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linowski语境论下的《生死疲劳》误译研究
1
作者 于亚晶 周秀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6-76,共11页
现代语境论鼻祖Malinowski提出了语境"三元论",即"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通过关照三种语境的共同制约作用,可提高译文准确性,减少误译、信息偏离及信息损耗。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发... 现代语境论鼻祖Malinowski提出了语境"三元论",即"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通过关照三种语境的共同制约作用,可提高译文准确性,减少误译、信息偏离及信息损耗。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发现葛浩文译《生死疲劳》中的误译类型主要有3种:(1)由于译者对源文本词汇背景文化了解不够充分,误解词语意思而造成的误译;(2)译者缺乏语篇内容分析、对情景语境把握不足而造成的误译;(3)译者疏忽而导致数量、称呼上的纰漏、前后不一致等细节错误。文章尝试通过语境"三元论"试译《生死疲劳》中的错误译文,期望能够对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有效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疲劳》 malinowski 语境论 误译 葛浩文
下载PDF
外国人名翻译的乱象及治理对策——以Bronislaw Malinowski中文译名为线索
2
作者 王胜利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国内出版物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不规范、不统一。人类学家Bronislaw Malinowski的名字在学术刊物、专著和工具书中有多种中文翻译表达。这种现象增加了交往沟通成本,不利于文化交流和学术界的对话沟通。对此乱象,翻译出版界遵守翻译规范、... 国内出版物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不规范、不统一。人类学家Bronislaw Malinowski的名字在学术刊物、专著和工具书中有多种中文翻译表达。这种现象增加了交往沟通成本,不利于文化交流和学术界的对话沟通。对此乱象,翻译出版界遵守翻译规范、制定标准、编制权威工具书、统一执行,才能有利于消除此种乱象带来的交往沟通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nislaw malinowski 译名 出版物 文化
原文传递
函数功能与文化契约: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科学
3
作者 王燕彬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25,共35页
马林诺夫斯基的参与式观察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田野方法。但其方法论并非孤立的调查技术,而是植根于系统的文化科学理论。马林诺夫斯基自觉地与社会契约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等对话,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争论中汲取思想资源。他主张... 马林诺夫斯基的参与式观察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基本田野方法。但其方法论并非孤立的调查技术,而是植根于系统的文化科学理论。马林诺夫斯基自觉地与社会契约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等对话,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争论中汲取思想资源。他主张“函数功能论”,基于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反对古典人类学和过往社会理论的形而上学预设,指出文化要素之间普遍关联并相互依存。进而,他以“文化契约论”论述文化与社会组织如何基于个体需求而建立。文化被揭示为一个有机整体,个体为文化所塑造,因此社会与个体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非分离的实体。这种文化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影响了早期中国社会科学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科学 函数功能论 文化契约论
下载PDF
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 被引量:48
4
作者 高丙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1,共7页
一般认为,民族志的科学范式是由马林诺斯基出版于1922年的民族志代表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所奠定的,它体现了功能主义人类学/科学人类学对田野作业、理论或主题、民族志三要素的结合。近年来进行学科反思的学者指出,过于强调马林诺斯... 一般认为,民族志的科学范式是由马林诺斯基出版于1922年的民族志代表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所奠定的,它体现了功能主义人类学/科学人类学对田野作业、理论或主题、民族志三要素的结合。近年来进行学科反思的学者指出,过于强调马林诺斯基的贡献其实抹煞了民族志方法早在1922年以前的一个时期就逐渐发展起来的事实;更重要地,对马林诺斯基的文本和学术背景的研究表明,他所谓的"科学"民族志既包含了诗学也包含了政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民族志 马林诺斯基 田野作业 反思人类学
下载PDF
走出扶手椅,迈向田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论发展评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彭利元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5-58,共4页
马林诺夫斯基通过田野调查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意义的把握必须突破语言语境的局限,结合情景和文化等言外语境因素来考察。然而,马氏语境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先前的语境论主要关注“情景语境”,理论前提是文化整体论,因而对文化... 马林诺夫斯基通过田野调查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意义的把握必须突破语言语境的局限,结合情景和文化等言外语境因素来考察。然而,马氏语境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先前的语境论主要关注“情景语境”,理论前提是文化整体论,因而对文化语境关注不够。这种思想后来受到挑战,随之马氏也开始关注文化差异性,明确提出“文化语境”概念。马氏语境论的发展,见证了语言研究走出扶手椅,迈向田野,进而扬弃文化整体论,关注文化差异性的良性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实证主义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语言功能
下载PDF
马凌诺斯基的追寻和迷思——由《严格词义上的日记》谈起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鸿保 张丽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81-86,共6页
虽然马凌诺斯基身后出版的《严格词义上的日记》曾在人类学史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但它仍然是一份有专业价值的文献。以这部日记为切入点和主要分析文本,结合社会与个人的相关背景,我们发现,马氏致力于追求自身人格和文化描述的统一性,却... 虽然马凌诺斯基身后出版的《严格词义上的日记》曾在人类学史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但它仍然是一份有专业价值的文献。以这部日记为切入点和主要分析文本,结合社会与个人的相关背景,我们发现,马氏致力于追求自身人格和文化描述的统一性,却最终陷入人格统一与理论整合的双重困境中。究其原因,在于马氏将个人日记当成对田野的逃避以及自我规范的手段,并从根本上将它与学术对立起来,从而错失了联结个人主观性和"科学"参与观察的良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凌诺斯基 《严格词义上的日记》 人类学 民族志
下载PDF
对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观的再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魏晏龙 田建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4-80,共7页
