有效测量,漾濞地震的同震波速变化受断裂带破碎程度、动态应变和流体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6.4级地震 背景噪声 同震波速变化 震后恢复
下载PDF
2022年四川泸定 M_(s)6.8地震强震动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聪 周宝峰 +4 位作者 任叶飞 王晓敏 余桦 张亚军 吴华灯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级地震。国家强震动台网获得了133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在对记录进行初步筛选和滤波后,研究了PGA和PGV衰减关系、竖向地震动特点、地震动速度脉冲,对比分析了反应谱和设计谱... 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级地震。国家强震动台网获得了133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在对记录进行初步筛选和滤波后,研究了PGA和PGV衰减关系、竖向地震动特点、地震动速度脉冲,对比分析了反应谱和设计谱,着重对石棉挖角台站附近震害与地震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三种台站强震动记录的PGA和PGV拟合曲线都比较相近,PGA、PGV拟合曲线与霍俊荣的预测模型较为接近;2)竖向地震动偏大,约38.2%的强震动记录V/H大于2/3,可能是屋顶塌落、柱子扭转和天花板坠落等震害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3)识别出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记录11条,该类记录对长周期结构影响较大;4)所选记录反应谱大多超过了罕遇地震设计谱水平段,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051SMW台站周围房屋破坏较严重,人员伤亡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m_(s)6.8地震 地震动衰减 竖向地震动 速度脉冲 加速度反应谱
下载PDF
加权泰森多边形在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后应急避险安置点责任区划分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和仕芳 张方浩 +1 位作者 杜浩国 曹彦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以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为例,综合考虑震后安置点容量和居民点实际情况,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通过人工矢量化、空间插值、震害识别、创建缓冲区等预处理,获得基于建筑物的漾濞县城震后应急避险安置点容量、建筑物破坏程度、交通便... 以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为例,综合考虑震后安置点容量和居民点实际情况,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通过人工矢量化、空间插值、震害识别、创建缓冲区等预处理,获得基于建筑物的漾濞县城震后应急避险安置点容量、建筑物破坏程度、交通便捷度和人口分布4个影响因素精细化数据。以影响因素为权重因子,使用加权泰森多边形法对研究区应急避险安置点进行责任区划分。结果表明:责任区失去住所人数均未超出对应安置点容量,位于老城区责任区的安置点服务压力较大,新城区责任区的安置点服务压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险安置点 责任区 加权泰森多边形 漾濞m_(s)6.4地震
下载PDF
GP断层破裂模型在青海门源M_(S)6.9地震强地面运动模拟的适用性研究
18
作者 罗超 曹晓雨 +3 位作者 高阳 徐飞 冯怀平 王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4-547,共14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_(S)6.9地震,震中附近遭受了强烈地震破坏.为验证Graves和Pitarka开发的GP断层破裂模型在震前对中国地区地震动场的预测与评估能力,本文基于GP法,考虑不同上升时间系数(rc)的影响,对门源地震进行了确定性...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_(S)6.9地震,震中附近遭受了强烈地震破坏.为验证Graves和Pitarka开发的GP断层破裂模型在震前对中国地区地震动场的预测与评估能力,本文基于GP法,考虑不同上升时间系数(rc)的影响,对门源地震进行了确定性地震动模拟.将模拟结果在地震动衰减规律、波形与幅值和烈度分布三个方面分别与青藏地区的地震动峰值预测方程、强震观测记录和根据强震记录自动产出的烈度图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rc为9.0时,模拟记录与实测记录和地震动峰值预测方程基本一致.本文较好的重现了门源地震的强震动场,在合理选取rc的情况下,GP法可以应用于中国地区震前强地震动场的预测和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GP断层破裂模型 强地面运动 上升时间系数 宽频带地震动模拟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调查与启示
19
作者 牛鹏飞 韩竹军 +2 位作者 郭鹏 李科长 吕丽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8-570,共23页
