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on sick sinus syndrome: Ameta –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Bo Liang Wei-Lin Liang Hui-Ling Liao 《TMR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8年第1期30-38,共9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on sick sinus syndrome and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ll the languages of MahuangF...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on sick sinus syndrome and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ll the languages of MahuangFuzi Xixin Decoction on sick sinus syndrome were collected by computer search and manual retrieval. Theretrieval time was from January 2000 to January 2017.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2reviewers independently selected and extracted data, then evaluated the quality, cross-checked the information and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menthodology. Through discussion or third reviewer to help solve the divergence, RevMan5.3 software was used to perform meta 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7 documents (n = 612) were finally enrolled,with 358 in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group (treatment group) and 254 in control group. Meta analysis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86.9%)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ontrol (70.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RR = 1.25, 95% CI:(1.15-1.37), P 〈 0.001); the treatment (17.0%) was safer than the control (49.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R=0.23,95% CI:(0.06-0.93), P =0.04). Conclusion: The existingclinical studies suggest that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on sick sinus syndrome is effective and safe; due to thelimited quality of the enrolled documents, the above conclusions need more high-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 to be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huang fuzi xixin decoction Sick sinus syndrome Meta - analysis
下载PDF
Mahuang Xixin Fuzi decoction protects against ovalbumin-induced allergic rhinitis by inhibiting 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in mice
2
作者 Hong Ren Wenting Ji +4 位作者 Xue Yu Dongyu Ge Ruijuan Dong Qingguo Wang Min Li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19年第4期331-336,共6页
Objective:As a traditional herbal formula,Mahuang Xixin Fuzi decoction(MXFD)has been used to treat allergic rhinitis(AR).It regulates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GATA3 in T cells,blocks Th2 skewing and rebalances the Th1... Objective:As a traditional herbal formula,Mahuang Xixin Fuzi decoction(MXFD)has been used to treat allergic rhinitis(AR).It regulates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GATA3 in T cells,blocks Th2 skewing and rebalances the Th1/Th2 immunity.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GATA3.However,it remains unknown whether ILC2s could be on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MXFD acts.We sought to elucidate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is decoction in AR treatment.Methods:Forty C57BL/6J female mice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model,loratadine-and MXFDtreated groups in random.AR was induced by ovalbumin(OVA),and then treatment with loratadine or MXFD was administered.AR score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nasal mucosa and lung were observed using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of tissue samples.Activation of ILC2 in nasal mucosa was assess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ILC2 cell count in lungs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levels of interleukin-(IL)4,IL-5 and IL-13 in serum were detected by ELISA.Results:The decoction alleviated the symptoms of AR in mice,improved vascular congestion and expansion,glandular hyperplasia 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mouse nasal mucosa and slowly improved the interstitial pneumonia and lesions.Meanwhile,MXFD reduced the 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ILC2s in the nasal mucosa and lungs,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GATA3 mRNA and RORa mRNA,and reduced the related 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including IL-4,IL-5 and IL-13.Conclusion:These data suggest that inhibition of ILC2s by MXFD may be an important means by which to treat 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huang xixin fuzi decoction Allergic rhinitis 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改善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mDCs和pDCs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郭亚丽 李鹏飞 +2 位作者 吴慧芬 张希 应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目的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症状改善及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 