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电离层图像信息长时程演化初探
1
作者 宋程 张永仙 +1 位作者 夏彩韵 张小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应用改进的图像信息方法,结合DEMETER电磁卫星的电子温度数据,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进行了长时程的回溯性预测研究。与以往的地震电离层演化图像提取异常的研究相比,将其回溯的时程延长至震前近11个月,并向震后延长48 d。在长期连续... 应用改进的图像信息方法,结合DEMETER电磁卫星的电子温度数据,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进行了长时程的回溯性预测研究。与以往的地震电离层演化图像提取异常的研究相比,将其回溯的时程延长至震前近11个月,并向震后延长48 d。在长期连续的异常扰动演化图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异常时段,且在震前2个月短期内异常扰动明显减弱并趋于背景值。两个时段出现的异常扰动分布位置及其形态以及持续时间皆不重复,这体现了前兆异常的不易确定,难以定性及定量识别的特点。电离层异常扰动特征的长时程研究,有评估其预测参数和模型可靠性的实际作用,也为应用中国卫星观测数据服务于地震预报等研究积累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方法 回溯性预测 DEMETER卫星 电离层异常扰动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
下载PDF
Analysis of debris flow control effect and hazard assessment in Xinqiao Gully,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area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2
作者 Chang Yang Yong-bo Tie +3 位作者 Xian-zheng Zhang Yan-feng Zhang Zhi-jie Ning Zong-liang Li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8-263,共16页
Xinqiao Gully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the 2008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2023"6-26"Xinqiao Gully debris flow event,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 Xinqiao Gully is located in the area of the 2008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2023"6-26"Xinqiao Gully debris flow event,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bris flow control project and evaluated the debris flow hazards.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the indicators of flow intensity reduction rate and storage capacity fullness were proposed to quant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in the debris flow even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bris flow control project reduced the flow intensity by41.05%to 64.61%.The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dam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upstream to the mouth of the gully,thus effectively intercep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debris flow.By evaluating the debris flow of different recurrence intervals,further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for managing debris flow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Debris flow Hazard assess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OpenLISE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ject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Xinqiao Gully Sichuan province Geological hazards survey engineering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沙坝村吴家院一带几何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沈长伟 王虎 +2 位作者 邓林 李开锦 薛浩 《四川地震》 2024年第2期9-14,43,共7页
以往学者通常侧重于大尺度(数公里级别)的地表形态对大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的影响研究,而鲜有涉及短距离尺度(10~100 m级)的相关报道。本文基于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沙坝村吴家院一带的几何展布样式与微地貌测绘,为回答短距离... 以往学者通常侧重于大尺度(数公里级别)的地表形态对大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的影响研究,而鲜有涉及短距离尺度(10~100 m级)的相关报道。本文基于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沙坝村吴家院一带的几何展布样式与微地貌测绘,为回答短距离尺度是否存在显著的几何结构变化和探究其影响因素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具体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及激光雷达技术精确的获取了该段落断层展布特征及近断层地形地貌数据,发现吴家院一带地表破裂带在西南侧地形相对稳定无起伏时,破裂带集中为一支断层,而往北东向延伸遇到地形起伏如负地形时,断层分叉为三支分支断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局部范围内地形起伏可能会导致同震地表破裂发生分叉现象,单一断层可能弥散为多支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破裂带 地形效应 激光雷达 无人机摄影测量 汶川M_(S)8.0地震
下载PDF
利用水库诱发地震数据库快速为政府部门提供汶川Ms8.0地震灾害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文涛 李海鸥 +5 位作者 徐锡伟 杨清源 陈献程 徐长朋 于贵华 张兰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2-798,共7页
