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键孔注浆方法在高压裂隙水封堵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霄 李术才 +4 位作者 张庆松 孙克国 刘人太 韩伟伟 原小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14-1421,共8页
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首次提出裂隙岩体高压涌水的关键孔注浆治理方法,并结合层次分析理论,研究关键孔的多因素层次优选方法。在龙固煤矿的辅2巷道高压涌水注浆治理的现场试验中,以地质分析和物理探测为指导,优化钻孔设计,以层次优选法对... 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首次提出裂隙岩体高压涌水的关键孔注浆治理方法,并结合层次分析理论,研究关键孔的多因素层次优选方法。在龙固煤矿的辅2巷道高压涌水注浆治理的现场试验中,以地质分析和物理探测为指导,优化钻孔设计,以层次优选法对钻孔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关键孔,参考连通试验结论对关键孔进行注浆设计,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在类似工程治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关键孔 动水注浆 层次分析 连通试验 注浆参数
下载PDF
应用UniWeb Viewer探讨经关键孔脑室穿刺的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军 吴春明 +2 位作者 张健 刘荣耀 李伟华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6期38-39,共2页
应用UniWeb Viewer软件,通过基线平行于Frankfurt平面的颅脑CT30例,探讨经关键孔脑室穿刺的方法。模拟从关键孔下脑皮质,与前后分别呈55°、50°、45°行侧脑室穿刺。结果以x±s表示,统计采用多个样本方差齐性检验,单... 应用UniWeb Viewer软件,通过基线平行于Frankfurt平面的颅脑CT30例,探讨经关键孔脑室穿刺的方法。模拟从关键孔下脑皮质,与前后分别呈55°、50°、45°行侧脑室穿刺。结果以x±s表示,统计采用多个样本方差齐性检验,单因素多样本均数F检验,P<0.05为显著统计学差异。与前后呈50°,头尾呈20°,深度5cm,为经关键孔脑室穿刺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关键孔 CT
下载PDF
改良枕下乙状窦后微创锁孔入路开颅关键孔的定位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鑫 盛敏峰 +3 位作者 吕璇 孙超 张檀 陈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时关键孔的精确定位。方法选取干性颅骨15具和湿性头颅8具,在干性颅骨上确定颅骨内表面横窦下缘与乙状窦后缘交界处(PTSJ),于颅骨外表面确定其对应点即关键点(D),测量关键点与二腹肌沟最后点(A)的... 目的探讨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时关键孔的精确定位。方法选取干性颅骨15具和湿性头颅8具,在干性颅骨上确定颅骨内表面横窦下缘与乙状窦后缘交界处(PTSJ),于颅骨外表面确定其对应点即关键点(D),测量关键点与二腹肌沟最后点(A)的距离AD、与乳突尖(B)的距离BD、与星点(C)的距离CD;应用湿性头颅标本模拟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干性颅骨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及观测。结果测量干性颅骨标本结果如下:AD:左侧(16.79±3.50)mm,右侧(14.82±2.96)mm;BD:左侧(33.98±3.87)mm,右侧(32.78±3.29)mm;CD:左侧(19.53±3.84)mm,右侧(22.59±4.08)mm;其中CD:左侧<右侧,两侧差异显著(P=0.02)。测量湿性头颅标本结果如下:AD:左侧(16.09±2.97)mm,右侧(15.94±2.85)mm;BD:左侧(34.78±5.30)mm,右侧(33.92±4.97)mm;CD:左侧(22.08±4.37)mm,右侧(23.67±6.55)mm;两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性颅骨标本与湿性头颅标本同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较好显露PTSJ,降低静脉窦损伤风险,为临床安全、准确、快速开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路 经枕下乙状窦后 锁孔 关键孔 二腹肌沟 乳突尖 星点
下载PDF
大型柴油机关键孔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委 宁琨 +1 位作者 黄进成 熊明友 《装备制造技术》 2011年第9期151-152,181,共3页
介绍了在无专用机床设备的条件下,通过利用传统设备以及自主设计制造专用刀具,实现大型柴油气缸盖凸轮轴孔的加工,解决凸轮轴孔的同轴度问题,同时将该加工方法推广应用到大型气缸体主轴孔加工领域中。
关键词 大型柴油机 关键孔 加工技术
下载PDF
