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人近距离阅读纸质及电子文本对黄斑区微循环的短期影响
1
作者 高丽煜 任瑞 +3 位作者 王玉成 孙艳 王海潼 邓爱军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5-100,I0004,共7页
目的探讨持续近距离阅读相同内容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对健康青年人黄斑区微循环产生的短期影响。方法前瞻性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2021年5—10月就读于潍坊医学院的30名(60眼)健康在校大学生阅读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1 ... 目的探讨持续近距离阅读相同内容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对健康青年人黄斑区微循环产生的短期影响。方法前瞻性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2021年5—10月就读于潍坊医学院的30名(60眼)健康在校大学生阅读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1 h前后,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VD)、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VD)及脉络膜血流密度(CVD)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量化分析,阅读纸质文本1 h,SVD在中心凹的下降[(18.3±7.4)%,(17.4±7.2)%]和旁中心凹下方区域的下降[(50.2±4.2)%,(4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P=0.021;Z=3.25,P=0.007);在其他的采集区域中,干预前后SVD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电子文本1 h后,CVD下降[(75.8±4.1)%,(74.7±4.9)%](t=2.36,P=0.022);SFCT下降(289.0±6.2,280.7±6.6)(t=2.35,P=0.022)。结论持续近距离阅读纸质文本1 h,会引起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流在短期内下降;持续近距离阅读电子文本1 h,会引起黄斑区脉络膜血流在短期内下降。这会增加一些眼底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血流量 眼底 阅读 血流密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网膜 脉络膜 近距离用眼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
2
作者 王亚明 赵雯 唐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84例,其中弱视眼184只、对侧眼184只。其中男94例,女90例;年龄4~12(...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84例,其中弱视眼184只、对侧眼184只。其中男94例,女90例;年龄4~12(8.10±1.72)岁。测量弱视眼和对侧眼BCVA、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参数,以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弱视眼和对侧眼黄斑区光敏感度和固视稳定性参数,以及治疗前后BCVA、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和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t检验分析弱视眼和对侧眼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弱视眼BCVA高于对侧眼[0.5(0.4,0.6)LogMAR比0.1(0,0.2)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54,P<0.05);弱视眼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分别为25.40(23.10,28.00)dB、49.98(42.30,61.10)%,低于对侧眼[28.40(26.10,29.60)dB、70.40(58.29,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63、-3.182,均P<0.05);弱视眼黄斑区光敏感度和固视稳定性参数、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均与BCVA无相关性(均P>0.05);下方黄斑区厚度与下方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r=0.443,P<0.05),鼻侧黄斑区厚度与鼻侧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r=0.401,P<0.05)。弱视眼治疗后BCVA、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分别为0.3(0.1,0.5)LogMAR、27.65(25.51,28.93)dB和62.50(51.54,70.02)%,均优于治疗前[0.5(0.4,0.6)LogMAR、25.40(23.10,28.00)dB、49.98(42.30,6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32、-3.332、-2.993,均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2°范围内的固视稳定性有所降低,黄斑区厚度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存在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黄斑 光敏感度 固视稳定性 最佳矫正视力 儿童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青少年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检测
3
作者 张婷 于蓝 +1 位作者 张乐宵 公慧敏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90-49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近视程度青少年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的变化,分析其与等效球镜度数(SER)、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眼轴长度(AL)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少年150例共150只眼,根据SER分为正视组(-0.50 D<SER≤+0... 目的观察不同近视程度青少年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的变化,分析其与等效球镜度数(SER)、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眼轴长度(AL)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少年150例共150只眼,根据SER分为正视组(-0.50 D<SER≤+0.75 D)、低度近视组(-3.00 D<SER≤-0.50 D)、中度近视组(-6.00 D<SER≤-3.00 D)、高度近视组(SER≤-6.00 D),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获取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图像。结果4组年龄、SER、AL、SF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847~140.092,P<0.05);4组黄斑区与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F=60.627、34.450,P<0.05),其中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高于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与AL呈负相关(r=-0.490、-0.316,P<0.01),与SER、SFCT呈正相关(r=0.434~0.616,P<0.01)。结论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青少年黄斑区及视盘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呈下降趋势,与AL、SFCT具有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黄斑 视盘 微血管密度 脉络膜
下载PDF
不同年龄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黄斑形态和微循环指标比较
4
作者 刘坤 徐清怡 +1 位作者 朱俊 陈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8期65-69,共5页
