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伴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护理
1
作者 虞露艳 林楠 范佳杰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731-733,共3页
总结1例脊髓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伴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出现的脓毒性休克、难治性腹胀、下肢肌力恢复困难等问题,采取了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胃肠道功能保护以及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等措施。经过53d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 总结1例脊髓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伴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出现的脓毒性休克、难治性腹胀、下肢肌力恢复困难等问题,采取了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胃肠道功能保护以及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等措施。经过53d的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尼尔菲篮状菌 脊髓 休克 脓毒性 危重病护理 儿童
下载PDF
内脏利什曼病、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及马内菲青霉菌病的诊断和鉴别 被引量:24
2
作者 桂希恩 管立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rogressive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和马内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MAR)均为人兽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及骨髓或淋巴结等穿刺物涂片镜...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rogressive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和马内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MAR)均为人兽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及骨髓或淋巴结等穿刺物涂片镜检的病原体形态相似,故易造成误诊,并常导致严重后果。为此,本文对上述3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其处理原则等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组织胞浆菌病 马内菲青霉菌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4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韦高 吴易 李菊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4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9株临床分离PM的酵母相对酮康唑、伊曲康唑、氟... 目的:探讨4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9株临床分离PM的酵母相对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②治疗方法:根据病情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联合用药或单独给药。结果:①体外药敏试验:伊曲康唑、酮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是0.002~0.064μg/mL、0.012~0.250μg/mL,无耐药株。氟康唑耐药株1株,敏感株8株,MIC值范围是1.500~32.000μg/mL。两性霉素B的耐药株4株(44.4%),MIC值范围是0.047~2.000μg/mL。②临床疗效:6例患者(其中2例合并艾滋病)接受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联合用药,共4~12周,好转率达66.67%。好转后口服氟康唑及伊曲康唑0.5~1年。3例患者予口服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好转率达33.33%。结论:受试菌株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差。但对病情严重的播散性PM病患者如尽早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联合治疗,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0.5~1年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 药敏试验 体外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0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9
4
作者 李凌华 唐小平 蔡卫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1期12-14,20,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呈多部位播散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消瘦、咳嗽、咳痰、皮疹、脾大为主,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多数(91.09%)<50个/μl;特征型皮疹具有一定诊断意义,皮肤活检、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应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疗效较好,长时间二级预防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降低复发率。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已成为广东地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确诊需多部位取材培养或活检,治疗推荐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4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斯汉 韩建德 +5 位作者 陈谐捷 赖英荣 陈万山 宋伟南 胡荣欣 陈志浩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58-160,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4例患者临床特征;取皮损、血和骨髓分别在25℃和37℃进行真菌培养,观察菌落形态...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本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4例患者临床特征;取皮损、血和骨髓分别在25℃和37℃进行真菌培养,观察菌落形态、显微镜下特征;对皮肤活检组织行HE及六胺银染色,观察镜下皮损组织学及马尔尼菲青霉的特征。结果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伴多系统损害,皮损特征:早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糜烂性丘疹,继而为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肤病理活检六胺银染色(+)。使用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治疗,3例临床症状缓解、皮疹消退出院,1例死亡。结论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皮损特征: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损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活检是确诊的关键,二性霉素B、伊曲康唑是目前治疗AIDS合并皮肤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 皮肤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菌酵母相生化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栋华 谭升顺 +1 位作者 梁伶 刘晓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野生株和人感染株酵母相生化及药敏特性。方法:14株野生菌株和16株人感染株马尔尼菲青霉菌酵母相分别进行生化和抗真菌药药敏检测,分析其生化反应特点。结果:全部菌株均能同化葡萄糖、海藻糖、赤藓醇、麦芽糖和... 目的: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野生株和人感染株酵母相生化及药敏特性。方法:14株野生菌株和16株人感染株马尔尼菲青霉菌酵母相分别进行生化和抗真菌药药敏检测,分析其生化反应特点。结果:全部菌株均能同化葡萄糖、海藻糖、赤藓醇、麦芽糖和纤维二糖,均不能利用硝酸盐且尿素酶试验均阴性,野生株和人感染株生化反应总体无差异(P>0.05)。抗真菌药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人感染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低于野生株(t=191.5,P<0.05)。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野生株和人感染株生化表型基本相同;在临床治疗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时,应根据抗真菌药敏测试调整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 真菌药敏测试 生化
