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bL1 is required for macronuclear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gametogenesis in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1
作者 Huijuan Hao Yinjie Lian +5 位作者 Chenhui Ren Sitong Yang Min Zhao Tao Bo Jing Xu Wei Wang 《Marine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183-197,共15页
Histone modification and nucleosome assembl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chromatin-related processes.Histone chaperones form different complexes and coordinate histone transportation and assembly.Various histone chaperone... Histone modification and nucleosome assembl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chromatin-related processes.Histone chaperones form different complexes and coordinate histone transportation and assembly.Various histone chaperone complex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different organisms.The ciliate protozoa(ciliates)have various chromatin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nuclear morphology.However,histone chaperone 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of different subunits remain unclear in ciliates.Tet-rahymema thermophila contains a transcriptionally active macronucleus(MAC)and a transcriptionally inactive micronu-cleus(MIC)which exhibit multiple replication and various chromatin remodeling progresses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 and sexual developmental stages.Here,we found histone chaperone RebL1 not only localized evenly in the transcriptionally active MAC but also dynamically changed in the MIC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 and sexual developmental stages.REBL1 knockdown inhibited cellular proliferation.The macronuclear morphology became bigger in growing mutants.The abnormal macronuclear structure also occurred in the starvation stage.Furthermore,micronuclear meiosis was disturbed during sexual development,leading to a failure to generate new gametic nuclei.RebL1 potentially interacted with various factors involved in histone-modifying complexes and 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e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REBL1 knockdown affected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genes involved in chromatin organization and transcription.Taken together,RebL1 plays a vital role in maintaining macronuclear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gametogenesis in T.thermophi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ETOGENESIS Histone chaperone macronuclear structure RebL1 Tetrahymena thermophilaIntroduction
原文传递
The completed macronuclear genome of a model ciliate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nome scrambling and copy number analyses 被引量:3
2
作者 Yalan Sheng Lili Duan +3 位作者 Ting Cheng Yu Qiao Naomi AStover Shan Gao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534-1542,共9页
