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 Races of Magnaporthe oryza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Hua-zhao Liu Yan +1 位作者 Liu Hua-long Chen Wen-f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2年第1期15-20,共6页
A totatl of 116 isolates of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oryzae, were collected from 45 samples in different counti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20 Chinese physiological races belonging to seven groups were ident... A totatl of 116 isolates of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oryzae, were collected from 45 samples in different counti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20 Chinese physiological races belonging to seven group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seven standard Chinese rice blast identifying varieti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groups could be ranked as ZA, ZD, and ZB, with the occurrence frequencies of 47.41%, 22.41% and 15.52%, respectively. The race ZA49 was the dominant race with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26.72%. The occurrence frequencies of the races ZD5 and ZD1 were 10.34% and 8.62%, respectively. The rising occurrence frequencies of these three dominant specie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that causing Kongyu-131 more sensitive to rice blast. The results of virulence frequency indicated that the race harboring Pi-k, Pi-i, Pi-a gene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rice blas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y should not be large-scale cultiv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aporthe oryzae physiological race dynamic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稻瘟病菌小种变化的吉林省主要粳稻品种抗性评价及利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莉 孙玲 +5 位作者 张金花 邹晓威 孙辉 任金平 姜兆远 刘晓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441-4452,共12页
【目的】稻瘟病严重威胁吉林省水稻的安全生产,选育和利用抗瘟品种是防控稻瘟病最经济、安全的措施。在明晰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生理小种类型、分布与致病力的基础上,进行吉林省主要粳稻品种的抗瘟性评价和品种组合利用价值分析... 【目的】稻瘟病严重威胁吉林省水稻的安全生产,选育和利用抗瘟品种是防控稻瘟病最经济、安全的措施。在明晰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生理小种类型、分布与致病力的基础上,进行吉林省主要粳稻品种的抗瘟性评价和品种组合利用价值分析,为品种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秋季在吉林省主要稻区采集分离的115份稻瘟病菌菌株中筛选出62个优势单孢菌株,利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品种(Chinese differential variety,CDV)对其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构成和致病力分析;对吉林省主要粳稻品种进行苗期单菌株和田间异地自然诱发抗瘟性鉴定评价;苗期与田间鉴定结果相结合,运用联合抗病性系数(resista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RAC)和联合毒力系数(virule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VAC)分析品种组合的抗病效果。【结果】通过CDV抗性表型可将62个稻瘟病菌菌株划分为7群22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G和ZA,出现频率分别为35.48%和32.26%;优势生理小种依次是ZG1、ZA1和ZA17,出现频率为35.48%、9.68%和8.06%;致病率在40%以上的中等致病力小种为ZA49、ZA1、ZB15、ZB23和ZC15。吉林省主要粳稻品种的苗期单菌株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抗性频率在80%以上的品种占比为48.89%;田间异地自然诱发抗瘟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表现为中抗(MR)以上的品种有14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15.56%;中感(MS)品种27个,占比为30%;感病(S)品种35个,占比为38.88%;高感(HS)品种14个,占比为15.56%。通过品种组合联合抗性分析,RAC值高且VAC值低的品种组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结论】吉林省62个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构复杂、多样,不同稻区优势生理小种不同。吉林省主要粳稻品种的抗性较好、抗谱较宽,部分品种间组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水稻品种 抗性评价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下载PDF
