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trends i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acro-micro motion platforms 被引量:1
1
作者 Lufan Zhang Pengqi Zhang +1 位作者 Boshi Jiang Heng Yan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4-78,共15页
With ongoing economic,scientific,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the electronic devices used in daily lives are developing toward precision and miniaturization,and so the demand for high-precision manufacturing machine... With ongoing economic,scientific,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the electronic devices used in daily lives are developing toward precision and miniaturization,and so the demand for high-precision manufacturing machinery is expanding.The most important piece of equipment in modern high-precision manufacturing is the macro-micro motion platform(M3P),which offers high speed,precision,and efficiency and has macro-micro motion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due to its mechanical design and composition of its driving components.Therefore,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is crucial for the overall precision of the platform;conventional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 cannot meet the system requirements,and so M3Ps are the subject of a growing range of modern control strategies.This paper begins by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3Ps,followed by their platform structure and motion control system components,and then in-depth assessments of the macro,micro,and macro-micro control systems.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macro-micro motion control,recent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re noted.Finally,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future directions for M3P control systems are given,and the present conclusions offer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on M3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micro motion platform Precision positioning Control method Piezoelectric driver Voice coil motor
下载PDF
Optimal Actuator Placement and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of Over-Actuated Motion System in the Wafer Stage 被引量:1
2
作者 Jing Wang Ming Zhang +2 位作者 Yu Zhu Xin Li Leijie W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0年第1期80-88,共9页
The null space of the 6-DOF gain decoupling matrix of actuators and a modified velocity feedback controller are adopted to suppress the vibration of the wafer stage during exposure.To deal with varying flexibilities a... The null space of the 6-DOF gain decoupling matrix of actuators and a modified velocity feedback controller are adopted to suppress the vibration of the wafer stage during exposure.To deal with varying flexibilities at different performance locations,the vibration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be a time-variant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using the conventional gain scheduling method,which could provide good vibration control for each field under exposure.This control method can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nd will not deteriorate the rigid modes control of the wafer stage.To minimize the control spillover caused by the higher uncontrolled modes,actuator placement is optimized to minimize their controllability grammians in modal coordinates.An unconstrained rectangular plate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fine stage of the wafer stage.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on the plate through a closed-loop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PRECISION motion stage VIBRATION control time-variant performance LOCATION
下载PDF
The multi-motion-overlap algorithms for minimizing the time between successive scans of wafer stage
3