The ciliate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has been a powerful model system for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However,some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limited due to the incomplete closure and sequencing of the macronuclear ge... The ciliate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has been a powerful model system for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However,some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limited due to the incomplete closure and sequencing of the macronuclear genome assembly,which for many years has been stalled at 1,158 scaffolds,with large sections of unknown sequences(available in Tetrahymena Genome Database,TGD,http://ciliate.org/).Here we completed the first chromosome-level Tetrahymena macronuclear genome assembly,with approximately 300×long Single Molecule,Real-Time reads of the wild-type SB210 cells—the reference strain for the initial macronuclear genome sequencing project.All 181 chromosomes were capped with two telomeres and gaps were entirely closed.The completed genome show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ver the current assembly(TGD 2014)in both chromosome structure and sequence integrity.The majority of previously identified gene models shown in TGD were retained,with the addition of 36 new genes and 883 genes with modified gene models.The new genome and annotation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GD.This new genome allows for pursuit in some underexplored areas that were far more challenging previously;two of them,genome scrambling and chromosomal copy number,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We expect that the completed macronuclear genome will facilitate many studies in Tetrahymena biology,as well as multiple lines of research in other eukaryo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macronuclear genome 181 chromosomes DNA scrambling copy number
原文传递
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的建立及其HGPRT活性测定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祥生 孙恩贵 +4 位作者 刘小芳 杨发青 谢超 董文其 顾为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4,共6页
用带虫培养法和带虫传代法建立了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无论有、无饲养细胞,虫体均能快速增殖。培养70d以上,虫体仍保持原有生物学特性,对小鼠有感染性,活力旺盛,在体外能连续培养传代。虫数最高达2.48×106/mL,... 用带虫培养法和带虫传代法建立了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无论有、无饲养细胞,虫体均能快速增殖。培养70d以上,虫体仍保持原有生物学特性,对小鼠有感染性,活力旺盛,在体外能连续培养传代。虫数最高达2.48×106/mL,群体增倍时间为8.86~10.8h。液氮保存、复苏后的虫体可在饲养细胞上立即增殖。培养中发现由巨噬细胞转化的巨核母细胞对虫体生长有促进作用,经胰酶消化能与虫体一道连续传代。通过HAT选择性培养液测定,伊氏锥虫对氨基喋呤不敏感,试验组虫体与对照一样生长良好,证明伊氏锥虫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HGP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体外培养 巨核母细胞 HGPRT
下载PDF
八肋游仆虫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核人工染色体的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娜 柴宝峰 +1 位作者 王景涛 梁爱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6-441,共6页