目的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患者黄斑形态和微循环指标。方法 选取70例PM-CNV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共纳入7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 目的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患者黄斑形态和微循环指标。方法 选取70例PM-CNV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共纳入7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50岁组18例(18眼)和>50岁组52例(52眼)。所有患者接受眼科常规检查、OCT检查、OCTA检查,比较2组的基本特征[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数(SE)、眼轴]、黄斑形态指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中心凹下内层视网膜厚度(IRT)、中心凹下外层视网膜厚度(OR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中心凹下外层视网膜结构(Bruch膜、嵌合体带完整性)]、微循环指标[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SCP-VD)、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DCP-VD)、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CC-VD)]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相关指标(CNV面积、CNV血流面积、CNV位置)水平。结果 2组BCVA、SE、眼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SFCT为79.00(51.25, 112.25)μm,大于>50岁组的39.50(23.50, 63.0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CMT、IRT、ORT和中心凹下嵌合体带、Bruch膜完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SCP-VD为(40.76±4.75)%,高于>50岁组的(35.25±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DCP-VD、CC-VD、CNV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年龄>50岁的PM-CNV患者,年龄≤50岁的PM-CNV患者SFCT显著更大,且黄斑区SCP-VD显著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年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微循环 黄斑
下载PDF
97例学龄期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SD-OCT参数分析
5
作者 谢元春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97例学龄期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参数。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7例学龄期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屈光参差性弱视类型,将弱视患儿分为远视组(n=56... 目的:分析97例学龄期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参数。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7例学龄期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屈光参差性弱视类型,将弱视患儿分为远视组(n=56)和近视组(n=41)。对患儿两眼进行SD-OCT检查,比较患儿双侧眼睛以及远视组和近视组组间SD-OCT参数(黄斑中心凹、内环上方、内环颞侧、内环下方、内环鼻侧、外环上方、外环颞侧、外环下方、外环鼻侧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患侧眼内环上方、内环颞侧、内环鼻侧、外环上方、外环颞侧、外环下方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厚于健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眼和健侧眼的黄斑中心凹、内环下方、外环鼻侧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组内环下方、内环鼻侧、外环上方、外环颞侧、外环下方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薄于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组和近视组黄斑中心凹、内环上方、内环颞侧、外环鼻侧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患侧眼内环上方、内环颞侧、内环鼻侧、外环上方、外环颞侧、外环下方等区域的SD-OCT参数水平均增高,且远视与近视患儿黄斑视网膜SD-OCT参数水平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 单眼 屈光参差性弱视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性缺血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梅 凌运兰 +3 位作者 刘杏 冯官光 易长贤 郑小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RAO)性缺血对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OCT对单眼CRAO 2 - 3d ,黄斑区视网膜血液循环未完全恢复的患者 14例 (14眼 )和 11例 (11眼 )对侧健眼进行经中心小凹的...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RAO)性缺血对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OCT对单眼CRAO 2 - 3d ,黄斑区视网膜血液循环未完全恢复的患者 14例 (14眼 )和 11例 (11眼 )对侧健眼进行经中心小凹的水平和垂直扫描 ,分别测量及计算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的平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RNL)厚度。结果 :正常眼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平均RNL厚度分别为 (16 9 91± 10 96 ) μm、(176 36± 11 74) μm、(2 5 6 45± 16 95 ) μm ;CRAO黄斑区RNL明显增厚 ,中心小凹、中心凹及黄斑平均RNL厚度分别为 (2 35 6 4± 47 0 2 ) μm、(2 41 84± 49 36 ) μm、(4 0 1 5 7± 5 4 5 3) μm ,与正常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 结论 :CRAO性缺血明显地改变了黄斑区正常视网膜组织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体层摄影术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性缺血 视网膜神经上皮 病理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细胞成分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彭娟 沙翔垠 +1 位作者 文晔 梅开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5-918,共4页
背景 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的组织病理结构和细胞成分对理解IMH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IMH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报道结果不一致.目的 研究IMH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细胞成分,检测内界膜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背景 研究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的组织病理结构和细胞成分对理解IMH的发病机制,从而预防IMH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报道结果不一致.目的 研究IMH内界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细胞成分,检测内界膜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D45及CD44的表达分布情况,探讨IMH的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的IMH患者7例7眼的内界膜标本,制备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观察内界膜的组织结构及细胞成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定位内界膜中GFAP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内界膜中CD45及CD44的表达.结果 7例IMH内界膜石蜡切片均可见波浪弯曲状红染膜状结构,其中2例内界膜厚度均匀一致,含较少细胞,其他5例内界膜厚度不均,散在分布有色素上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GFAP表达于内界膜外层.免疫荧光染色表明,CD45阳性T淋巴细胞散在分布于内界膜组织中,黏附分子CD44多表达于内界膜的内层细胞.结论 IMH的内界膜上细胞成分较少,但Ⅲ期以上裂孔内界膜中存在神经胶质细胞和CD45阳性T淋巴细胞,表明IMH的发生过程伴有增生和免疫炎症反应.CD44作为黏附分子在内界膜中表达上调,促进IMH的增生和免疫炎症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病理 视网膜孔/病因 内界膜/病理 细胞学 组织病理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黏附分子/病理 特发性黄斑裂孔
