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rvicidal activity and microencapsulation of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extract on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larvae
1
作者 Yunze Chen Jing Yang +4 位作者 Guocai Zhang Bowen Zhang Jianyong Zeng Haifeng Zou Tao L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763-1773,共11页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obacco extract,the 3 rd instar larvae of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was determined by the leaf film method.Spectrophotometry identified extrac...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obacco extract,the 3 rd instar larvae of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was determined by the leaf film method.Spectrophotometry identified extract effects on activities of several enzymes.In addition,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extract,microcapsules were prepared by complex coacervation and phase separation with the extract as core material,and gelatin and gum arabic as wall material.With the embedding rate as the evaluation index,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microcapsul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 had a strong insecticidal activity on the larvae,with inhibitory effects on several enzymes examined of carboxylesterase,acetylcholinesterase,glutathione-S transferase,catalase,and superoxide dismutase.The inhibi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ime.The best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obacco extract microcapsules was 25% mass fraction of emulsifier,2.05% mass fraction of gelatin,3% mass fraction of gum arabic,1.34 wall core ratio,36 min of complex coacervation time.The embedding rate was 58.4% which is approximately the theoretical embedding rate(58.9%).The microcapsules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have a smooth surface,good combining form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and a median diameter of 8.6 μm.Infrared characteristic peaks of the extracts were preserved at 877.55 cm^(-1) and2922.13 cm^(-1).Microencapsulation can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tobacco extract.Indoor toxicity tests showed that LC_(50) of extract microcapsules was 20.2 mg·mL^(-1),equivalent to the toxicity level of the tobacco extract itself,indicating that microencapsulation did not reduce extract insecticidal effects.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obacco extract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extract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Insecticidal activity MICROCAPSULE Optimiza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Spinosad on Detoxifying and Protective Enzymes of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2
作者 Liu Dan Yan Shanchun +1 位作者 Cao Chuanwang Liao Yuezhi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3期49-50,共2页
To study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y and toxicity mechanism of spinosad,we assayed bioactivity of spinosad by leaf membrane method and its effects on the activities of detoxifying and protective enzymes in Malacosoma ne... To study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y and toxicity mechanism of spinosad,we assayed bioactivity of spinosad by leaf membrane method and its effects on the activities of detoxifying and protective enzymes in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larvae by spectrophotome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inosad had an extremely high toxicity against the 4th and 5th instar larvae.The glutathione S-transfer (GST) activity in 4th and 5th instar larvae was firstly inhibited,then induced,and finally inhibited,while the mixed-functional oxidase(MFO) activity was inhibited and then enhanced.The induced effect on carboxylesterase(CarE),the induced and inhibited effect on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and peroxidase(POD),and the complicated effects o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and Catalase(CAT) were determined in 4th instar larvae with spinosad treatment.However,the obvious inhibition effects were found on the activities of CarE,AchE,SOD and POD in the 5th instar larvae whereas the catalase(CAT) activity was inhibited, then increased,and inhibited finally.Therefore, spinosad could effectively disrupt and interfere not only the detoxifying and protective enzymes but also normal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of M.neustria testacea and show extremely high toxicity against this p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OSAD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DETOXIFICATION ENZYMES protective ENZYMES
原文传递
黄褐天幕毛虫幼虫在山杏天然林中的空间分布格局
3
