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posarcoma of the breast arising in a 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被引量:2
1
作者 Malgorzata Banys-Paluchowski Eike Burandt +6 位作者 Alexander Quaas Waldemar Wilczak Stefan Geist Guido Sauter Natalia Krawczyk Klaus Pietzner Peter Paluchowsk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5年第5期174-178,共5页
Liposarcoma of the breast is a very rare malignant tumor. It can clinically manifest as a palpable breast mass and mimic primary breast cancer. We report an unusual case of a 51-year-old female who presented with an a... Liposarcoma of the breast is a very rare malignant tumor. It can clinically manifest as a palpable breast mass and mimic primary breast cancer. We report an unusual case of a 51-year-old female who presented with an asymptomatic right breast mass, which was histologically diagnosed as well 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arisen within malignant phyllodes tumor. The patient underwent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received no adjuvant treatment and is disease-free after 2 years. Radiolog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are presented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presented and therapy recommendation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SARCOMA Soft tissue SARCOMA BREAST cancer phyllodes tumor RARE MALIGNANCIES
下载PDF
Malignant phyllode tumor metastatic to the duodenum
2
作者 Oktar Asoglu Hasan Karanlik +4 位作者 Umut Barbaras Hakan Yanar Yersu Kapran Mustafa Kecer Mesut Parla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649-1651,共3页
Phyllode tumor (PT) is extremely rare tumor of the breast. Distant metastasis occurs in 10-20%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hyllode tumor. The most common sites of metastases are the lungs and bones. Although theoret... Phyllode tumor (PT) is extremely rare tumor of the breast. Distant metastasis occurs in 10-20%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hyllode tumor. The most common sites of metastases are the lungs and bones. Although theoretically any organ may have metastasis, an isolated duodenum metastasis has not been documented as yet in the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We report herein a case with a isolated duodenal metastasis from PT of breast in a 31 year-old-woman who underwent right mastectomy 4 years before because of the recurrent malignant PT. She presented to our hospital with massiv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linical evaluation revealed a huge mass originated from duodenum. Urgent laparotomy an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remove the bleeding duodenal mass. The pathologic examination of the resected specimen showed a malignant spindle cell tumor consistent with metastatic malignant PT. Our case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due to an isolated duodenal metastasis as a result of hematogenous spread from malignant phyllode tumor of breast is unique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an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is a cur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solated duodenal invol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ignant phyllode tumor Duodenal metastasis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下载PDF
Hetero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prostate cancer and lymphoma:A case report
3
作者 Jin-Long Liang Yu-Qing Bu +1 位作者 Li-Li Peng Hong-Zhen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7期1333-1338,共6页
BACKGROUND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s)are rare type of cancer,especially when solid tumors are the first and lymphoma is the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y.We report a patient with heterochronous MPMTs consist... BACKGROUND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s)are rare type of cancer,especially when solid tumors are the first and lymphoma is the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y.We report a patient with heterochronous MPMTs consisting of prostate cancer and rectal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CASE SUMMARY We report a 77-year-old male patient diagnosed with prostate cancer who was treat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and one year of endocrine therapy with bicalutamide(50 mg per day)and an extended-release implant of goserelin(1/28 d).Seven years later,rectal DLBCL with lung metastases was found.CONCLUSION Although rare,the possibility of prostate cancer combined with a double primary cancer of DLBCL can provid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Radiation therap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prostate cancer Non-Hodgkin lymphoma Case report
下载PDF
Gαi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林 周鹏 《医学综述》 CAS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细胞信号转导紊乱密切相关。G蛋白家族中的Gαi蛋白作为信号转导的重要参与者,在脑胶质瘤、骨肉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或活性改变。目前认为,Gαi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可能通...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细胞信号转导紊乱密切相关。G蛋白家族中的Gαi蛋白作为信号转导的重要参与者,在脑胶质瘤、骨肉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或活性改变。目前认为,Gαi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等途径参与癌变机制,这为靶向Gαi蛋白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Gαi蛋白的具体分子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潜力,为新型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Gαi蛋白 胶质瘤 骨肉瘤 乳腺癌 前列腺癌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恶性转移