下载PDF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的黄斑部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被引量:8
8
作者 赖铭莹 唐仕波 李加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进行黄斑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黄斑部疾病30例30眼,术中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根据病情行视... 【目的】探讨应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进行黄斑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黄斑部疾病30例30眼,术中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根据病情行视网膜前膜、黄斑前膜和或内界膜剥离,眼内光凝、气液交换和体积分数16%全氟丙烷(C3F8)充填。观察术中的镇痛效果,术眼的合作程度以及并发症。【结果】在所有手术眼中,麻醉效果优良者13眼,麻醉效果中等者15眼,麻醉效果差者2眼。麻醉效果差的2眼均为视网膜脱离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在术中肌注哌替啶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诉术眼疼痛多发生在巩膜穿刺刀刺入巩膜时、术中顶压视网膜周边部切除基底部玻璃体以及眼内光凝时,但是疼痛均较轻微,能继续耐受手术。所有病例术中未发生与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在黄斑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能顺利的完成手术,同时避免了球后麻醉所引起的并发症,但是要求手术医生必须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并且在手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以配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麻醉 球结膜浸润麻醉 黄斑部疾病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炜 王宁 王海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1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95%参考值范围,观察其与人口学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测量80例8个年龄组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与人口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结论正常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73...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95%参考值范围,观察其与人口学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测量80例8个年龄组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与人口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结论正常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73±13)μm,其95%参考值范围为148~198μm。即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1mm直径区域(黄斑中心区)内视网膜厚度为(193±13)μm,其95%参考值范围为168~218μm。正常人经OCT测得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左右眼别之间、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年龄不相关。内环的视网膜厚度大于外环的视网膜厚度。鼻侧的视网膜厚度大于颞侧的视网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黄斑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下载PDF
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对NMOSD患者视神经炎后视神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俊峰 曾培 +5 位作者 杜琛 江枫 张瑞 李晓文 张超 王春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5,I0002,共5页
目的比较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视神经炎(ON)后视觉功能系统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患者67例,其中托珠单抗组33例,受累眼42只;硫唑嘌呤组34例,受累眼44只。采用视... 目的比较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视神经炎(ON)后视觉功能系统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患者67例,其中托珠单抗组33例,受累眼42只;硫唑嘌呤组34例,受累眼44只。采用视力表、光学相干断层显像、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并比较2组受累眼视力、黄斑区视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VEP P100波幅和潜伏期在随访1年前后的变化以及2组之间对应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组患者受累眼的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和低对比度视力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2组患者受累眼黄斑区GCC、视乳头周围pRNFL厚度均变薄,VEP P100波幅均降低(P<0.05),硫唑嘌呤组患者VEP P100潜伏期延长(P<0.01),硫唑嘌呤组VEP P100波幅降低幅度较托珠单抗组大(P<0.05)。结论托珠单抗和硫唑嘌呤均不能逆转NMOSD患者ON后受累眼视神经变性萎缩的过程。但与硫唑嘌呤相比,托珠单抗可能有助于延缓视神经轴索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视神经炎 硫唑嘌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黄斑 诱发电位 视觉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托珠单抗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眼黄斑中心10°各区视网膜厚度、光敏感度改变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海霞 楚艳华 韩泉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检测病理性近视眼黄斑中心10°各区视网膜厚度(RT)、光敏感度(MS)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病理性近视黄斑区无特殊病变患者50例(65眼),均检测屈光度(SE)、眼轴长度(AL);采用蔡司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行... 目的检测病理性近视眼黄斑中心10°各区视网膜厚度(RT)、光敏感度(MS)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病理性近视黄斑区无特殊病变患者50例(65眼),均检测屈光度(SE)、眼轴长度(AL);采用蔡司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 HD-OCT)行黄斑中心10°各区检测,记录上方、颞侧、下方、鼻侧、中央RT(RT上、RT颞、RT下、RT鼻、RT中);采用MAIA微视野计行眼底成像、黄斑区微视野检测,记录黄斑中心10°上方、颞侧、下方、鼻侧、中央及总MS(MS上、MS颞、MS下、MS鼻、MS中及MS总);分析相关性。