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Genesis of the Damiao Granodiorite in Siziwangqi and Its Constraint on the Crust Evolution of Inner Mongolia
1
作者 Yongmei Zhang,Huafeng Zhang,Weiping Zhu,Wencan Liu,Zhiguang Zhou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China Aero 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for Land and Resources,Beijing 100083,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13-214,共2页
A large number of granitoids constitutes a giant granitic belt trending EW in the Inner Mongolia.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ose intrusions,the Damiao granitoid in Siziwangqi area may serve a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th... A large number of granitoids constitutes a giant granitic belt trending EW in the Inner Mongolia.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ose intrusions,the Damiao granitoid in Siziwangqi area may serve a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genesis of granite and evolution of crust.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mid-coarse grained granodiorite with abund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 granodiorite magma mixing siziwangqi inner mongolia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大庙岩体时代及成因 被引量:65
2
作者 章永梅 张华锋 +1 位作者 刘文灿 周志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65-3181,共17页
华北北缘的内蒙古中部地区出露大量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类,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巨大的东西向花岗岩带。四子王旗大庙岩体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内部普遍发育暗色微粒包体(MMEs),是认识花岗岩岩石成因和演化的关键。... 华北北缘的内蒙古中部地区出露大量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类,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巨大的东西向花岗岩带。四子王旗大庙岩体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内部普遍发育暗色微粒包体(MMEs),是认识花岗岩岩石成因和演化的关键。本文对包体及寄主岩进行了同位素测年、岩相学、矿物化学、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寄主岩石中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平均为265±7Ma(2σ),包体中单颗粒黑云母Rb-Sr年龄为253±5Ma(MSWD=0.85),属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包体具塑性外形及岩浆结构,存在多种不平衡矿物组合;MME中的斜长石An组分及黑云母斑晶中MgO成分呈多期震荡,同时总体上均显示出幔部高于核、边部的特征,暗示斑晶可能为围岩捕虏晶,这种相似的成分变化指示包体与寄主岩相互作用引起的结晶环境改变,标志着岩浆成分的变化,是岩浆混合的标志之一;主量和微量数据进一步证明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Rb/Sr-K/Rb变化关系反映包体非结晶分异或黑云母堆晶的产物,而Ce/Pb-Ce、Ba-δEU和P_2O_5-δEu图及其他微量元素比值图等均表明花岗闪长岩体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这也得到岩浆物理化学条件的支持。岩浆底侵和岩浆混合作用是该区岩体形成的主要机制和方式。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不同于加厚地壳和俯冲洋壳熔融的TTG和埃达克质岩石,而黑云母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其构造背景很可能为同碰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部 四子王旗 岩体时代 magma mixing 岩浆混合作用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岩石地球化学 黑云母 暗色微粒包体 花岗闪长岩体 花岗岩 微量元素分析 矿物化学 LA-ICPMS trace elements mineral Late PALEOZOIC inner mongolia genesis Early Mesozoic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早中二叠世的构造属性:来自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制约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挽琼 徐仲元 +2 位作者 刘正宏 赵庆英 蒋孝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87-3003,共17页
内蒙古温都尔庙南-铁沙盖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71.8±2.4Ma,271.4±1.3Ma、268.7±1.3Ma。主量元素SiO... 内蒙古温都尔庙南-铁沙盖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71.8±2.4Ma,271.4±1.3Ma、268.7±1.3Ma。主量元素SiO2含量61.42%~71.73%,K2O含量3.10%~5.11%,K2O/Na2O值介于0.93~1.96之间,Mg#值介于42.54~49.93之间,A/CNK为0.90~1.03;副矿物为锆石、磷灰石和磁铁矿,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类;富集轻稀土(LREEs)、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Cs、Rb、K、Ba、Th和U),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及高场强元素(HFSEs,Nb、Ta和Ti),弱Eu负异常(δEu=0.55~0.95),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是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黑云角闪石英闪长岩和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黑云闪长岩),包体可能是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相对于寄主岩石贫Si、K富Fe、Mg、Ca、Ti、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Cs、Sr和U)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Zr、Hf)。