目的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症状改善及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3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在常规雾化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外周血mDCs、pDCs及mDCs/pDCs数据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mDCs比例没有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pDCs比例均持续下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3周外周血pDCs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Cs/pDCs比值升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3周的mDCs/pDCs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早晚的咳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肺功能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病例均未脱落,观察组复发率4.55%(3/66)低于对照组15.15%(10/66)(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更能快速降低外周血pDCs比例、提升mDCs/pDCs比值,有助于快速纠正患儿体内Th1/Th2的失衡状态同时减轻临床症状、优化肺功能,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咳嗽变异性哮喘 髓样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孟鲁司特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和生物信息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吴文俊 张赤道 +3 位作者 李雪 卫靖靖 王新陆 朱明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0期1183-1189,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及生物信息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得麻黄附子细辛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和DisGeNET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及生物信息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得麻黄附子细辛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性靶点;借助韦恩图获取麻黄附子细辛汤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交集靶点信息,导入Cytoscape建立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将STRING平台和Cytoscape结合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关键靶点,并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和Pymol等软件对关键靶点与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并将其可视化。结果:得到有效成分51个,对应靶点240个,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疾病靶点映射后共获得94个交集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1742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5条,主要影响有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细胞对脂质的反应、细胞对有机环化合物的反应等生物过程,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AGE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流体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kt)和缺氧诱导因子-1等通路;分子对接方法将前5种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对接,显示木犀草素、柚皮素和β-谷甾醇等化合物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皮生长因子和Akt1等核心靶点结合较好,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协同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网络药理 生物信息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5
作者 马春丽 于艺 +2 位作者 迟倩慧 张蕾 刘颖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OB、DL、HL检索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附子、细辛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校正为基因名,运用GeneCards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OB、DL、HL检索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附子、细辛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校正为基因名,运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相关靶点与基因。通过Venny图将缓慢性心率失常的靶点和药物靶点进行分析,筛选出交集靶点,并借助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图;根据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36个有效活性成分,关键化合物为槲皮苷和山柰酚;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靶点65个,主要靶点有IL-6、TNF、VEGFA、CXCL8、IL-1B等,主要涉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参与全身动脉血压的调节、血管生成的积极调节等生物工程,通过参与TNF、Toll样受体、钙、cGMP-PKG等信号通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结论:该研究从多角度探索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可能作用机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缓慢性 麻黄附子细辛汤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麻黄细辛附子汤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神经通路的影响
6
作者 张艺 陶晓华 +2 位作者 刘男男 于雪 刘敏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索麻黄细辛附子汤(MXFD)及其拆方对过敏性鼻炎(AR)的作用机制,明确其是否通过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上的神经通路神经调节肽U(NMU)/神经调节肽U受体1(NMUR1)发挥抗过敏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分别按单味药、两味药、三味药... 目的:探索麻黄细辛附子汤(MXFD)及其拆方对过敏性鼻炎(AR)的作用机制,明确其是否通过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上的神经通路神经调节肽U(NMU)/神经调节肽U受体1(NMUR1)发挥抗过敏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分别按单味药、两味药、三味药组合给药分为7组,使用鸡卵清蛋白(OVA)制备AR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不同组合的中药灌胃治疗14 d。过敏反应行为学评分法评价模型是否成功;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肺组织中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的含量;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肺组织中神经调节肽U受体1(NMUR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小鼠造模成功,各组NFAT2、NMUR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中药治疗后,给药各组过敏反应行为学评分均降低(均P<0.01);NFAT2表达均降低(均P<0.01),麻黄组抑制效果最显著;除辛附组,其他组NMUR1的基因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1),麻附组、细辛组抑制效果最显著。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可影响NMU/NMUR1通路抑制过敏性鼻炎,麻黄单用在抑制NFAT2环节效果最优,麻黄和附子合用、细辛单用抑制NMUR1表达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细辛附子汤 拆方 过敏性鼻炎 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 神经调节肽U/神经调节肽U受体1通路 活化T细胞核因子2 神经调节肽U受体1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老年重症肺炎的应用