结果各区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409,P=0.000),各区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6,P=0.801)。SE和AL呈负相关(r=-0.838,P=0.000);RT上与SE呈正相关(r=0.390,P=0.025)、与AL呈负相关(r=-0.391,P=0.033),RT鼻与AL呈负相关(r=-0.382,P=0.037),其余各区RT与SE、AL均无相关性(P均>0.05)。MS总、各区MS与SE均呈正相关(r总=0.329,P=0.029;r上=0.304,P=0.045;r颞=0.323,P=0.033;r下=0.323,P=0.033;r鼻=0.325;P=0.031,r中=0.316,P=0.036),与AL均无相关性(P均>0.05)。除MS颞、MS中与相应区域RT无相关性外(P均>0.05),其余各区MS与相应区域RT均呈正相关(r上=0.420,P=0.019;r下0.365,P=0.020;r鼻0.381,P=0.013)。结论病理性近视黄斑眼中心10°区RT分布存在区域性差异,随着AL增加某些区域选择性变薄;MS存在区域性差异,当近视度数增加时,各区域MS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黄斑 视网膜厚度 光敏感度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量正常人黄斑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仲路 周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165-1166,共2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我国正常人黄斑中央小凹厚度,黄斑中心凹体积。方法:用OCT对50例100眼正常人(18~40岁)进行经黄斑中央小凹快速黄斑厚度扫描,扫描深度2mm,采用OCT3000视网膜厚度容...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我国正常人黄斑中央小凹厚度,黄斑中心凹体积。方法:用OCT对50例100眼正常人(18~40岁)进行经黄斑中央小凹快速黄斑厚度扫描,扫描深度2mm,采用OCT3000视网膜厚度容量列表分析软件计算黄斑中央小凹厚度、黄斑中心凹体积的均数和标准差。对正常人双眼黄斑中央小凹厚度的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比较;对正常人双眼黄斑中央小凹体积的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比较;随机取右眼数值做正常对照组,根据公式x-±1.96s计算出正常人黄斑中央小凹厚度,黄斑中心凹体积的正常参考值。结果:正常人中心小凹厚度为114.54~166.74μm,双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正常人黄斑中心凹体积为0.114~0.162mm3,双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结论:OCT能精确测量正常人黄斑视网膜厚度,可为临床黄斑疾病的诊治提供客观、定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视网膜厚度 黄斑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文芳 张敏 吴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6-390,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眼部并发症,可以导致视力的严重损害。多焦视网膜电图是一项新的视觉电生理测量方法,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测量整个测视野中许多细小部位的视网膜电图,可以反映局部视网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眼部并发症,可以导致视力的严重损害。多焦视网膜电图是一项新的视觉电生理测量方法,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测量整个测视野中许多细小部位的视网膜电图,可以反映局部视网膜的功能,对于DR的早期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能够定量地监测DR的进展情况,判断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黄斑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红军 赵世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7-421,共5页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视功能密切相关。大多致盲性眼病如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萎缩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均存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其轴突的损害。神经节细胞主要存在于黄斑区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视功能密切相关。大多致盲性眼病如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萎缩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均存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其轴突的损害。神经节细胞主要存在于黄斑区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结构中,此3层结构统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其厚度变化可用于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状况。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会出现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变薄,因此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变化对诊断相关眼病、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检测在多种眼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眼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及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黄斑 原发性青光眼 视神经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量正常人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15
作者 凌运兰 刘杏 郑小平 《眼科学报》 2000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我国正常人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etinal neurosensory layer)和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厚度。方法:用OCT对60例(120眼)...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我国正常人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etinal neurosensory layer)和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厚度。方法:用OCT对60例(120眼)正常人进行经黄斑中央小凹水平和垂直扫描,扫描长度4mm,测量并计算黄斑中央小凹;距中央小凹鼻侧、颞侧、上方和下方175μm及750μm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厚度值的均数和标准差;对距中央小凹175μm及750μm各方位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厚度进行比较;将年龄与距中央小凹不同距离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厚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黄斑中央小凹、距中央小凹175μm和750μm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46.34±8.58μm,155.58±10.20μm和252.98±14.07μm;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06.26±10.58μm,104.98±7.24μm和106.84±9.95μm。距中央小凹175μm处各方位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30~0.855);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厚度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331~0.889)。