水稻抗性基因Pi对福建省稻瘟病菌优势菌群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4 位作者 杜宜新 甘林 杨秀娟 代玉立 陈福如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和布局是实现水稻抗瘟持久化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明确水稻24个抗性基因在福建省的抗病性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和CO39近等基因系来鉴定2012-2015年间从福建省各稻区... 【目的】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和布局是实现水稻抗瘟持久化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明确水稻24个抗性基因在福建省的抗病性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和CO39近等基因系来鉴定2012-2015年间从福建省各稻区种植的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上采集的347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和致病型,再测定24个抗性基因对福建省稻瘟病菌的抗性。【结果】根据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菌株的抗感反应,可将供试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划分为6个群36个生理小种,其中ZA、ZB和ZC为主要种群,ZC15、ZD7和ZB15为优势生理小种。根据CO39近等基因系的接种结果,将供试稻瘟病菌划分为17个致病类型,其中I34.1为优势致病型。供试的24个抗性基因对347株福建省稻瘟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不同,抗谱为9.80%~89.91%。其中,Pi-k^m、Pi-7(t)、Pi-9(t)、Pi-k^p、Pi-k、Pi-k^h、Pi-z^5和Pi-ta(1)等8个抗性基因的抗病性较强,抗谱均高于70.00%。【结论】说明这8个抗性基因在福建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育种时可以考虑联合利用这些抗性基因。同时,实验结果表明,这8个抗性基因对主要生理小种的抗谱和主要致病型的抗谱均值高于69.00%,与其对所有测试菌株的抗谱吻合。说明利用稻瘟病菌的优势种群或优势致病型来鉴定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致病型 抗性基因 抗谱
下载PDF
2001~2010年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永锋 陈志谊 +5 位作者 刘邮洲 罗楚平 聂亚锋 于俊杰 王晓宇 尹小乐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3-1237,共5页
2001-2010年从江苏省五大水稻栽培区采集了1 269份水稻稻瘟病菌标样,分离获得818株单孢菌株,利用7个全国统一鉴别水稻品种进行鉴定,共获得7群40个生理小种。结果显示,ZG1群小种出现频率最高,达到58.3%,为优势小种;其次为ZB群小种,达到16... 2001-2010年从江苏省五大水稻栽培区采集了1 269份水稻稻瘟病菌标样,分离获得818株单孢菌株,利用7个全国统一鉴别水稻品种进行鉴定,共获得7群40个生理小种。结果显示,ZG1群小种出现频率最高,达到58.3%,为优势小种;其次为ZB群小种,达到16.9%。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在五大稻区分布不同,在徐州、盐城地区,稻瘟病菌小种类群较为简单,均出现了7群18个小种;在南京、苏州和南通地区,稻瘟病菌小种组成较为复杂,分别出现了7群22个小种、7群23个小种和7群21个小种,尤其在苏州地区,仅ZB群小种的类型就多达11个。2001-2010年优势小种ZG1始终保持高频率出现,2006年最高,达到了73%;2009年最低,为41.4%。ZB群小种在2009年出现频率达到了最高,为31.4%。2001-2010年稻瘟病菌种群监测结果说明,江苏省稻瘟病菌和主栽品种之间具有较高的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种群分布
下载PDF
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小林 颜群 +4 位作者 李瑞芳 李焜华 韦善富 黄凤宽 韦丽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7-772,共6页
【目的】明确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遗传结构,为今后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和SSR对广西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 【目的】明确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遗传结构,为今后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和SSR对广西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142株稻瘟病菌菌株分成ZA、ZB、ZC、ZD、ZE、ZF、ZG 7群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出现频率67.61%,优势生理小种为ZB_9和ZB_(13),出现频率均为19.01%。运用UPGMA法对其中107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0.88的相似水平上划分为14个遗传宗谱。其中,宗谱L01为优势宗谱,占供试菌株比例为44.86%;其次为宗谱L03、L06和L11,占供试菌株比例分别为19.63%、13.08%和10.28%。对每个遗传宗谱所包含的菌株及对应生理小种进行统计,发现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生理小种之间未存在相关性。【结论】2012-2014年广西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优势生理小种为ZB9和ZB13,其遗传宗谱与生理小种之间未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遗传多样性 SSR
下载PDF
2000-2005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成楠 白晓穆 +2 位作者 刘志恒 王丰 魏松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2000-2005年6年间,共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411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划分为7群36个生理小种,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F群和ZE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种群ZA出现频率增加,致病性弱的粳型种群ZF出现频率下降,2001... 2000-2005年6年间,共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411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划分为7群36个生理小种,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F群和ZE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种群ZA出现频率增加,致病性弱的粳型种群ZF出现频率下降,2001年导致抚9621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25小种2005年又重新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表现优势的ZG群小种2005年没有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种群动态