7
作者 吴为娥 龚玲 孔令男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7期3467-3470,共4页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随证加减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上饶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单双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莫西沙...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随证加减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上饶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单双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反应和肺功能水平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IL-6、TNF-α和WB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FVC、FEV_(1)和MVV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老年重症肺炎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探究
8
作者 王成 何长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1920-1925,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方法:检索TCSMP数据库获取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药物靶点。检索OMIM、Drug Bank、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心律失常的疾病靶点。将二者...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方法:检索TCSMP数据库获取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药物靶点。检索OMIM、Drug Bank、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心律失常的疾病靶点。将二者共有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后经拓扑分析后获取关键靶点信息,同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uckTool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进行视化处理。结果:总计获取中药活性成分51个,对应靶点252个,获取疾病靶点1650个,筛选出核心靶点118个,主要包括IL6、AKT1、TNF、IL1B等。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与循环系统流程、细胞运动的正调控等有关;KEGG分析得到203条相关通道,主要涉及PI3K-Akt、cGMP-PKG等通路。分子对接表明成分与靶点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心律失常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雅芳 徐强 +1 位作者 黄宇虹 王保和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检索2000年1月—2017年4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排标准筛选... [目的]系统评价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检索2000年1月—2017年4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并提取数据,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9篇,患者1 530例;在综合疗效方面,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疗效优于对照组,RR=1.30,95%CI[1.23,1.38](P<0.000 01);治疗后基础心率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MD7.87,95%CI[6.47,9.26](P<0.000 01);治疗后最慢心率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MD6.45,95%CI[4.72,8.18](P<0.000 01);治疗后平均心率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MD7.20,95%CI[6.23,8.16](P<0.000 01);治疗后静息心率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MD8.03,95%CI[6.52,9.54](P<0.000 01);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比较: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组优于对照组,RR=1.47,95%CI[0.94,2.30](P<0.10);不良反应方面,共6篇文献提到均未发生严重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临床疗效、改善心率方面有一定作用,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细辛附子汤 缓慢性心律失常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脾虚湿蕴证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俊涛 王莹 +2 位作者 王丽 刘爱民 方玉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脾虚湿蕴证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88例CSU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脾虚湿蕴证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88例CSU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瘙痒、风团数目、风团直径、风团出现频率、风团持续时间)积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组胺、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瘙痒、风团数目、风团直径、风团出现频率、风团持续时间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风团数目、风团直径、风团出现频率、风团持续时间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组胺、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组胺、IgE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LQI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脾虚湿蕴证CSU患者疗效确切,在症状改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生活质量等改善上均优于单独依巴斯汀片治疗,且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脾虚湿蕴证 依巴斯汀 麻黄附子细辛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抗过敏性鼻炎有效组分的组方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瑶 师大智 +2 位作者 谭晓梅 黄茵茵 夏曼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635-2638,共4页