下载PDF
健康宿主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妮 黎雨 +1 位作者 李文涛 谭小玉 《中外医疗》 2017年第8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例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病例报告,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2例健康宿主患者早期均以发热、咳嗽、贫血为临床表... 目的探讨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例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病例报告,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2例健康宿主患者早期均以发热、咳嗽、贫血为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提示累及肺部。2例患者最终因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确诊,抗真菌治疗后好转。结论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注重患者临床标本真菌培养有利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宿主 马尔尼菲青霉菌 早期诊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不同疗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欧汝志 卢祥婵 +1 位作者 黄绍标 彭认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M)的有效治疗方案,提高AIDS合并PM的诊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选取AIDS合并PM患者62例,分为疗程10周组和12周组,两组均给予两性霉素B和/或伊曲康唑及抗艾滋病病毒治疗(ARV),治疗结束后观察两...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M)的有效治疗方案,提高AIDS合并PM的诊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选取AIDS合并PM患者62例,分为疗程10周组和12周组,两组均给予两性霉素B和/或伊曲康唑及抗艾滋病病毒治疗(ARV),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疗程10周组与12周组的复发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合并PM治疗疗程10周组与12周组疗效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
9
作者 沈冰 郎振为 +2 位作者 石晓虹 马沛卿 刀文彬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1期85-85,F0004,共2页
男,28岁,已婚,农民,河南信阳人。自诉2003年10月初起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左右,伴盗汗,无咳嗽、畏寒、寒战、腹痛、腹泻。既往有单采血浆供血史,检验抗-HIV(+),并经河南省CDC确证试验(+)。用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奈... 男,28岁,已婚,农民,河南信阳人。自诉2003年10月初起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左右,伴盗汗,无咳嗽、畏寒、寒战、腹痛、腹泻。既往有单采血浆供血史,检验抗-HIV(+),并经河南省CDC确证试验(+)。用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奈韦拉平联合抗病毒治疗。自2004年4月起,病人因间断发热半年余,体温升高至39℃,并在颈部出现数个半球型丘疹,表面蜡样光泽,不伴痛痒,双侧颈部均可扪及3-4个淋巴结,活动、无触痛,口腔黏膜上腭部位出现一白色点状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 感染
下载PDF
疑似肺结核的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雪娟 戴山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5期732-733,740,共3页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一例疑似肺结核的马尔尼菲青霉病,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结果对马尔尼菲青霉病认识不足,病原学检查不及时是延误本病诊治的主要原因。结论本病早...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报告一例疑似肺结核的马尔尼菲青霉病,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结果对马尔尼菲青霉病认识不足,病原学检查不及时是延误本病诊治的主要原因。结论本病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 组织胞浆菌病 结核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振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1月本院收治,并经省级疾病控制中心确诊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52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该病以长期发热、进行性消瘦、咳嗽咯...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1月本院收治,并经省级疾病控制中心确诊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52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该病以长期发热、进行性消瘦、咳嗽咯痰、皮疹、贫血、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外周血CD4+<50×106/L者47例,80×106/L~100×106/L者3例,>105×106/L者2例;血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均阳性,其中痰培养阳性23例、皮疹疱液培养阳性5例、骨髓培养阳性3例,口腔白念珠菌阳性21例,19例痰培养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阴沟杆菌等均阳性,痰结核杆菌阳性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阳性2例,HBV-DNA阳性11例,HCV-RNA阳性9例(其中7例HBV,HCV双阳性),合并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各4例;氟康唑、伊曲康唑或二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等治疗,好转38例,自动出院8例,死亡6例。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表现复杂,以长期发热、进行性消瘦、咳嗽咯痰、皮疹、贫血、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多发生于外周血CD+<50×106/L者,二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疗效优于咪唑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菌 感染
下载PD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disseminated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fection 被引量:2
12