根据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相关因素和特点,确定出水库诱发地震数据库元参数和库结构,并通过资料收集初步建立起水库诱发地震数据库,它包含了全世界水库诱发地震震例1 31个、中国大Ⅰ型水库110座、中国大Ⅱ型水库200座和坝高达100m的水库70... 根据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相关因素和特点,确定出水库诱发地震数据库元参数和库结构,并通过资料收集初步建立起水库诱发地震数据库,它包含了全世界水库诱发地震震例1 31个、中国大Ⅰ型水库110座、中国大Ⅱ型水库200座和坝高达100m的水库70座,并具有快速查询、统计、图示等简单功能。在汶川M_S8.0地震发生后的第2天,应地震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给出了四川省及附近区域已建大型水库的基本信息及分布。可见,水库诱发地震数据库是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地震快速对策的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数据库 水电水利工程 汶川m_s8.0地震
下载PDF
利用GPS资料分析汶川地震前后川滇及其邻区水平运动及应变积累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希 崔笃信 +3 位作者 王文萍 蒋锋云 王双绪 张晓亮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64-470,共7页
利用2004~2008年间,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后川滇及其邻区(甘东南与陕西部分地区)GPS水平运动观测资料,借助形变应变场演化特征分析及负位错反演,研究了大震前构造变形特征与应变积累背景、同震变形及可能的影响区域... 利用2004~2008年间,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后川滇及其邻区(甘东南与陕西部分地区)GPS水平运动观测资料,借助形变应变场演化特征分析及负位错反演,研究了大震前构造变形特征与应变积累背景、同震变形及可能的影响区域。分析表明:(1)2004~2007年,龙门山中央断裂两侧出现的明显压性变化与阶段性应变积累特征对汶川大震有所反映(可能为中期即数年尺度6级以上地震的孕震背景),川滇菱形地块北—北东界、南界中—西段可能具有6级以上地震的孕震背景;而滇南—滇西南、甘川交界东段—甘川陕交界及其以北的甘南地块则反映6级左右地震的孕震背景信息。(2)2007~2008年,发震区呈现相当显著的逆冲兼右旋同震变化,大震对其附近的甘川交界—甘川陕交界、鲜水河断裂南段及"Y"字型断裂交汇区影响相对明显,对其应变积累状况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GPS 形变应变场 负位错 同震变形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人员伤亡及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西 周光全 +3 位作者 郭君 非明伦 卢永坤 陈坤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15-520,共6页
在收集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此次地震现场工作期间的调查结果,绘制出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分布图,并分析了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重、分布范围广的原因,进而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为灾区的恢复重建提出意... 在收集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此次地震现场工作期间的调查结果,绘制出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分布图,并分析了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重、分布范围广的原因,进而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为灾区的恢复重建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伤亡 地震现场 恢复重建 汶川8.0级地震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现场灾害调查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非明伦 朱月芬 +5 位作者 周光全 卢永坤 李西 曹彦波 冉华 陈坤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35-543,共9页
云南省地震局现场灾情调查组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工作12天,行程7000多公里,调查范围涉及到了Ⅵ~Ⅺ度地区,调查点数超过50多个。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31个调查点的各类房屋进行了震害统计分析,并对各类房屋在Ⅵ-Ⅺ度区的震害特征进行... 云南省地震局现场灾情调查组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工作12天,行程7000多公里,调查范围涉及到了Ⅵ~Ⅺ度地区,调查点数超过50多个。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31个调查点的各类房屋进行了震害统计分析,并对各类房屋在Ⅵ-Ⅺ度区的震害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现场调查 震害统计与分析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动卓越周期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建庆 苏金蓉 陈慧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98-504,共7页
利用四川省地震局测震台网记录的汶川8.0级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P、S波卓越周期与震中距的关系,同时给出了8级主震和6.1级余震的卓越周期与震中距的关系。讨论了震害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龙门山... 利用四川省地震局测震台网记录的汶川8.0级地震波形资料,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P、S波卓越周期与震中距的关系,同时给出了8级主震和6.1级余震的卓越周期与震中距的关系。讨论了震害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地块的卓越周期存在明显差异,东侧华南块体的卓越周期小于西侧地块的卓越周期,表明东侧华南块体的坚硬程度比西侧川西高原的巴颜喀拉和川滇块体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P波 S波 卓越周期 震中距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对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地震应急模式的启示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刻 李永强 +3 位作者 曹彦波 赵恒 龚强 白仙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44-550,共7页