目的:研究抗过敏性鼻炎(AR)中药有效组分的新组方,为抗AR现代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盐酸伪麻黄碱(0~13.5 mg/kg)、附子总碱提取物(0~21.18 mg/kg)和细辛挥发油(0~0.009 2 m L/kg)为组方对象,采用均匀设计法... 目的:研究抗过敏性鼻炎(AR)中药有效组分的新组方,为抗AR现代中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盐酸伪麻黄碱(0~13.5 mg/kg)、附子总碱提取物(0~21.18 mg/kg)和细辛挥发油(0~0.009 2 m L/kg)为组方对象,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分组给药,对AR豚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积分、血清中组胺和免疫球蛋白E(Ig E)的含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获得最佳组方。分别以辛芩颗粒、氯雷他定片和麻黄附子细辛汤为阳性对照,以AR豚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积分、血清中组胺和Ig E含量对最佳组方的药效进行验证;并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观察最佳组方的安全性。结果:最佳组方为盐酸伪麻黄碱11.25 mg/kg、附子总碱提取物21.18 mg/kg、细辛挥发油0.004 5 m L/kg。最佳组方组豚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积分与各阳性药物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中组胺含量较辛芩颗粒组和麻黄附子细辛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Ig E含量较辛芩颗粒和氯雷他定片组显著降低(P<0.05)。最佳组方的半数致死量为1 822.04 mg/kg。结论:本研究筛选的最佳组方在减少血清中组胺含量方面较辛芩颗粒和麻黄附子细辛汤效果更佳,在减少血清中Ig E含量方面较氯雷他定片和辛芩颗粒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均匀设计 盐酸伪麻黄碱 附子总碱提取物 细辛挥发油 过敏性鼻炎 豚鼠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抗生素的体外抗肺炎链球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由凤鸣 胡荣 +2 位作者 肖冲 侯天将 杨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891-894,899,共5页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对抗生素的增效作用,为研究中药对抗生素增效的作用机制和筛选活性成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麻黄附子细辛汤复方、中药复方加头孢唑林、头孢唑林分别加入培养基中,同时制作未加药物的空白培养... 目的: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对抗生素的增效作用,为研究中药对抗生素增效的作用机制和筛选活性成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麻黄附子细辛汤复方、中药复方加头孢唑林、头孢唑林分别加入培养基中,同时制作未加药物的空白培养基作为空白组和阴性组,以及单纯加入替加环素的培养基作为阳性组,分别接种肺炎链球菌后37℃培养过夜,空白组不接种细菌,每12 h取出计数,计算活菌数;同时使用连续稀释法检测其各自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且用纸片法检测抑菌圈。结果:1)中药复方组12 h时发现细菌逐渐生长,直至培养120 h后细菌浓度才逐渐下降,直至培养180 h时细菌浓度保持不变,头孢唑林组培养12 h时细菌数逐渐减少,到60 h时细菌减少的趋势停止,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组培养12 h时细菌数逐渐减少,并在培养144 h时各组细菌均无生长迹象,替加环素药物干预后细菌数急剧下降,但是直到观察结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阴性组细菌随着培养时间的逐渐延长呈现缓慢生长趋势,空白组无细菌生长。2)麻黄附子细辛汤对肺炎链球菌(MIC=1.25 mg/m L,MBC=2.5 mg/m L);头孢唑林对肺炎链球菌(MIC=0.625 mg/m L,MBC=1.25 mg/m L);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对肺炎链球菌(MIC=0.312 mg/m L,MBC=1.25 mg/m,);替加环素对肺炎链球菌(MIC=0.156 mg/m L,MBC=1.25 mg/m L)。3)中药复方联合头孢唑林抑菌环直径和阳性对照组相近,其次是头孢唑林组,中药单独使用的抑菌环直径小于头孢唑林组,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用药对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效应均增强,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头孢唑林联合用药的抗茵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FIC=0.59)。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抗生素具有更明显的抗菌效应,可能与它激活耐药细菌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抗生素 最小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细菌生长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及组方药材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少瑜 谭晓梅 +1 位作者 陈飞龙 罗佳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6-901,共6页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成分和比例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组方药材麻黄、附子、细辛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共鉴定...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方药材组成复方前后挥发油成分和比例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其组方药材麻黄、附子、细辛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4个成分,其化学信号主要来源于麻黄和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68、8、39个成分;麻黄附子细辛汤挥发油中成分与单味药材挥发油中成分的种类与比例有较大差异。结论:在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组成复方的汤剂中,不仅存在挥发性成分量的变化,还存在一系列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导致质的变化,由此可能导致了疗效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麻黄细辛附子汤及其药物治疗阴证咽喉肿痛的适应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嘉慧 管桦桦 +3 位作者 胡碧霞 张晓轩 老膺荣 杨志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5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麻黄细辛附子汤及其药物治疗咽喉肿痛的适应证。方法收集整理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咽喉肿痛的医案,提取相关信息,作规范化处理后录入WPS2013中建立数据库,采用数理统计及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结果麻黄细辛附子汤的适应证,... 目的探讨并总结麻黄细辛附子汤及其药物治疗咽喉肿痛的适应证。方法收集整理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咽喉肿痛的医案,提取相关信息,作规范化处理后录入WPS2013中建立数据库,采用数理统计及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结果麻黄细辛附子汤的适应证,常具有感受风寒,对清热解毒或滋阴清热药物反应不佳的病史特征;头痛、恶风寒、手足寒是常见兼症;舌象色淡,苔白,质润;脉象沉或弱。附子的适应证,常具有感受风寒,对清热解毒或滋阴清热药物反应不佳的病史特征;恶风寒,手足寒,声音嘶哑,扁桃体肿大是常见兼症;舌象色淡,苔白,质润;脉象沉或紧。细辛的适应证,常具有感受风寒,对清热解毒药物反应不佳的病史特征;头痛是常见兼症;舌象色淡,苔白;脉象沉。麻黄的适应证,常具有感受风寒,对清热解毒药物反应不佳的病史特征;头痛是常见兼症;舌象色淡,苔白;脉象沉。结论人的气血状态可主要通过病史特征,舌与脉象加以了解,凡不适宜性质寒凉药物,舌脉偏于虚损的患者常可考虑使用温热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 细辛 附子 咽喉肿痛 适应证 体质
下载PDF
从经气运行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心系疾病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记泉 闵冬雨 +3 位作者 贾连群 孟祥宇 韩知渊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21-124,共4页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太少两感证,为阳虚外感的代表方。近年来,该方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得到临床专家重视和推崇。该文基于《黄帝内经》《难经》,从经气运行角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生理基础、组方机理以及该方在心系...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太少两感证,为阳虚外感的代表方。近年来,该方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得到临床专家重视和推崇。该文基于《黄帝内经》《难经》,从经气运行角度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生理基础、组方机理以及该方在心系疾病的应用,意在挖掘该方背后深层的理论内涵,为准确的以本方为基础辨证用药治疗心系疾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经气运行 心系疾病 机理与应用
