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叶厚朴扦插繁殖的生根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英姿 宋荣 +3 位作者 宋庆安 王志毅 王小明 蒋丽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3期112-117,共6页
为了探索凹叶厚朴扦插生根的方法及其生根机理,促进凹叶厚朴优良无性系的快速推广栽培。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插条,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扦插生根配方;定期采集插条下段,测定其韧皮部内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及氧化酶的活... 为了探索凹叶厚朴扦插生根的方法及其生根机理,促进凹叶厚朴优良无性系的快速推广栽培。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插条,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扦插生根配方;定期采集插条下段,测定其韧皮部内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及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定期采集插穗下部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生根部位及发生过程。凹叶厚朴的最佳扦插生根配方为:以泥炭土:珍珠岩:黄沙(1:1:1)为基质,用KIB A1000mg/L浸泡30min,生根率可达94.4%;生根过程中,用KIBA浸泡的插条与对照相比,其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及PPO及POD活性的变化规律相同,但试验组各项峰值到达的时间比要对照早10天,对应的生根时间也早10天;PPO及POD活性最高值达到时间与生根时间相符;凹叶厚朴的不定根产生有潜伏型根原基和诱导型根原基两种类型,潜伏型根原基存在于幼茎的皮层外方,诱导型根原基存在于皮层叶隙维管束的外方,不定根的形成主要以诱导型根原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扦插繁殖 生根机理
下载PDF
凹叶厚朴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贤旺 杜勤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1期9-13,共5页
采用单因子比较和均匀设计法,研究凹叶厚朴(Magnoliabiloba(RehdetWils)Cheng)愈伤组织超低温(-196℃)保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的适宜材料是4周龄的愈伤组织。经4~6℃低温下预培养12天的愈伤组织抗冻能力最强。... 采用单因子比较和均匀设计法,研究凹叶厚朴(Magnoliabiloba(RehdetWils)Cheng)愈伤组织超低温(-196℃)保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的适宜材料是4周龄的愈伤组织。经4~6℃低温下预培养12天的愈伤组织抗冻能力最强。较好的冷冻保护剂是12.5%DMSO+5%Suc+0.25%LH。较佳的冷冻程序是以0.5℃/min的降温速度从0℃降到-30℃,停留1h,然后浸入液氮中贮存。30℃水浴中化冻与自来水流水(18.5±1℃)冲洗化冻效果一样良好。化冻后的愈伤组织在黑暗中培养生长较好,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超低温保存 愈伤组织
下载PDF
厚朴与凹叶厚朴的抗逆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西俊 王淑燕 +2 位作者 刘青林 李莲梅 周丕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5-39,共5页
本文根据西安夏季高温干旱、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采用田间栽培、抗逆生理特性测定和抗旱形态特征比较等方法,对引种的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和凹叶厚朴(M.officinalis subsp.biloba(Rehd.et Wils.)C... 本文根据西安夏季高温干旱、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采用田间栽培、抗逆生理特性测定和抗旱形态特征比较等方法,对引种的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和凹叶厚朴(M.officinalis subsp.biloba(Rehd.et Wils.)Cheng et Law)的抗逆性进行了探讨,并用已适应西安气候多年的辛夷(M.liliflora Desr.)作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能在西安越冬,但只有在供水充足和适当遮荫条件下才能顺利越夏。凹叶厚朴的抗逆性强于厚朴,但它们的抗旱抗热性均较辛夷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凹叶厚朴 抗逆性
下载PDF
酶解法对凹叶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转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谭洋 满兴战 +2 位作者 周峰 李永欣 裴刚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4期13-14,共2页
目的研究酶解法处理凹叶厚朴后对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转移的影响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对酶解处理后的凹叶厚朴水提液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与直接水提法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酶解处理过的厚朴,水回流提取厚朴酚与和厚... 目的研究酶解法处理凹叶厚朴后对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转移的影响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对酶解处理后的凹叶厚朴水提液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与直接水提法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酶解处理过的厚朴,水回流提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分别为88.60%和88.74%,均高于直接用水提取的转移率。结论酶解法有利于提高凹叶厚朴水提液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法 凹叶厚朴 厚朴酚 和厚朴酚
下载PDF
厚朴和凹叶厚朴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占南 孙一铭 +3 位作者 罗世琼 谌金吾 余正文 孙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8-111,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建立简单、快速、精确、同时测定厚朴和凹叶厚朴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测定方法。色谱分离是反相C_(18)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建立简单、快速、精确、同时测定厚朴和凹叶厚朴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测定方法。色谱分离是反相C_(18)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94 nm处进行分析。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大于0.9995,回收率为98.28%~104.19%。该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测定24个源于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的厚朴和凹叶厚朴样品中7个化学成分的测定。根据这7个特征化合物的浓度,利用聚类分析(HCA)及组成分分析(PCA)对这些厚朴和凹叶厚朴样品进行分类和区分,为合理利用和指导中药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凹叶厚朴:质量评价