本文花岗岩类的侵位反映了早中二叠世古亚洲洋俯冲于华北板块北缘之下及岩浆混合作用的岩浆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大陆边缘弧 I型花岗岩 暗色微粒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晚古生代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花岗岩体的成因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章永梅 张华锋 +1 位作者 周志广 刘文灿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8,共11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分布广泛,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巨大的东西向花岗岩带,是研究花岗岩成因和地壳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四子王旗北大庙岩体作为一个典型代表,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内部普遍发育镁铁质微粒包体,对理解花岗岩... 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分布广泛,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巨大的东西向花岗岩带,是研究花岗岩成因和地壳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四子王旗北大庙岩体作为一个典型代表,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内部普遍发育镁铁质微粒包体,对理解花岗岩石成因和演化有重要意义。对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岩相学研究及矿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包体具塑性外形及岩浆结构,存在多种不平衡矿物组合,是岩浆混合的重要证据;MME中斜长石斑晶边部与核部An值较低,幔部An值较高,黑云母斑晶MgO边部与核部较低,幔部较高,两种矿物相似的成分变化指示结晶环境的改变,从矿物学角度证实存在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黑云母及角闪石化学成分上也显示出岩体形成于造山带背景下,岩浆具壳幔混合的特点。岩体形成温度为650℃~700℃左右,压力为1.5×108Pa左右,氧逸度lgfO2较高,约-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黑云母 镁铁质微粒包体 花岗闪长岩 四子王旗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土牧尔台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挽琼 郗爱华 +2 位作者 葛玉辉 白新会 王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2-1098,共17页
内蒙古中部土牧尔台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广泛发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暗色闪长岩包体,绝大多数包体与寄主岩石呈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石年龄为273~271Ma,包体年龄为268±2Ma,两者均形... 内蒙古中部土牧尔台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广泛发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暗色闪长岩包体,绝大多数包体与寄主岩石呈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石年龄为273~271Ma,包体年龄为268±2Ma,两者均形成于早-中二叠世。其中,寄主岩石具有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点,且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s,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和HREEs,具有典型的大陆弧岩浆特征。花岗岩中锆石εHf(t)值为-13.0~-6.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2.12~1.68Ga,ε_(Nd)(t)值为-11.3~-10.7,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为2.44~1.73Ga,指示岩浆源自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暗色包体多呈塑性形态,镁铁质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寄主岩石,且发育大量针状磷灰石,同位素(ε_(Nd)(t)值为-11.1~-10.2,t_(DM)为2.13~1.85Ga)特点与寄主岩石相近。本文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的研究表明,区域上这些具有弧岩浆性质的早-中二叠世岩浆岩,很可能源自古亚洲洋俯冲洋壳及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幔源基性岩浆与下地壳长英质岩浆的混合形成寄主岩石及暗色包体,揭示了早-中二叠世时期区域上岩浆具有壳-幔相互作用的特点,且印证了该时期古亚洲洋洋壳尚未完全消失,中亚造山带的造山作用为区域岩浆岩及包体的形成提供地球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亚洲洋 暗色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中部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山沙德盖花岗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顾枫华 章永梅 +3 位作者 刘瑞萍 孙玄 杨伟龙 王佳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2-581,共10页
近年来研究证实花岗岩的成因与其中的暗色微粒包体(MME)有着密切的关系。沙德盖岩体是华北地台北缘印支期花岗岩带上的一个典型代表,为探讨该岩体的成因,本文对沙德盖花岗岩和其中暗色微粒包体开展了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暗... 近年来研究证实花岗岩的成因与其中的暗色微粒包体(MME)有着密切的关系。沙德盖岩体是华北地台北缘印支期花岗岩带上的一个典型代表,为探讨该岩体的成因,本文对沙德盖花岗岩和其中暗色微粒包体开展了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暗色包体形态多样,具有塑性流变特征和典型岩浆结构,含大量针柱状磷灰石。寄主岩和包体的主量元素在Harker图解中多呈直线分布,显示岩浆混合趋势,其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具有相似的配分特征,暗示包体与寄主岩发生过物质交换。花岗岩主岩和暗色包体的Nb/Ta值指示二者分别为下地壳和地幔来源。上述说明沙德盖岩体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构造环境,属壳幔物质混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混合作用 暗色微粒包体 钾长花岗岩 沙德盖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