模糊数学优化关键孔注浆方案在处治复杂岩溶裂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卫 《建筑技术开发》 2016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溶裂隙水害给隧道等地下工程带来巨大威胁,处治岩溶裂隙带来的问题尤为重要。首次采用关键孔注浆方法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结合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控制工程,通过地质勘测和地质雷达探测,并首次采用模糊数学构建模型优化注... 复杂地质条件下岩溶裂隙水害给隧道等地下工程带来巨大威胁,处治岩溶裂隙带来的问题尤为重要。首次采用关键孔注浆方法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结合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控制工程,通过地质勘测和地质雷达探测,并首次采用模糊数学构建模型优化注浆孔选择。首次采用关键孔注浆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关键孔,在齐岳山隧道工程中很好的完成了注浆堵水的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法进行关键孔的优选,通过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很好的解决了在关键孔的选择难题;模型很好的将在工程中关键孔选择一些定性的因素进行转化成可用数学来表示,更加直观有效的评价关键孔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关键孔 注浆 岩溶裂隙
下载PDF
龙固煤矿岩巷注浆堵水中基于关键孔的信息化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7,共4页
针对龙固煤矿二号辅助运输大巷几个层位突涌水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在巷道注浆堵水过程中提出了关键孔治理思想,制定了钻孔评价标准和关键孔的多因素层次优选方法。从材料消耗和堵水效果监测方面对关键孔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对钻... 针对龙固煤矿二号辅助运输大巷几个层位突涌水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在巷道注浆堵水过程中提出了关键孔治理思想,制定了钻孔评价标准和关键孔的多因素层次优选方法。从材料消耗和堵水效果监测方面对关键孔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对钻孔的评价和优选,提高了钻孔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注浆堵水 关键孔 钻孔评价标准 信息化 龙固煤矿
下载PDF
分析在高压裂隙水封堵中的应用关键孔注浆方法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楚德海 孙强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年第16期269-269,共1页
在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中,裂隙岩体高压涌水的关键孔注浆方法被第一次提出,结合层次分析的理论对关键孔的多种因素层次优选的方法进行探讨。在高压涌水注浆防治中,使用层次优选的方法对关键孔进行筛选,对关键孔进行注浆设计,可以达到理... 在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中,裂隙岩体高压涌水的关键孔注浆方法被第一次提出,结合层次分析的理论对关键孔的多种因素层次优选的方法进行探讨。在高压涌水注浆防治中,使用层次优选的方法对关键孔进行筛选,对关键孔进行注浆设计,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目的,在类似的地下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高压涌水 关键孔 注浆 层次分析
下载PDF
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越 王乾 +1 位作者 王明红 杜向阳 《科技资讯》 2013年第22期117-117,共1页
制造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其中的机械制造业,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见,深入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十分必要。对此,本文对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 制造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其中的机械制造业,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见,深入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十分必要。对此,本文对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作了概述,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就如何加以控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 工艺可靠性 关键孔位特征
下载PDF
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技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桂彪 苏江 +3 位作者 谢正德 池超超 李松年 李奋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CT(3D-CT)定位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我科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trasverse sigmoid sinus junction... 目的评价三维CT(3D-CT)定位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我科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trasverse sigmoid sinus junction,TSSJ)进行精准定位,进行乙状窦后入路个体化骨瓣开颅手术。结果 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的"关键孔"位置均位于横窦-乙状窦夹角内侧缘,无损伤乙状窦和横窦,骨瓣开颅后横窦沟下缘、乙状窦沟内侧缘及横窦-乙状窦沟夹角均获得满意的显露;术中骨瓣复位良好,颅骨缺损明显减少,无发生皮下积液、切口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结论运用三维CT精准定位,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是安全、快捷、微创的方法,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开颅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孔 横窦-乙状窦夹角 三维CT定位 乙状窦后入路 颅骨切开术