作者 潘海鸿 Chen Lin +1 位作者 Li Xiaoqing Zhou Yunfei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8年第3期282-288,共7页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ransitional time during the successive exposure scans for a step-and-scanlithography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in a wafer production proces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tion tra-jectory plan...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ransitional time during the successive exposure scans for a step-and-scanlithography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in a wafer production proces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tion tra-jectory planning along the scanning direction for wafer stage was carried out.The motions of wafer stagewere divided into two respective logical moves(i.e.step-move and scan-move)and the multi-motion-overlap algorithms(MMOA)were presented for optimizing the transitional time between the successive ex-posure scans.The conventional motion planning method,the Hazehon method and the MMOA we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simulated using MATLAB under four different exposure field sizes.The resultsshow that the total time between two successive scans consumed by MMOA is reduced by 4.82%,2.62%,3.06% and 3.96%,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motion planning method;and re-duced by 2.58%,0.76%,1.63% and 2.92%,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Hazelton method respec-tively.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lluminate that the MMOA can effectively minimizethe transitional step time between successive exposure scans and therefore increase the wafer fabricating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处理 多动作重叠算法 极小化时间 胶片 扫描平版印刷术
下载PDF
海域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研究
4
作者 张超 陈昽 +3 位作者 武程 杜修力 赖志超 王丕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17,共12页
人工模拟地震动是目前开展海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的主要地震输入分析。强度包络函数是人工模拟地震动的重要参数,决定了地震动的强度非平稳性特性,并对地震动持时起控制作用。目前的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均是基于陆域地震动记录统计分析得... 人工模拟地震动是目前开展海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的主要地震输入分析。强度包络函数是人工模拟地震动的重要参数,决定了地震动的强度非平稳性特性,并对地震动持时起控制作用。目前的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均是基于陆域地震动记录统计分析得出,无法准确反应海域地震动的强度特性。因此,基于日本K-Net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实测地震数据库,分析海域地震动在时域中强度分布特性;提出适用于海域地震动的三段式强度包络模型,回归得到震级M、震中距R及关键参数上升段t_(1)、强震平稳段ts、下降段衰减率c(无量纲)的计算表达式;研究震级、震中距对海域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的影响规律,并探讨海域地震动与陆域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海域地震动强度包络模型中关键参数上升段t_(1)、强震平稳段ts、下降段衰减率c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3~52 s],[12~79 s],[0.037~0.173];震级对关键参数(t_(1)、t_(s)、c)的影响要大于震中距;与陆域地震动相比,海域地震动的强度包络模型的下降段衰减率c相差显著,且各关键参数的分布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地震动 强度包络模型 衰减关系 三段式模型 相模湾地区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大行程垂直纳米运动工作台设计与控制研究
5
作者 张帆 黄强先 +3 位作者 程荣俊 张连生 李红莉 李瑞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4,共7页
在大行程高精度垂直运动中,工作台的设计及稳定控制是关键因素。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具有平衡机构的工作台,以实现垂直方向上大行程纳米稳定运动。所研究工作台采用N331压电直线电机独立驱动,通过空气静态导轨悬浮,设计Z轴平衡系统降低... 在大行程高精度垂直运动中,工作台的设计及稳定控制是关键因素。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具有平衡机构的工作台,以实现垂直方向上大行程纳米稳定运动。所研究工作台采用N331压电直线电机独立驱动,通过空气静态导轨悬浮,设计Z轴平衡系统降低垂直向电机驱动负载。利用步进控制方式完成大行程驱动,模拟方式实现微位移精密驱动控制。所提出的驱动与控制策略,可实现100 mm垂直方向上高精度快速精密驱动。另Z向也可实现纳米步进模式与模拟模式的复合控制。在全行程100 mm的范围内定位波动可限制在±9 nm内。通过验证实验,本运动工作台可适用于微纳米三坐标测量机、微光刻和微加工应用的驱动与控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纳米运动工作台 垂直运动 大行程 纳米步进 模拟模式
下载PDF
融合Kinect和IMU多模态数据的多阶段运动去噪网络
6
作者 郭奇涵 谢文军 +2 位作者 王冬 程景铭 刘晓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运动数据去噪在影视特效、游戏和康复医疗等动作捕捉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低成本动作捕捉设备的精确度和鲁棒性,提出一种融合Kinect和惯性测量单元(IMU)两种模态运动数据的多阶段去噪网络MMCapNet,利用特征提取器从两种模态数据中... 运动数据去噪在影视特效、游戏和康复医疗等动作捕捉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低成本动作捕捉设备的精确度和鲁棒性,提出一种融合Kinect和惯性测量单元(IMU)两种模态运动数据的多阶段去噪网络MMCapNet,利用特征提取器从两种模态数据中提取并融合运动特征,使用关节位置估计器分阶段预测关键关节、身体关节和手部关节坐标位置.为了提高方法的泛化能力,在现有2180332帧多模态数据的基础上,采集了227160帧包含高噪声的多模态运动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在日常运动和高噪声多模态数据集上输出结果的关节点位置精度均有提升.与BRA、DIP和STTrans方法相比,在日常运动数据集上全身估计误差分别降低78.5%、87.1%和31%,在高噪声数据上的估计结果更加合理.本文通过特征提取,融合多模态数据和多阶段预测,在降低位置估计误差的同时增强了对高噪声数据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数据去噪 深度学习 多模态 动作捕捉 多阶段
下载PDF