作者 张艳 李唯一 +2 位作者 李春阳 张自强 周海婧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本研究通过调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6块山杏天然林标准地黄褐天幕毛虫虫口密度,采用6种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等回归分析法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 本研究通过调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6块山杏天然林标准地黄褐天幕毛虫虫口密度,采用6种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等回归分析法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害虫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导致。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幼虫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 2(1.0734/m+0.0041)/D 2,为黄褐天幕毛虫的调查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天幕毛虫 山杏天然林 虫口密度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下载PDF
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解毒酶及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丹 严善春 +1 位作者 曹传旺 廖月枝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4,共8页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龄幼虫均表现出极高的杀虫活性,见效速度块;而且黄褐天幕毛虫4龄、5龄幼虫经过多杀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表现为复杂的抑制-激活-再抑制作用,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则均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多杀菌素对4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均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先激活再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复杂的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作用。对5龄幼虫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的作用。因此,多杀菌素能有效干扰昆虫解毒和保护系统,扰乱其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较好的毒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黄褐天幕毛虫 解毒酶 保护酶
下载PDF
转基因单倍体小黑杨对天幕毛虫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孟繁君 熊忠平 +4 位作者 范海娟 王志英 刘桂丰 胡春祥 谢淑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39,共2页
以转基因单倍体小黑杨对天幕毛虫幼虫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基因小黑杨可延缓天幕毛虫幼虫发育,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TT1和TT3分别使1~3龄的幼虫发育延缓1.24d和2.92d;取食TT18~19d的幼虫平均体质量与对照相比下降1.42%~17.37%... 以转基因单倍体小黑杨对天幕毛虫幼虫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基因小黑杨可延缓天幕毛虫幼虫发育,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TT1和TT3分别使1~3龄的幼虫发育延缓1.24d和2.92d;取食TT18~19d的幼虫平均体质量与对照相比下降1.42%~17.37%、取食TT38~19d幼虫平均体质量下降10.77%~24.80%;取食TT14~18d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9.52%~49.32%、取食TT34~18d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11.11%~52.70%;取食转基因植株TT1幼虫的蜕皮指数2.969~3.769、毒力为0.010~0.026,取食转基因植株TT3幼虫的蜕皮指数2.906~3.714、毒力为0.032~0.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抗虫基因 天幕毛虫 抗性
下载PDF
哈尔滨市三种园林害虫发生期测报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绥林 吕庆茹 蔡纪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食叶害虫黄褐天幕毛虫、榆紫叶甲。
关键词 黄褐天幕毛虫 榆紫叶甲 舞毒蛾 发生期 测报
下载PDF
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黄褐天幕毛虫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程立超 迟德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于2011年至2013年,调查黑龙江黑河地区黄褐天幕毛虫监测样地的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分析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ukey检验表明,阴坡黄褐天幕毛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阳坡、半... 于2011年至2013年,调查黑龙江黑河地区黄褐天幕毛虫监测样地的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分析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ukey检验表明,阴坡黄褐天幕毛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的;海拔301~400 m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海拔401~500 m和501 m以上的;郁闭度0.5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郁闭度0.4、0.6、0.7的,郁闭度0.6的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郁闭度0.4的;蒙古栎比例60%以上的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0~29%和30%~59%的。坡位、坡度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无显著影响。中坡位、阴坡、斜坡、海拔301~400 m、郁闭度0.5、蒙古栎比例高于60%条件下,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最大,上坡位、半阴坡、缓坡、海拔高度〉501 m、郁闭度0.4、蒙古栎比例30%~59%条件下,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最小。相关分析显示,坡位、坡向、郁闭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呈正向影响,坡度、海拔、蒙古栎比例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呈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天幕毛虫 立地因子 林分因子 生物多样性指数 平均虫口密度 黑河地区
下载PDF
筋骨草提取液对几种鳞翅目幼虫的杀虫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邵景文 迟德富 +3 位作者 孙凡 赵予杰 牟玉杰 王春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7-90,共4页
为确定蜕皮激素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利用多花筋骨草、多花筋骨草短穗变种、多花筋骨草莲座变种和线叶筋骨草提取液,采取浸枝叶饲养舞毒蛾、天幕毛虫和树粉蝶幼虫的方法进行了杀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其生长发育有较大... 为确定蜕皮激素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利用多花筋骨草、多花筋骨草短穗变种、多花筋骨草莲座变种和线叶筋骨草提取液,采取浸枝叶饲养舞毒蛾、天幕毛虫和树粉蝶幼虫的方法进行了杀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其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多数提取液对这些幼虫的杀虫效果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草 蜕皮激素 舞毒蛾 黄褐天幕毛虫 树粉蝶
下载PDF
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天幕毛虫幼虫的致病机理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春祥 张志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7,共3页