下载PDF
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骨瓣开颅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10
作者 刘桂彪 苏江 +3 位作者 谢正德 池超超 李松年 李奋强 《微创医学》 2019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 通过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骨瓣开颅的解剖学应用研究,为临床提供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 对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TSSJ)进行精准定位后,行乙状窦后入路个体化骨瓣开颅手术;同期... 目的 通过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骨瓣开颅的解剖学应用研究,为临床提供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 对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TSSJ)进行精准定位后,行乙状窦后入路个体化骨瓣开颅手术;同期对干颅骨标本12例(24侧)采用同样的方法定位,进行骨瓣“开颅”,通过解剖学进一步验证。结果 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及12例(24侧)干颅骨标本的“关键孔”位置均位于TSSJ内侧缘,乙状窦和横窦无损伤,骨瓣开颅后横窦沟下缘、乙状窦沟内侧缘及TSSJ均获得满意的显露;术中骨瓣复位良好,颅骨缺损明显减少,23例患者无1例发生皮下积液、切口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等。结论 运用三维CT精准定位,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具有安全、快捷、微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定位 乙状窦后入路 关键孔 骨瓣 开颅
下载PDF
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祥博 叶远良 +3 位作者 李连 朱达 李傲 龙浪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931-934,947,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CT或者CT血管造影检查的图像进行后颅窝三维重建,使用CT...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CT或者CT血管造影检查的图像进行后颅窝三维重建,使用CT自带裁剪功能剪除横窦-乙状窦颅骨压迹,制作引导术中路径的虚拟图片,然后以颅骨的二腹肌沟、骨缝、星点等解剖学标志为匹配标记,使用手机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将制作好的虚拟图片与术中颅骨的解剖学标记完全重叠,再根据重合图片确定横窦-乙状窦的颅骨表面投影,设计出关键孔及骨窗位置,然后进行手术操作。记录患者头皮切口长度、关键孔与横窦乙状窦位置关系、骨窗与静脉窦位置关系、骨窗大小、完成骨窗开颅时间、开颅出血量。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关键孔与静脉窦位置关系:完全暴露拐角35例(87.5%),单纯暴露横窦3例(7.5%),单纯暴露乙状窦2例(5.0%),无暴露静脉窦0例。骨窗与静脉窦位置关系:一次性铣除骨瓣不需要再咬除骨质(完全暴露到横窦及乙状窦边缘)30例(75.0%),单纯暴露横窦边缘6例(15.0%),单纯暴露乙状窦边缘4例(10.0%),无暴露静脉窦0例。关键孔距离横窦最短距离(0.5±0.3)cm,关键孔距离乙状窦最短距离(0.6±0.3)cm;头皮直线切口长(6.0±0.5)cm,骨窗大小(2.5±0.5)cm^(2),从切皮到骨窗完成时间(15.0±0.5)min;完成骨窗开颅出血(25.0±5.0)mL,无一例发生静脉窦破裂出血。结论采用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可以实现个体化、精确化定位关键孔与横窦乙状窦位置,设计更适宜的骨窗及游离骨瓣,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与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乙状窦后入路 关键孔 开颅手术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眶上锁孔入路术中侧脑室穿刺的研究
12
