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loramphenicol improved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cholera toxin B subunit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its adjuvanticity
1
作者 XIE Xiao-yan WAN Yan-min +2 位作者 ZHU Zhao-qin ZHANG Huan-xiang XU Jian-q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7期2751-2755,共5页
Background Cholera toxin B subunit (CTB) was shown to be a potent adjuvant for protein immunogen, especially when inoculated through mucosal route. We aimed to optimize the expression approach for CTB and thereafter... Background Cholera toxin B subunit (CTB) was shown to be a potent adjuvant for protein immunogen, especially when inoculated through mucosal route. We aimed to optimize the expression approach for CTB and thereafter to determine the adjuvant effect on DNA vaccine. Methods Wild type CTB coding gene was amplified and 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30a, and the recombinant CTB was expressed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loramphenicol and 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 Purified recombinant CTB was mixed with HIV-1 AE2f tat-rev-integrase-vif-nef fusion gene DNA vaccine and female BALB/c mice were vaccinated with a DNA priming-recombinant vaccinia vectored vaccine boosting regimen through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nterferon γ (IFN-γ)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Elispot) assay was used to read out the specific T-cell immunity. Results Chloramphenicol was essential for the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CTB (rCTB) in pET-30a/BL21 (DE3) system and could be optimized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0.625 μg/ml in the presence of chloramphenicol. The purified rCTB could bind with GM1 efficiently. INF-γ Elispot data showed the T-cell response induced in CTB adjuvanted group ((734±240) spot forming cells/106 splenocyte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duced by non-adjuvanted ((520±150) spot forming cells/10e splenocytes), all responses against different antigens were enhanced in parallel. Conclusion CTB could be efficiently expressed in the presence of chloramphenicol and purified CTB is functional and capable of enhancincl the specific T cell responses elicited by DNA vaccine, the mechanism needs to be explor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DNA vaccine cholera toxin B subunit expression efficacy ADJUVANT
原文传递
Lessons from Vibrio Pathogen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Vaccines Developed
2
作者 Tania Rahman Md Ferdous Seraj Silvia Buroni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8年第12期950-964,共15页
Cholera continu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Vaccine against cholera is an approach in the control of this epidemic and pandemic d... Cholera continu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Vaccine against cholera is an approach in the control of this epidemic and pandemic diseas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very early oral cholera vaccine, advances in vaccine development documented due to a good illustration of the epidemiology, outbreak strate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the disease causing pathogen. The newer-generation oral cholera vaccines are safe and guarantee a high level of protection during outbreak settings for several years. Yet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hyporesponsive to vaccines and show poor protection against cholera. In this review, we survey and analyse our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etiology of cholera,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global epidemiology and elaborate the vaccine candidates, which are effective against the pathog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mune