距中央小凹750μm处各方位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比较,除上方和下方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590)外,其余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视网膜厚度 黄斑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海科 韩云飞 张洪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141例(141眼)患有糖尿病但不伴或伴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分别记录患者的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依据ETDRS进行分级),并记录其屈光度、拍摄眼底彩照...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141例(141眼)患有糖尿病但不伴或伴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分别记录患者的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依据ETDRS进行分级),并记录其屈光度、拍摄眼底彩照,利用快速黄斑扫描模式(Stratus OCT)获取患者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同时探讨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结果黄斑中央小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78.46±43.89)μm,直径1mm的中央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02.52±36.48)μm。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的中央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对视网膜各区厚度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 视网膜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中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励 庄曾渊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29-430,共2页
以补肾益精明目中药组成基础方,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26例46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Amsler表改变情况。结果46眼中32眼视力提高,Amsler表异常格数减少,总有效率54.3%。其中早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晚期(P<0.05)。
关键词 黄斑变性 中医药疗法 老年人
下载PDF
人眼视网膜凹陷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竫华 王大博 +1 位作者 纪淑兴 石珍荣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82-84,F003,共4页
1目的 观察人眼视网膜凹陷的组织学发育。 2方法 选择胚胎 7~ 38周眼球标本 414例 414眼及6 1例 6 1眼尸检眼球切片 ,观察了视网膜凹陷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内核层 (INL )及视锥细胞核的层数 ,了解 INL中 Chievitz层数出现与... 1目的 观察人眼视网膜凹陷的组织学发育。 2方法 选择胚胎 7~ 38周眼球标本 414例 414眼及6 1例 6 1眼尸检眼球切片 ,观察了视网膜凹陷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内核层 (INL )及视锥细胞核的层数 ,了解 INL中 Chievitz层数出现与消失的时间 ,视锥细胞内、外段及 Henlen纤维出现的时间。 3结果 凹陷部位的形态自胚胎 16周时局部微隆 ,到胚胎 2 4周时开始微凹陷 ,此后凹陷渐加深 ,RGC和 INL层渐变薄。 Chievitz过渡纤维在胚胎 2 4周时出现 ,3岁时仍然存在 ,4岁左右消失。 4结论 人眼视网膜凹陷的发育约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发育生物学 视网膜凹陷
下载PDF
104例青年人黄斑色素密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宁 肖林 +3 位作者 禇利群 王冰松 姚晶磊 苏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8-979,982,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青年人黄斑色素密度(MPOD),以及MPOD与屈光度、性别、吸烟、饮酒、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家族史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2007级和2008级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系学生56人以及社会青年志愿者48人,共计104人,208只眼纳入... 目的研究中国青年人黄斑色素密度(MPOD),以及MPOD与屈光度、性别、吸烟、饮酒、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家族史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2007级和2008级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系学生56人以及社会青年志愿者48人,共计104人,20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完整回答调查问卷,包括是否有吸烟史、饮酒史、黄斑变性家族史等问题,并进行统一流程的屈光度的检查,所有受试者采用异色闪烁光度测量法进行黄斑色素密度的测量。结果全部受试者共208只眼的MPOD均值为0.625±0.191,对所有男性与女性、主导眼与非主导眼、有吸烟史与无吸烟史和有饮酒史与无饮酒史的MP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有黄斑变性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研究者MPOD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OD值与屈光度无相关性(r=-0.107,P=0.124)。结论有黄斑变性家族史的青年人MPOD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黄斑 黄斑变性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用于近视眼视网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瑞新 李朝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不同部位视网膜的功能状态,并与正常人作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8~32岁的病例68例(101眼),分为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高度近...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探讨不同程度近视眼不同部位视网膜的功能状态,并与正常人作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8~32岁的病例68例(101眼),分为中低度近视组(23例40眼)、高度近视组(24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1例21眼)。所有病例均应用德国罗兰公司的mERG仪记录各环N1波、P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再比较3组各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别。结果 3组N1波和P1波的振幅密度在第1环最大,随离心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潜伏期在第1环最小,随离心度增加而逐渐延长。经统计学处理,高度近视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低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N1波和P1波各环的振幅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N1波P1波第1环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及中低度近视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mERG各环振幅密度较正常眼下降,1环潜伏期较正常眼延长;中低度近视眼与正常眼振幅密度及潜伏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流图 近视 视网膜 黄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