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和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的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而提出只有在"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才能对一段话的意义做出评价。文章从... 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和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的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而提出只有在"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才能对一段话的意义做出评价。文章从简述马氏语境观的形成过程入手,进而通过比较"情景语境"理论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挖掘"文化语境"的内涵、分析"文化语境"与语境的关系等几方面来集中探讨马氏的语境观对于当今语境研究的潜在价值和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语境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下载PDF
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 被引量:9
8
作者 谢立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费孝通不仅把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的情境下进一步补充和推进了它,从而使得一种与“二战”之后在欧美国家中流行的结构功能主义非常不同的功能主义学术传统在中国... 费孝通不仅把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的情境下进一步补充和推进了它,从而使得一种与“二战”之后在欧美国家中流行的结构功能主义非常不同的功能主义学术传统在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保存、延续和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马林诺斯基 费孝通 社会学 另类的功能主义
下载PDF
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观及艺术理论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修建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7-120,130,共5页
马林诺夫斯基对现代人类学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理论研究置于田野考察的宽广视野中,提出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文章侧重于对《文化论》文本的解读,探索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观及艺术理论的基本内核,揭示其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能。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观 艺术理论
下载PDF
文化现象的逼视与衡量——论李安宅对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开拓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桃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3-29,共7页
在中国近世人类学发展史上,前辈学者李安宅引入了英国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其著述涉及社会学、意义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广阔的领域,但他是借助各学科知识去透视、分析和衡量人类文化现象,构成一个... 在中国近世人类学发展史上,前辈学者李安宅引入了英国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其著述涉及社会学、意义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广阔的领域,但他是借助各学科知识去透视、分析和衡量人类文化现象,构成一个文化人类学系统。他译介和阐发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和以人类学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以及他在人类学的实地研究成就,均对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他的理论和方法,对我们现在研究文化人类学尚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人类学 社会学 实地研究
下载PDF
费孝通第一次学术思想的转变:从功能主义到结构功能主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旭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8-63,共6页
对功能主义的叙述习惯性不对其内部做严格区分,学界对费孝通功能主义来源和变化的认识始终模糊。一般笼统认为费孝通是在师从马林诺斯基之后才成为一个功能主义者,并且始终追随。文章将费孝通对功能主义的理论、方法的吸收和运用分成几... 对功能主义的叙述习惯性不对其内部做严格区分,学界对费孝通功能主义来源和变化的认识始终模糊。一般笼统认为费孝通是在师从马林诺斯基之后才成为一个功能主义者,并且始终追随。文章将费孝通对功能主义的理论、方法的吸收和运用分成几个阶段:留英之前费孝通功能主义的萌芽时期;留英期间是受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影响最大时期;文章重点落在费孝通回国后,由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朝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转变,并且深层次从五点分析了转变的原因。该转变的理论结晶是《生育制度》。由此,费孝通完成了对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终结和对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马林诺斯基 布朗 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下载PDF
殊途同归——《黑暗的心灵》与《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之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鲁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康拉德在其代表作《黑暗的心灵》中描述了航海的故事,《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马林诺斯基描述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文化的第一部人类学专著。他们的作品都反映出他们对于海洋的向往、对于异族文化的眷恋、对于西方文明的反思,同时以现实主义... 康拉德在其代表作《黑暗的心灵》中描述了航海的故事,《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马林诺斯基描述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文化的第一部人类学专著。他们的作品都反映出他们对于海洋的向往、对于异族文化的眷恋、对于西方文明的反思,同时以现实主义的文学反映出了人类学文化。所不同的是,康拉德在他的小说中通过航海的故事探索了西方人的心路历程,同时发出了对人类精神的追问;马林诺斯基则是通过对异族文化的描述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他的“文化的科学”的民族志作品中明显带有现实主义小说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人类学文化 康拉德 马林诺斯基
下载PDF
试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性人类学研究
13
作者 朱和双 李金莲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9,共7页
性人类学主要针对部落社会以及其他技术不发达的非西方文化中的性实践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 ,关注的主要是生物的、心理的因素和产生性爱冲动、性吸引以及某种特定性行为的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马林诺夫斯基是性人类学研究的第一位... 性人类学主要针对部落社会以及其他技术不发达的非西方文化中的性实践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 ,关注的主要是生物的、心理的因素和产生性爱冲动、性吸引以及某种特定性行为的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马林诺夫斯基是性人类学研究的第一位大师 ,他对异域社会性实践的田野考察建构了一种文化差异 ,为的是让人们找到反省本土文化的机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性人类学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游走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简评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
14
作者 刘爱华 艾亚玮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7-80,共4页