responses to the available vaccines. These reviews comprehensively cover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recent discoveries related to Vibrio cholerae virulence, past and present vaccine candidate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ith the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 believe that the advances that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is review will give a comprehensive insight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olera outbreaks and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holera vac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IO choleraE SEROGROUP O1 O139 cholera toxin LPS Vibriocidal ANTIBODIES IgA ANTIBODIES Heat-Killed Whole Cell vaccine Live Attenuated Oral vaccine
下载PDF
Toxin-coregulated pilus-loaded microparticles as a vaccine against Vibrio cholerae O139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艳 贾文祥 刘莉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18-620,共3页
关键词 Animals Antibodies Bacterial cholera toxin cholera vaccines Fimbriae Bacterial Mice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Vibrio cholerae O139
原文传递
霍乱毒素B亚基与草鱼呼肠孤病毒VP7融合基因的合成和原核表达
4
作者 王桐桐 金姗姗 +3 位作者 韩玉行 索美涛 郭新琦 张秋胜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3-208,共6页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是一种致病力强,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病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GCRV的有效途径,而口服免疫接种对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是一种理想的接种方式。GCRV衣壳蛋白VP7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霍乱...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是一种致病力强,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病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GCRV的有效途径,而口服免疫接种对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是一种理想的接种方式。GCRV衣壳蛋白VP7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霍乱毒素B亚基(cholera toxin B subunit, CTB)是一种较好的黏膜佐剂。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将CTB基因和VP7基因进行柔性融合,获得1260 bp的CTB-VP7融合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CTB-VP7,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获得了表达CTB-VP7融合蛋白的菌株。当采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时,获得CTB-VP7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49 kDa,与预期的分子量大小一致。当IPTG浓度为0.08 mmol·L^(-1),诱导温度为37℃,诱导转速为100 r·min~(-1),诱导表达5.0 h时,CTB-VP7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大,达到2.45 mg·L^(-1)。CTB-VP7融合蛋白在菌体中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在融合蛋白纯化时,洗脱缓冲液中咪唑浓度为200 mmol·L^(-1),目标蛋白纯度达96%。本研究通过基因合成和原核表达得到CTB-VP7融合蛋白,为进一步验证CTB-VP7融合蛋白能否作为抵抗GCRV的粘膜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7蛋白 CTB 粘膜疫苗 融合表达
下载PDF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抵抗弓形虫感染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30
5
作者 殷国荣 孟晓丽 +1 位作者 马广源 马晓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肠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及其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只),免疫组小鼠用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每毫升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1mg,霍乱毒素50μg)20μl/只滴鼻免疫2...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肠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及其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方法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只),免疫组小鼠用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每毫升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1mg,霍乱毒素50μg)20μl/只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对照组用等剂量PBS滴鼻。末次免疫后14d,各组处死6只,摘眼球取血(0.5~1ml);取直肠内粪便(4~5粒),ELISA测定血清IgG和粪IgA抗体;分别计数脾组织、派伊尔集合淋巴结(PP)和肠上皮淋巴细胞(IEL),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感染各组其余小鼠,30d后颈椎脱位处死,计数肝、脑组织速殖子虫荷。