作者 孟凯 窦以河 +3 位作者 胥建 伦鹏 吴泽玉 赵彦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经常出现术中脑肿胀的情况,影响手术进一步操作,通过术中侧脑室穿刺释放脑脊液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正常人的磁共振图像(MRI),尝试对眶上锁孔入路术中侧脑室穿刺的位点和穿刺角度、深度进行研究,... 目的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经常出现术中脑肿胀的情况,影响手术进一步操作,通过术中侧脑室穿刺释放脑脊液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正常人的磁共振图像(MRI),尝试对眶上锁孔入路术中侧脑室穿刺的位点和穿刺角度、深度进行研究,提高侧脑室穿刺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48名无颅内疾病和脑室异常者的MRI图像。采用关键孔上方沿颞上线1 cm处作为穿刺点,利用GE Medical Systems的Centricity Enterprise Web 3. 0软件分别测量以下极值:水平面中穿刺道与中线夹角的角度;矢状面中穿刺道与下眶听线夹角的角度;穿刺道的长度;实际穿刺长度的确定。结果以关键孔上方沿颞上线1 cm处脑皮质作为穿刺点,穿刺道与中线夹角平均值为45. 3°(44. 2°~46. 5°),与下眶听线夹角平均值为14. 5°(11. 9°~17. 1°),穿刺深度距脑皮质最少3. 5 cm,最大不超过6. 8 cm。修正后的实际穿刺道长度为3. 6~7. 0 cm。结论在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术中需进行侧脑室穿刺时,术者往往根据个人经验进行脑室穿刺,且选取穿刺点不一,误差难免较高,以本研究所采用的穿刺点和穿刺角度进行穿刺是简易、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锁孔 关键孔 脑室穿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掘进巷道涌水断裂缝隙探测及注浆堵水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辛恒奇 徐栓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07,共3页
为解决龙固煤矿辅2运输大巷顶底板涌水大的问题,采用井下瞬变电磁和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物探技术,确定巷道顶底板的岩层的富水区域。制定了浅层、深部注浆相结合及局部引流封堵的治水方案,优化钻孔布置,施工深部注浆堵水钻孔52个,巷道涌水... 为解决龙固煤矿辅2运输大巷顶底板涌水大的问题,采用井下瞬变电磁和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物探技术,确定巷道顶底板的岩层的富水区域。制定了浅层、深部注浆相结合及局部引流封堵的治水方案,优化钻孔布置,施工深部注浆堵水钻孔52个,巷道涌水量由720 m3/h减少到340 m3/h,顶板无集中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高压大流量 富水性探测 关键孔 注浆技术
下载PDF
改良锁孔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计成 沈嘉威 +2 位作者 戴如飞 嵇道飞 杨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关键孔指导下锁孔骨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骨瓣组(28例)和改良锁孔组(25例)... 目的探讨关键孔指导下锁孔骨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骨瓣组(28例)和改良锁孔组(2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的短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骨瓣组治疗有效率为92.6%,术后头痛4例、皮下积液3例、颅内感染1例、远隔部位幕上硬膜下血肿2例、眩晕及听力下降3例;改良锁孔组治疗有效率为92%,术后头痛2例、皮下积液1例、眩晕伴听力下降1例。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改良锁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均无复发病例。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且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入路 关键孔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磊 《城市地理》 2015年第2X期92-92,共1页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达与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也随之越来越高。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对工艺可靠性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机械制造业出发,谈工艺可靠性的概念范围...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达与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也随之越来越高。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对工艺可靠性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机械制造业出发,谈工艺可靠性的概念范围以及影响因素,并深入讨论如何控制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孔位特征 机械制造 工艺可靠性
下载PDF
肌骨瓣眶颧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6
