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BIEX群体维生素E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红梅 文自翔 +6 位作者 李海朝 陈华涛 刘晓庆 崔晓艳 袁星星 卢为国 陈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7-102,共6页
大豆高维生素E含量专用品种的选育是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为给大豆高维生素E含量专用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通过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2008-2009年的维生素E含量进行相关的遗传分析,以Essex×ZDD2315衍生的208个重组自交家... 大豆高维生素E含量专用品种的选育是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为给大豆高维生素E含量专用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通过对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2008-2009年的维生素E含量进行相关的遗传分析,以Essex×ZDD2315衍生的208个重组自交家系群体BIEX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α-、γ-、δ-生育酚含量以及VE总含量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α-生育酚含量、γ-生育酚含量以及VE总含量均属于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9.62%,75.99%,77.0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90%,13.96%,15.05%;δ-生育酚含量属于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50.39%,多基因遗传率为38.11%。维生素E及其组分含量遗传涉及主基因和多基因,主基因遗传率在50%以上,多基因遗传率在10%以上,建议育种中要兼顾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维生素E含量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分离分析
下载PDF
基因敲除技术在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国阳 李光飞 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749-752,748,共5页
基因敲除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生物高新技术之一。基因敲除是利用同源重组原理使特定的靶基因失活进而实现在其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分析靶基因功能的方法。骨质疏松是个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目前已成为世界的... 基因敲除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生物高新技术之一。基因敲除是利用同源重组原理使特定的靶基因失活进而实现在其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分析靶基因功能的方法。骨质疏松是个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目前已成为世界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基因敲除原理及该技术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娟 孙志华 +4 位作者 张华雷 许长萌 韩玉霞 李明奇 张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9-1073,1078,共6页
采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Clf A缺失株在固、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规律发现Clf A缺失株的生长繁殖力弱于强毒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lf A缺失株和强毒株在对苯唑西林和新霉素的敏感性上有变化,缺失株对苯唑西林和新霉素更为敏感;通过小鼠腹腔、... 采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Clf A缺失株在固、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规律发现Clf A缺失株的生长繁殖力弱于强毒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lf A缺失株和强毒株在对苯唑西林和新霉素的敏感性上有变化,缺失株对苯唑西林和新霉素更为敏感;通过小鼠腹腔、后腿注射细菌,观察小鼠生理状态变化,表明后腿注射缺失株的小鼠行走正常,触摸有肿胀结块,剖后肌肉有出血点,注射强毒株的小鼠有拖地行走现象,肌肉细胞发生溶解消失,注射Clf A缺失株对小鼠毒力弱于强毒株;建立细菌感染乳腺模型并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病变,结果显示乳腺注射Clf A缺失株的母鼠乳腺有化脓灶,有的中性粒细胞坏死崩解,注射野毒株的小鼠乳腺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乳腺间质增宽,血管扩张充血,部分乳腺泡发生了溶解脱落;抗体水平检测中,Clf A缺失株攻毒后血清中IgG含量低于强毒株和对照组。结果表明,Clf A基因在细菌生长和致病中起了重要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Clf A基因缺失株在生长繁殖力和致病力上比强毒株446株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乳房炎模型 Clf A缺失株 毒力
原文传递
裸鼠荧光原位移植非小细胞肺癌模型转移相关microRNAs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蓉 束永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584-589,共6页
目的:筛选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相关的microRNAs,为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荧光转染的人NSCLC细胞株H460皮下成瘤后原位移植于裸鼠左肺获取原发灶与转移灶组织标本。通过mi-croRNA芯片检测和RT-PCR验... 目的:筛选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相关的microRNAs,为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荧光转染的人NSCLC细胞株H460皮下成瘤后原位移植于裸鼠左肺获取原发灶与转移灶组织标本。通过mi-croRNA芯片检测和RT-PCR验证筛选与转移相关的差异microRNAs,并对其做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NSCLC有转移原发灶比无转移原发灶(A组)上调的microR-NAs共17个,下调的7个;转移灶比转移原发灶(B组)上调的microRNAs共20个,下调的16个。A组中表达上调的有miR-10b和miR-144,下调的有miR-9、miR-31和miR-34b;B组中表达下调的有miR-25、miR-92a、miR-202和miR-326,它们可能受转录因子AP-1、p53、STATs和NF-κB等调控,作用于RARβ、RASSF1和E2F-1等靶基因,发挥调控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发育过程、DNA和RNA代谢及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结论:在NSCLC有转移和无转移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谱存在差异,它们通过多种途径对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迁移和浸润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转移 microRNA 芯片 裸鼠模型 靶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