结果免疫后14d,免疫组小鼠血清IgG和粪IgA抗体水平(分别为0.224和0.371),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41和0.037)(P<0.05),脾、PP和IEL中T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生(P<0.01),其中脾、PP中CD4+、CD8+T淋巴细胞增殖显著(P<0.05),IEL中以CD8+T细胞为主,增殖显著(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攻击后30d,免疫组小鼠存活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45.0%)(P<0.05)。免疫组肝、脑组织速殖子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86.3%、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鼻内免疫小鼠,能有效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小鼠存活率显著提高,肝、脑组织虫荷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黏膜疫苗 鼻内免疫 可溶性抗原 霍乱毒素
下载PDF
以恒河猴为模型的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钟辉 曹诚 +3 位作者 李平 张艳红 时运林 马清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966-971,共6页
研究了以霍乱毒素B亚基(CTB)为载体的重组疟疾多价抗原(AWTE)表位的DNA疫 苗在恒河猴中的免疫原性及对相应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DNA疫苗组免疫 2次后即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后... 研究了以霍乱毒素B亚基(CTB)为载体的重组疟疾多价抗原(AWTE)表位的DNA疫 苗在恒河猴中的免疫原性及对相应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DNA疫苗组免疫 2次后即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后91天用 1.25 ×108个食蟹疟原虫攻 击,对照组5只动物在攻击后14天左右全部感染,感染持续34天以上;DNA疫苗组的5只动 物一直到攻击后60天,没有感染。另外,还检测了免疫后不同时间各组的免疫应答水平,与对 照组相比,DNA疫苗组免疫2次后即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实验结果来 看,首先说明了选择的这种鸡尾酒式的抗原表位组合构建的DNA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同时也说明了DNA疫苗在抗疟感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恒河猴 疟疾 免疫保护作用 CTB
下载PDF
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与疟原虫多表位融合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曹诚 李平 +4 位作者 石成华 钟辉 李杰之 时运林 马清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对以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蛋白的重组疟疾多价抗原在小鼠及恒河猴中的免疫原性及对相应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抗原免疫小鼠后 ,对约氏疟子孢子攻击的保护率在 5 0 %左右 ;恒河猴免疫后用 1× 10 8食蟹疟... 对以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蛋白的重组疟疾多价抗原在小鼠及恒河猴中的免疫原性及对相应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抗原免疫小鼠后 ,对约氏疟子孢子攻击的保护率在 5 0 %左右 ;恒河猴免疫后用 1× 10 8食蟹疟裂殖子攻击 ,对照组 2只动物在攻击后 4d感染 ,感染持续 30d以上 ;免疫组 2只动物中 ,两只动物在感染 6~ 7d后完全恢复 ,且 1只推迟 3d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疫苗 霍秀毒素B亚基 免疫保护 佐剂
下载PDF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肠IEL持续性免疫应答 被引量:9
8
作者 殷国荣 孟晓丽 +3 位作者 王海龙 石蓉 刘娟娟 管志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采用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tachyzoite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制备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观察经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s,IEL)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抗... 目的采用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tachyzoite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制备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观察经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s,IEL)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免疫原性好的STAg(20μg/只)为抗原和CT(1μ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以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制备肠IEL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immunocytochemistry,ICC)检测CD4+T、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后肠IEL显著增生,第2周达高峰,第1周至第4周(P<0.01)高于对照组。其中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CD8+T细胞水平第2周达高峰,第1周至第6周增高显著(P<0.01),CD4+T细胞也略有增生,第2、3周(P<0.05)有显著性,CD4+/CD8+比值倒置,第1、2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肠IEL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在预防弓形虫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黏膜疫苗 滴鼻免疫 STAG CT
下载PDF
性疟原虫DNA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钟辉 曹诚 +2 位作者 李平 李杰之 马清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5-100,共6页