为研究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相关基因的功能,构建了八肋游仆虫大核人工染色体(macronuclear artificial chromosome ofE.octocarinatus,EoMAC-G),其两端为克隆自八肋游仆虫大核β2-微管蛋白基因的5′和3′非编码区和两侧... 为研究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相关基因的功能,构建了八肋游仆虫大核人工染色体(macronuclear artificial chromosome ofE.octocarinatus,EoMAC-G),其两端为克隆自八肋游仆虫大核β2-微管蛋白基因的5′和3′非编码区和两侧的端粒序列,中间为多克隆位点和密码子优化后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Eo)报道基因.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携带有EoMAC-G的pBTub-Tel载体转入八肋游仆虫大核,分析EGFP-Eo基因在八肋游仆虫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EGFP-Eo产生的荧光均匀分布于八肋游仆虫细胞质中.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情况下,荧光可持续20 d以上.相比pEGFP-N1质粒转化的游仆虫,人工染色体中的EGFP-Eo基因表达的荧光亮度强、稳定且持续时间长.Western杂交分析进一步证实,外源EGFP-Eo基因在细胞中过量表达.通过细菌喂食法进行纤毛虫RNA干扰实验,抑制了外源EGFP-Eo基因在八肋游仆虫细胞中的表达.利用构建的人工染色体不仅可以在八肋游仆虫细胞内表达外源基因,对目的蛋白质进行活细胞实时动态的定位分析,还可通过RNA干扰的方法调控外源基因在纤毛虫细胞中的表达,便于进一步分析目的蛋白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肋游仆虫 绿色荧光蛋白 大核人工染色体 基因表达 RNA干扰
下载PDF
不同生理状态下膜状急纤虫大核DNA和线粒体DNA的多态性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季武 倪兵 顾福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索纤毛虫在营养及休眠条件下两套遗传系统的作用关系,对膜状急纤虫(Tachysomapellionella)营养细胞和休眠包囊大核DNA、线粒体DNA进行了RAPD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34条随机引物中,大核DNA共扩增出203条片段,其中以休眠包囊大核... 为探索纤毛虫在营养及休眠条件下两套遗传系统的作用关系,对膜状急纤虫(Tachysomapellionella)营养细胞和休眠包囊大核DNA、线粒体DNA进行了RAPD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34条随机引物中,大核DNA共扩增出203条片段,其中以休眠包囊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45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36条特有片段,两者存在40%的差异。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线粒体DNA共扩增出216条片段,其中以休眠包囊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35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47条特有片段,两者有38%的差异。结果表明,膜状急纤虫休眠包囊与营养期的大核DNA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两者的线粒体DNA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膜状急纤虫在包囊形成过程中,大核及线粒体DNA结构可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可能与包囊形成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活动等剧烈变化以及休眠状态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状急纤虫 大核DNA 线粒体DNA 休眠包囊 营养细胞
下载PDF
包囊游仆虫休眠细胞中大核和线粒体DNA的多态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季武 曾红 顾福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64,110,共8页
为了探索纤毛虫休眠细胞中两套遗传系统的作用特征,对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大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了RAPD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35条随机引物中,包囊游仆虫大核DNA共扩增出220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大... 为了探索纤毛虫休眠细胞中两套遗传系统的作用特征,对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大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了RAPD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35条随机引物中,包囊游仆虫大核DNA共扩增出220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18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44条特有片段,两者存在28%的差异.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线粒体DNA共扩增出154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19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25条特有片段,两者有29%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包囊游仆虫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的大核DNA结构存着一定的差异;两者的线粒体DNA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包囊游仆虫在休眠细胞形成过程中,大核DNA、线粒体DNA结构可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可能与休眠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活动等剧烈变化以及休眠状态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密切相关.所得结果为揭示纤毛虫细胞结构的分化与细胞遗传物质的作用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囊游仆虫 休眠细胞 营养细胞 大核DNA 线粒体DNA