下载PDF
2015~2016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思博 魏松红 +3 位作者 王海宁 罗文芳 张优 刘志恒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4-289,共6页
2015~2016年从辽宁省7个主要水稻产区沈阳、大连、丹东、营口、盘锦、抚顺和铁岭采集、分离、鉴定稻瘟病菌155个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表明:155个菌株划分为6群44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A和ZB群,为2年间辽宁省主要的致病种群... 2015~2016年从辽宁省7个主要水稻产区沈阳、大连、丹东、营口、盘锦、抚顺和铁岭采集、分离、鉴定稻瘟病菌155个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表明:155个菌株划分为6群44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A和ZB群,为2年间辽宁省主要的致病种群。种群ZF虽然致病力较弱,但2年间小种所占比例仅次于ZA群和ZB群且有上升趋势。其余3个种群ZC、ZD和ZE所占比重较小且保持稳定。ZG群小种2年间均未检测到。各地的稻瘟病菌种群结构复杂程度不尽相同。抚顺和丹东地区种群分布较为复杂,均为ZA、ZB、ZC、ZD、ZE和ZF 6个种群;大连地区种群分布为ZA、ZB、ZC、ZD和ZF 5群;盘锦地区种群分布为ZA、ZB、ZD和ZF 4群;辽宁北部地区铁岭种群分布为ZA、ZB、ZD和ZF 4群;辽宁省中部地区沈阳种群分布为ZA、ZB、ZE和ZF 4群。营口地区种群数最少为3群,种群分布为ZA、ZB和ZF。总体上,2015~2016年辽宁省致病力较强的籼稻致病型(ZA^ZD)与致病力较弱的粳稻致病型(ZE^ZH)的相对比例约为4∶1,辽宁省主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主要以致病力较强的ZA和ZB两群为主,2个种群的频率分别为39.35%和27.74%,合计为67.09%,且近年间种群频率较为稳定;2016年ZF群有所上升,稻瘟病种群频率有向着粳稻致病型小种和致病群复杂化的变化趋势。稻瘟病生理小种在辽宁省主要稻区的分布情况复杂,这可能是由于气候条件差异导致种群协同进化造成的。因此为控制稻瘟病菌的大发生,应注重选择多抗病材料品种进行布局以及抗病品种合理轮换,避免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造成危害。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为全省各地的稻瘟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种群动态
下载PDF
2011~2012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志恒 王世维 +3 位作者 魏松红 王海宁 郑文静 杨廷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3-397,共5页
分析辽宁省2011~2012年稻瘟病菌种群的动态分布情况,以期为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及其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采集辽宁省水稻8个主要产区稻穗颈瘟标样495份,经病菌分离、纯化,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148株菌株,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两年间稻瘟... 分析辽宁省2011~2012年稻瘟病菌种群的动态分布情况,以期为合理利用抗病品种及其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采集辽宁省水稻8个主要产区稻穗颈瘟标样495份,经病菌分离、纯化,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148株菌株,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两年间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48株菌株,经鉴定划分为7群39个生理小种;两年间病菌ZA群和ZB群出现频率较高且稳定,为辽宁省稻瘟病菌的优势种群;致病较弱的粳型种群ZF虽然频率仅次于ZA群和ZB群,但仍处于下降趋势;ZC群和ZD群生理小种所占比重较小且保持稳定;而ZE群小种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且2012年与ZF群持平;ZG群在2007年之后,时隔4年重新出现。各地的稻瘟病菌种群复杂程度不尽相同:辽宁东南地区,如沈阳、抚顺、丹东和大连地区种群分布较为复杂,多为6~7个种群;而渤海湾地区,如盘锦、营口等地种群分布较为简单,种群数少于6群。可见,辽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主要以致病力较强的ZA和ZB两群为主,且近年间种群频率较为稳定,研究结果为全省各地的稻瘟病抗病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被引量:12
9
作者 潘汝谦 康必鉴 +1 位作者 黄建民 徐起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7,共3页
1990~1997年,用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寄主鉴定了广东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574份,共鉴定出8群43个生理小种。其中ZC群一直是广东省的优势种群,其出现频率平均为502%;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平均为2... 1990~1997年,用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寄主鉴定了广东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574份,共鉴定出8群43个生理小种。其中ZC群一直是广东省的优势种群,其出现频率平均为502%;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平均为274%,其次是ZG1(188%)、ZC15(145%)和ZB13(91%)小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优势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消长动态 广东
下载PDF
湖北省稻瘟病重发区病菌群体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小林 施仕胜 +2 位作者 张舒 吕亮 喻大昭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169-4171,4175,共4页