以霍乱毒素B亚基(CTB)为载体,由其基因构建了含有不同时期不同抗原表位的恶性疟原虫的融合基因CTB~AWTE、CTB~NANP,前者除含有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抗原表位杂合多肽基因SPf66外,还含有很强的T辅助... 以霍乱毒素B亚基(CTB)为载体,由其基因构建了含有不同时期不同抗原表位的恶性疟原虫的融合基因CTB~AWTE、CTB~NANP,前者除含有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抗原表位杂合多肽基因SPf66外,还含有很强的T辅助细胞表位CST3和Tc细胞表位,后者含有子孢子期的B、Th细胞表位。将纯化的质粒免疫Balb/c纯系小鼠,3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的小鼠进行疟原虫子孢子攻击实验,保护率为60%一80%。将纯化的质粒混合后免疫恒河猴,3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的恒河猴进行食蟹疟原虫攻击实验,显示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性疟原虫 DNA疫苗 疟疾 免疫反应
下载PDF
STAg和霍乱毒素不同程序滴鼻免疫小鼠诱导抗弓形虫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殷国荣 孟晓丽 +2 位作者 张建红 申金雁 刘红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佐剂不同程序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能力,确定STAg和CT滴鼻免疫的最佳程序。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1次、2次和3次免疫组,...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佐剂不同程序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能力,确定STAg和CT滴鼻免疫的最佳程序。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1次、2次和3次免疫组,用20 μg STAg+1 μg CT/只分别滴鼻免疫1次,2次或3次,前2次间隔2周,末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第14天,用4×104个速殖子/只灌胃攻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健康及死亡情况,攻击后第30天处死,ELISA法检测血清IgG和粪便IgA,计数肝、脑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分离并计数派伊尔结(Peyer′spatches,PP)和脾淋巴细胞数。结果2次和3次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1次免疫组(P<0.05),肝、脑组织内虫荷显著低于1次免疫组(P<0.001),血清IgG和粪便IgA高于1次免疫组,PP和脾淋巴细胞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STAg和CT佐剂滴鼻免疫2次或3次能有效诱导小鼠抗弓形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霍乱毒素 滴鼻免疫 免疫程序 黏膜疫苗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多抗原表位基因的融合与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清安 石成华 +2 位作者 曹诚 张京生 马清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2-26,共5页
以霍乱毒素B亚基(CTB)基因为载体,构建了含不同抗原表位的恶性疟原虫的融合基因CTB/ATE和CTB/AWTE。前者除含有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抗原表位杂合多肽基因SPf66外,还含有很强的T辅助细胞表位CST3... 以霍乱毒素B亚基(CTB)基因为载体,构建了含不同抗原表位的恶性疟原虫的融合基因CTB/ATE和CTB/AWTE。前者除含有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主要抗原表位杂合多肽基因SPf66外,还含有很强的T辅助细胞表位CST3和Tc细胞表位;后者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发现的B细胞表位NKNDD基因经8次串联后融合其中。两种形式的融合基因经测序正确后转入大肠杆菌TK1046中,产量分别为10mg/L及5mg/L。表达产物CTB/AWTE经亲和层析纯化双抗夹心ELISA测定表明,该融合蛋白在保留了与抗CTB抗体结合的同时,与抗NKNDD单抗的结合效价达1:8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抗原表位 霍乱毒素B亚基 融合基因 抗原性
下载PDF
霍乱毒素B亚单位工程菌MM2的表达与lac启动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宏清 赵四清 +1 位作者 于公义 马清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研究了不同碳源(葡萄糖、乳酸和乙酸)以及IPTG诱导对工程菌MM2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的影响,ctb基因位于lac启动子的下游。在YC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48mol/L的葡萄糖、0.102mol/L的乳酸和0.167mol/L的乙酸,它们在完全氧化后可产生相... 研究了不同碳源(葡萄糖、乳酸和乙酸)以及IPTG诱导对工程菌MM2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的影响,ctb基因位于lac启动子的下游。在YC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048mol/L的葡萄糖、0.102mol/L的乳酸和0.167mol/L的乙酸,它们在完全氧化后可产生相同的能量。结果表明,加入葡萄糖会大幅度降低ctb基因的表达水平,其原因和培养过程中pH值下降有关;加入乳酸可提高ctb基因表达水平1.15倍,且不抑制菌体生长;加入乙酸可提高ctb基因的表达水平0.9倍,但对菌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未能提高ctb基因的表达水平,说明lac启动子对ctb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霉素 疫苗 lac启动子 B亚单位工程菌
下载PDF
以恒河猴为模型的恶性疟原虫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辉 曹诚 +3 位作者 李平 张艳红 时运林 马清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8-22,共5页
研究了以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的重组疟疾多价抗原的DNA疫苗在恒河猴中的免疫原性及对相应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DNA疫苗免疫恒河猴后 ,用 1 2 5× 10 8个食蟹疟子孢子攻击 ,对照组 5只动物在攻击后 14天左右全部感... 研究了以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的重组疟疾多价抗原的DNA疫苗在恒河猴中的免疫原性及对相应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DNA疫苗免疫恒河猴后 ,用 1 2 5× 10 8个食蟹疟子孢子攻击 ,对照组 5只动物在攻击后 14天左右全部感染 ,感染持续 34天以上 ;DAN疫苗组的 5只动物一直到攻击后 6 0天 ,没有感染。另外 ,还检测了免疫后不同时间各组的免疫应答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 ,DNA疫苗组免疫 2次后即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实验结果来看 ,选择的这种鸡尾酒式的抗原表位组合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恒河猴 霍乱霉素B亚基 疟疫 免疫