下载PDF
厚朴干皮“发汗”(加工)前后抗菌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吕江明 陈景 +1 位作者 梁剑雄 王兆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比较厚朴干皮未发汗品、发汗品抗菌、镇痛作用的强弱 ;方法 :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 ;用热板法观察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厚朴干皮的未发汗品、发汗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痢疾、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 目的 :比较厚朴干皮未发汗品、发汗品抗菌、镇痛作用的强弱 ;方法 :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 ;用热板法观察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厚朴干皮的未发汗品、发汗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痢疾、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未发汗品组、发汗品组均能提高小鼠痛阈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明显镇痛作用 (P <0 .0 1<0 .0 0 1)。结论 :厚朴干皮未发汗品、发汗品均有一定的抗菌、镇痛作用 ,且厚朴干皮未发汗品作用强于发汗品。建议《药典》对厚朴干皮省去“发汗”环节 ,而与其枝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干皮 发汗(加工) 抗菌 镇痛
下载PDF
厚朴林和杜仲林间作玉米与大豆系统的土地利用率研究
7
作者 侯长红 林光美 刘伟平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6-518,524,共4页
研究土地利用率的核心意义,原于其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禀赋稀缺的现状;发展厚朴林和杜仲林间作玉米与大豆系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林农集约经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厚朴林 杜仲林 土地当量比 间作 生物多样性 集约经营
下载PDF
厚朴一新变种 被引量:5
8
作者 傅大立 赵天榜 +2 位作者 戴惠堂 孙金花 周道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8-389,共2页
发表了中国厚朴一新变种,即无毛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Wils.var.glabra D.L.Fu,T.B.Zhaoet H.T.Dai,var.nov.)。该变种幼枝、托叶、顶叶芽、混合芽、花蕾和花梗均无毛。
关键词 厚朴 凹叶厚朴 无毛厚朴 新变种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定向培育的立地选择 被引量:17
9
作者 田有圳 林照授 +2 位作者 黄金桃 涂育合 叶功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3,共3页
凹叶厚朴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厚朴为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坡位、坡向对厚朴生长的影响均较大,在山坡下部、阳坡生长较好;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的影响效应小于坡位、坡向、坡度,且立地因... 凹叶厚朴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厚朴为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坡位、坡向对厚朴生长的影响均较大,在山坡下部、阳坡生长较好;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的影响效应小于坡位、坡向、坡度,且立地因子与厚朴生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线性关系。结合不同厚朴试验林的土壤调查数据,建立了福建闽中山地厚朴人工林立地类型表,并认为Ⅲ类立地不适宜培育厚朴材药两用林,厚朴材药两用林培育应选择Ⅱ类以上的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材药两用林 立地选择 立地类型
下载PDF
凹叶厚朴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吴锦玉 吴岩斌 +4 位作者 易骏 王涛 黄泽豪 吴建国 吴锦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965-2968,共4页
目的研究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var.bilob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及MCI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凹叶厚朴叶75%7,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鹅掌揪树脂醇A(1)、6,7-... 目的研究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var.bilob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及MCI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凹叶厚朴叶75%7,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鹅掌揪树脂醇A(1)、6,7-二甲氧基香豆素(2)、吲哚-3-甲醛(3)、D-(+)-去氢催吐萝芙叶醇(4)、黑麦草内酯(5)、厚朴酚(6)、反式对羟基桂皮醛(7)、和厚朴酚(8)、对烯丙基苯酚(9)、正二十九烷酸(10)、蚱蜢酮(11)、紫丁香苷(12)。结论化合物1~5、7、9~1l为首次从凹叶厚朴和木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6 7-二甲氧基香豆素 厚朴酚 和厚朴酚 蚱蜢酮
原文传递
井冈山产凹叶厚朴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曾红 邓先清 黄玉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649-3654,共6页
目的对井冈山产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var biloba果实、花、干皮、叶4个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厚朴不同部位的入药性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4个部位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 目的对井冈山产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var biloba果实、花、干皮、叶4个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厚朴不同部位的入药性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4个部位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井冈山产凹叶厚朴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5个化学成分,其中果实中鉴定出1-石竹烯、α-蒎烯等42个成分,质量分数占98.7%:花中鉴定出4-羟基-4-甲基-2-戊酮、茨烯等19个成分,质量分数占77.59%:干皮中鉴定出α-按叶油醇、四十四烷等24个成分,质量分数占77.92%;叶中鉴定出1-石竹烯、α-桉叶油醇等32个成分,质量分数占76.48%。1-石竹烯和四十三烷为4个部位共有。结论从凹叶厚朴挥发油成分角度,凹叶厚朴叶可替代厚朴皮入药,果实可以入药,花活性成分量很少,不建议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凹叶厚朴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石竹烯