基于中国鉴别品种和单基因品系,对湖北省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重发区病菌群体的毒性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稻瘟病菌群体具有较丰富的毒性类型。根据对中国鉴别品种的致病性反应,2006-2010年的单孢菌株可分成7群53个生... 基于中国鉴别品种和单基因品系,对湖北省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重发区病菌群体的毒性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稻瘟病菌群体具有较丰富的毒性类型。根据对中国鉴别品种的致病性反应,2006-2010年的单孢菌株可分成7群53个生理小种;根据对单基因品系的致病性反应,2009-2010年的菌株可分成72个致病类型。不同年份的稻瘟病菌群体在致病型组成上有差异,但在优势致病类型上没有明显的不同。湖北省稻瘟病重发区稻瘟菌群体对抗性基因Pi-kh的毒性频率较低,表明Pi-kh基因在湖北省水稻稻作区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 生理小种
下载PDF
吉林省稻瘟病病菌RAPD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继春 任金平 +5 位作者 刘小梅 郭晓莉 许蓉翎 王立侠 董秋华 黄海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3-366,共4页
采用RAPD方法,对40个来自于吉林省代表性稻瘟病病菌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在筛选的26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2~12条带。经过0~1聚类分析,在0 6遗传相似水平下,将不同地... 采用RAPD方法,对40个来自于吉林省代表性稻瘟病病菌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在筛选的26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2~12条带。经过0~1聚类分析,在0 6遗传相似水平下,将不同地域和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均划分为8个遗传谱系。病菌通过RAPD方法聚类谱系,未能与其所属生理小种结果形成对应关系,但与对鉴别寄主中的个别品种致病的菌株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不同地域的代表菌株经RAPD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的菌株可以组成同一谱系,同一地域内的菌株在系谱图中近缘性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稻瘟病 病菌 RAPD分析
下载PDF
鄂西南地区2012-2014年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珂 杨武 +4 位作者 李泌 徐鑫 刘新琼 刘学群 王春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研究鄂西南地区稻瘟病病菌的致病型,将2012-2014年采自鄂西南地区感病水稻并分离保存的136个菌株分别接种到7个中国鉴别品种和15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品种上,以中国鉴别品种中的丽江新团黑谷为感病对照,基于7个中国鉴别品种的鉴定... 为研究鄂西南地区稻瘟病病菌的致病型,将2012-2014年采自鄂西南地区感病水稻并分离保存的136个菌株分别接种到7个中国鉴别品种和15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品种上,以中国鉴别品种中的丽江新团黑谷为感病对照,基于7个中国鉴别品种的鉴定结果表明:136个菌株中有121个具有致病性,分属于ZA、ZB、ZC、ZE、ZF、ZG共6群11个生理小种,ZB为优势种群,但ZC频率逐年升高,到2014年与ZB势均力敌;ZB13为第一优势生理小种,ZC15和ZB15所占比例逐年升高。15个水稻抗稻瘟病菌单基因系的鉴定结果将121个菌株分为77个致病型,且不同年份分离的菌株致病力差异较大。90%以上菌株对含有Pib、Pit和Pi11抗病基因的水稻单基因系有致病力,而对含有Pi9和Pikh抗病基因的水稻单基因系的致病力较弱,不到10%。此结果可以为育种工作者及当地农业部门的品种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中国鉴别品种 单基因系 致病型 生理小种
下载PDF
安徽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坤能 夏加发 +5 位作者 王元垒 云鹏 张彩娟 马廷臣 张爱芳 李泽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98-3106,共9页
【目的】探究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分析优势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为稻瘟病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19—2020年收集的安徽省5个稻作区21个市(县、区... 【目的】探究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分析优势生理小种的致病力,为稻瘟病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019—2020年收集的安徽省5个稻作区21个市(县、区)的稻瘟病菌进行鉴定,利用不同优势生理小种对775份水稻资源进行苗瘟抗性鉴定,分析其致病力,筛选抗稻瘟病优异水稻资源。【结果】共鉴定出7群25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B群,出现频率为58.58%,其次为ZC群,出现频率为22.62%;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出现频率分别为32.43%、17.98%和17.98%。沿淮淮北单季稻作区凤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C15和ZB13,怀远县为ZB13和ZB9,谢家集区为ZB13和ZG1;江淮丘陵单、双季稻过渡区全椒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寿县为ZB13、ZC15和ZB15,肥西县为ZB13和ZB15;沿江双、单季稻作区青阳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C15,无为市为ZB13和ZG1,宣州区为ZB13、ZB15和ZC15,当涂县为ZB13、ZC13和ZC15,贵池区为ZB15和ZC15,南陵县为ZC15、ZB13和ZB15,怀宁县为ZB13;大别山地单、双季稻作区金寨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G1,潜山市为ZB13和ZB15,岳西县为ZB13和ZH1;皖南山地单、双季稻作区石台县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ZB13和ZC15,休宁县为ZC15、ZG1、ZB15和ZH1,宁国市为ZB13和ZG1,黄山区为ZB13、ZC13和ZC15,歙县为ZC15。优势生理小种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休宁县和金寨县ZB13的致病力分别为59.68%和62.06%,平均为60.87%;休宁县和潜山县ZB15的致病力分别为61.16%和64.84%,平均为63.00%;休宁县和南陵县ZC15的致病力分别为71.29%和66.26%,平均为68.78%。通过筛选获得10份抗苗瘟优异种质资源。【结论】安徽省稻瘟病菌优势种群为ZB和ZC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ZB15和ZC15。明确了安徽省不同稻作区生理小种的结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优势种群 生理小种 鉴定 致病力 安徽省