IVIM联合DKI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郭景 孙勇 +1 位作者 杨敏 杨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80例肝纤维化患者(F1期29例、F2期27例、F3-4期24例),纳入观察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期间80例肝纤维化患者(F1期29例、F2期27例、F3-4期24例),纳入观察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均行肝脏MRI检查,获取IVIM、DKI参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者的IVIM、DKI参数,分析各参数与肝纤维化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肝纤维化分级≥F2期的独立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IVIM参数ADC、D、D、f值及DKI参数MD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DKI参数MK、K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F3-4期患者IVIM参数ADC、D、D、f值及DKI参数MD值均小于F1期、F2期患者(P<0.05),DKI参数MK、K值均大于F1期、F2期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纤维化分级与ADC、D、D、f、MD值均呈负相关(P<0.05),与MK、K值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DC、D、D、f、MD值均为肝纤维化分级≥F2期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构建肝纤维化分级≥F2期的预测模型:Y=-4.512-2.819 X1-2.412 X2-1.763 X3-1.338 X4-1.582 X5,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肝纤维化分级≥F2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81-0.970,P<0.001),最佳截断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89.20%、87.80%、0.770,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8.205,P=0.084,调整后的R2=0.823。结论IVIM与DKI在肝纤维化分级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结合IVIM与DKI参数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肝纤维化分级≥F2期的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肝纤维化分级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下载PDF
压电微动台数据驱动迭代前馈补偿与自适应抑振
8
作者 王雯雯 赖磊捷 +1 位作者 李朋志 朱利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3-842,共10页
为消除压电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高精控制对平台不确定动力学模型的依赖性,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无模型迭代前馈补偿和自适应陷波滤波结合的控制方法来提高平台的跟踪性能。首先,建立了数据驱动无模型迭代前馈控制器,提高系统对噪声和其他... 为消除压电驱动柔性微定位平台高精控制对平台不确定动力学模型的依赖性,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无模型迭代前馈补偿和自适应陷波滤波结合的控制方法来提高平台的跟踪性能。首先,建立了数据驱动无模型迭代前馈控制器,提高系统对噪声和其他干扰的鲁棒性,同时,证明了在无模型迭代前馈作用下,连续参考输入跟踪误差的有界性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其次,构建了自适应陷波滤波器来消除平台谐振的影响,对误差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设计谐振频率在线提取算法,实现对陷波滤波器参数的在线实时整定,来进一步提升轨迹跟踪精度;最后,利用所设计的无模型迭代前馈控制器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对压电微动台进行轨迹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跟踪三角波信号时,与单独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和结合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PI控制相比较,最大跟踪误差分别减小78.25%和70.83%,能够有效提升平台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微动台 数据驱动迭代前馈 在线谐振抑制 自适应陷波滤波器
下载PDF
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王莲花 万芬 乐敏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阶段性运动康复训... 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康复优良率,治疗前后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外旋、外展、前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旋、外展、前屈等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可提高康复优良率、自理能力评分,增大肩关节活动度,降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腕踝针疗法 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 自理能力 疼痛 肩关节活动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探究腰椎运动链分期训练联合快速康复干预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应用
10
作者 李敏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63-65,73,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腰椎运动链分期训练联合快速康复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5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 目的探究与分析腰椎运动链分期训练联合快速康复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5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腰椎运动链分期训练,比较两组实施康复干预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DI指数、SF-36量表评分、多裂肌横截面积以及步态结果。结果两组康复干预后与康复干预前比较,VAS评分均降低、ODI指数均降低、SF-36量表评分均升高、多裂肌横截面积均升高、步态左右支撑比较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康复干预后与对照组康复干预后相比,VAS评分更低、ODI指数更低、SF-36量表评分更高、多裂肌横截面积更高、步态左右支撑比较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增加腰椎运动链分期训练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运动链分期训练 快速康复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步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黄煌辨体质分阶段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11
作者 常美如 张静艺 +1 位作者 骆守真 郑艳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49-1054,共6页
黄煌教授认为,“风胜则动”为帕金森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病位在肝与筋脉,与肺、脾、肾、心等脏关系密切。本病分为痰热生风证、热盛动风证、正虚风中证、阳虚动风证和虚劳化风证五个证型,并根据病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期论治,以“方-病-人... 黄煌教授认为,“风胜则动”为帕金森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病位在肝与筋脉,与肺、脾、肾、心等脏关系密切。本病分为痰热生风证、热盛动风证、正虚风中证、阳虚动风证和虚劳化风证五个证型,并根据病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期论治,以“方-病-人”诊疗模式辨其体质精准选方用药。早期以痰热生风证、热盛动风证为主,治宜清热,兼顾化痰、通腑、熄风、镇惊,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风引汤;中期以正虚风中证为主,治宜祛风散邪、益气养血并重,方选续命汤;晚期以阳虚动风证和虚劳化风证为主,治宜温补理虚,兼顾调气行水,方选真武汤、薯蓣丸。黄教授在临证施治过程中治风却不拘泥于熄风,求其生风之本、风中之因,切合病机,随证化裁,还注重调整体质偏颇,从整体上平衡阴阳、调畅气机、调和脏腑,辨体质分阶段治疗帕金森病,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风胜则动” “方-病-人” 分期论治 辨体质 痰热生风证 热盛动风证 正虚风中证 阳虚动风证 虚劳化风证 黄煌