下载PDF
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钧 施金谷 +5 位作者 陈明 黄艳华 温华成 彭民毅 王瑞 梁万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9-872,共4页
免疫佐剂是一种先于或与抗原同时使用,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其本身不具备抗原特性的物质。文章对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霍乱毒素(CT)、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细胞因子等几种主要鱼... 免疫佐剂是一种先于或与抗原同时使用,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其本身不具备抗原特性的物质。文章对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霍乱毒素(CT)、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细胞因子等几种主要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发现鱼用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作用机理研究相对滞后、忽略肠道黏膜免疫机理特殊性、使用成本过高、安全性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对鱼类肠道黏膜免疫机理以及口服疫苗免疫佐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优化口服疫苗免疫佐剂的免疫剂量和程序,降低生产成本,研发出更为广泛、廉价的口服疫苗免疫佐剂,提高其安全性等,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用口服疫苗 免疫佐剂 霍乱毒素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细胞因子 应用现状
下载PDF
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与恶性疟原虫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对恒河猴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平 钟辉 +6 位作者 石成华 李杰之 张艳红 李楚芳 时运林 马清钧 曹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6-519,共4页
使用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 (CTB)与恶性疟原虫抗原表位融合蛋白 (AWTE)免疫恒河猴 ,研究其免疫应答并观察对食蟹疟原虫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在 0 ,1 4 ,2 8天分别通过鼻腔和肌肉注射免疫恒河猴 ,第 3次免疫后2周 ,抗CTB抗体平均滴度... 使用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 (CTB)与恶性疟原虫抗原表位融合蛋白 (AWTE)免疫恒河猴 ,研究其免疫应答并观察对食蟹疟原虫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在 0 ,1 4 ,2 8天分别通过鼻腔和肌肉注射免疫恒河猴 ,第 3次免疫后2周 ,抗CTB抗体平均滴度可达 1∶5 1 2 (鼻腔免疫 )和 1∶1 0 0 0 0 (肌肉免疫 ) ;肌肉免疫后抗疟原虫抗体滴度也显著高于鼻腔免疫组。用 1 2 5× 1 0 8个食蟹疟子孢子攻击 ,对照组 5只恒河猴在攻击后 1 0~ 1 4d全部感染 ,其中 1只在攻击后 2 1d死亡 ,另 4只重度感染 ,感染持续 30d以上。鼻腔免疫组的 5只动物均在攻击 2 0d后出现原虫 ,其中 3只轻度感染 ,感染持续 4d后即恢复 ,其余 2只感染持续 36d以上。肌肉注射组 3只未受感染 ,其余 2只在攻击后 1 9d后轻度感染 ,感染 4d后即完全恢复。以上结果表明 ,使用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蛋白构建的重组疟疾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疫苗 霍乱毒素B亚基 恒河猴
下载PDF
重组蛋白CTB-P97R1对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滴鼻免疫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艳娜 张珍珍 +5 位作者 王丽 王佳 陈蓉 冯志新 邵国青 熊祺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提高滴鼻免疫条件下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设计引物扩增猪肺炎支原体P97R1基因,融合至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基因下游,构建了重组质粒p ET-CTB-P97R1。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得到r CTB-P97R1重组蛋白。利用体... 为提高滴鼻免疫条件下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设计引物扩增猪肺炎支原体P97R1基因,融合至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基因下游,构建了重组质粒p ET-CTB-P97R1。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得到r CTB-P97R1重组蛋白。利用体外神经节苷脂(GM1)结合试验检测r CTB-P97R1的佐剂活性。随后将r CTB-P97R1与活疫苗混合后滴鼻免疫小鼠,免疫后采血和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别检测其中的特异性Ig G抗体和s Ig A抗体的水平评价免疫效果。结果显示,r CTB-P97R1可以特异性结合GM1,具有生物学活性。小鼠免疫后的血清Ig G抗体显著高于活疫苗对照组(p<0.01),同时产生了高水平的P97R1特异性Ig G抗体(p<0.01);小鼠BALF中的s Ig A抗体也显著高于活疫苗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r CTB-P97R1能够显著增强经滴鼻免疫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同时可提升P97R1的免疫应答,有望作为经黏膜免疫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新型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毒素B亚单位 P97R1 佐剂 滴鼻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