5
作者 阿斯木江·阿不拉 高新 宋光鲁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8-374,378,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前列腺癌(PCa)恶性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例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进行微小RNA(miRNAs)表达谱测序和差异表达miRNAs分析。分离上述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中的原代TAMs。采用...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前列腺癌(PCa)恶性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例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进行微小RNA(miRNAs)表达谱测序和差异表达miRNAs分析。分离上述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中的原代TAM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其中miR-221-3p的表达水平。向RAW264.7巨噬细胞转染miR-221-3p模拟物(mimic)或抑制物(inhibitor),然后与人PCa细胞系PC3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CCK-8法测定PC3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法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在6例转移性PCa患者的癌组织中,与淋巴结转移阴性PCa组织来源TAMs相比,淋巴结转移阳性PCa组织来源TAMs中hsa-miR-221-3p显著上调(P<0.05)。在共培养体系中,与Mimic-NC组相比,miR-221-3p mimic组PC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EMT相关蛋白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增强(除E-Cadherin)(P均<0.05)。与Inhibitor-NC组相比,miR-221-3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被抑制;EMT相关蛋白因子表达水平明显被抑制(除E-Cadherin)(P均<0.05)。结论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了PCa恶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前列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iR-221-3p 恶性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乳腺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高然 方仪 高纪东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BPT)及恶性叶状肿瘤(MP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1例乳腺BPT及MP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无复发生... 目的探讨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BPT)及恶性叶状肿瘤(MP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1例乳腺BPT及MP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情况及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11例患者中,20例出现局部复发,4例发生远处转移。接受非全切手术的88例患者中,行肿物区段切除术(无切缘检查)和肿物扩大切除术(有切缘检查)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1.0%和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BPT及MPT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与组织学类型有关(P=0.004),与初治肿瘤最大径(P=0.080)、平均核分裂象计数(P=0.153)及手术方式(P=0.204)无明显相关性。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PT患者的复发风险是BPT患者的4.894倍(95%CI 1.857~12.901,P=0.001)。结论乳腺MPT较BPT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手术治疗应在保证完整切除肿瘤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切除范围,并至少保证切缘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交界性叶状肿瘤 恶性叶状肿瘤 无复发生存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前列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侯刚 李晓梅 +2 位作者 李宁 李道胜 叶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叶状肿瘤(PT)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前列腺PT,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前列腺PT由上皮和间叶成分组成,上皮细胞增生,无异型性,由上皮细胞形成的囊腔被增多的间质... 目的探讨前列腺叶状肿瘤(PT)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前列腺PT,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前列腺PT由上皮和间叶成分组成,上皮细胞增生,无异型性,由上皮细胞形成的囊腔被增多的间质成分挤压形成类似叶状的裂隙。例1,间质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1-2/10 HPF,无坏死;例2,间质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5/10 HPF,有坏死。免疫组化染色上皮细胞CK、EMA和PSA均(+),间质细胞Vim(+),PR弱(+),部分间质细胞SMA(+)。例1术后1年复发。结论前列腺PT罕见,可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3种类型。该肿瘤易复发和转移,恶性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叶状肿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王沛治疗前列腺恶性肿瘤经验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盛文 王旭昀 +3 位作者 商建伟 丁劲 李宪锐 张耀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8期1060-1063,共4页
王沛教授治疗前列腺癌经验丰富,其在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前列腺癌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肾虚,标实为湿热与痰瘀;治则治法上补肾为第一位,以补肾阴为主,且固本是其大法。常用药物有女贞子、菟丝子、覆盆子... 王沛教授治疗前列腺癌经验丰富,其在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前列腺癌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肾虚,标实为湿热与痰瘀;治则治法上补肾为第一位,以补肾阴为主,且固本是其大法。常用药物有女贞子、菟丝子、覆盆子、桑寄生、益智仁、补骨脂、莪术、守宫、穿山甲、蜈蚣、全蝎、王不留行、鸡血藤等。王沛教授辨证精准、处方精炼、用药独特,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王沛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伴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样分化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许秀丽 李静 +2 位作者 王璐 张志文 杨守京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伴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样分化(MPTER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1例前列腺MPTERD,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患者男性,40岁。排尿困难2月余。前列腺肿瘤组织由上皮和间叶成分组成,上... 目的探讨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伴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样分化(MPTER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1例前列腺MPTERD,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患者男性,40岁。排尿困难2月余。前列腺肿瘤组织由上皮和间叶成分组成,上皮细胞增生,无异型性,由上皮细胞形成的囊腔被增多的间质成分挤压形成类似叶状的裂隙。间质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21个/10 HPF,有坏死。另外,局部还伴有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样分化。免疫组化:上皮细胞AE1/AE3(+),PSA局部(+);间质细胞vimentin(+),局部间质细胞desmin、myogenin(+),SMA、H-caldesmon、CD34和PR均(-)。