下载PDF
Implementation of Mooring Automatic Positioning System for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Based on Dual-Stage Actuator
12
作者 Tao Sun Wenbin Gui +1 位作者 Zhigang Yu Zhimin Gao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14年第2期67-76,共10页
The automatic positioning control of mooring system for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has become a key issu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ield of deep-sea resources. The Dual- Stage Actuator (DSA) proposed i... The automatic positioning control of mooring system for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has become a key issu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ield of deep-sea resources. The Dual- Stage Actuator (DSA)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replace the single actuator to achieve the high speed and high precision positioning by cooperative control. The relative model and control algorithm of motion trajectory (CAMT) are designed and validated, which proves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ATER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MOORING AUTOMATIC POSITIONING Dual-stage Actuator (DSA) HIGH Speed and HIGH Precision the Control Algorithm of motion Trajectory (CAMT)
下载PDF
亚纳米驱动分辨力的六自由度微动台
13
作者 黄强先 程保林 +2 位作者 张弛斌 张帆 张连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33-1940,共8页
微位移工作台是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关键部件,传统的工作台自由度少且分辨力不高,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因此提出一种六自由度高精度微位移工作台结构方案并验证了其性能。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串并联混合驱动”的方式和中空结构,将六个自由度的... 微位移工作台是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关键部件,传统的工作台自由度少且分辨力不高,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因此提出一种六自由度高精度微位移工作台结构方案并验证了其性能。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串并联混合驱动”的方式和中空结构,将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合理地分布在平动层,转动层和支撑层三层结构中,并设计开发了工作台的运动控制系统以及一套可搭配使用的运动控制软件。实验结果表明,X,Y,Z轴线位移分别优于20,20和37 μm,角位移行程分别优于39",33"和27";线位移分辨力均优于0.7 nm,角位移分辨力均优于0.1"。所提出的六自由度微位移工作台相比于传统工作台具有自由度多、极高分辨力等优点,有望在超精密加工,微电子制造等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工作台 亚纳米分辨力 六自由度 运动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光学位移台交互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哲 孙树峰 +8 位作者 张兴波 王茜 张丰云 王萍萍 谢章伟 张羽 刘纪新 孙维丽 曹爱霞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4-261,共8页
为解决自建激光并行加工实验平台因设备安装位置隐蔽、难以加装辅助装置等而造成实验操作不便、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困难和交互性差的问题,以实验平台中单个光学位移台为例,利用Unity引擎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交互控制系统。该交... 为解决自建激光并行加工实验平台因设备安装位置隐蔽、难以加装辅助装置等而造成实验操作不便、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困难和交互性差的问题,以实验平台中单个光学位移台为例,利用Unity引擎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交互控制系统。该交互控制系统采用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通信协议,利用服务器中转数据的方式完成跨软件间的信息交互。光学位移台的Kinesis控制软件和Unity引擎中的虚拟控制面板作为MQTT通信中的客户端,共同承担订阅者和发布者的角色。光学位移台的数字孪生模型根据数据信息对物理实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映射,用户通过Kinesis控制软件或虚拟控制面板完成对物理实体和数字孪生模型的同步交互控制。采取引用.dll文件对Kinesis控制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调用Kinesis控制软件运动控制类的方法完成对光学位移台的运动控制,并将运动数据变量设置为高精度的float型和decimal型,确保数据精度不丢失。选取10组实际加工数据对交互控制系统运行的延时性、同步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Kinesis控制软件端数据发布耗时和Unity引擎端数据订阅耗时分别控制在20 ms和10 ms内。所设计的系统能够较好地保证数字孪生模型与物理实体间同步控制的一致性、动作映射的实时性,实现了光学位移台运动状态的可视化监测功能。此外,设置的运动数据类型可满足微米级的信息传递,保证了光学位移台使用时的精度要求;同时虚拟控制面板各功能正常运行,提升了光学位移台控制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交互控制 光学位移台 运动监测
下载PDF