下载PDF
2017—2019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致病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1-459,共9页
于2017—2019年收集福建省23个水稻种植地的穗颈瘟样本,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对从穗颈瘟样本中分离的病菌单孢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52个稻瘟病菌单孢,并分析其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同时接种于82份不同品种的水稻材料,测定各生理小种的致病力.... 于2017—2019年收集福建省23个水稻种植地的穗颈瘟样本,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对从穗颈瘟样本中分离的病菌单孢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52个稻瘟病菌单孢,并分析其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同时接种于82份不同品种的水稻材料,测定各生理小种的致病力.结果显示: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优势种群为ZA群,占比达39.48%;ZB、ZC、ZD群菌株的占比分别为23.68%、13.82%和11.18%;致病力达到50%以上的生理小种有8个,分别为邵武地区的ZA1(67.19%)、ZA37(67.19%),建阳地区的ZB5(65.63%)、ZA5(57.81%),光泽地区的ZE1(54.17%),宁化地区的ZD7(53.13%),龙岩地区的ZB5(52.78%),松溪地区的ZC13(51.56%);不同区域的稻瘟病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且其致病力在不同年份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抗性鉴定 优势种群 生理小种 致病性
下载PDF
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无毒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文娟 陈凯玲 +3 位作者 杨健源 封金奇 朱小源 苏菁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5-653,共9页
为明确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生理小种与无毒基因的类型与分布,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11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3个广东省优质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青六矮和珍桂矮,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方法对2018—2019年分别从广东省不... 为明确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生理小种与无毒基因的类型与分布,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11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3个广东省优质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青六矮和珍桂矮,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方法对2018—2019年分别从广东省不同稻区感染稻瘟病的不同栽培稻品种上分离获得的368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与无毒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利用中国鉴别品种共鉴定出6群30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和ZC,出现频率分别为44.29%和43.48%,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C13,出现频率分别为26.90%和29.35%。利用11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鉴定出测试菌株对含有Pi9、Pi1、Pik-h和Pi50这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的无毒性频率均大于80.00%;来自粤北、粤西和珠三角3个稻区的稻瘟病菌对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的毒性频率低于11.76%,对珍桂矮的毒性频率大于69.41%。表明2018—2019年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结构复杂,多样性丰富,在粤北、粤西和珠三角稻区可利用的抗性基因一致,可推广使用含抗性基因Pi9、Pi50、Pik-h和Pi1的水稻品种;三黄占2号抗性好,抗谱较宽,可作为广东省抗稻瘟病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优势小种 无毒基因型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2009年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高金欣 吕淑霞 +3 位作者 高增贵 庄敬华 张小飞 张硕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8-140,144,共4页
利用含Htl、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玉米自交系作为鉴别寄主,对2009年采自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省28个地区的113株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种群动态分析。共鉴定出0、1、2、3、N、12、13、1N、2N、123、... 利用含Htl、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玉米自交系作为鉴别寄主,对2009年采自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省28个地区的113株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种群动态分析。共鉴定出0、1、2、3、N、12、13、1N、2N、123、12N和123N号12个生理小种,有能克服单抗性基因的小种,也有能同时克服4个抗性基因的强致病性小种,生理小种组成趋于多元化。其中,0号和1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47.8%和19.5%。所鉴定的113个菌株对抗性基因Ht1、Ht2、Ht3和HtN的毒性频率分别为37.2%、21.2%、4.4%和15.9%。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生理小种的分布与种间的变异频率趋于复杂化。玉米大斑病菌0号和1号小种以外其他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升高和品种抗性的丧失是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动态分析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对水稻品种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亚玲 王宝玉 +3 位作者 台莲梅 郑雯 邓本良 靳学慧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6,共5页