用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us polyhedrosis virus,NPV)感染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testacea Motschulsky)幼虫,对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可以侵染和破坏天幕毛虫的中肠细胞,在中肠组织细胞中均能观察到形成的多角体。... 用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us polyhedrosis virus,NPV)感染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testacea Motschulsky)幼虫,对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可以侵染和破坏天幕毛虫的中肠细胞,在中肠组织细胞中均能观察到形成的多角体。幼虫取食核型多角体病毒100 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内出现多角体形成,细胞核开始增大;取食130 h后,中肠组织细胞间出现缝隙,细胞核内多角体数量增多;取食160 h后,中肠细胞的细胞核进一步增大,个别细胞核增大至整个细胞的1/3以上,与正常天幕毛虫幼虫相比,整个虫体出现软化;取食190 h后,中肠细胞受到严重破坏,细胞结构模糊不清,中肠内食物极少并有许多游离的核型多角体存在;取食220 h后,天幕毛虫幼虫的中肠和其他组织完全受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幕毛虫 核型多角体病毒 幼虫 致病机理
下载PDF
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春祥 陆蓓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8,共3页
用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us Polyhedrosis Virus,NPV)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幼虫以胃毒方式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NPV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幼虫感染后的死亡率与病毒浓度呈正... 用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us Polyhedrosis Virus,NPV)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幼虫以胃毒方式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NPV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幼虫感染后的死亡率与病毒浓度呈正相关。1.824×102,1.824×103,1.824×104,1.824×105,1.824×106,1.824×107PIB/mL 6种病毒浓度接种天幕毛虫幼虫后死亡率分别为26.63%,34.78%,48.37%,72.83%,80.98%和94.57%,致死中浓度为1.096×104 PIB/mL。接种1.824×107,1.824×106,1.824×105PIB/mL浓度的幼虫致死中时分别为6.8,8.2,9.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幕毛虫 病毒 幼虫 生物测定 致死中浓度
下载PDF
通辽市黄褐天幕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凯 宋赋 李振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黄褐天幕毛虫在我国广泛分布,是园林绿化树、果树及人工林的重要害虫.2009~2010年对通辽市黄褐天幕毛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野外和室内观察.结果表明:在通辽市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卵期约290天,幼虫共6龄,幼虫期43天左右,蛹期10~15天,成虫... 黄褐天幕毛虫在我国广泛分布,是园林绿化树、果树及人工林的重要害虫.2009~2010年对通辽市黄褐天幕毛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野外和室内观察.结果表明:在通辽市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卵期约290天,幼虫共6龄,幼虫期43天左右,蛹期10~15天,成虫期2~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天幕毛虫 生物学特性 通辽市
下载PDF
黄褐天幕毛虫4种生物农药药效比较及使用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敖特根 那顺勿日图 +2 位作者 翟秀春 陈晨 李文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50-52,共3页
为在黄褐天幕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生产中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开展好林木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以公路绿化林内山桃上发生的黄褐天幕毛虫为试验防治对象,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清水为对照,选用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 为在黄褐天幕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生产中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开展好林木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以公路绿化林内山桃上发生的黄褐天幕毛虫为试验防治对象,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清水为对照,选用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 000倍液、8 000IU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600倍液、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和1%苦参碱水剂1 500倍液等4种生物农药,研究了4种生物农药对3龄前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施药1 d后即效果显著,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达到最高;4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均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虽然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低于高效氯氰菊酯,但施药7 d后除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虫口减退率未达到90%以外,其他3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施药10 d后4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全部高于高效氯氰菊酯,且均在90%以上,其中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和苜核·苏云菌悬浮剂2种生物农药的虫口减退率超过95%,防治效果高出高效氯氰菊酯近7个百分点。除虫口减退率较高,生物农药对天敌影响较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天幕毛虫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在黄褐天幕毛虫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敖特根 那顺勿日图 +2 位作者 翟秀春 陈晨 孙永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2期23-24,34,共3页
为了探讨果树经济林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开展了不同浓度的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不同龄级黄褐天幕毛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黄褐天幕毛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以1000倍液效果最... 为了探讨果树经济林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开展了不同浓度的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不同龄级黄褐天幕毛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黄褐天幕毛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以1000倍液效果最佳,对1、2龄期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黄褐天幕毛虫 防治试验
下载PDF