下载PDF
冠突伪尾柱虫(Pseudourostyla cristata)接合生殖的研究 Ⅰ.核器演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作人 庄豪 金立培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5年第2期159-167,I0008-I0012,共14页
在25℃条件下,冠突伪尾柱虫接合生殖全程历时10天左右。接合生殖过程中的核器演化包括:①数十枚老的大核逐步瓦解。电镜观察表明,老的大核是以一种类似于食物泡消化的方式被吸收的,并在此过程中伴有大量溶酶体出现。②仅8枚左右小核中... 在25℃条件下,冠突伪尾柱虫接合生殖全程历时10天左右。接合生殖过程中的核器演化包括:①数十枚老的大核逐步瓦解。电镜观察表明,老的大核是以一种类似于食物泡消化的方式被吸收的,并在此过程中伴有大量溶酶体出现。②仅8枚左右小核中的一枚参与新核器的发生。首先,位于胞口后部的一枚小核膨大并进行一次预备分裂,接着发生三次成熟分裂。每一接合体内形成一枚雄原核和一枚雌原核。雄原核互向对方迁移并与其雌原核融合成为合子核。合子核分裂两次,四枚子核之一发育为大核原基,另一枚发育为小核原基,其余两枚退化。预备分裂和前两次成熟分裂各自产生的两枚子核中,仅一枚进入下一次分裂,另一枚解体消失。在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降落伞”的形成和发展经历着复杂的结构变化,持续一小时以上。③大核原基经过长时间的发育,伴有多线染色体的形成和解体等一系列变化,方达成熟状态。成熟的大核原基以伸长断裂、分叉断裂和哑铃形缢缩三种方式进行分裂,小核原基亦随之分裂,逐步形成具60枚左右大核、8枚左右小核的正常营养体。其后,大核融合,开始配后第一次无性分裂。值得注意的是,大核原基发育到将成熟时,最初的迹象是染色质向大核原基中央集结成团,染色质团与核膜之间充满着匀质的核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伪尾柱虫 接合 交配型 核器演化 成熟分裂大核原基
下载PDF
差异序列聚类算法在四膜虫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高崇明 李益勋 +1 位作者 程乾生 周小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用差异序列聚类算法分析了上海四膜虫三株克隆间期细胞大核DNA含量变动规律,讨论了调节大核DNA量在一定阈值内的可能机制。
关键词 序列聚类算法 四膜虫 DNA 遗传分析 纤毛虫
下载PDF
“降落伞”核的演变和大核原基的发育
9
作者 金立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81-88,共8页
应用DAPI荧光染色术对冠突伪尾柱虫有性生殖过程中两种结构演化最复杂的核现象进行了观察。在“降落伞”的形成并向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转变期间,“伞盖”和“重物”染色质团之间自始至终由DNA荧光丝状物相联,“重物”染色质团随着“伞... 应用DAPI荧光染色术对冠突伪尾柱虫有性生殖过程中两种结构演化最复杂的核现象进行了观察。在“降落伞”的形成并向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转变期间,“伞盖”和“重物”染色质团之间自始至终由DNA荧光丝状物相联,“重物”染色质团随着“伞盖”部染色质丝缩短变粗而逐渐变小,并在中期染色体形成的同时消失。为解释上述演变过程,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个细胞学动态模型。在大核原基的发育过程中,于染色体多线化之前先由染色质丝转变为短杆状染色体。这些染色体移向核的一极,然后从一端开始解螺旋并向核的另一极伸展。在此期间,可以观察到某些染色体成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性生殖 染色体 纤毛虫 大核原基
下载PDF
尖毛虫属ActinⅠ、α-TBP和DNA polα乱序基因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然 陈天兵 +3 位作者 黄俊 石文俊 区淑青 伊珍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5-295,共11页
研究旨在对尖毛虫属内现有物种的3种乱序小核基因结构进行比较,探讨其乱序模式。于湛江湖光红树林水域中采集到一个尖毛虫属物种Oxytricha sp.(ZJ),成功扩增了其肌动蛋白Ⅰ(ActinⅠ)、端粒结合蛋白(α-TBP)、DNA聚合酶α(DNA polα)3个... 研究旨在对尖毛虫属内现有物种的3种乱序小核基因结构进行比较,探讨其乱序模式。于湛江湖光红树林水域中采集到一个尖毛虫属物种Oxytricha sp.(ZJ),成功扩增了其肌动蛋白Ⅰ(ActinⅠ)、端粒结合蛋白(α-TBP)、DNA聚合酶α(DNA polα)3个乱序基因的完整大核基因序列和完整/部分小核基因序列,并结合已有资料对比研究了尖毛虫属这3个乱序基因的进化。结果表明:(1)Oxytricha sp.(ZJ)与O.nova的小核ActinⅠ基因具有相同的乱序模式,区别于其余的尖毛虫属物种;在增加尖毛虫属物种的基础上,对前人推测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MDS-IES接合处移动现象在乱序MDSs之间并非比非乱序MDSs之间更保守。(2)Oxytricha sp.(ZJ)与O.nova的小核α-TBP基因具有相同乱序模式和相似长度的IESs。(3)Oxytricha sp.(ZJ)的小核DNA polα基因乱序模式,区别于任一已报道物种,与属内O.trifallax最为相近。基于序列分析,在DNA polα基因中发现了一例IES转换为MDS的痕迹,以及由此导致原先MDS的丢失。研究发现在编码区内IES向MDS的转变,使得本应删除的序列成为基因组永久保留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毛虫 乱序基因 大核命运序列 内部删除序列 肌动蛋白Ⅰ型 端粒结合蛋白 DNA聚合酶α
下载PDF
不同生理状态下原生动物草丛土毛虫大核DNA的多态性比较
11
作者 赵晗 章骏 盛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8-83,共6页