采用致病率和毒力频率分析方法,用已知生理小种的99个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对31个水稻品种(系)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供试的31个品种(系)没有免疫品种,供试菌株对水稻品种(系)的平均致病率表现不一,平均致病率最低为3.56%(龙粳8... 采用致病率和毒力频率分析方法,用已知生理小种的99个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对31个水稻品种(系)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供试的31个品种(系)没有免疫品种,供试菌株对水稻品种(系)的平均致病率表现不一,平均致病率最低为3.56%(龙粳8号),最高为77.55%(东农2009)。毒力频率也有明显差异,最低4.04%(龙粳8号),最高为73.73%(东农2009),毒力频率低于20%的水稻品种有7个,分别是龙D99-904(VF=19.19%)、龙丰8811(VF=17.17%)、龙选99-215(VF=17.17%)、藤系38(VF=16.16%)、龙选99-196(VF=15.15%)、品鉴2号(VF=12.12%)和龙粳8号(VF=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致病性 毒力频率
原文传递
稻瘟病菌对水稻PS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易军 杨国涛 +3 位作者 张玲 李亚男 范存留 胡运高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2-459,共8页
采用在分蘖期接种稻瘟病菌,研究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对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接种稻瘟病菌孢子后,叶片出现不同程度发病,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叶片的Fv/Fm,Fv/F0,F'v/F'm,ΦPSⅡ,qP,qN,ETR和α较... 采用在分蘖期接种稻瘟病菌,研究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对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接种稻瘟病菌孢子后,叶片出现不同程度发病,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叶片的Fv/Fm,Fv/F0,F'v/F'm,ΦPSⅡ,qP,qN,ETR和α较对照均显著降低.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的敏感程度不同,R725接种ZA5后,叶片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光合色素含量大幅下降,叶瘟发生最重;R720接种ZC8后发病最重,叶绿素a(Chl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大幅下降,Fv/F0和ΦPSⅡ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显著低于对照;R727接种ZG1后发病最重,光合色素显著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ΦPSⅡ,ETR,qN和α也显著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水稻 叶绿素荧光 PSⅡ
原文传递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和分布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汝谦 康必鉴 +1 位作者 黄建民 徐起峰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年第2期3-5,共3页
1995~1997年,从广东省各市、县田间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的584份水稻稻瘟病菌菌株,用全国鉴别品种鉴定出8群33个生理小种。3a来,ZC群一直是优势小种群,总的出现频率是45.3%,ZC13一直是最优势小种,总... 1995~1997年,从广东省各市、县田间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的584份水稻稻瘟病菌菌株,用全国鉴别品种鉴定出8群33个生理小种。3a来,ZC群一直是优势小种群,总的出现频率是45.3%,ZC13一直是最优势小种,总的出现频率是27.3%。优势小种的组成随年份而变化:1995年,优势小种是ZC13、ZG1、ZC15和ZA45,频率分别为23.7%、21.9%、15.6%和11.5%;1996年,优势小种是ZG1、ZC13和ZC15,频率分别是22.9%、20.3%和19.6%;1997年,优势小种是ZC13、ZB13、ZC15和ZG1,频率分别是39.8%、18.6%、10.6%和10.6%。生理小种的生态分布特点是:ZC13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较高;而ZB13则正相反,在山区市、县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1997年,ZB13在山区出现的频率为24.7%,而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是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生理小种 类型 分布 广东
原文传递
近十年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钟宝玉 黄德超 +4 位作者 朱小源 陈玉托 邹寿发 杨伟新 赖信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从2006-2015年近10年间收集的来自广东各地的7 225份穗颈瘟样本中分离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单孢菌株3 690个,经接种到中国水稻稻瘟病菌鉴别品种上共鉴定出8群51个生理小种,其中以ZB群、ZC群和ZG群为主要优势种群,而ZB群出现... 从2006-2015年近10年间收集的来自广东各地的7 225份穗颈瘟样本中分离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单孢菌株3 690个,经接种到中国水稻稻瘟病菌鉴别品种上共鉴定出8群51个生理小种,其中以ZB群、ZC群和ZG群为主要优势种群,而ZB群出现频率最高,为48.44%~75.35%;病菌生理小种以ZB13、ZB15、ZC15、ZC13和ZG1为主要优势小种,其中ZB13出现频率最高,为3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 生理小种 变化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