从功能上描述了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基本构成,总结了汶川8.0级地震后,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工作过程和经验教训,指出了本次地震应急工作中通讯网络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云南地震应急双向连接、横向联动的新应急... 从功能上描述了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基本构成,总结了汶川8.0级地震后,云南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工作过程和经验教训,指出了本次地震应急工作中通讯网络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云南地震应急双向连接、横向联动的新应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双向连接 横向联动 应急模式 云南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桥梁震害 被引量:7
10
作者 解丽 卢永坤 非明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30-534,共5页
汶川地震造成了生命线系统巨大的破坏。详细介绍了汶川地震中桥梁的震害情况及其造成的影响,总结了桥梁震害的特征,对桥梁震害原因和致灾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生命线工程 桥梁震害
下载PDF
2018年汶川M_(S)8.0地震前成都台NE向地电阻率趋势异常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钱家栋 张学民 +1 位作者 王亚璐 李雪浩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本文针对汶川大地震前位于源区特殊部位的成都台NE测向地电阻率的大幅度趋势下降过程,以测区地表地电阻率变化与测区内部介质(真)电阻率变化的物理联系的理论为依据,模拟了测区底层因受孕震过程影响出现一个电性变化区域,计算了该区域... 本文针对汶川大地震前位于源区特殊部位的成都台NE测向地电阻率的大幅度趋势下降过程,以测区地表地电阻率变化与测区内部介质(真)电阻率变化的物理联系的理论为依据,模拟了测区底层因受孕震过程影响出现一个电性变化区域,计算了该区域电阻率变化的程度以及其上界面逐步(向上)扩展对成都台地表装置系统地电阻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底层电性变化区域介质电阻率发生某种减小时,在成都台的装置系统上测到的地电阻率确实会下降,下降的幅度随着变化区域上界面向上的扩展而单调增大;变化区域电阻率减小的程度越大,这种影响也会更显著。对于成都台7%的趋势下降异常而言,从数值模拟的角度来看,变化区域的电阻率变化可以取多种可能的量级,不过不同量级的变化与其相应的上界面位置有关,例如:底层变化区域真电阻率下降幅度达20%左右时,变化区域上界面到距地表430m时,地表装置视电阻率下降可达1%,其影响才开始为地表装置系统所识别;而要解释地表视电阻率有7%左右的视电阻率下降变化,则要求这个变化区域的上界面上升到距地表122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视电阻率 数值模拟 2018年汶川M_(S)8.0地震 成都台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云南灾区震害特征及地震烈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伟华 谢英情 +1 位作者 张彦琪 陈坤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25-529,共5页
介绍了汶川MS8.0地震云南灾区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特点。通过现场考察,分析了云南灾区各种建(构)筑物的破坏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地震烈度评定的方法和结果,并总结了云南灾区的震害特点,对恢复重建和规划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汶川8.0地震 云南灾区 震害特征 地震烈度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四川灾区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永坤 周光全 +1 位作者 安小伟 都吉夔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21-524,共4页
介绍了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的组成和国内外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一种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中的停减产短期影响损失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国内生产总值(GDP)、考虑了灾区各评估区震害程度。并运用该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四川震区... 介绍了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的组成和国内外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的研究概况,提出了一种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中的停减产短期影响损失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国内生产总值(GDP)、考虑了灾区各评估区震害程度。并运用该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四川震区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中的停减产短期影响损失进行了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间接经济损失 评估方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前后地电阻率时空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同利 崔博闻 +2 位作者 王丽红 颜晓晔 李菊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4,共9页
采用归一化速率变化方法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震中周边19个定点台站观测到的地电阻率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时序分析结果显示:在汶川地震前,震中周边多个地电阻率台站准同步地出现了中短期前兆异常;空间分布过程显示,地震... 采用归一化速率变化方法对2008年汶川M_(S)8.0地震震中周边19个定点台站观测到的地电阻率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时序分析结果显示:在汶川地震前,震中周边多个地电阻率台站准同步地出现了中短期前兆异常;空间分布过程显示,地震孕震过程中地电阻率在震中区域有负异常丛集和由远及近的迁移现象,负异常丛集呈象限分布,长轴方向与震源机制解主压力方向基本吻合,且受孕震断裂、台站位置、观测装置布设方向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_(S)8.0地震 地电阻率 时序分析 空间分布 归一化速率变化方法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的断层形变前兆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薄万举 张立成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19-423,共5页