下载PDF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脾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晓丽 殷国荣 +3 位作者 吴静 唐旭 马广源 张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方法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20μg可溶性速殖子抗原+1μg霍乱毒素)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 目的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方法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20μg可溶性速殖子抗原+1μg霍乱毒素)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对照组以PBS滴鼻。分别于末次滴鼻后第1,2,3,4,6,8,10,12周处死小鼠,脾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组小鼠于第1,2周脾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2,3,4,6周增生显著(P<0.01),CD8+T细胞水平在第2,3周也有增生(P<0.05),CD4+/CD8+比值第6周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性免疫应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属 黏膜疫苗 滴鼻免疫 霍乱毒素 小鼠
下载PDF
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Peyer's patches持续性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晓丽 殷国荣 +3 位作者 张建红 刘红丽 申金雁 李珀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以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制备的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观察肠粘膜诱导部位Peyer’s patches(PP)的细胞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B... 目的以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制备的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观察肠粘膜诱导部位Peyer’s patches(PP)的细胞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STAg(20μg/只)为抗原,CT(1/μ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每组6只小鼠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计数PP个数,制备PP淋巴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结果实验期间两组小鼠PP数目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免疫后PP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生,第2周达高峰,第1、2、3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周~第8周高于对照组(P〈0.01),CD8^+T细胞第1周~第4周显著增高(P〈0.01),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肠PP部位持续性的免疫应答,从而激活肠粘膜效应部位淋巴细胞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粘膜疫苗 滴鼻免疫 可溶性速殖子抗原 霍乱毒素 Peyer’s PATCHES
下载PDF
以霍乱毒素B亚基为佐剂的SARS病毒核酸疫苗的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靳彦文 李平 +6 位作者 黄维 刘萱 李楚芳 易艳萍 李晓荣 马清钧 曹诚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3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由于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粘膜系统侵人细胞,因此有效的粘膜免疫效应对于SARS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SARS冠状病毒免疫保护相关的核衣壳蛋白和辐条蛋白与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融合,并克隆至真核基因表达载体,所构建的DNA候选疫苗在细... 由于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粘膜系统侵人细胞,因此有效的粘膜免疫效应对于SARS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SARS冠状病毒免疫保护相关的核衣壳蛋白和辐条蛋白与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融合,并克隆至真核基因表达载体,所构建的DNA候选疫苗在细胞内可表达霍乱毒素B亚基与SARS抗原的融合蛋白,从而可用于评价是否可有效产生粘膜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毒素B亚基 SARS病毒 核酸疫苗 冠状病毒 粘膜免疫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基因在转基因番茄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瑜 刘建国 +6 位作者 关薇薇 陈筑 白国辉 唐琳 管晓燕 田源 韩琪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在获得含编码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基因的转基因番茄原代种子的基础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测定目的蛋白的含量。方法:PCR筛选含编码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与霍乱毒素B... 目的:在获得含编码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基因的转基因番茄原代种子的基础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测定目的蛋白的含量。方法:PCR筛选含编码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提取番茄果实总蛋白,用BCA试剂盒测定番茄果实总蛋白含量;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外源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ELISA法对外源目的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PCR扩增分析可见1.6 kb特异性扩增条带,出现特异性条带的植株占总检测植株的55.6%;转基因番茄总蛋白含量为3.93 mg/mL,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PVDF膜上,约60 kD处出现特异性条带;ELISA测得表达的目的蛋白占番茄可溶性总蛋白的0.18%。结论:含编码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基因的转基因番茄子代植株能有效表达外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霍乱毒素B亚单位 转基因番茄 可食用防龋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