下载PDF
穴位贴敷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镇痛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艳宏 王锐 +4 位作者 管庆霞 高宏伟 刘振强 包蕾 李永吉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穴位给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并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穴———大椎穴和神阙穴为给药部位,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穴位贴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穴位给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并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穴———大椎穴和神阙穴为给药部位,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穴位贴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麻黄附子细辛汤非穴位组镇痛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鼻炎康片组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各穴位给药组抗炎及镇痛作用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非穴位组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组抗炎及镇痛作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神阙穴组及大椎穴+神阙穴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穴位贴敷或非穴位贴敷)均有抗炎镇痛作用;穴位贴敷有利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发挥,并以大椎穴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抗炎
下载PDF
吴颢昕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经验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达 吴颢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6-378,共3页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主治太少两感证,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三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解表之效。该方配伍严谨、精当,用量准确,是张仲景表里双解治疗方法的代表。通过临床典型病案,介绍吴颢昕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主治太少两感证,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三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解表之效。该方配伍严谨、精当,用量准确,是张仲景表里双解治疗方法的代表。通过临床典型病案,介绍吴颢昕教授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经验,拓展经方的运用思路和范围。故所述神经性皮炎、神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及三叉神经痛虽病症不同但病机一致,均属少阴阳虚,皆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取效,从而收到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咳嗽 过敏性鼻炎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激素拖尾期外感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洋 刘晓鹰 张雪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7期1181-1183,1195,共4页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激素拖尾期外感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激素拖尾期外感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将隔日口服激素改为同等剂量每日口服,治疗组则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激素拖尾期外感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激素拖尾期外感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将隔日口服激素改为同等剂量每日口服,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疗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感疾病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晨尿蛋白变化,并计算终点事件(肾病综合征复发)发生率。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儿出现尿蛋白阳性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能够显著缓解儿童难治性肾病激素拖尾期所患外感病症状,缩短病程,同时降低肾病综合征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儿童 肾病综合征 激素拖尾期 外感病
下载PDF
高体三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杂症 被引量:6
19
作者 韦大文 郑书娟 高天旭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26-227,共2页
高体三教授临床、教学50余载,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寒邪久凝、血脉瘀阻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疑难杂症。如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癥瘕(卵巢囊肿)、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疗效显著。
关键词 高体三 麻黄附子细辛汤 痹证 癥瘕 咳嗽
下载PDF
态靶辨证在过敏性鼻炎风寒湿型的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鹅不食草、辛夷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晓华 顾成娟 +1 位作者 朴春丽 刘文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3-5,共3页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病程迁延,西医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复发概率高,不良反应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仝小林院士基于多年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提出“态靶因果”辨治方略,在风寒湿型过敏性鼻炎的的治...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病程迁延,西医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复发概率高,不良反应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仝小林院士基于多年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提出“态靶因果”辨治方略,在风寒湿型过敏性鼻炎的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仝小林院士以“阳虚”为态,风寒湿痹阻为靶,通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鹅不食草、辛夷治疗,态靶双调,临床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靶辨证 仝小林 麻黄附子细辛汤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