马林诺夫斯基是现代人类学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名著《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他基于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从客位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原始信仰,也就是采用功能主义理论解构、重组了巫术、科学、宗教、神话及其相互关系。其思想游走在神... 马林诺夫斯基是现代人类学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在名著《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他基于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从客位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原始信仰,也就是采用功能主义理论解构、重组了巫术、科学、宗教、神话及其相互关系。其思想游走在神圣与世俗之间,并联系地看待两者的辩证关系。这种功能主义方法具有较强的学术探索价值,当然,也存在不少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原始信仰 神圣 世俗 功能主义方法
下载PDF
马凌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游戏理论研究
15
作者 李兴志 张庭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4-105,共2页
马凌诺夫斯基的游戏理论,从功能主义学派的研究视角出发,揭示出游戏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它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马凌诺夫斯基 功能 游戏
下载PDF
中外社会学教育方式的差异对费孝通的影响
16
作者 徐祥运 张童阔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5-60,共6页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求学期间曾在中国和英国学习。在理论教学方式上,中国施行"先生讲与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英国主张"师生平等"对话,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学会自己思考。在实践调查训练方面,西方... 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求学期间曾在中国和英国学习。在理论教学方式上,中国施行"先生讲与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英国主张"师生平等"对话,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学会自己思考。在实践调查训练方面,西方早期和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许多"摇椅上的人类学家",或较少有学者注重本土化的研究。费孝通在中外老师的教育指导下,跨越文野之别,将理论和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合在社会调查之中。中外教育方式的不同体现在费孝通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影响了其一生的学术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吴文藻 马林诺夫斯基 史禄国 帕克 社会学教育方式
下载PDF
马林诺斯基赞誉《江村经济》的话语背后
17
作者 方旭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7-39,共3页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自1939年问世以来,饱受学界的高度赞誉,最早也是最高的赞誉,来自他的老师马林诺斯基。学界不乏众多马林诺斯基对《江村经济》高度评价的追随者,却忽略马林诺斯基对该书赞誉的政治背景、人类学背景和情感因素。...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自1939年问世以来,饱受学界的高度赞誉,最早也是最高的赞誉,来自他的老师马林诺斯基。学界不乏众多马林诺斯基对《江村经济》高度评价的追随者,却忽略马林诺斯基对该书赞誉的政治背景、人类学背景和情感因素。文章绕到马林诺斯基对《江村经济》评价的话语背后,延展并归纳出五点马林诺斯基热评该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林诺斯基 费孝通 江村经济 人类学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的仪式理论探赜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银 蔡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2,187,共6页
从爱德华·泰勒、罗伯逊·史密斯以及弗雷泽发展而来的仪式理论已经成为文学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20世纪的西方学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法进一步对仪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破译。... 从爱德华·泰勒、罗伯逊·史密斯以及弗雷泽发展而来的仪式理论已经成为文学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20世纪的西方学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法进一步对仪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破译。神圣与世俗的仪式研究者涂尔干强调仪式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唤醒人的社会情感,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文化与功能的仪式研究者马林诺夫斯基宣称仪式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强个人的自信,完善个人的道德习惯;象征与符号的仪式研究者维克多·特纳关注仪式中的象征符号,认为仪式是人类创造意义的行为;过渡与结构的仪式研究者埃德蒙·利奇阐释了结构主义的精神理念在仪式中的应用,仪式架设了一座人类获得神的权力的桥梁。文学人类学是从比较文学中孕育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分析这四位学者的仪式观,我们可以对以往的仪式及其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也为当代比较文学的仪式研究范式提供重要的学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理论 涂尔干 马林诺夫斯基 维克多·特纳 埃德蒙·利奇
下载PDF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丽娜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6-78,81,共4页
对人类的规范、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是人类学的重要话题,对当今社会法律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这本重要的法律人类学著作的解读来探析原始社会的"法律",对"... 对人类的规范、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是人类学的重要话题,对当今社会法律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这本重要的法律人类学著作的解读来探析原始社会的"法律",对"什么是法律"进行梳理,并结合现实社会的法律状况,可以使人对人类法律发展的进程有一个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原始社会 习俗 法律观
下载PDF
从脉络论到功能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海洋 孔丽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作为马林诺夫斯基重要贡献之一的功能主义,是其文化理论的一部分,也是马氏文化脉络转变的重要体现。本文试图回归马氏著作本身,重新讨论马氏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通过研究认为,马氏文化理论的学理意义在于,从研究"他者的人类学&qu... 作为马林诺夫斯基重要贡献之一的功能主义,是其文化理论的一部分,也是马氏文化脉络转变的重要体现。本文试图回归马氏著作本身,重新讨论马氏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通过研究认为,马氏文化理论的学理意义在于,从研究"他者的人类学"转变为构建"我的人类学",这一转变过程是在他撰写民俗志时所体现的从脉络论到功能论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中可以发现,马氏在早期选择了"脉络论",主要用于理解原住民的文化;而后期则选中"功能论",用于分析民俗志现象,两者共同构成了马氏人类学方法论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化理论 脉络论 功能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