作者 LU Pu-xuan ZHU Wen-ke +5 位作者 ZHAN Neng-yong LIU Yan CHEN Xin-chun YE Ru-xin CAI Li-sheng ZHU Bo-ping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63-68,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disseminated Penicillium marneffei (PM)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d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disseminated Penicillium marneffei (PM)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disseminated PM infection were collected and the symptoms, signs,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image manifestation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1) The diagnosis of PM infection in all the 12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peripheral blood culture. All the 12 cases (100%) had irregular fever (38-41 ) and enlarged lymph nodes, 8 cases (66%) had skin rashes; 8 cases (66%) had hepatomegaly; 9 cases (75%) had splenomegaly while 8 cases (66%) had anemia. (2) Imaging manifestation: Five cases manifested bilateral pulmonary disseminated miliary nodular shadows or lattice signs; 1 case showed enlarged hilar lymph node and 2 cases showed patchy shadow with pleuritis. One case presented sub-pleural curve line shadow at the posterior part of the right lower lung, and adhesion between the intestinal wall and intestinal mesentery in mass form in the abdomen by CT examination. Conclusio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IDS (CD4 T lymphocytes <50/ u L) with impaired immunity might be susceptible to complication of disseminated PM infection, which presents mainly damage of multiple organs and symptoms such as fever; enlargement of liver, spleen and lymph nodes, as well as specific skin maculopapular rashes. Imaging manifestations in the lungs were revealed as miliary nodular shadows and lattice-like shadows. Intensified abdominal CT might reveal presence of several enlarged postperitoneal lymph nodes and intestinal adhesion in shape of "c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免疫缺陷综合征 青霉素 治疗
下载PDF
氟康唑治疗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2例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裴琦 何建荣 梁柱石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5期446-446,共1页
目的 小结2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经血和骨髓培养证实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以氟康唑0.2,2次/d,iv;联合5-FU 0.1,3次/d。结果 1例治疗1wk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另1例治疗2wk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结论 氟康唑和5-FU联... 目的 小结2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经血和骨髓培养证实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以氟康唑0.2,2次/d,iv;联合5-FU 0.1,3次/d。结果 1例治疗1wk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另1例治疗2wk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结论 氟康唑和5-FU联合治疗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马尔尼菲青霉菌 氟康唑
下载PDF
健康宿主马尔尼菲青霉病肺部受累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14
作者 戴小英 陈欢 +7 位作者 李梅华 张建全 白晶 邓静敏 柳广南 钟小宁 蓝秀万 何志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3例主要累及肺部、支气管及胸膜的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病例报告,并以"马尔尼菲青霉病"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筛选出健康宿主感染的病... 目的探讨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3例主要累及肺部、支气管及胸膜的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病例报告,并以"马尔尼菲青霉病"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筛选出健康宿主感染的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健康宿主患者均以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表明肺部均有累及。病例2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多个息肉样结节,病例3胸腔镜下可见脏壁层胸膜有较多粘连带和多个白色小结节。3例患者均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而确诊,抗真菌治疗有效但治疗时间长未能停药。36例相关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文献报告中,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皮疹/皮肤脓肿以及白细胞升高最为常见,胸部影像学以肺部炎性浸润常见,治疗上以使用两性霉素B单用或者联合伊曲康唑最为常见,高达47.22%误诊为结核。结论健康宿主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表现为多样性,易误诊为结核病,治疗较其他真菌感染需要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 健康宿主 临床特征 临床诊治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二期预防性治疗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珍珍 林有坤 唐志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预防PSM复发的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长短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国界门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PSM成人患者,以停用二期预防性治疗时患者血CD4’T淋... 目的探讨影响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预防PSM复发的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长短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国界门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PSM成人患者,以停用二期预防性治疗时患者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为标准,将病例分两组,I组在CD4’T细胞I〉200X10qL后、Ⅱ组在100×106/L一〈200X10qL后停用PSM二期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的疗程和疗效,并分析患者临床脏器累及、合并症、抗真菌方案、抗病毒治疗时机等不同因素对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的影响。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分析。结果92例患者都得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随访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器官累及、合并症、抗真菌治疗方案的构成以及疗效、抗真菌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Ⅱ组患者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8.13±5.13)个月]较I组[(12.44±9.51)个月]短(P〈0.05)。HAART开始于PSM治疗后、合并其他感染、合并结核感染等因素导致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延长,且三者的影响依次从大到小;而HAART开始于PSM治疗前较开始于PSM后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短(P〈O.05)。结论艾滋病合并PSM患者HAART后,当CD4’T淋巴细胞恢复到≥100X10qL后3.6个月可以停用二期预防性治疗;影响二期预防性治疗用药时间的积极因素是抗马尔尼菲青霉治疗前开始HAART,负面因素有HAART开始于抗马尔尼菲青霉治疗后、合并其他感染或合并结核感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化学预防