结论前列腺MPTERD罕见,该肿瘤易复发和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样分化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前列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周俊 王华 陈善闻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FH)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诊治 1例前列腺MFH病人。行前列腺肿瘤根治术 +直肠切除术 +乙状结肠造瘘术。并结合文献进行诊治讨论。 结果 :术后 3周复发 ,遂行放疗 ,2个月后因肿瘤转移而死亡。 ... 目的 :探讨前列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FH)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诊治 1例前列腺MFH病人。行前列腺肿瘤根治术 +直肠切除术 +乙状结肠造瘘术。并结合文献进行诊治讨论。 结果 :术后 3周复发 ,遂行放疗 ,2个月后因肿瘤转移而死亡。 结论 :前列腺MFH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前列腺肿瘤 诊断 治疗 根治术 直肠切除术 乙状结肠造瘘术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MRI形态及功能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东 李强 +6 位作者 康巍 唐琪 刘丽东 朱旭娜 赵欣 陈军 张卫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BPTs)MRI形态和功能表现,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以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BPTs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3例患者中,术前MRI诊断为BPTs8例,纤维腺瘤4例...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BPTs)MRI形态和功能表现,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以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BPTs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3例患者中,术前MRI诊断为BPTs8例,纤维腺瘤4例,脂肪肉瘤1例,准确率为61.5%(8/13)。BPTs的T1加权成像(T1WI)表现为较低信号,2例良性、4例交界性及2例恶性BPTs瘤体内有不规则小片状、裂隙状更低信号区,其余均表现为均匀信号;T2加权成像(T2WI)表现为较高信号,除2例良性BPTs信号均匀外,其余BPTs瘤体内可见线样分隔呈稍低信号,瘤体内T1WI所见不规则小片状、裂隙状更低信号区在T2WI表现为更高信号区。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均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良性BPTs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33~2.59)×10^-3mm^2/s,交界性BPTsADC值为(1.21~2.83)×10^-3mm^2/s,恶性BPTsADC值为(0.81~2.41)×10^-3mm^2/s。2例良性、1例交界性BPTs的时间-信号曲线为Ⅰ型曲线,5例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BPTs为Ⅱ型曲线,1例交界性、1例恶性BPTs部分为Ⅱ型、部分为Ⅲ型曲线。6例良性、2例交界性BPTs为边缘光滑型,其余为局部边缘不规则型。结论 MRI检查显示BPTs肿瘤边缘大部分光滑,仅交界性及恶性BPTs部分边缘不规则,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其内见分隔,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以平台型及上升型为主,DWI序列大多未见扩散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良性 交界性 恶性 鉴别诊断 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形态 病理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乳腺叶状肿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野 姜珏 +1 位作者 王娟 周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3-837,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超声造影的图像特征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PTB的患者,总结并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超声造影的图像特征,比较良恶性的组间差异。结... 目的: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超声造影的图像特征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PTB的患者,总结并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超声造影的图像特征,比较良恶性的组间差异。结果:42例叶状肿瘤中良性21例,交界性5例,恶性16例,造影的图像特征:恶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结节呈高增强,造影剂分布不均匀、可见部分充盈缺损、边缘呈放射状或蟹足样增强、增强后范围较二维增大,与良性叶状肿瘤的图像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造影图像多样,对其性质的判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超声造影 良性 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七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K和CK-MB含量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丁慧 董振南 +1 位作者 温新宇 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比较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在正常人群和恶性肿瘤患者的含量及其异常率。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患者108例,胃癌组患者139例,乳腺癌组患者101例,胰腺癌组患者160例,结肠癌组患者101例,肺腺癌组患者71例,宫颈癌组患者72例,和健... 目的比较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在正常人群和恶性肿瘤患者的含量及其异常率。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患者108例,胃癌组患者139例,乳腺癌组患者101例,胰腺癌组患者160例,结肠癌组患者101例,肺腺癌组患者71例,宫颈癌组患者72例,和健康对照组200名人群血清CK和CK-MB含量。结果前列腺癌组CK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六种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组恶性肿瘤患者CK-M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组恶性肿瘤患者CK-MB异常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异常率最高,乳腺癌组次之。结论前列腺患者CK含量会异常升高,胃癌与乳腺癌患者CK-MB异常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恶性恶性肿瘤 前列腺癌 胃癌 乳腺癌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下载PDF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潘建基 吴君心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59-463,共5页
近距离放疗是现代放射肿瘤学的初始技术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除了在妇科肿瘤和头颈部等肿瘤中仍继续被广泛应用外,单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单纯近距离放疗可成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 近距离放疗是现代放射肿瘤学的初始技术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除了在妇科肿瘤和头颈部等肿瘤中仍继续被广泛应用外,单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单纯近距离放疗可成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主要选择方法之一。本文重点介绍2005年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年会(ASTRO)中关于近距离放疗临床应用的现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前列腺癌 乳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峰值应变指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颖 徐冰 +5 位作者 康慧莉 蔡秋琼 梅将军 赵云歆 姚广力 江怡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TE)峰值应变指数(PS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RTE检查,计算PSI值;绘制ROC曲线分析PSI判断前列腺病灶性质的价值。以病理结果为金...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TE)峰值应变指数(PS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RTE检查,计算PSI值;绘制ROC曲线分析PSI判断前列腺病灶性质的价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RTE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1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前列腺癌84例,PSI 0.58~54.76,平均27.56±18.93;前列腺良性病灶16例,PSI 1.67~27.73,平均12.69±10.