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水兼得 情思双栖——马华新生代作家钟怡雯散文论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万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钟怡雯一向被人视为“多面的夏娃”,她的散文山水兼得,情思双栖,其感受沟通着现实和神秘世界,其为人为文又从容出入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带着自己的种子四处漂泊”的身份认同,对平等、感恩的“相处”哲学的深刻感...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钟怡雯一向被人视为“多面的夏娃”,她的散文山水兼得,情思双栖,其感受沟通着现实和神秘世界,其为人为文又从容出入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带着自己的种子四处漂泊”的身份认同,对平等、感恩的“相处”哲学的深刻感悟,灵动的诗化语言和小说架构的叙述融合而成的艺术世界,都使钟怡雯的散文足以代表华人新生代的创作追求。而她的创作也再一次提醒人们,文学史不能再用原先的眼光来看待新生代,不能再用原有的格局接纳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新生代 钟怡雯散文 文学史调整
下载PDF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叙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琴凤 《华文文学》 2008年第5期80-85,共6页
马华新生代作家作为马华文坛的生力军,以其鲜明的个人化解构历史叙事,挑战、颠覆了马华文学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重构了一种非主流的民间化个人野史。文章立足于作品解读,试图从重构民间化、个人化的历史真实;否定历史叙事再现历史真相... 马华新生代作家作为马华文坛的生力军,以其鲜明的个人化解构历史叙事,挑战、颠覆了马华文学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重构了一种非主流的民间化个人野史。文章立足于作品解读,试图从重构民间化、个人化的历史真实;否定历史叙事再现历史真相的可能性两个层面深入探讨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历史叙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新生代 后现代 个人化 历史叙事
下载PDF
诉说离乱与建构主体——论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的创作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牧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18-222,共5页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的崛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华文文坛的重要现象。马来西来华人新生代在创作中甚为繁复地诉说着离乱的过往与身世的漂泊,这不但反映了他们成长期所经受的国族认同危机,而且透露出他们试图通过离乱历...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的崛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华文文坛的重要现象。马来西来华人新生代在创作中甚为繁复地诉说着离乱的过往与身世的漂泊,这不但反映了他们成长期所经受的国族认同危机,而且透露出他们试图通过离乱历史的叙事而建构其马来西亚“国境内少数民族形象”的族群意识。但这种建构虽然以寻求认同为旨归,却天然地和当局打造马来西亚国族共同体的意识形态相冲突,而这冲突的双方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似乎又共同面临本真性幻觉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 诉说离乱 建构主体 族群意识 “国境内少数民族形象”
下载PDF
马华“新生代”创作研究述评
4
作者 张琴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1-95,共5页
马华新生代作为当下马华文坛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已引起海内外汉语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大多从新生代书写的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历史想象、本土意识等层面展开论述,揭示了马华新生代创作中的边缘流散心态和消解、颠覆传统的反叛精... 马华新生代作为当下马华文坛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已引起海内外汉语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大多从新生代书写的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历史想象、本土意识等层面展开论述,揭示了马华新生代创作中的边缘流散心态和消解、颠覆传统的反叛精神。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文章从微观作家解读和宏观理论探讨两个层面深入分析、梳理了当下马华新生代创作与批评的多元互动格局和总体发展风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认识马华新生代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新生代” 作家解读 宏观整合
下载PDF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叙事
5
作者 张琴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7-79,共3页
马华新生代作家作为马华文坛的生力军,以其鲜明的个人化解构历史叙事挑战、颠覆了马华文学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重构了一种非主流的民间化个人野史。文章立足于作品解读,试图从重构民间化、个人化的历史真实,否定历史叙事再现历史真相的... 马华新生代作家作为马华文坛的生力军,以其鲜明的个人化解构历史叙事挑战、颠覆了马华文学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重构了一种非主流的民间化个人野史。文章立足于作品解读,试图从重构民间化、个人化的历史真实,否定历史叙事再现历史真相的可能性两个层面深入探讨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历史叙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新生代 后现代 个人化 历史叙事
下载PDF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马共”历史书写——以黄锦树、黎紫书小说为例
6
作者 邱向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5-21,共7页
"马共"历史书写是研究马华文化建构的一种新意义的视角。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马共"成为马来西亚政治文化历史的禁区。然而,历史的禁区又是黄锦树和黎紫书两位新生代马华代表作家,无法回避的历史伤痕体验,蕴含着... "马共"历史书写是研究马华文化建构的一种新意义的视角。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马共"成为马来西亚政治文化历史的禁区。然而,历史的禁区又是黄锦树和黎紫书两位新生代马华代表作家,无法回避的历史伤痕体验,蕴含着如何建构马华文化的深刻课题。他们以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追溯"马共"历史,颠覆了"马共"的形象,构架了马华族群历史伤痕的主题表达。他们对马华"双重他者"边缘处境的认知,又无意中表现"马共"被历史尘封失落的英雄诗篇,由此寄托自身及族裔深沉的身份包袱与存在焦虑。他们在巧妙的历史叙事中,借助历史阙如和历史在场的探索方式,表达对马华族群构建文化自主性的焦虑和困惑,使新生代的创作拥有了特殊的文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马共 双重他者 马华 叙事
下载PDF
黎紫书:新生代马华女作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一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08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黎紫书在南洋、中国内地、台港地区出版小说集连连夺得几地重要文学奖项的实绩,表明了她作为最具创作活力的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地位。其创作着力刻画背负本源性裂痕的女性形象,以根植于女性丰富的生命体验的知性视角完成以母性情怀为中心... 黎紫书在南洋、中国内地、台港地区出版小说集连连夺得几地重要文学奖项的实绩,表明了她作为最具创作活力的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地位。其创作着力刻画背负本源性裂痕的女性形象,以根植于女性丰富的生命体验的知性视角完成以母性情怀为中心的女性叙事。在南洋话题、马共题材等小说中通过人性叙事和民间叙事的边缘型"逆向获得"了叙事自由,从而用文字烛照生命、提升艺术,也拓展出女性文学的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紫书 马华新生代 女性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