IVIM定量参数及联合参数在宫颈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福婷 雷智鑫 +2 位作者 王伟 陈梅泞 罗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1,共5页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及联合参数在治疗前诊断宫颈癌以及评估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癌患者病例及18例健康受试者资料,...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及联合参数在治疗前诊断宫颈癌以及评估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癌患者病例及18例健康受试者资料,所有受试者均扫描MRI IVIM序列并获得以下参数:纯扩散系数(pur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D)、伪扩散系数(pseudo-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 f)。所有患者根据国际妇产科医学联合会(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 FIGO)分期分为Ⅰ~Ⅳ期;<ⅡB期为早期宫颈癌,≥ⅡB期为中晚期宫颈癌。所有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结果 D、D*、f值在宫颈癌组中要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P<0.001);f值在Ⅰ、Ⅱ期与Ⅲ、Ⅳ期宫颈癌之间,以及早期(<ⅡB)与中晚期(≥ⅡB)宫颈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参数D+f、D+f+D*对宫颈癌的识别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均为0.992;D、D+D*、D+f对早期宫颈癌识别效能最佳,AUC均为0.988。结论 IVIM定量参数可在治疗前鉴别宫颈癌和正常宫颈,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联合各参数共同识别宫颈癌、早期宫颈癌诊断效能更佳;f值在宫颈癌的分期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临床分期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在亚急性期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静茹 鲍婷 廖琼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亚急性期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亚急性期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肩部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肩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外旋活动度、Fugl-Meyer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肩部疼痛,促进肩关节活动度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 亚急性期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活动度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预测的舞台机器人避撞路径滚动时域规划
17
作者 陈伟轩 徐晨辉 +1 位作者 何德峰 余世明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5期528-536,共9页
针对移动舞台机器人的避撞运动规划问题,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方法。在获取舞台环境中运动体位置信息后,使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对运动体位置进行预测,再利用运动体的未来位置信息,将控制时域内存在的碰撞风险作为... 针对移动舞台机器人的避撞运动规划问题,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方法。在获取舞台环境中运动体位置信息后,使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对运动体位置进行预测,再利用运动体的未来位置信息,将控制时域内存在的碰撞风险作为硬性约束,在线优化求解移动机器人未来一段时刻的局部最优速度轨迹。进一步驱动移动舞台机器人跟踪规划速度,实现对移动舞台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实时滚动规划与跟踪。最后在两类舞台场景下,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舞台机器人 高斯过程回归 模型预测控制(MPC) 运动规划
下载PDF
基于缩减基法的刚柔耦合运动平台快速优化
18
作者 黄观新 卢永和 +1 位作者 张驰 杨志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52,58,共6页
传统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量大,难以保证优化效率。本次研究将缩减基法用于刚柔耦合运动平台的快速优化,介绍了缩减基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刚柔耦合直线平台的仿真模型,然后对缩减基法计算的位移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最大的相对误差为1.8×10... 传统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量大,难以保证优化效率。本次研究将缩减基法用于刚柔耦合运动平台的快速优化,介绍了缩减基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刚柔耦合直线平台的仿真模型,然后对缩减基法计算的位移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最大的相对误差为1.8×10^(-3),说明此方法不仅效率高,还有良好的计算精度。最后引入遗传算法优化平台的结构参数,并使用ABAQUS验证优化结果。结果表明优化后平台的倾翻角度减少了17.2%,证明缩减基与遗传算法的结合不仅避免了出现局部最优解的情况,还能够达到快速优化的目的,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运动平台 结构优化 缩减基法 遗传算法 工况
下载PDF
刚柔耦合运动平台的滚动直线导轨副刚度与磨损研究
19
作者 苏丽云 张春衡 杨志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9-946,共8页
面向电子封装设备等的精密运动平台的磨损对其定位精度有显著影响.在本文中研究了刚柔耦合运动平台中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刚度与磨损,根据Hertz接触模型获得了滚珠的法向接触刚度解析模型,并建立了滚珠与滚道接触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解析模... 面向电子封装设备等的精密运动平台的磨损对其定位精度有显著影响.在本文中研究了刚柔耦合运动平台中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刚度与磨损,根据Hertz接触模型获得了滚珠的法向接触刚度解析模型,并建立了滚珠与滚道接触的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采用Archard磨损理论建立了刚柔耦合运动平台中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磨损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刚性运动平台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根据仿真结果,刚柔耦合运动平台在定位阶段对导轨副的磨损较小.最后通过检测运动时导轨副的温度定性判定磨损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刚柔耦合运动平台可减缓导轨副工作温度的升高和降低接触表面磨损量,为高精度运动平台的设计和精度保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运动平台 滚动直线导轨副 接触刚度 磨损
下载PDF
阶段性康复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
作者 王瑶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6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阶段性康复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行手外伤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分析阶段性康复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行手外伤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阶段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关节活动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拇指关节外展、掌拇指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掌指关节屈曲、近侧指关节屈曲、远侧指尖关节屈曲活动度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手指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术 关节活动度 阶段性康复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