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2,P=0.003)。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TRTE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94.05%,特异性93.75%,准确率94.00%。ROC曲线分析显示,以PSI截断值为9.62,其判断病灶性质的敏感性96.43%,特异性85.69%,曲线下面积0.874。结论 TRTE峰值应变指数PSI诊断前列腺癌准确性高,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经直肠 实时 峰值应变指数 定量 前列腺肿瘤 恶性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前列腺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燕 贾化平 梁会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477-479,共3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广泛用于临床的超声新技术,已应用于前列腺肿块的筛查与诊断。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及其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活检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关键词 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前列腺肿瘤 恶性
下载PDF
前列腺恶性间叶肿瘤诊治分析(附20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克冰 郑祥毅 +5 位作者 罗金旦 陈善闻 孟宏舟 沈柏华 蔡松良 谢立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恶性间叶肿瘤(PMMT)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M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就其诊治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20例患者中,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7例为平滑肌肉瘤,5例为... 目的:探讨前列腺恶性间叶肿瘤(PMMT)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M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合文献就其诊治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20例患者中,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7例为平滑肌肉瘤,5例为横纹肌肉瘤,3例为间质肉瘤,1例为软骨肉瘤,4例为未分型恶性间叶肿瘤。12例(12/20)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其中3例同时行乙状结肠造瘘,1例同时行膀胱造瘘),2例(2/20)行盆腔肿块切除术(术前均动脉栓塞),1例(1/20)行全盆器官切除术,1例(1/20)行盆腔淋巴结活检+结肠造瘘术,4例(4/20)因术前影像提示肺、盆腔、骨骼等转移而行保守治疗。本组中9例(9/20)治疗后3个月内肿瘤全身转移而死亡;3例(3/20)分别为术后6、7及14个月死亡;3例(3/20)分别带瘤存活5、11、12个月;2例(2/20)无瘤存活至今已12、24个月,均为术后行周期性化疗者;3例(3/20)失访。结论:前列腺恶性间叶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仍是确诊PMMT的主要手段,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和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间叶肿瘤 前列腺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PLAGL2、p16、p5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琪 何长海 +2 位作者 王志 王雪峰 刘晓飞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818-824,共7页
目的探讨PLAGL2、p16、p5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2例的病理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LAGL2、p16、p53的表达水平,分析PLAGL2、p16、p53表达... 目的探讨PLAGL2、p16、p5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2例的病理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LAGL2、p16、p53的表达水平,分析PLAGL2、p16、p53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体积、Gleason评分、PI-RADS评分、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精囊侵犯、切缘阳性之间的关系。按照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的方式,筛选前列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PLAGL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Gleason评分、PI-RADS评分、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精囊侵犯具有关联(P<0.05),p16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Gleason评分、PI-RADS评分、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精囊侵犯具有关联(P<0.05),p53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Gleason评分、PI-RADS评分、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精囊侵犯具有关联(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PI-RADS评分,TNM临床分期,包膜侵犯,精囊侵犯,PLAGL2表达,p16表达,p53表达,均成为前列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7.652、141.740、10.114、15.256、9.497、14.027、7.729、7.996,P<0.05)。结论 PLAGL2、p16、p53三种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表达水平同病变严重程度相关,也均成为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3种基因均具有预测前列腺癌病变转归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前列腺 恶性肿瘤 淋巴结
下载PDF
前列腺恶性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嵘 徐月敏 +1 位作者 吴登龙 刘章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6年第7期496-497,50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2例前列腺恶性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完整切除肿瘤,体积分别为22 cm×16 cm×11 cm和16 cm×10 cm×8 cm,重量分别为500 g和400 g。例1... 目的:探讨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2例前列腺恶性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完整切除肿瘤,体积分别为22 cm×16 cm×11 cm和16 cm×10 cm×8 cm,重量分别为500 g和400 g。例1在54个月后死于肺转移;例2术后15个月,排尿通畅,无异常表现。结论:前列腺恶性叶状肿瘤罕见,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MRI、CT等影像学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依靠病理表现。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外科手术 男性生殖泌尿系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前列腺分叶状肿瘤一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晓 邱莎莎 杨庆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前列腺分叶状肿瘤,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及治疗。结果前列腺PT的临床症状类似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影像学检查... 目的探讨前列腺分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前列腺分叶状肿瘤,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及治疗。结果前列腺PT的临床症状类似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影像学检查有囊性改变。临床治疗多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由上皮和间质成分组成,上皮细胞增生,无异型性,间质细胞增生伴不同程度异型,并可挤压突入腔隙形成裂隙状或分叶状外观。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上皮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间质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 imentin),部分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术后可给予放化疗。结论前列腺PT少见,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放疗与化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分叶状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