原文传递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凹叶厚朴不同规格药材的差异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慧 严颖 +4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柴川 华愉教 王胜男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720-1726,共7页
目的分析凹叶厚朴不同规格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LC-Triple 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凹叶厚朴干皮(筒朴)、根皮(根朴)与枝皮(枝朴)的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 目的分析凹叶厚朴不同规格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LC-Triple TOF MS/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凹叶厚朴干皮(筒朴)、根皮(根朴)与枝皮(枝朴)的化学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二级串联质谱分析,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进行特征峰提取;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结果筒朴、根朴与枝朴的化学组成得到明显区分;初步筛选鉴定出不同规格之间22种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所分析样品10种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为建立基于中药厚朴代谢组化学信息的规格等级数学预测模型及其商品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多元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凹叶厚朴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有效成分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英姿 许欢 +3 位作者 王志毅 张凤宇 刘江海 王晓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目的研究凹叶厚朴愈伤组织的诱导,并对其产生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进行检测,以期获得牛产药用成分的新途径,补充药材资源的不足。方法以不同母株种子幼苗的不同营养器官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种类及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调节剂... 目的研究凹叶厚朴愈伤组织的诱导,并对其产生的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进行检测,以期获得牛产药用成分的新途径,补充药材资源的不足。方法以不同母株种子幼苗的不同营养器官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种类及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调节剂诱导愈伤组织,并在继代培养基中加入前体化合物三一苯丙氨酸及D,LB-β苯丙氨酸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培养;HPLC法检测不同培养途径获得的愈伤组织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量的总和。结果筛选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Bs+6-BA2.0mg/L+2,4-D1.5mg/L;不同母株种子幼苗诱导的愈伤组织总酚量存在显著差异,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0.004%~0.228%;不同营养器官作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总酚量存在差异,以幼茎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总酚量最高可达0.25%;继代培养基中添加前体化合物D,L,β-苯丙氨酸,能有效提高愈伤组织总酚量8~10倍。结论凹叶厚朴愈伤组织中含有少量的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不同的母株种子幼苗及不同幼苗器官诱导的愈伤组织总酚量都有差异,D,L,β-苯丙氨酸能有效促进愈伤组织中总酚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愈伤组织 前体化合物 诱导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原文传递
陕西汉中古旱莲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14
作者 王菲 兰阿峰 +3 位作者 郭素芬 刘栋 邓百万 解修超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了解古旱莲(Magnolia denudate Dest var.purpurascens Rehd et Wils)内生真菌组成及多样性。[方法]纯培养分离古旱莲内生真菌,提取菌株DNA,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进行28S rRNA序列扩增,提交测序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 [目的]了解古旱莲(Magnolia denudate Dest var.purpurascens Rehd et Wils)内生真菌组成及多样性。[方法]纯培养分离古旱莲内生真菌,提取菌株DNA,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进行28S rRNA序列扩增,提交测序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分离内生真菌122株,共67个形态类群,根据测序结果不同,将菌株归为16个分类单元(OUT)。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这些菌株分属5个门,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下6个分类单元,占总数的65.7%;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下6个分类单元,占总数的22.4%;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下2个分类单元,占总数的5.9%;接合菌亚门(Zygomycota)下2个分类单元,占总数的2.9%;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下1个分类单元,占总数的2.9%。[结论]从古旱莲中分离到内生真菌122株,分别属于5个门,古旱莲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旱莲 纯培养 内生真菌 系统发育树 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