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应吸取日本泡沫经济哪些教训——写在“前川报告”发表30年之际
1
作者
黄晓京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3,共9页
30年前,日本智囊机构发表“前川报告”,提出国际协调、开放市场和金融自由化的结构改革战略。1986~1991年的“泡沫景气”后,日本实施紧缩,泡沫破灭并陷入长期停滞。如今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常态增长时期,相...
30年前,日本智囊机构发表“前川报告”,提出国际协调、开放市场和金融自由化的结构改革战略。1986~1991年的“泡沫景气”后,日本实施紧缩,泡沫破灭并陷入长期停滞。如今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常态增长时期,相当于日本1973~1985的安定增长期。比较当年的日本,结构改革将成为一个长期课题。追求增长而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催生资产泡沫,不能过度依赖。在这个期间应加增加民生投入,解决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滞后问题,避免社会矛盾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川报告
日本泡沫
失去的20年
量化宽松
安定增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成因述评
被引量:
3
2
作者
车维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7,共7页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出现重大转折,从此陷入长期萧条之中。时至今日,日本学术界有关萧条成因和政策选择的争论一直未停歇过。争论还涉及《前川报告》、国际政策协调、泡沫经济、资产价格减缩和日本银行的货币供给政策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出现重大转折,从此陷入长期萧条之中。时至今日,日本学术界有关萧条成因和政策选择的争论一直未停歇过。争论还涉及《前川报告》、国际政策协调、泡沫经济、资产价格减缩和日本银行的货币供给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关于萧条成因的争论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周期演化的新特点;国际政策协调难以在参与国间对等进行;结构改革与宏观调控相辅相成;理性的经济政策选择应超越一般社会观念;应提高对通货紧缩的警惕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川报告》
国际政策协调
通货紧缩
政策搭配
流动性陷阱
原文传递
“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化:基于日本经验的解释
被引量:
6
3
作者
莽景石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日本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对外经济摩擦、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本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出超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在这一背景下,1986年出台的前川报告中提出了"扩大内需"政策。与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实行的宏观...
日本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对外经济摩擦、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本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出超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在这一背景下,1986年出台的前川报告中提出了"扩大内需"政策。与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实行的宏观需求管理比较,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特征是:(1)首要政策目标不是充分就业而是纠正国际收支失衡;(2)不是总量性政策而是结构性政策。本来具有特定政策目的、并且具有短期性质的日本扩大内需政策,在政策实践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在不失其本来的政策目的的同时,日益具有一般经济政策的属性,并且嵌入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需求管理之中。这说明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长期化了,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有:(1)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由需求过剩转为需求不足;(2)泡沫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恢复自律性经济增长后始终处于慢性通货紧缩局面;(3)在向工业化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生产者内部人控制",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迟迟难以实现由重视生产者向重视消费者的转变;(4)在长期慢性通货紧缩中外需牵动增长的作用十分重要,探寻内外平衡的发展路径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前川报告
扩大内需
宏观需求管理
日本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应吸取日本泡沫经济哪些教训——写在“前川报告”发表30年之际
1
作者
黄晓京
机构
三井物产北京事务所
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
出处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3,共9页
文摘
30年前,日本智囊机构发表“前川报告”,提出国际协调、开放市场和金融自由化的结构改革战略。1986~1991年的“泡沫景气”后,日本实施紧缩,泡沫破灭并陷入长期停滞。如今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常态增长时期,相当于日本1973~1985的安定增长期。比较当年的日本,结构改革将成为一个长期课题。追求增长而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催生资产泡沫,不能过度依赖。在这个期间应加增加民生投入,解决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滞后问题,避免社会矛盾加剧。
关键词
前川报告
日本泡沫
失去的20年
量化宽松
安定增长
Keywords
maekawa report
Japan’s bubble economy
the Lost Two Decades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QE)
stable economic growth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3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成因述评
被引量:
3
2
作者
车维汉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文摘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出现重大转折,从此陷入长期萧条之中。时至今日,日本学术界有关萧条成因和政策选择的争论一直未停歇过。争论还涉及《前川报告》、国际政策协调、泡沫经济、资产价格减缩和日本银行的货币供给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关于萧条成因的争论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周期演化的新特点;国际政策协调难以在参与国间对等进行;结构改革与宏观调控相辅相成;理性的经济政策选择应超越一般社会观念;应提高对通货紧缩的警惕性等。
关键词
《前川报告》
国际政策协调
通货紧缩
政策搭配
流动性陷阱
Keywords
maekawa report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deflation
complementary policy, liquidity trap
分类号
K313.5 [历史地理—世界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化:基于日本经验的解释
被引量:
6
3
作者
莽景石
机构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出处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基金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性研究项目“日本的‘供给侧革命’与产业政策研究”(AS1802)。
文摘
日本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对外经济摩擦、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本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出超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在这一背景下,1986年出台的前川报告中提出了"扩大内需"政策。与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实行的宏观需求管理比较,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特征是:(1)首要政策目标不是充分就业而是纠正国际收支失衡;(2)不是总量性政策而是结构性政策。本来具有特定政策目的、并且具有短期性质的日本扩大内需政策,在政策实践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在不失其本来的政策目的的同时,日益具有一般经济政策的属性,并且嵌入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需求管理之中。这说明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长期化了,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有:(1)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由需求过剩转为需求不足;(2)泡沫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恢复自律性经济增长后始终处于慢性通货紧缩局面;(3)在向工业化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生产者内部人控制",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迟迟难以实现由重视生产者向重视消费者的转变;(4)在长期慢性通货紧缩中外需牵动增长的作用十分重要,探寻内外平衡的发展路径的需要。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前川报告
扩大内需
宏观需求管理
日本
Keywords
im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and expenditure
the
maekawa report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macro-demand management
Japan
分类号
F133.13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应吸取日本泡沫经济哪些教训——写在“前川报告”发表30年之际
黄晓京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成因述评
车维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原文传递
3
“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化:基于日本经验的解释
莽景石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