对草丛土毛虫(Territricha stram enticola)营养细胞大核DNA和休眠包囊大核DNA进行了RAPD比较分析.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2条没有扩增带,其余30条引物一共扩增出134条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54条片段,以休眠包囊大核DN... 对草丛土毛虫(Territricha stram enticola)营养细胞大核DNA和休眠包囊大核DNA进行了RAPD比较分析.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2条没有扩增带,其余30条引物一共扩增出134条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54条片段,以休眠包囊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80条片段,两者有20条共享片段,共享度为30%.结果表明:草丛土毛虫在形成包囊的过程中,大核DNA的结构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其在包囊形成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活动的改变以及休眠状态下生理活动的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丛土毛虫 大核DNA 营养细胞 休眠包囊 RAPD
下载PDF
伍氏游仆虫接合过程中老大核后碎块的去向
12
作者 王哈利 曹同庚 陈阅增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02-407,共6页
在伍氏游仆虫(Euplotes woodruffi)接合后体发育过程中,已呈退化状态的老大核后碎块,在细胞第二次形态发生时,逐渐恢复其正常形态结构。T形新大核原基向后延伸而与恢复正常形态的老大核后碎块紧密靠拢。此时在光镜下观察,很容易误认为... 在伍氏游仆虫(Euplotes woodruffi)接合后体发育过程中,已呈退化状态的老大核后碎块,在细胞第二次形态发生时,逐渐恢复其正常形态结构。T形新大核原基向后延伸而与恢复正常形态的老大核后碎块紧密靠拢。此时在光镜下观察,很容易误认为二者已融合为一。但在接合后体分裂之前,老大核后碎块再次瓦解,T形大核原基缩短成棒状而与老大核后碎块分开,此时二者界限分明。细胞分裂后,残存的老大核后碎块停留于后子虫中,最后被吸收。几个关键时期大核原基和老大核后碎块DNA含量的测定,也证明新老大核不融合。本文还讨论了老大核后碎块在有性过程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氏游仆虫 接合生殖 大核碎块
下载PDF
用电镜技术证明伍氏游仆虫大核染色体DNA端粒含倒转重复序列
13
作者 王哈利 潘惟钧 陈阅增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84-89,共6页
游仆虫(Euplotes)大核的基因组由数以千计的染色体片段组成,其染色体DNA均为20kbp以下的小分子,经变性——局部复性处理和DNA大分子展层,在电镜下显示为单链环形结构,从而直观地证明了染色体DNA端粒序列含有倒转重复序列。
关键词 游什虫 染色体DNA 端粒 倒转序列
下载PDF
棘尾虫接合生殖期间大核功能的研究
14
作者 卢丽 史新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08-421,共14页
为了澄清棘尾虫接合期间大核对小核发育和皮层形态发生的作用,完成了大核摘除,放线菌素D处理,H^3-尿嘧啶核苷标记等实验。摘核实验证明,一个接合体的大核可以通过细胞质桥支持另一除去大核的接合体发育。即使保留接合对大核总数的1/8,... 为了澄清棘尾虫接合期间大核对小核发育和皮层形态发生的作用,完成了大核摘除,放线菌素D处理,H^3-尿嘧啶核苷标记等实验。摘核实验证明,一个接合体的大核可以通过细胞质桥支持另一除去大核的接合体发育。即使保留接合对大核总数的1/8,这种支持作用仍然存在。还发现来自大核的支持物作用于形态发生更易于作用于小核发育,并对两个接合体的形态发生作用相等,对两个接合体小核发育的作用不等。摘除四分之三大核的实验证明,小核发育和皮层更新在接合后15小时内都不能脱离对残留大核的依赖。放线菌素D处理实验证明,接合后RNA的合成需积累到8.5小时,才可满足核与皮层发育的需要。H^3-尿嘧啶核苷标记实验也支持接合后前9小时内RNA都在持续合成的结论。本文对摘核实验和放线菌素D处理实验结果的差别、以及本文结果与前人结果的差别都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尾虫 接合生殖 大核 功能
下载PDF
肽链释放因子和核糖体蛋白L11在八肋游仆虫细胞中的定位
15
作者 柴宝峰 李娜 +3 位作者 王景涛 申泉 张志云 梁爱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原生动物纤毛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其蛋白质合成终止过程中密码子使用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研究蛋白质合成终止机制的一个经典模型。为了能够有效地分析生物大分子在该细胞中的功能作用位点,本研究根据该生物染色体结构的特征,构建了含... 原生动物纤毛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其蛋白质合成终止过程中密码子使用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研究蛋白质合成终止机制的一个经典模型。为了能够有效地分析生物大分子在该细胞中的功能作用位点,本研究根据该生物染色体结构的特征,构建了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核人工染色体EoMAC_R,并与之前构建的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核染色体EoMAC_G一起,对蛋白质合成终止有关的3个重要因子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1、多肽链释放因子eRF1和eRF3在八肋游仆虫细胞中进行了荧光共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在八肋游仆虫细胞中,蛋白质翻译过程主要位于"C"形大核内侧区域。构建的人工染色体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对目的蛋白质在八肋游仆虫细胞中进行定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染色体 纤毛虫 细胞定位 肽链释放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