对汶川8.0级地震的断层形变进行了分析,并与唐山地震、丽江地震的大幅度断层形变异常进行了对比,结论如下:(1)汶川地震前耿达水准、唐山地震前宁河水准和丽江地震前永胜水准其异常有相似的特点;(2)孤立的、无旁证的巨形变异常对强震中... 对汶川8.0级地震的断层形变进行了分析,并与唐山地震、丽江地震的大幅度断层形变异常进行了对比,结论如下:(1)汶川地震前耿达水准、唐山地震前宁河水准和丽江地震前永胜水准其异常有相似的特点;(2)孤立的、无旁证的巨形变异常对强震中短期预测可能有着特殊的指示意义,随着形变观测时空采样密度的大幅度提高,有可能获得旁证;(3)巨形变异常的出现虽不能轻易用于预报地震,但也不能作为干扰轻易加以否定;(4)从断层形变统计资料的数量、时空覆盖面考虑,得出的子样统计结果应该是可信的,从已有强震震例的数量考虑,得出的子样统计结果有待随样本的不断增加而获得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断层形变 异常 预测
下载PDF
川滇地区类似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英情 张建国 +3 位作者 李西 张彦琪 施伟华 刘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05-514,共10页
在分析汶川地震发震构造和玉龙—龙门深断裂系的组成及活动特征基础上,利用构造类比的方法,筛选和对比研究了川滇地区与发生汶川MS8.0地震的龙门山断裂类似的地震构造。结果表明,NE向的小金河断裂具有MS≥7.0地震的发震能力,可能是潜在... 在分析汶川地震发震构造和玉龙—龙门深断裂系的组成及活动特征基础上,利用构造类比的方法,筛选和对比研究了川滇地区与发生汶川MS8.0地震的龙门山断裂类似的地震构造。结果表明,NE向的小金河断裂具有MS≥7.0地震的发震能力,可能是潜在的大震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汶川8.0级地震 发震构造 构造类比 大震危险区
下载PDF
利用云南测震台网强震仪记录测定汶川主震震级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森 杨周胜 +1 位作者 颜其中 蔡绍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80-485,550,共7页
传统的地震分析通常使用微震仪记录,利用云南测震台网现有的国家台强震仪记录,仿真成速度记录后测定汶川地震主震的震级,从而解决了因微震仪记录限幅而不能及时、准确测算强震震级的问题,该方法可应用到今后的速报工作。
关键词 限幅 强震仪记录 仿真 震级 速报 汶川8.0地震
下载PDF
用b值截距估算汶川8.0级地震序列最大余震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晓东 秦嘉政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36-441,共6页
利用川滇地区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对于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在G-R关系中用b值截距方法估算最大余震震级Mm,用线性较好的震级资料得到的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当主震震级MS≥4.5时,Mm与最大震级Mmax满足关系式Mmax... 利用川滇地区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对于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在G-R关系中用b值截距方法估算最大余震震级Mm,用线性较好的震级资料得到的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当主震震级MS≥4.5时,Mm与最大震级Mmax满足关系式Mmax=-0.41+1.00Mm±0.40;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给出的汶川8.0级地震序列资料,预测汶川地震序列属于主震—余震型,估算的最大余震为(6.4±0.40)级,大于7级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b值截距 最大余震 主震—余震型序列
下载PDF
根据地震定标律研究汶川8.0级地震的破裂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嘉政 刘丽芳 钱晓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58-463,共6页
根据二维地震位错模式导出的地震定标律关系,估算了汶川8.0级地震的断层破裂参数和震源应力参数,结果给出:主破裂断层长度L=218km,破裂宽度W=29km,断层破裂面积S=6310km2,最大位错D=5.01m,断层破裂速度vr=2.8km/s,主破裂过程持续时间为7... 根据二维地震位错模式导出的地震定标律关系,估算了汶川8.0级地震的断层破裂参数和震源应力参数,结果给出:主破裂断层长度L=218km,破裂宽度W=29km,断层破裂面积S=6310km2,最大位错D=5.01m,断层破裂速度vr=2.8km/s,主破裂过程持续时间为78s,地震矩M0=7.94×1020N.m,矩震级MW=7.9,这些断层破裂参数与有关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主震和3次6级强余震的震源应力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给出:主震应力降Δσ=6.34MPa,视应力σa=0.60MPa,剪应力τ0=22.13MPa,表明主震的发震应力场处于构造环境剪应力为22.13MPa的高值背景,主震发生后,6级强余震剪应力τ0下降了约一半,平均约为10MPa;应力降Δσ则没有明显变化,平均为7.0MPa左右。结合余震序列空间分布情况,分析认为主震破裂为单侧破裂,走向为NE方向,断层从初始破裂点开始主破裂长度约200km范围内是地震能量主要的释放区,由于主震为浅源大震,震源离地表较近,因而在破裂过程中释放的巨大地震波能量对震区造成了烈度高达Ⅺ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标律 破裂过程 震源参数 汶川8.0级地震
下载PDF
川滇地区M≥7地震早期衰减特征与汶川8.0级地震强余震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虹 邬成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30-435,共6页
通过对川滇地区M≥7地震余震序列活动早期衰减特征的研究,发现序列基本上符合G-R关系,大、小地震成比例,序列中的最大强余震小于或等于用序列拟合计算b值截距得到的最大地震,且误差ΔM≤0.4;最大强余震多在2个月内发生,序列中较强余震的... 通过对川滇地区M≥7地震余震序列活动早期衰减特征的研究,发现序列基本上符合G-R关系,大、小地震成比例,序列中的最大强余震小于或等于用序列拟合计算b值截距得到的最大地震,且误差ΔM≤0.4;最大强余震多在2个月内发生,序列中较强余震的h值小于1时,其后通常还会发生震级较大的余震,当h大于1时,序列余震震级不会太高;最大强余震常发生在序列前期释放较弱的地段。将这些共性特征应用于汶川8.0级地震余震的前期跟踪监视中,通过了2个月内余震的衰减趋势和强余震判断结果的外推应用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地震序列 汶川8.0级地震 震后趋势判断 强余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