原文传递
四项指标联检对马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志满 兰江 +6 位作者 卢祥婵 黄绍标 朱庆东 李伟新 彭智鹏 伍秋云 吴念宁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AST、ALT、CD4+T细胞,腹部淋巴结联检对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的价值。方法对1 045例疑似艾滋病(AIDS)并PSM患者同时进行确诊指标及拟诊标准所需的检查,应用流行病学的各项指标评价拟诊标准对AIDS合... 目的探讨AST、ALT、CD4+T细胞,腹部淋巴结联检对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的价值。方法对1 045例疑似艾滋病(AIDS)并PSM患者同时进行确诊指标及拟诊标准所需的检查,应用流行病学的各项指标评价拟诊标准对AIDS合并PSM的诊断价值。结果拟诊诊断AIDS合并PSM的灵敏度为33.15%,特异度98.6%,准确度86.7%,阳性似然比23.68,阴性似然比0.678。结论符合拟诊标准条件的AIDS患者,应高度警惕合并PSM,建议按PSM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青霉病 艾滋病 联检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月钮 刘瑛 +1 位作者 陈峰 朱晓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427-429,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方法报道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儿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影像学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病例1,男,1岁,发热、咳嗽1个月;骨髓、血培养:马尔尼菲青... 目的探讨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方法报道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儿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影像学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病例1,男,1岁,发热、咳嗽1个月;骨髓、血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伏立康唑治疗后好转。病例2,女,8岁,发热1个月,烦躁1d;血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结论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伏立康唑可作为静脉一口服序贯治疗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 中枢神经系统 伏立康唑 儿童
原文传递
HIV阴性患者播散型马尔尼菲蓝状菌病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一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滔 彭春仙 +5 位作者 王舜 吴志宇 陆军 郑晓燕 方敏 卢伟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439-442,共4页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是一种侵袭性真菌病,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可表现为局限型和播散型感染,该病多见于HIV感染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近年来,国外非HIV患者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报道逐年增加,国内也有散发病例。本文报道1例HIV阴性患...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是一种侵袭性真菌病,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可表现为局限型和播散型感染,该病多见于HIV感染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近年来,国外非HIV患者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报道逐年增加,国内也有散发病例。本文报道1例HIV阴性患者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最终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以供临床医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播散型马尔尼菲蓝状菌 HIV阴性 肺结核 误诊误治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1例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治疗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萍 张庆 孟莹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42期4023-4026,共4页
目的:通过对1例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治疗工作,结合患者具体的病理生理情况,从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体外活性、到达感染部... 目的:通过对1例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治疗工作,结合患者具体的病理生理情况,从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体外活性、到达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及药品不良反应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建议临床医师选择伏立康唑200 mg、q12h,静脉滴注5 d后改为200 mg、q12h,口服序贯治疗的方案治疗马尔尼菲青霉病;口服异烟肼0.3 g、qd,莫西沙星0.4 g、qd联合抗结核治疗;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吸收。结论:抗真菌药的体外活性、到达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及药品不良反应等都应是临床药师需要考虑的重点。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及时进行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在北方诊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凤欣 郜桂菊 +2 位作者 张锦前 刘彦春 赵红心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4期448-449,457,共3页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2006年2月-2011年2月,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确诊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盗汗、贫血、皮疹、腹痛...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2006年2月-2011年2月,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确诊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盗汗、贫血、皮疹、腹痛、多部位淋巴结肿大为主;皮疹具有特征性,皮肤活检、血培养阳性率高;胸片或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野斑片状或斑点状浸润阴影、弥漫粟粒样结节改变。患者的CD4+淋巴细胞计数均<100个/μL。3例痊愈出院,22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我国南方常见的艾滋病机会性感染之一,但近年在北方就诊的患者中也并不少见。确诊需多次血培养及皮肤等部位的活检,该病易误诊为肺结核和淋巴结核,治疗上单独使用伊曲康唑也可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