山杏林黄褐天幕毛虫虫口密度与失叶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敖特根 陈国发 +2 位作者 梅玉春 常桐 陈晨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41-43,49,共4页
黄褐天幕毛虫是内蒙古通辽地区为害天然山杏的主要害虫,特别是在扎鲁特旗危害极其严重。本研究对山杏林黄褐天幕毛虫虫口密度与失叶率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褐天幕毛虫的虫口密度与失叶率呈正相关,虫口密度与失叶率的关系式为y=0... 黄褐天幕毛虫是内蒙古通辽地区为害天然山杏的主要害虫,特别是在扎鲁特旗危害极其严重。本研究对山杏林黄褐天幕毛虫虫口密度与失叶率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褐天幕毛虫的虫口密度与失叶率呈正相关,虫口密度与失叶率的关系式为y=0.0205x 2-1.1518x+26.978(R^2=0.83)。虫口密度与失叶率的关系式拟合的平均精度为85.65%。依据黄褐天幕毛虫虫口密度与失叶率的关系式,当失叶率分别达到30%以下、31%~59%与60%以上的轻、中与重度危害时,其虫口密度分别为10条·株-1以下、11~30条·株-1与31条·株^-1以上,明确了该虫在山杏林发生危害程度的标准,为黄褐天幕毛虫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 黄褐天幕毛虫 虫口密度 失叶率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农药防治柞蚕场天幕毛虫的试验 Ⅲ.防治天幕毛虫的最佳施药时期及适宜施药量的试验
15
作者 高德三 王文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30-235,共6页
辛硫磷、敌敌畏、敌马合剂、马拉硫酸等药剂防治柞蚕场天幕毛虫的最佳施药时期为天幕毛虫的1龄期,在辽宁省盖县为4月下旬的25日左右;适宜施药量50%辛硫磷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为5克/亩,60%敌马合剂和50%马拉硫磷乳油为10克/亩。
关键词 柞蚕 天慕毛虫 施药期 施药量
下载PDF
3种农药对天幕毛虫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查黎春 胡春祥 +2 位作者 曹传旺 王志英 梁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利用氮蓝四唑(NBT)法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辛硫磷对天幕毛虫4龄幼虫离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体幼虫体内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80、960μg/L的高效氯氰菊酯对离体SOD活性具有激活作用,质量浓度为1 920、3 84... 利用氮蓝四唑(NBT)法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辛硫磷对天幕毛虫4龄幼虫离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体幼虫体内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80、960μg/L的高效氯氰菊酯对离体SOD活性具有激活作用,质量浓度为1 920、3 840μg/L的高效氯氰菊酯表现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480μg/L的高效氯氰菊酯对活体幼虫体内SOD表现为激活作用,而质量浓度为3 840μg/L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640μg/L的阿维菌素处理天幕毛虫幼虫离体SOD和质量浓度为40、320μg/L的阿维菌素处理天幕毛虫活体幼虫后,其SOD活性均高于对照,表现诱导增加作用。质量浓度为0~10 240μg/L的辛硫磷处理天幕毛虫幼虫,离体S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质量浓度为2 560μg/L的辛硫磷激活作用最强,比对照提高33.46%。质量浓度为40μg/L和2 560μg/L的辛硫磷处理天幕毛虫幼虫48 h,其活体幼虫体内SOD的活性也均高于对照,且处理48 h时间点的SOD活性激活作用最强,分别比对照提高207.78%和287.46%。研究结果表明,天幕毛虫幼虫SOD参与了3种农药作用响应,增强了体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阿维菌素 辛硫磷 天幕毛虫 SOD活性
下载PDF
氧化乐果和甲萘威亚致死剂量对黄褐天幕毛虫2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莉 胡春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6-128,132,共4页
室内条件下采用叶片药膜法分别测定氧化乐果和甲萘威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3龄幼虫的毒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黄褐天幕毛虫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结果... 室内条件下采用叶片药膜法分别测定氧化乐果和甲萘威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3龄幼虫的毒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黄褐天幕毛虫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乐果对黄褐天幕毛虫的24、48 h的LC20分别为33.975、8.298 mg·L-1,甲萘威24、48 h的LC20分别为23.314、1.863 mg·L-1。经氧化乐果和甲萘威亚致死剂量处理后,幼虫体内的CarE在6-48 h内均被不同程度抑制,其中处理12 h活性降到最低,分别为对照的0.51、0.36倍;氧化乐果亚致死剂量对幼虫体内的GSTs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作用,在处理后24 h对该酶的激活作用最强,为同期对照的1.37倍。亚致死剂量甲萘威处理6-12 h内幼虫体内GSTs被激活,随后逐渐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天幕毛虫 亚致死剂量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下载PDF
3种农药对柞园天幕毛虫的防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鸿宇 李喜升 +3 位作者 陈增良 董绪国 穆秀奇 赵世文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69-71,共3页
为有效防控柞园天幕毛虫,保证柞蚕相对安全,探索了敌敌畏乳油、氟虫腈水剂、灭蚕蝇一号对柞园天幕毛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72 h后防效都达到了70%以上,敌敌畏乳油和氟虫腈水剂药后3 d可以放养3龄柞蚕幼虫,灭蚕蝇一号可以带蚕... 为有效防控柞园天幕毛虫,保证柞蚕相对安全,探索了敌敌畏乳油、氟虫腈水剂、灭蚕蝇一号对柞园天幕毛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72 h后防效都达到了70%以上,敌敌畏乳油和氟虫腈水剂药后3 d可以放养3龄柞蚕幼虫,灭蚕蝇一号可以带蚕喷施防治柞园天幕毛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柞蚕 天幕毛虫 防效
下载PDF
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某些生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军 陈棣华 +2 位作者 张立人 张国贤 李淑琴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2年第4期417-425,共9页
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种多粒包埋型病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多角体呈不规则多面体,大小不一致,平均直径为1.30μm。病毒粒子为杆状,大小为366×90nm。病毒核酸为一环状DNA,长度约为37.2μm。经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DNA... 黄褐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种多粒包埋型病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多角体呈不规则多面体,大小不一致,平均直径为1.30μm。病毒粒子为杆状,大小为366×90nm。病毒核酸为一环状DNA,长度约为37.2μm。经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DNA总分子量为77.1×10~6D。病毒多角体蛋白宫含ASP和Glu,而His、Cys、Met含量较少。经SDS-PAGE分析,多角体蛋白主带的分子量为30.2KD;病毒粒子含21条多肽,分子量范围在16.5—107KD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幕毛虫 昆虫病毒 核多角体病毒
下载PDF
解除天幕毛虫滞育初探
20
作者 隋晓玄 王洪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85,共3页
利用不同的光周期和温度设置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卵环进行处理,寻找解除天幕毛虫滞育的条件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低温对于解除天幕毛虫的滞育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天幕毛虫 滞育 光周期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