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六甲海峡法律环境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于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44-48,共5页
马六甲海峡既是全球重要的咽喉要道,更是中国的海上石油生命线,中国进口原油的85%左右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然而,我国对该海峡几乎没有军事影响能力,一旦马六甲海峡受阻,中国将面临能源中断供给的危机,由此形成的"马六甲困局&qu... 马六甲海峡既是全球重要的咽喉要道,更是中国的海上石油生命线,中国进口原油的85%左右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然而,我国对该海峡几乎没有军事影响能力,一旦马六甲海峡受阻,中国将面临能源中断供给的危机,由此形成的"马六甲困局"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潜在威胁。目前,美国、日本和印度都在逐渐加大对该海峡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高度重视马六甲海峡问题,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多方面进行专项研究是维护我国国家海上安全利益的必然要求,而目前国内的研究还不成体系,本文试从马六甲海峡所处的法律环境角度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六甲海峡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防扩散安全倡议” “地区海上安全方案”
下载PDF
2019年马六甲地区红色精灵观测及母体雷暴分析
2
作者 王庸平 陆高鹏 +5 位作者 彭康铭 程征伟 王荣江 AHMAD Mohd Riduan 马明 郑建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0-380,共11页
红色精灵是一种发生于闪电放电活跃的雷暴云上空的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现象,它们通常由中尺度对流系统层状云降水区内的强地闪回击产生,是对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一种能量耦合过程。目前,有关中国南海及东南亚地区的红色精灵观测鲜有报道... 红色精灵是一种发生于闪电放电活跃的雷暴云上空的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现象,它们通常由中尺度对流系统层状云降水区内的强地闪回击产生,是对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一种能量耦合过程。目前,有关中国南海及东南亚地区的红色精灵观测鲜有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热带地区产生红色精灵事件的沿海性雷暴特征,于2019年利用低光度光学观测系统和低频磁场天线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地区开展了地基观测。实验于11月9日、12月11日和12月15日三次在沿海雷暴上空共捕捉到7例红色精灵事件,其中包括4例圆柱型、2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结合闪电定位、云顶亮温和低频磁场信号等同步数据,分析表明所有事件均由正极性地闪回击产生,且母体闪电回击位于雷暴对流区附近(云顶亮温≤210 K处),这可能是该地区产生红色精灵的沿海性雷暴的共同特征。此外,红色精灵生成期并不是闪电活动最强期,而是发生于闪电频数短暂降低后,这表明红色精灵的发生可能是该地区成熟雷暴中对流减弱的一个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精灵 马六甲地区 沿海性雷暴
下载PDF
重构权力结构:马六甲海峡双层安全治理模式研究
3
作者 范佳睿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83,158,159,共29页
“马六甲模式”是马六甲海峡在近二十余年间形成的以沿岸国的排他性合作为主、以沿岸国和使用国的包容性合作为辅的双层安全治理。其中,沿岸国联合巡航是东南亚本土第一个多边军事安排,域内外合作机制是责任分摊原则的首次地区性实践,... “马六甲模式”是马六甲海峡在近二十余年间形成的以沿岸国的排他性合作为主、以沿岸国和使用国的包容性合作为辅的双层安全治理。其中,沿岸国联合巡航是东南亚本土第一个多边军事安排,域内外合作机制是责任分摊原则的首次地区性实践,二者标志着“马六甲模式”的形成。“马六甲模式”是安全治理的地区化与国际化共同促发海峡次区域权力结构重构的结果。沿岸国通过提升地区治理能力获取了制度性权力,使用国有限度地平等参与治理事务则推动权力平衡的形成。这种以中小国家为核心、以大国为外围的次区域权力新构型,在地区及国际规则的作用下形成了“马六甲模式”,有助于弥合沿岸国主权关切与使用国通行关切之间的张力,保障海峡安全稳定。但这一模式亦具有阶段性和脆弱性的特征,因其只针对特定地缘安全议题,并可能因中美博弈及美国“印太战略”的实施而发生异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六甲模式” 权力结构重构 地区安全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