地震地表破裂带是地震破裂在地表的直接表现,其宽度是活断层"避让带"和工程抗震设防重要的指示参数.无人机等测量手段的发展为获取地表破裂带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精细测量破裂带宽度、分析破裂带宽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限定合... 地震地表破裂带是地震破裂在地表的直接表现,其宽度是活断层"避让带"和工程抗震设防重要的指示参数.无人机等测量手段的发展为获取地表破裂带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精细测量破裂带宽度、分析破裂带宽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限定合理的活断层"避让带"提供了有利条件.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冷龙岭与托莱山断裂阶区部位产生了显著的左旋走滑型地表破裂带.基于震后获取的高精度无人机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文中在门源地震地表破裂带全段精细解译的基础上,沿走向间隔100 m测量了251个宽度数据,R1破裂带最大宽度为209.78±14 m,平均宽度为42 m,R2破裂带最大宽度为115.31±15.72 m,平均宽度为26.14 m.宽度沿走向具有差异性,这主要受控于同震变形强度、破裂带几何结构以及地表第四系松散层发育状况;具体表现为同震位移量大、阶区等复杂几何结构以及穿过第四系松散层区段的破裂带比同震位移量小、平直段以及基岩区段的破裂带要宽.通过对去除离散值后的破裂带宽度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出95.4%和68.2%置信区间的有效宽度分别是70或50 m.在工程抗震设防中,若走滑型活断层评估的最大潜在震级与此次门源地震震级相近(~M 7.0),根据建(构)筑物类别,建议确定"避让带"宽度时参考本文获得的破裂带有效宽度(70或50 m).对于单一走滑型错动面发育地段,按建(构)筑物类别向两侧各扩展35或25 m即可;而对于活断层斜列阶区、平行断层围限区、走向弯曲区和双陡倾角错动面发育地段,在这些复杂几何结构分布范围的基础上需要各向两侧扩展35或25 m.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建(构)筑物选址避让走滑型断层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型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活断层"避让带"宽度 门源m_(s)6.9地震 工程抗震设防
下载PDF
基于潮汐附加构造应力的2013年灯塔M_(S)5.1地震射出长波辐射变化分析
20
作者 荆涛 Boonphor Phetphouthongdy +4 位作者 Chansouk Sioudom 刘洋洋 李继庚 康春丽 马未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2,共11页
针对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M_(S)5.1地震,利用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Additional Tectonic Stress Caused By Tidal Force,ATSCTF)计算模型,计算得到震中位置(41.5°N,123.2°E)在地震前5周以及震后3周(2012年12月16日—2013年2月1... 针对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M_(S)5.1地震,利用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Additional Tectonic Stress Caused By Tidal Force,ATSCTF)计算模型,计算得到震中位置(41.5°N,123.2°E)在地震前5周以及震后3周(2012年12月16日—2013年2月15日)的ATSCTF变化。地震发生时,ATSCTF垂直方向分量处于高相位点附近,显示引潮力对本次正断层走滑型地震具有诱发作用。以ATSCTF变化周期的各低相位点时间(2012年12月19日、2013年1月4日、2013年1月18日、2013年2月2日)数据分别为背景,各周期期后数据分别与背景逐日相减,计算研究区(36°N~46°N,118°E~128°E)范围内,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卫星射出长波辐射数据(Outgoing Long Wave Radiation,OLR)在各ATSCTF周期时段分布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无震的ATSCTF变化的A、B、D周期,震中附近OLR无变化;发震的ATSCTF变化的C周期,在空间上,该地区震前OLR仅震中及其南侧区域发生了显著连续升高变化过程,在时间上经历了初始微异常→异常加强→高峰→衰减→发震→平静的演化过程,与岩石应力加载—破裂经历:初始微动破裂→扩张破裂→应力闭锁→地震爆发→平静的力学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红外辐射特征一致;显示引潮力对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诱发作用,而OLR是地震构造应力应变过程辐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3年灯塔m_(s)5.1地震 长波辐射 潮汐附加构造应力 震前ATsCTF周期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