作者 张龙 冯继 +3 位作者 刘银凤 杨大伟 李玉斌 王永恒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对肌骨瓣眶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减少因传统眶颧入路造成的面神经颞支损伤及术后颞肌萎缩、颞窝塌陷的发生。方法:20侧尸头模拟肌骨瓣眶颧手术入路,观察术区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脉额颞支的位置关系并测量二者之间的最短距离,测量Ma... 目的:对肌骨瓣眶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减少因传统眶颧入路造成的面神经颞支损伤及术后颞肌萎缩、颞窝塌陷的发生。方法:20侧尸头模拟肌骨瓣眶颧手术入路,观察术区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脉额颞支的位置关系并测量二者之间的最短距离,测量MacCarty孔中心至额蝶缝的垂线距离和垂直点距额蝶缝末端的距离。结果:术区中面神经颞支均在颞浅动脉额颞支前下方走行,二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4.80±2.40)mm,MacCarty孔位于额蝶缝上方,MacCarty孔中心距额蝶缝的垂直距离为(6.10±2.32)mm,垂直点至额蝶缝末端的距离为(22.42±4.12)mm。结论:颞浅动脉额颞支可做为筋膜间入路的解剖学标志;肌骨瓣血管神经保持完整降低了颞肌和骨萎缩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学 眶颧入路 肌骨瓣 maccarty 筋膜间入路
下载PDF
飞机接头孔的简易工装扩孔方法
17
作者 郑佰林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8期88-88,共1页
本文结合实际经验,介绍一种利用简易工装对飞机结构关键孔进行补加工的方法。此方法简单高效,非常实用,而且可以转化应用到相近的结构修理过程中。
关键词 飞机结构 关键孔 简易工装 补加工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闫睿 俞文华 +2 位作者 杜垣锋 罗佳迪 王鼎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3期436-437,440,共3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的应用,为精准手术提供良好的准备。方法选择行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83例,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在颅骨内横窦沟与乙状窦沟结合处下缘模拟出“关键...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的应用,为精准手术提供良好的准备。方法选择行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83例,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在颅骨内横窦沟与乙状窦沟结合处下缘模拟出“关键孔”并在颅骨外表面标记,然后测量“关键孔”与星点及二腹肌沟顶点的距离,术中根据这两组距离指导“关键孔”的定位。结果本组患者无横窦或乙状窦损伤,77例术中通过“关键孔”清晰显露横窦与乙状窦结合处,未清晰显露6例。结论应用3Dsliker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的方法可以客观、准确地定位“关键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颅骨缺损,降低静脉窦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微血管减压术 关键孔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基于NX的龙门加工中心船用柴油机机体仿真加工技术研究
19
作者 杨天锋 杨帆 +5 位作者 田锐敏 符博峰 杨武刚 杨平 郭怀亮 许鲁江 《机械工程师》 2022年第8期161-163,166,共4页
在NX环境下搭建大型龙门加工中心虚拟仿真平台,定义各机床组件模型运动关系,利用TCL语言制作机床附件后处理,并生成G代码用于驱动机床组件相对运动,模拟机床不同附件相对运动时的空间位置关系。在仿真环境下进行机床附件干涉检测、优化... 在NX环境下搭建大型龙门加工中心虚拟仿真平台,定义各机床组件模型运动关系,利用TCL语言制作机床附件后处理,并生成G代码用于驱动机床组件相对运动,模拟机床不同附件相对运动时的空间位置关系。在仿真环境下进行机床附件干涉检测、优化刀具补偿,模拟船用柴油机机体关键孔系的加工仿真。该技术通过了生产现场的综合验证,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提高机床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仿真 附件后处理 关键孔 TCL语言 G代码 优化刀具补偿
下载PDF
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英亮 蒋顶 +4 位作者 钱春发 胡新华 阎华 刘宏毅 章文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索后颅窝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行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术前使用三维CT重建软件重建患者后颅窝三维骨质,在颅... 目的探索后颅窝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行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术前使用三维CT重建软件重建患者后颅窝三维骨质,在颅骨内面横窦沟、乙状窦沟移行位置内下缘制作虚拟“关键孔”,然后借助星点、二腹肌沟顶点等解剖标志定位“关键孔”的位置,获得距离和角度信息,并据此制作纸片模型,模型消毒后与术中解剖标志相对应,定位出“关键孔”。结果20例患者无静脉窦破裂出血发生,其中“关键孔”内清晰暴露横窦、乙状窦移行区者15例;未能清晰暴露者5例,平均向前外方去除(4.0±0.3)mm骨质后得到暴露。星点与“关键孔”的圆心距离为6.8~21.6mm,平均(14.0±3.6)mm,星点与“关键孔”的圆心连线与基线(星点和二腹肌沟顶点的连线)之间夹角为4~50°,平均(24±13)°。结论使用后颅窝颅骨表面标志与三维CT骨质重建相结合的定位方法较准确,静脉窦损伤风险低,可实现个体化定位“关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颅骨 解剖标志 关键孔 手术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