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R特征追踪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左心评估中的价值
1
作者 岳汛 刘铃 +7 位作者 彭鹏飞 蒲倩 杨慧义 明悦 岳书婷 黄小华 徐严明 孙家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左心结构和功能,并探讨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因素。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四川...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左心结构和功能,并探讨影响其结构和功能的因素。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PD患者(PD组)39例,同期招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34例,均完成常规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使用专业后处理软件CVI42分别获得左心室及左心房的常规心功能及心肌应变参数。左心室参数包括: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心肌质量、射血分数、整体周向、径向及纵向应变。左心房参数包括:储备期、导管期及泵血期的射血分数、容积、应变及应变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常规心功能及应变参数与运动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PD组相较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62.01±6.59)%vs.(64.84±4.70)%]及整体的纵向应变[(-17.25±1.57)%vs.(-18.28±1.99)%]均较低(P均<0.05)。PD组相较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51.17±16.56)mL vs.(42.56±9.06)mL]、LVESV指数(LVESV index,LVESVi)[(30.44±8.00)mL·m^(-2)vs.(25.56±5.14)m L·m^(-2)]、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79.31±10.76)m L·m^(-2)vs.(72.97±12.51)mL·m^(-2)]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 massi)[41.82(33.11,47.77)g·m^(-2)vs.33.71(32.27,38.78)g·m^(-2)]均较高(P<0.05)。PD组的左心房储备期、导管期及泵血期的射血分数、应变及应变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心房储备期应变及应变率与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Ⅲ(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0.409、-0.355,P<0.05)。左心房导管期射血分数、应变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r=-0.326、-0.482,P<0.05)、应变率与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r=0.417,P=0.008)。左心房储备期应变、应变率与自主神经症状自评量表(The Scales for Outcomes in Parkinson’s Disease-Autonomic,SCOPA-AUT)评分呈负相关(r=-0.535、-0.319,P均<0.05)。左心房导管期应变与SCOPA-AUT评分呈负相关(r=-0.319,P=0.048),应变率与SCOPA-AUT评分呈正相关(r=0.359,P=0.025)。左心房泵血期应变与SCOPA-AUT呈负相关(r=-0.342,P=0.033)。结论CMR-FT获得的应变及应变率参数可早期评估PD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P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心房储备、导管、泵功能受损;左心房储备功能及导管功能与运动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心脏磁共振 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左心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中的治疗靶点定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华 石林 +3 位作者 杨岸超 朱冠宇 陈颍川 张建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前用MRI和电生理刺激确定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例(共382侧)接受STN-DBS治疗的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在MRI上确定STN核团位置,作为治疗靶点,STN-DBS术前... 目的探讨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前用MRI和电生理刺激确定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例(共382侧)接受STN-DBS治疗的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在MRI上确定STN核团位置,作为治疗靶点,STN-DBS术前开颅后行电生理检测STN电信号,明确靶点定位是否准确。结果 1术前MRI上STN核团定位清晰288侧、尚可72侧、不清22侧。2382侧开颅后电生理检测记录到STN电生理信号,339侧首次穿刺即记录到STN信号,43侧更换靶点后再次穿刺记录到STN信号,其中356侧记录到典型STN电信号,26侧STN电信号不典型。STN信号长度(5.9±1.1)mm。3术前MRI上STN核团定位满意(清晰或尚可的360侧中,341侧(94.7%)术前电生理检测记录到典型STN电信号;术前STN核团定位不清的22侧中术中15侧(68.2%)术前电生理检测探及典型STN信号。结论对于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MRI扫描联合电生理检测可精确定位STN-DBS术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帕金森病 肌张力障碍 磁共振成像 电生理检测
下载PDF
Framelink手术规划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在DBS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阳 孙涛 +5 位作者 王兆阔 王晓东 刘诤 陈鹏飞 赵超 王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行STN靶点定位... 目的探讨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行STN靶点定位,术中采用Lead-Point微电极记录细胞外放电进行STN验证和电刺激,观察病人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影像解剖STN与功能STN核团长度。结果 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的应用,使术中STN核清晰可见。共植入电极9根(左侧3根,右侧6根),其中8根(88.9%)微电极一次成功定位。共用MER针道10道,每植入1根电极平均需要1.1针道,针道更换率为11%。术后颅脑CT证实,电极位置满意100%,无颅内血肿发生。影像解剖STN核与功能STN核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技术可提高脑深部电极植入靶点的准确性,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微电极记录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定位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来兴 周晓平 +3 位作者 胡小吾 姜秀峰 徐波涛 刘建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 (PD)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 ,定向毁损法治疗 PD2 70例 ,分析术中靶点更换 ,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总结应用体会。结果 :MR...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扫描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 (PD)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 ,定向毁损法治疗 PD2 70例 ,分析术中靶点更换 ,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总结应用体会。结果 :MRI定位结合应用微电极记录技术 ,PD的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优良 ,并发症少 ,无永久性并发症 :脑内出血发生率为 1.86 %。结论 :MRI定位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提高了 PD的手术治疗靶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扫描 微电极记录技术 帕金森病 治疗
下载PDF
3.0 T MR ESWAN与T_(2)像在帕金森病DBS术前靶点规划中作用比较
5
作者 黄辉 崔晨晨 +6 位作者 肖其华 崔桂云 祖洁 徐传英 徐凯 张超 周曼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3.0 T MR ESWAN与T_(2)像显示的丘脑底核(STN)边界与微电极记录(MER)确定的边界在DBS术前规划中的价值。方法20例拟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均行术前3.0 T MR 3D T_(1)、T_(2)及ESWAN扫描,... 目的探讨3.0 T MR ESWAN与T_(2)像显示的丘脑底核(STN)边界与微电极记录(MER)确定的边界在DBS术前规划中的价值。方法20例拟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均行术前3.0 T MR 3D T_(1)、T_(2)及ESWAN扫描,将其融合后做术前规划设计靶点及针道。分别比较T_(2)及ESWAN规划的背外侧界与MER的符合率;ESWAN规划的腹内侧界与MER的符合率。结果T_(2)像能很好地显示STN背外侧界,与MER符合率达85.4%。ESWAN序列能很好地显示STN腹内侧,且与黑质有明确的分界,与MER符合率高达95.2%。结论3.0 T MR ESWAN与T_(2)结合能提高STN-DBS术前靶点规划的精确性。术中结合MER及宏刺激结果可修正术前计划的不足,使最终植入的靶点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敏感成像 微电极记录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下载PDF
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的靶点解剖定位和电生理定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5 位作者 王来兴 姜秀峰 金爱国 曾浩 徐波涛 张鑫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总结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的靶点定位方法。方法采用MRI扫描,前50例用坐标定位法计算靶点坐标,平均记录2.6个针道微电极信号;后191例采用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靶点坐标,平均记录1.3个针道微电极信号。结果MRI图像能... 目的总结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的靶点定位方法。方法采用MRI扫描,前50例用坐标定位法计算靶点坐标,平均记录2.6个针道微电极信号;后191例采用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靶点坐标,平均记录1.3个针道微电极信号。结果MRI图像能显示苍白球各部分、内囊及视束等结构。微电极记录可确认苍白球内侧部边界、视束等结构。前50例患者坐标调整的百分数明显高于后191例患者。结论MRI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减少了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使解剖定位更加准确。微电极记录技术是MRI定位方法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靶点定位 电生理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